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你的难堪永存!

来源 :世界博览·中国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可能因一时疏忽或脑热在网上发布引起争议的内容,于是,你将因此丧失“被遗忘”的机会。
  
  根据微软近期发布的一项调查,美国75%的招聘专员和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其所在的公司要求他们对申请者进行网络搜索,他们会使用许多网站去详查对方的来头——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照片或视频共享网站、个人网页、博客甚至是在线游戏网等等。
  70%的招募专员说,他们曾经因为在网络上搜到其“不良记录”而拒绝了应征者,比如照片、讨论区的留言和在有争议的群组注册成为会员等。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说过的话和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也许很快会成为永久的、公开的数字档案,对个人而言,其代价不言而喻——互联网没有“遗忘”一说。这一切意味着,我们似乎丧失了告别过去、重塑自我的选择权。
  
  你将丧失“被遗忘”的权利
  
  4年前,25岁的史黛西·斯奈德正在美国兰开斯特城的一所高中接受培训。一天,她在MySpace空间中上传了一张自己在聚会上戴着海盗帽、开怀畅饮的照片,取名为“醉酒海盗”。看到这张“不雅照”后,培训高中的上级告诉她这个举动实在不符合职业道德,而她所在大学教育系的系主任则说,斯奈德向自己未达到法定年龄的学生们传递了酗酒的信息。
  结果,就在斯奈德即将毕业之际,大学拒绝向她颁发教师资格证书。斯奈德随后控告校方以非工作时间的行为对她进行处罚。2008年,一位联邦地区法官驳回了斯奈德的起诉。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数字时代初期存在的危险时,斯奈德必将是一个重要符号。全球千百万人其实都面临着类似的或大或小的难题:在线照片、状态更新、微博和博客可以永久保存关于你的图文,如何在这个互联网记录一切、永不遗忘的时代中生存?例如“尽情嘲笑Facebook时刻”(LOL Facebook Moments)网站专门收集和分享从Facebook上截取的尴尬个人故事、回照等,想必这些数据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会对当事者有“杀伤力”。
  类似事例在不断增加:一个英国的16岁女孩在Facebook上抱怨了“工作真××无聊”之后被办公室炒了鱿鱼;一位加拿大的66岁心理治疗师在进入美国之前被拒绝入境,且永远不许踏人美国领土,原因是边境警察在网络搜索后发现,这位医生30年前曾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一篇关于迷幻药实验的文章。
  网络研究者迈尔·合恩伯格在新书《删除键:数字时代遗忘的美德》中引用了斯奈德的案例,由此指出在一个社会中遗忘存在的重要性:“通过消除外部记忆,我们的社会接受人类随时间推进的不断发展。我们有能力从过去的经历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失足”可以被他人看到,但不一定会记住,记录方式的局限确保了某人的错误最终会被忘却。迈尔指出,相比之下,一个能牢记所有事件的社会将把人们与过去的行为永久地捆绑在一起,让人无法摆脱。含恩伯格总结说,“因为缺少遗忘的方式,宽恕也就变成了稀有事物。”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讲,网络的“永恒记忆硬盘”意味着第二次机会微乎其微,数字形式的过去让你无法逃离批判。现如今,人们了解你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你过去做过的坏事。
  Facebook类社交网站的盛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政客、学者和普通人都在思考:最有前景的解决办法是在技术层面,还是通过立法、审判或伦理道德?或者等待社会准则与文化期待的自动“升级”?
  法国数据保护委员会负责人阿莱克斯·蒂尔克已经提出宪法中应规定“遗忘的权利”,允许公民在网络及公共场合享有高度的匿名权;阿根廷作家阿利桑德罗·托托里尼发起了一项“重塑网络遗忘”的运动,寻求一系列的政治和科技手段,使一部分数据消失;今年2月,欧盟出资发起了名为“发帖前请慎重思考”的活动,奉劝那些未经他人允许和慎重考虑的年轻人发帖或发照片时仔细想想潜在的后果;在美国,大量科技人员、法律学者和网络研究者都在寻找重新创造“网络遗忘”的可能。
  
