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美心如水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开一本好书,仿佛身处翡翠般的苍茫大海中,游鱼般轻盈穿梭其间,如痴如醉。
  儿时,家中停电,天气闷热,没了电扇的我直呼着“热”。妈妈总过来对我说:“心静自然凉。”我一直以为这就是哄骗小孩子的,说什么也不信。这时,妈妈却递给我了一本五彩斑斓的童话书,我一下子被吸引,走到桌前静静地趴下看书,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画面,渐渐地,天黑了下来,我却浑然不觉,连最害怕的“热”也忘得一干二净。
  时光如白驹过隙,童话书渐渐变为一本本名著、诗集,在我的心上留下了水浪冲刷的痕迹。
  读书,心如水般安宁恬静。我总爱在窗前的小木桌上读书。细细地品味书中的一字一句,如诗如画,似梦似幻。静听细雨打在窗户上的清脆声响,仿佛圆润的珍珠轻撒在地上,忽而散开,似有一道明光闪过。轻轻地读出书中使人动容的话语,感受书中美妙的境界。清晨,缕缕阳光缓缓跃入视野,轻抚纸面,留下阳光的细碎剪影,我努力地想留下痕迹。傍晚,红霞泛着橙光,渲染了半边天际。我静静地靠在书上,看着天边云卷云舒,倦鸟归林。遨游书海,心如止水,万籁俱寂。
  读书,心如水般明澈淡泊。我总爱体会诗书中的意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读书,就似进入了水的淡泊世界:读陈国华的《初冬月》中天国般宁和的飘渺月色;读杜甫的“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的绢然春景;读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烟雨山川;读切米沃什的“所有的色彩都来自太阳”的自然赞歌。在诗书中,我看到了作者毫无保留的内心,就如在明澈的水中,看到了一切奇妙生物的愉快身影。在泰戈尔的《飞鸟集》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生活富含哲理的美好憧憬;在屈原的《离骚》中,我看到了作者对真理的忠貞不渝;在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我看到了作者苦无知音的孤独……
  读书,心如水般丰富多彩。我总爱对着书中的内容浮想联翩。翻开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群山回唱》,联想着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持续何时,感受阿富汗的穷困和灾难。读书洗涤了我的心灵,丰富了我的思想,让我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人间的悲欢离合、人情世故。我总爱读书,就是因为书中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无法自拔。书中的不少故事总让我为之动容,无论是哈桑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还是阿米尔对哈桑离开的伤心与自责,都使我感到人性本善。
  读书也如水,水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而读书亦是如此。在无聊时,读一本书,就如口渴时喝了一杯水,虽无色无味,却滋润清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卷给予我万般美好,赐予我千言万语,终将难忘。徜徉在书海,脚下踩着水浪,卷美心如水。
  点评
  书美心如水,感悟独到,吸引读者注意。想象力丰富,开篇就用“置身于翡翠般的苍茫大海中,游鱼般轻盈穿梭其间”这一比喻,将书比作大海,自己比作鱼儿。接着从儿时被书吸引的场景引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主体部分就围绕三方面写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那一篇篇诗文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真实的阅读感悟,如水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如果能和“水”的一些名言联系起来,作文的内涵会更加丰富,如“上善若水”“温柔似水”等。
  (苗文娟)
其他文献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休息。我突然想起老师布置的作业——新年感恩行动,我还没完成呢。  我来到爸爸面前,见爸爸的胡子有一个多月没刮了,胡子又长又粗,跟刺猬似的。我心里一喜,有事做了。我说:“爸!我给你刮胡子,好吗?”“你刮?能行吗?”爸爸有些不放心。“爸!求你了,让女儿尽一次孝心吧。”爸爸受不了我的甜言蜜语,还是答应了。  我取出刀架和刀片,在爸爸的指点下小心地装好,再准备好温水。爸爸坐在椅子上,我拧
期刊
