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高校基层党支部特点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本文主要以高校基层党支部为研究对象,从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普遍面临的问题出发,结合课题组成员近年来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的相关实践和经验,提出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和激发创新活力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 创新活力 党支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进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反映,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工作,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是我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根本保证。
  二、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现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
  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主要的基层党组织,是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一些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也发生着转变,面临着危机,个人行动出发点中优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得失;在张扬个性的同时,道德观念发生滑坡。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一)网络的信息化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党支部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特点及网络时代的特征都给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随着高新技术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深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1]网络的无界性,使得不同的文化、宗教意识形态、政治势力都可以利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主张,甚至是错误的主张,影响和争夺青年一代。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较强、思维活跃,但有部分人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对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分辨不清,抵御力差,防腐抗变能力薄弱,社会不良现象和西方思想时刻影响学生党员的发展。极少数党员的蜕化变质,动摇了一些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入党前重视发展,入党后忽视教育的问题。在高校基层党支部中普遍存在“重入党前的发展,轻入党后的再教育”的现象。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部分党员“入党之前积极,入党之后松懈”。[2]少数高年级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出现“弱”化倾向,影响到自身在群众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些思想上的深层次问题也因此暴露出来,思想上麻痹,行动上散漫,学习成绩下滑,工作不积极主动,甚至出现违法违纪现象,这些都大大损害了党员在学生中的形象。
  (三)高校在开展学生党组织活动中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创新性,效果不好的问题。有的学生党支部很难保证每月集中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甚至部分支部只有在支部大会和重大活动时才有支部活动,还有的党员对内容浅显、枯燥的组织生活不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政治影响力。多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大多是:局限于理论学习、传达文件,或者听专家讲座,参观革命历史纪念地等。这些陈旧的活动,形式死板、信息量小、即时性差、缺乏活力,不能激发学生党员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党员对被动的政治理论学习有一定厌烦心理,对照本宣科式的文件传达和学习没有兴趣和积极性,不能达到很好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目的,也不能使普通学生更好地了解党支部,达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的目的。这种思想教育方式缺乏吸引力,使得学生党员对理论精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不足,领会不深,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
  (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缺乏抓手,学生党员缺乏对基层组织凝聚力和认同感;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影响党员发展质量;学生党支部缺少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等困难。一是学生党支部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有的发展标准不够严格,党员在学生中缺乏威信和较高的群众基础。在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上也存在重视不够、手段不多的现象,尤其是缺乏有效的奖惩手段,致使一部分学生入党后反而出现党性修养退步的现象。二是学生党支部支部委员还有不少由学生辅导员担任,他们既要担负繁重的学生工作任务,又要忙于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工作,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大都放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难以顾及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还有很多做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是刚毕业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教师,他们缺乏教育经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再加上自身理论水平不高,这势必影响学生党员教育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三、如何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创新活力
  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层党支部为例,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培养一支规范的基层党建队伍,建立科学可行的培养管理模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大体可以采取两种培养管理模式:教工党支部采取“院党委书记—教工支部委员—教工党员”模式;学生党支部采取“院党委书记—党建老师—学生支部委员—学生党员”模式。优化党员培养管理环节,院党委层面重点加强对教工支部委员和学生支部党建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培养将实现以点带面,点面扩散,全面覆盖。学生支部有专职的党建老师和相对稳定的学生支部委员,辅导员不再担任支部委员,主要负责对支部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而不参与太多事务性的工作,规避了辅导员工作量太大,疏于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专职的党建老师直接负责学生支部委员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基层党支部的自治管理能力,避免辅导员人人参与党建、人人不精通的尴尬局面,学生党员干部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避免学生党员干部培养困难、流动性大的问题。有了专业的队伍建设,创新才有动力源泉。   (二)加强对相关负责同志的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的教育。院党委加大对支部委员和党建老师的审察和督导,相关同志必须做到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业务过硬,履行义务好,服务意识好。对教工支部委员和学生支部党建老师加强培养和教育,多组织交流活动、外出考察,进行相关业务水平培训等。只有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才能保证创新道路的方向不偏。
  (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利用网络资源和高新技术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考察、引导、教育。利用“易班”,“党务公开”网站,甚至一些商业网站(新浪微博,人人互动社区等)开展培养和教育工作。除常规的群众座谈会、支部大会、组织生活外,还可以将换届选举、支部评优进行网络投票,公开透明,及时迅速;群众座谈会,组织生活也可以搬到网络上,如在线讨论、微博互动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活动方式和载体,增强参与度和活动效果;网络游戏在大学里十分盛行,很多游戏充满暴力、色情、赌博,英雄主义,拜金主义,歪曲的荣誉感和满足感等,亦可以开发一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帮助他人、惩恶扬善、扶贫济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受教育。有了载体,创新才有血有肉,才有可行性。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奖惩和考核机制。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重科研成果轻师德品质、政治觉悟,重教学任务量轻教学育人效果。学生党员方面,重入党前轻入党后,重发展轻培养,重个人得失轻组织利益。所有这些都很难体现党员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让人民群众伤心失望。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让创新有序进行,充满活力。