  隐私权在网上“不好使”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网络共享、无限自由”的理念。大量证据表明,许多被Facebook“坑害”过的年轻人,更理解删除照片的重要性,也对自己发表的言论更加小心。传统观点认为,年轻人不会因为自己生活的全部被晒在网上并永久保存而感到不安,但近期的研究驳回了这样的论点。
  加利福尼亚大学4月发布的研究显示,88%的从18~22岁的美国年轻人觉得应该有一部法律要求网站删除有关个人的存储信息,62%的人认为有权知道网站到底掌握了自己的哪些信息。而一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报道显示,18~29岁的人比年岁较大的人更关心自己的网络档案,并会主动删去不必要的帖子、在标记的照片中移除姓名,因为他们更理解过度共享的危险陛。
  亚历桑德罗·阿奎斯蒂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学者,他研究了有关隐私的行为经济学——即我们在决定是否公示个人信息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想权衡过程。实验内容是“信息衰弱时间”以及“正负信息的相对权重”。换句话说,比起有关你的不良信息,他人对于你的正面信息打得“折扣”更快更高。
  实验组的最初结果显示,如果散播的传言是你10年前做过的好事,比如获得某奖项,信息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如果留言是你10年前做的坏事,比如酒后驾车,信息效果就会长久保持,也就是所谓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天生更关注负面信息。阿奎斯蒂表示,他担心未来20年之内,如果所有人都有一个Facebook账号,那别人就不会忘记你年轻时犯的错误。
  用隐私权来掌控网络内容是许多学者坚持提倡的,但仅靠隐私权一项又未免太过牵强。
  只关注隐私权并没有揭示人们对于今日互联网的真正担忧:他们想得到的不是简单地设定自己的隐私,而是想掌控自己的网络名声。不过,对于任何人而言,控制自己的声誉无疑是不现实的幻想。网络已经证明,我们无权要求任何特殊的尊重,如果别人没有忘记丑闻的“同情心”,那么我们也就基本上无能为力了。
  也许整个社会逐渐会对网上的不雅照更加宽容。对斯奈德来说,一张照片虽然影响了她的职业,但还不至于毁灭她的生活。改变、进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品格与无法被遗忘的照片无关。人们的性格不能简单地被基于网络素材的陌生人妄断,只有那些真正了解、有深刻观察和理解的人才能做出判断。
  既然生活在这样一个“好记性”的世界里,我们就需要学会新的同理心,不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并学会互相忘记可能跟随一生的网络污点。
其他文献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
二000年九月柳河广电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后,班子成员就当时柳河电视台设备状况,节目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研究,下发问卷广泛听取观众意见,发动业内人员献计献策,请省市专家
诡计多端 风云变幻  争明星、争创意、争节目、争主持……2010年,在选秀没落,唱片市场颓败,内地综艺节目不如港台却遍地开花,电视剧市场打不过电影市场的情况下,各个卫视之争则显得更加猛烈。卫视领域风云变幻,各路计策变幻无穷,或许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道理,三大卫视之争的战火还远远不见消散。    如今娱乐当道,先有湖南卫视初尝甜头,后有江苏卫视、浙江卫视崛起形成三国争霸之势。从2009年底,各大卫视主
基督徒如何想象国家,是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需要了解的问题。中国基督徒必然面对两套意义系统:一是外传而来的基督教;一是生活实践中的本地文化。何者占据主要位置,是理解基督徒国家想象的关键所在。就南镇来看,基督徒的意义世界具有鲜明的本地特征,毕竟普通人并非总是生活在神圣世界当中,占据生活世界主导地位的地方价值体系才是普通基督徒国家观的生成来源,而且这种主导性具有历史的先在决定性。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
马蹄金素[N-(N-苯甲酰基-L-苯丙氨酰基)-O-乙酰基-L-苯丙氨醇,MTS]是本课题组从民族药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
目的:固有手性杯芳烃,通过非手性官能团的不对称排列而获得手性,由于其独特的手性特征,在手性识别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固有手性杯[4]芳烃的合成和性能研究不断见诸报道,但是用于催化领域的主要是上沿取代和间位取代的固有手性杯[4]芳烃,而且催化活性(ee值)都较低。为此,本课题目的之一就是合成新型的下沿取代的固有手性杯[4]芳烃催化剂,为其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做准备。目前,临床上
会合点石35:  欢迎变形虫!  时间:  未知!  地点:  海洋中。  加入者:  现生的大约5000种类似于变形虫的单细胞生物,以及类似黏液菌类的群体变形虫。  形貌:  大约像变形虫。变形虫是一种极小的原生动物,全身直径通常只有0.1毫米,最大的变形虫直径也只有0.4毫米,用肉眼看不过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小白点。变形虫细胞膜纤薄,由于原生质的流动,使其身体表面生出无定形的指状、叶状或针状突起,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导致媒体产业融合的主要原因,深入阐述了媒体融合竞争策略的四个优先:内容优先、移动优先、云优先及AI优先。对涉及的核心技术、新技术及其演进并联系中国广
山西省大学生记者联合会于2006年9月开始筹建,2006年11月7日正式成立。由山西中医学院发起,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