老家门前有两片绿,左边是一片小竹林,右边是两棵桂树。  两棵桂树枝繁叶茂,一到春夏,那深绿的叶子就好像是要滴出油来。偏偏这两棵树还不约而同地往内里长,如胶似漆,几乎要缠到一起去。从老家的木窗向那里看去,在暖阳的照耀下,一大片一大片的深绿熠熠地闪着光。  竹子却是长得很随意,直直地立着。  夏天一到,我总喜欢搬着小小的木凳子从屋里到桂花树下。阳光原本是很炽热的,透过层层叠叠的枝桠与嫩叶,在地面上投下
期刊
■  请以“心中有花静静开”为题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50分)  构思导写:精准审题,虚实相生。乍一看,这个题目富于诗意,与我们平凡琐碎的生活相距甚远,觉得无话可说。其实,只要解读准了题中关键词“花”,就可发现这其實是一道万能題材的文题。因为题中的“花”既可实指,即自然之花;也可虚指,喻指所有美好的事物、情感,如青春之花、亲情之花、理想之花、宽容之花,等等。当然,如能在
期刊
我14岁时就成为职业网球选手,但当时我不常比赛,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读书,只不过每天放学后,要花5个小时练球,父母并不希望我们将来只会打球,其他什么都不会,所以要求我们在学校必须有好成绩,否则不准练球。  直到1997年,我才开始变成全职选手,并迅速崭露头角,原本我的排名大概在200,1997年结束时,我就挤进了前20,因为这是我的目标。  在我家,我们总是定出目标,还要把目标都写下来。我父亲常说:
期刊
常言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世间万物皆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則,在永不停歇地你追我赶之中,若想要立足,只有一个字——争。  在我看来,争又分小争与大争。天天在学校与家之间不断往返,日复一日抓住时间与他人进行学习上的竞争,你追我赶,好似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全然为己,只为今后能有個舒适的生活。此谓小争,这样的争,时间一长就使人变得疲惫不堪。  闲暇之余回望过去,不禁令我想起那段特殊的年月。  惊涛拍
期刊
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04日)  23岁的李佳雯感慨命运的安排中有太多神奇,这个10多年来一直在轮椅上度过的大四女生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  李佳雯8岁那年,一场惨烈的车祸,爸爸当场去世,妈妈身受重伤,李佳雯腰椎受伤,双腿失去知觉。原本富足的家庭,很快就变得一贫如洗。  坐在病房的窗前,看着同龄人一路欢声笑语去上学,小佳雯就会羡慕到心里发酸、发痛,“我不知道上学将带来怎样的困难和挑战
期刊
母亲常说,人这一辈子中,总有一种感觉诱惑着你,让你难以忘却,牵引着你的心。很久之后,当我离开家乡后,我才知道那种感觉是温暖,一种最踏实的感觉。  不知不觉已是深秋,满地黄叶相依相伴,是这座城市最后的温暖。  在这座孤独的城里,每一双眸子都透着秋日的萧瑟。  在每个有月的晚上,即使是一轮下弦月,我也愿静静地坐在行道树下,看月,静思。纵使它不够皎洁,模模糊糊,但它依然是这座城中對我心灵最暖的慰藉。这种
期刊
中国青年报(2016年11月28日)  从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在长期的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使我国继以色列和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获得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国家。  “有时,人生经历逆境并不是坏事。”这位从艰辛岁月中走来的院士常常现身说法,鼓励青年一代思索顺境与逆境演绎的人生哲理。  鄧秀新至今难忘高中时第一次出门挣钱的经历。为了凑点学费,邓秀新和姐
期刊
我是鸟,是天地间的精灵。  我喜欢飞翔,喜欢蓝天,那是我梦的所在。  我的双翼是葳蕤草木中最深的一抹绿,光滑如新织的蜀锦;我的长翎似春霁时天边的彩虹,闪亮如粼粼波光;我的歌喉宛如雨打芭蕉般清透,似朗月照花般明亮。  它们曾是我的骄傲,此刻,却成了我的枷锁。  当我被那双手擒住时,我就不再是鸟,而是一个囚徒。  我被关在一个竹笼里,四周是严严实实的水泥墙,只有一扇小小的窗户透着微弱的光。窗外,是我梦
期刊
2016年:(湖南郴州卷)“美在身边”、(福建福州卷)“和谐之美,美在 ”(“诚信”“友善”“互助”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  2015年:(贵州毕节卷)“最美的 ”、(辽宁葫芦岛卷)“藏在角落里的美”。  2014年:(贵州安顺卷)“分享是美丽的”为话题、(湖北江汉油田卷)“美丽的绽放”。  分析近三年的各地中考作文试题,不难发现,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发现“美”、感受“美”、书写“美”,进而形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