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前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发腐败斗争的新的伟大征途中,我们要学习和传承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严明党纪的经验和做法,以史为鉴,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进展和成效。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纪律 教育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不因革命时代的终结而失去其存在意义。严明党纪,是我们党和军队战斗力的保证,是赢得胜利的坚实基础。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严格遵守“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纪律、“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的经济纪律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群众纪律,秋毫无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纪律意识
工农革命军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亲眼目睹了部队中一些无纪律的情形。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战士们又饥又渴,看见路边诱人的红薯,毫不犹豫,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对这种现象,毛泽东当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同时,一路上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到要和王佐会面的1927年10月24早晨,毛泽东站在湘赣边界的荆竹山雷打石上,第一次向部队提出了三大纪律。当时,工农革命军可算是一支疲惫之师了。自从秋收起义失利以来,整整两个月了,部队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如今听说到井冈山能歇歇脚,大家都很高兴。毛泽东抓住大家的这个心理,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接着,毛泽东扳着手指,提出部队上山后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面对部队中出现的新情况,听到群众提出意见和反映,毛泽东甚感不安,觉得有必要向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作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定。于是,1月24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六)不打人骂人。这是继在荆竹山提出的“三大纪律”后又一项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纪律规定。而且,六项注意的每句话,都是老百姓的话,非常通俗、易懂,实实在在,便于操作。正是由于及时地宣布了“六项注意”,并严格检查执行的情况,所以部队纪律严明。遂川分兵时,工农革命军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戴。由于征战频繁,加上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工农革命军的烧杀行为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仍时有发生。1928年3月下旬,为了接应和掩护朱德部队上井冈山,毛泽东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前往桂东、汝城。抵达桂东沙田后,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收到很大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和烧杀行为,毛泽东对此十分愤慨。他严厉批评了这种行为,指出要执行我军的一贯政策,不要被那些“左”的倾向扰乱了视线。为了彻底纠正这种现象,4月3日上午,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在桂东沙田,向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现在要颁布几条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在这里,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将荆竹山宣布的三大纪律中“不拿农民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将遂川宣布的六项注意中“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改为“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毛泽东一条一条地向指战员作解释。针对“损坏东西要赔”这一条,他对大家说:打破了群众的一只水缸,赔他一只新缸,虽然新缸不如旧缸光滑,但是,赔总比不赔要好,群众会满意的。他叮嘱大家回去后要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背得滚瓜烂熟,严格遵守,谁也不得违犯。这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以来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颁布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些简单的条例,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纪律操守
1927年9月下旬,秋收起义部队路过江西省莲花县甘家村,用了一户没人在家的老百姓一点粮食,临走时,毛泽东要求把米钱放在米缸里,还附上一封信说明情况。1928年9月,红四军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攻占遂川县城后,遂川下庄的乡亲们在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李耀唐组织下,送来了很多茶水、点心,招待路过的红军。部队离开时,因缺少现金,军长朱德便叫副官在每只茶桶上缠上一丈白布,折价代付现金,群众称赞不已。红五军撤离井冈山,在安福县浮山村宿营,因部队一时买不到菜,军部警卫班小廖就从一个菜园里抱来两个大南瓜。彭德怀军长发现后,当即叫人在南瓜藤上吊上一个红袋子,里面装着几个银毫子。1929年初在守卫井冈山的斗争中,一次军部经理处长用伙食费买来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想给彭德怀改善一下生活。彭德怀知道后,立刻把经理处长找来,批评道:“我又不是旧军阀,对我搞这些特殊干啥!共产党队伍里,官兵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并责令经理处长把鸡和牛肉送给医院的伤病员吃。还警告经理处长说:“你下次不改正,我要处分你!”在长期处于极端困难的生存状态下,靠着制度的力量和领袖人物人格魅力的影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在井冈山斗争中随处可见。井冈山精神中这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伦理价值取向极大的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官兵、群众,为粉碎敌人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为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严格监督执行”的纪律原则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党特别注重建立监督机制。一是设立了监察委员会和监察部,对各级组织和工农兵政权进行监督。发现有浪费公款、贪污财物、腐化堕落等现象,监察委员会或监察部立即加以核查处理。二是发挥群众性的监督作用。接受群众的控告、举报信件,使“民主集中主义”原则广泛地应用于群众之中,使之在实际中显示效力,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三是开办党团训练班和工农干部培训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另外,为了督促广大指战员认真执行群众纪律,工农革命军前委还专门成立了“纪律检查组”,负责检查各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当部队离开一个地方时,“纪律检查组”成员就分头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查漏补疏,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5.
[2]郭兵.永远的井冈山[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3]韩京承.让井冈山精神时代相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4]李春耕.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J].沧桑,2010,(2).