  要一个组织充满活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教师党员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品质、政治觉悟、师德教风等方面的考核。有的老师不求个人利益得失,师德高尚,一心一意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而有的老师只顾拉项目、搞课题,反而将教书育人工作放在第二位。针对上述情况,在考核方面,在制度设置上有所偏向、有所引导。在学生党员方面,制定规范的学生党员奖惩制度,在评奖评优中,放入支部的考核意见,奖励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学生党员等。要强化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强化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示范性意识、时代性意识。
  综上所述,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要从抓好思想教育、创新活动载体、加强制度建设三方面入手,以不断增强党支部创新活力,永葆党的先进性,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让高校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学校发展、推进教学科研、促进学风建设、服务师生员工、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的政治核心和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钦,吕文静.浅谈高校党支部建设[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87—88.
  [2]许凌云.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问题探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第27卷).
  [3]迟丽杰,宋真,阎秀丽.与时俱进做好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2):161—16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英语成绩调查的基础上,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新时期可能影响大学生英语成绩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对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加以探讨,以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及其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影响因素 教学策略  1.引言  英语学习成绩的高低是英语教学策略优劣的外在表现之一,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水平、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摘 要: 屈原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后世对他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各个方面,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藏还在不断给予我们财富。屈原在自己的诗歌中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意象世界,本文着眼于水意象的研究,水对于屈原来讲具有精神上的救赎意义,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水作为其永恒的归宿,他在水中又获得了重生。  关键词: 屈辞 水 罪 救赎  导论  屈原,这个伟大的漂泊者,伟大的行吟者,用他的生命流出了两千多年
摘 要: 工学结合专班管理机制的形成、发展与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专班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工学结合专班学生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尝试及成效。  关键词: 工学专班学生管理机制 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于2010年开始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联合建立“工
摘要:苏州园林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栽体,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将园林楹联知识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长学生智力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州园林 楹联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既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更包括对文字背后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挖掘。苏州园林创造了梦幻般的境界,“三生
摘 要: 本文从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项竞赛出发,以南通理工学院为例,详细分析了当今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即竞赛形式与内容和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评判标准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的欠缺。  关键词: 英语口语竞赛 现状分析 形式与内容 评判标准 口语语篇能力  大学阶段各级别英语口语竞赛是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很好的检验。对于学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孝文化及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二者融合育人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融合育人的载体建设意见。  关键词: 孝文化 创新创业文化 载体建设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元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文化营养,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筑梦中国”的精神动力,需要不断继承和大力弘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摘 要: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党校系统图书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中央党校对各级党校图书馆的要求和党校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发展趋势看,基层党校图书馆必须建设有自身特点的数据库。通过对江苏省13个基层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调查,在展示基层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加强基层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路径,以期对全国基层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开展有所启
摘 要: 作者读《〈指南录〉后序》,为文天祥九死一生的艰险遭遇打动,为其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感动,钦佩他含垢忍辱将以有为的报国情怀,感喟他万死不辞决意南归的无畏精神,从字里行间又读出了一个意气张扬的书生形象。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书生意气  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会不断涌出新的意义诠释,特别是悬搁一定时段后的再次解析,更能刷新已有的阅读体验,重新发现文本之外的丰富内涵。重读《〈指南录〉
摘 要: 外语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课堂提问模式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本文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问卷验证外语焦虑与课堂提问的关系,然后制定干预措施,并对措施做出总结反思。  关键词: 外语焦虑 教师课堂提问模式 行动研究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焦虑作为影响大学生外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外语焦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著名
摘 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雾霾”现象的不断涌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师的职责,也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教材中蕴含许多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学中应注意捕捉环境与教育的结合点,向学生渗透、拓展、深化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策略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