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探索,情境教学打破了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规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在生动的情境中最大化地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拓展学习视野,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新课程 阅读能力
情境教学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益且行之有效的探索。为了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感悟情境,让学生在一种与情境“共感”状态中进行阅读、理解、感悟与升华。
一、关于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知、领悟教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逐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精神。
语文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激发审美兴趣,强化审美体验,深度地感悟课文,在情感熏陶与感染下将认知活动寓于其中,从而高效地优化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打破了以往常规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厌倦情绪,让学生从简单枯燥的教学过程中解脱出来,愿意听,愿意学,寓教于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二、如何利用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学文本,做到感悟教材,真切地与文本事件、人物对话,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巧问设悬,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立足教学文本,巧妙地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又难易适中的问题,不仅涉及字、词、句等知识认知性问题,而且更多涉及到情感体验、分析、综合等问题。通过巧问设悬让学生或产生认识的冲突,或经历情感的矛盾,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性,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在《我选我》一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情境设计:
(1)教师导入课题后,设置问题:看到课文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后主动提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自己选自己?“我”选自己干什么?最终的结果怎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这些问题再认真阅读课后回答。
(3)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读完后发表不同见解并引起争论。
(4)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确定问题答案。
通过语言引导创设情境对课文标题的质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努力寻求答案。整节课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欲望表现得都很强烈,学生较好地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起到了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向互动,合作交流。语文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信息单向传递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质疑、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必要情境,最大化地进行师生互动学习。
如: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
(1)先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诗歌,等学生读熟后,发问:这首诗歌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高兴:诗人在外生活了五十多年,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应该很高兴,可以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悲伤:诗人返乡的途中,连小孩子都不认识他了,还把他当作客人,或许家中的亲戚、朋友都搬迁了,不在这里住了。诗人回来后可能举目无亲,所以,应该用悲伤的语气来读。
(2)学生再读古诗,读完进行讨论。
(3)让学生自荐,来扮演诗歌中作者、儿童等几个主要角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作者的遭遇表演出来。
(4)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究、交流。如:如果你就是诗中的主人公,面对此情此景会怎样?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通过以上方式在教学中,实现了师生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情境的切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以写促学,优化整合。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过程,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记等各个环节在内的系统的工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说,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进行写作是重要的一环。
如:在讲授《假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在对课文充分朗读,了解主要内容后,我提出问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干什么?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3)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师生共同参与评论,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4)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最终认识到,如果真有了马良的神笔,应该做一些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通过在特定情境中的写作,既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能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真正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人文素养。
情境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情境教学可以最大化地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做到寓学习于游戏情境中,通过生动可亲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美的体验与感悟中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柳海莲.语文教学情境初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8(2).
[3]邓德良.创设情境,优化语文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4]周银波.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刍议[J].大众文艺.2009(5).
[5]裴京敏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之管见[J].科学大众.2007(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新课程 阅读能力
情境教学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益且行之有效的探索。为了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感悟情境,让学生在一种与情境“共感”状态中进行阅读、理解、感悟与升华。
一、关于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知、领悟教材,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逐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精神。
语文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让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感受,激发审美兴趣,强化审美体验,深度地感悟课文,在情感熏陶与感染下将认知活动寓于其中,从而高效地优化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打破了以往常规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厌倦情绪,让学生从简单枯燥的教学过程中解脱出来,愿意听,愿意学,寓教于乐,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感悟中学到知识。
二、如何利用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教学文本,做到感悟教材,真切地与文本事件、人物对话,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巧问设悬,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立足教学文本,巧妙地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而又难易适中的问题,不仅涉及字、词、句等知识认知性问题,而且更多涉及到情感体验、分析、综合等问题。通过巧问设悬让学生或产生认识的冲突,或经历情感的矛盾,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性,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
如:在《我选我》一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情境设计:
(1)教师导入课题后,设置问题:看到课文标题,你有什么疑问?
(2)学生思考后主动提出:“我”是谁?“我”为什么自己选自己?“我”选自己干什么?最终的结果怎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这些问题再认真阅读课后回答。
(3)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读完后发表不同见解并引起争论。
(4)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确定问题答案。
通过语言引导创设情境对课文标题的质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努力寻求答案。整节课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动性与学习欲望表现得都很强烈,学生较好地发挥了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师起到了必要的引导作用,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向互动,合作交流。语文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单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信息单向传递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讨、质疑、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必要情境,最大化地进行师生互动学习。
如: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
(1)先指导学生反复地读诗歌,等学生读熟后,发问:这首诗歌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高兴:诗人在外生活了五十多年,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应该很高兴,可以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悲伤:诗人返乡的途中,连小孩子都不认识他了,还把他当作客人,或许家中的亲戚、朋友都搬迁了,不在这里住了。诗人回来后可能举目无亲,所以,应该用悲伤的语气来读。
(2)学生再读古诗,读完进行讨论。
(3)让学生自荐,来扮演诗歌中作者、儿童等几个主要角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作者的遭遇表演出来。
(4)学生进一步合作探究、交流。如:如果你就是诗中的主人公,面对此情此景会怎样?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
通过以上方式在教学中,实现了师生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情境的切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三)以写促学,优化整合。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过程,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记等各个环节在内的系统的工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说,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进行写作是重要的一环。
如:在讲授《假如》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在对课文充分朗读,了解主要内容后,我提出问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干什么?
(2)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
(3)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师生共同参与评论,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4)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最终认识到,如果真有了马良的神笔,应该做一些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学生通过在特定情境中的写作,既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又能把自己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中,真正表达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体验,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与人文素养。
情境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学生的视野也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情境教学可以最大化地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做到寓学习于游戏情境中,通过生动可亲的情境,引导学生从美的体验与感悟中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柳海莲.语文教学情境初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报,2008(2).
[3]邓德良.创设情境,优化语文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4]周银波.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刍议[J].大众文艺.2009(5).
[5]裴京敏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之管见[J].科学大众.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