(作者单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纪律 教育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不因革命时代的终结而失去其存在意义。严明党纪,是我们党和军队战斗力的保证,是赢得胜利的坚实基础。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严格遵守“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政治纪律、“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的经济纪律和“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的群众纪律,秋毫无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一、“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纪律意识
工农革命军在上井冈山途中,毛泽东亲眼目睹了部队中一些无纪律的情形。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战士们又饥又渴,看见路边诱人的红薯,毫不犹豫,连苗拔出,用袖子胡乱揩去泥巴,便塞到了嘴里。对这种现象,毛泽东当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同时,一路上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到要和王佐会面的1927年10月24早晨,毛泽东站在湘赣边界的荆竹山雷打石上,第一次向部队提出了三大纪律。当时,工农革命军可算是一支疲惫之师了。自从秋收起义失利以来,整整两个月了,部队没吃过一顿饱饭,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如今听说到井冈山能歇歇脚,大家都很高兴。毛泽东抓住大家的这个心理,说:“我们就要上井冈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接着,毛泽东扳着手指,提出部队上山后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农民一个红薯。面对部队中出现的新情况,听到群众提出意见和反映,毛泽东甚感不安,觉得有必要向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作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定。于是,1月24日,毛泽东在遂川县城李家坪召开了全体指战员大会,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六项注意”:(一)还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六)不打人骂人。这是继在荆竹山提出的“三大纪律”后又一项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纪律规定。而且,六项注意的每句话,都是老百姓的话,非常通俗、易懂,实实在在,便于操作。正是由于及时地宣布了“六项注意”,并严格检查执行的情况,所以部队纪律严明。遂川分兵时,工农革命军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戴。由于征战频繁,加上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工农革命军的烧杀行为和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仍时有发生。1928年3月下旬,为了接应和掩护朱德部队上井冈山,毛泽东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前往桂东、汝城。抵达桂东沙田后,工农革命军积极开展群众工作,收到很大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和烧杀行为,毛泽东对此十分愤慨。他严厉批评了这种行为,指出要执行我军的一贯政策,不要被那些“左”的倾向扰乱了视线。为了彻底纠正这种现象,4月3日上午,毛泽东把部队集中在桂东沙田,向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现在要颁布几条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在这里,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将荆竹山宣布的三大纪律中“不拿农民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将遂川宣布的六项注意中“不拉夫,请来夫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改为“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对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毛泽东一条一条地向指战员作解释。针对“损坏东西要赔”这一条,他对大家说:打破了群众的一只水缸,赔他一只新缸,虽然新缸不如旧缸光滑,但是,赔总比不赔要好,群众会满意的。他叮嘱大家回去后要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背得滚瓜烂熟,严格遵守,谁也不得违犯。这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以来第一次比较完整地颁布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些简单的条例,使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纪律操守
1927年9月下旬,秋收起义部队路过江西省莲花县甘家村,用了一户没人在家的老百姓一点粮食,临走时,毛泽东要求把米钱放在米缸里,还附上一封信说明情况。1928年9月,红四军主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攻占遂川县城后,遂川下庄的乡亲们在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李耀唐组织下,送来了很多茶水、点心,招待路过的红军。部队离开时,因缺少现金,军长朱德便叫副官在每只茶桶上缠上一丈白布,折价代付现金,群众称赞不已。红五军撤离井冈山,在安福县浮山村宿营,因部队一时买不到菜,军部警卫班小廖就从一个菜园里抱来两个大南瓜。彭德怀军长发现后,当即叫人在南瓜藤上吊上一个红袋子,里面装着几个银毫子。1929年初在守卫井冈山的斗争中,一次军部经理处长用伙食费买来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想给彭德怀改善一下生活。彭德怀知道后,立刻把经理处长找来,批评道:“我又不是旧军阀,对我搞这些特殊干啥!共产党队伍里,官兵要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并责令经理处长把鸡和牛肉送给医院的伤病员吃。还警告经理处长说:“你下次不改正,我要处分你!”在长期处于极端困难的生存状态下,靠着制度的力量和领袖人物人格魅力的影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在井冈山斗争中随处可见。井冈山精神中这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伦理价值取向极大的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官兵、群众,为粉碎敌人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为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严格监督执行”的纪律原则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边界党特别注重建立监督机制。一是设立了监察委员会和监察部,对各级组织和工农兵政权进行监督。发现有浪费公款、贪污财物、腐化堕落等现象,监察委员会或监察部立即加以核查处理。二是发挥群众性的监督作用。接受群众的控告、举报信件,使“民主集中主义”原则广泛地应用于群众之中,使之在实际中显示效力,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三是开办党团训练班和工农干部培训班,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另外,为了督促广大指战员认真执行群众纪律,工农革命军前委还专门成立了“纪律检查组”,负责检查各部队遵守群众纪律的情况。当部队离开一个地方时,“纪律检查组”成员就分头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查漏补疏,防止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95.
[2]郭兵.永远的井冈山[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3]韩京承.让井冈山精神时代相传[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4]李春耕.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J].沧桑,2010,(2).
(作者单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