人工种草对盐碱荒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草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r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降水量350毫米以上的土默川平原,种植耐盐碱牧草,十年来已见成效.试验证明建立人工草地,是改良利用富含苏打的,难以利用的盐碱荒地,提高产草量,扩大耕地面积,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在盐碱荒地上人工种草获得高产的原因——除选择耐盐碱牧草品种外,还根据水盐运行规律采用配套种植技术,种草后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1992年2月20日,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科技处下达了《关于广州市污水和饮用水源解决途径的研究》的任务给我会.我会已组织了课题组承担了这个课题.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冯劲为总负责人.杞桑、黄新华、郑淑云、杨烈等为专题负责人.副理事长侯剑秋为总顾问.目前,该课题正在进行中.按计划进度,于今年第3季度编写出报告,为2000年城市
期刊
随着煤炭工业和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微处理机的发展,近10年来,光电测距仪、陀螺经纬仪、电子数字经纬仪及激光指向仪等先进的测绘仪器,在矿区测量工作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电子速测仪应用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是测量仪器的一次革命,是实现数据自动化记录、传输、检查、计算和处理的重要手段。鉴于此,本文着重介绍大型贯通测量中使用 GTS—4电子速测仪优点、缺点和实现数据自动
期刊
通过对六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侵蚀率、分散率、>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团粒破损率、土壤渗透性能等指数都能较好地表征紫色土可蚀性。(2)不同利用方式下紫色土可蚀性大小排序为:光板地>桃园、混交林>草地>毛竹林、马尾松林。(3)防止紫色土流失的措施是增加植被覆盖,以使增强紫色土抗蚀性能,提高土地生产力。
期刊
一、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存储情况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系统已经存储了全国范围的两种类型数据,第一代数据是我国50-70年代的土壤测量样品,半定量分析数据。按1∶20万图幅,每个图幅有2~10个地球化学元素,共存入(见左表);第二代数据是80年代以来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样品,定量分析数据。每个样品有39-150个地球化学元素(含化合物),应当指出的是每个样点都有所对应的地理位置的地质代码,共存入(见右表)。
期刊
介绍了IBM-PC微机高级语言BASIC程序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支撑软件Auto CAD传递数据的一种方法。提出计算机语言程序可以由计算机语言程序生成,并运用构造性的编程方法编写程序,实现了由BASIC语言程序向AutoCAD的数据传递。
期刊
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是,原有的工程图如何输入计算机,再加以编辑,修改生成新的工程图,此外,一个工程,其图纸动辄上百张,占用体积大,绘图纸管理也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亚东科技开发中心和华威电子产品商社开发研制了图形扫描输入与自动识别系统(GIRS)。
期刊
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设计液压集成块,既复杂,又易出错,严重影响设计周期。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实体模型和图纸空间,LISP语言视口技术,给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新的3维设计环境,就可以简捷、明瞭地完成设计任务。为此,本文介绍用Auto CAD11版本软件设计液压集成块的方法。一、计算机设计集成块的设计思想 1.进入Auto CAD后,点取SOLIDS顶部菜单项,在其下拉式菜单中点取loadAME即可装
期刊
《遥感技术与应用》于1991年7月转为公开出版发行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编辑部于1991年11月11日在北京适时地召开了刊物公开之后的第一次编委会会议,这是第二届编委会成立之后的首次会议。到会编委22人,北京地区大部分编委都到了会,其他则分别为兰州、上海、长春、合肥、乌鲁木齐和成都的编委,几位热心读者、作者也列席了会议,会议开得圆满成功。会议由主编杨生主持,首先由副主编苏华池代表编辑部作了几
期刊
据UNSCEAR-1982年报告中指出,天然辐射对人的有效剂量当量大约有一半来自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以往人们在考虑氡对人体的照射剂量时,主要侧重于对室内外环境空气中的氡及其子体进行测量和估算,而对人体自身呼出气中氡浓度的测量研究尚嫌不足。测量人体自身呼出气中氡浓度,不但可以对人体自身氡的照射剂量和环境中氡的照射剂量加以区别和比较。而且还可以由此估算出人体内的~(226)R。含量及其内照射剂量。同时
期刊
载有53位科学家的“北极星”号极地考察船于去年9月份抵达北极考察,这是世界上首次对北极开展的生态考察。目的是研究北冰洋的发展史和气候史,以及研究温室效应对北极地区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考察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大奇迹,他们的测量表明。北极3米厚的冰层既没有增厚,也没有减薄。1980年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北极的冰层可能因为地球的温室效应而在几年之内融化,但这次考察的过程中,还没有找到将会发生这样一种灾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