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性”课堂中实现开放的一些思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as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性”课堂,是指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教学规律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激发并唤醒学生发展的内在天性,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挖掘并提升教学组织推进的育人功能,在区别于纯白然的、社会性的有机课堂生态中,通过适切的点评点拨点化,使学生在小学语文领域的发展中获得唤醒、提升、突破、促进,从而生成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的白我内在成长力量。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既需要教学内容的生长性挖掘,教学目标的生长性设计,还需要教学任务开放的生长性促进。
  一、识其面方能知其性
  在叶澜教授主编的《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一书中,有关开放有如下阐述: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理念的影响下,应该尝试把课堂上的时间、空间和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还给学生。
  以四年级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谈谈如何认识开放。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时,教师一般都会有如下考虑。先是了解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非常辛苦,从吃、住、行等不同方面体会这番苦;其次体会李时珍师徒在如此辛苦的环境下能够严谨治学,其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第三我们还可以从李时珍师徒的对话中,看出支撑两位忘我科研的动力是他们为了让万民得福的崇高思想。这三点是本课学习时可以呈现的三大板块。
  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在体会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吃尽千辛万苦。按照以往教案设计,我们会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读读一些词句或者段落,结合词句或者段落说说感受,从而得出李时珍师徒很辛苦。如这样一些提问:“李时珍师徒一路察访药材,他们错过了客店,是在哪里住宿的啊?”“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啊?”“他们怎么会在这样的古寺内住宿呢?”“他们不光住得苦,吃得也很苦,你能找到描写他们吃饭的句子吗?并谈谈你的感受。”……这些提问,似乎都在一个大板块之内,似乎都是合理的追问,但细细想来,学生的答案已经被老师的提问框死了,何来自己的理解,无外乎就是从课文中找到句子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罢了。
  针对这样的板块,从开放的角度考虑,完全可以让孩子整体去读这一板块的相关段落,从段落中提出李时珍的一句话:“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然后老师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整个段落的学习:你从哪儿能读到在外奔波比在家里苦多了?接下来,学生可以以四人小组学习的形式,整体把握相关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四人小组的学习形式,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机会。另外在全班交流时,观点的呈现和抒发就能代表更多人的意见。这样的课堂交流就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了,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认识,学生之间也可以有生生互动的形成。
  二、悟其性才能践其行
  以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景类课文为例,谈谈开放心态下的开放课堂。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由一组写景类的课文组成,包括《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和《桂花雨》。
  《泉城》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这是在三年级学习写景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接触写景类课文。在《泉城》一文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总分(总)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更加有条理、有层次地品读课文语句,感悟美景。作为开篇之作的《泉城》,是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一个连接点,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扶一扶,帮助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结构类型,以前品读词句的方法,让孩子在简洁的语言中唤起旧知,触发新知的学习。
  有了《泉城》的铺垫,在随后的《九寨沟》一文中,我们立刻感受到句子的丰富。结构保持不变,华丽辞藻的使用让文本的阅读提升了一个层次。紧接着《田园诗情》一文,文字又回复简洁明快的风格,但景和物交融,让物来衬托景的美丽就成了新的提升点。会品读写景文字的美丽,是否能读懂动物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景美呢?收官之作《桂花雨》,总分总的结构不再清晰,写景色的词句和人物的行为、语言相结合,成了前三篇课文所有训练点的大集合,也正是一个单元学习后的总结提升之处,同时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课文引子,为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伏下暗笔。
  有了如上的认识,因此在《泉城》一课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以这样的学习指导来统领课堂。(1)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用“____”画出景物的名称。(2)用“____”画出你们喜欢的句子。(3)读好你们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4)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把你们的问题写在书旁的空白处。四个不同的学习要求,先是落实在小组学习活动中,组长协同自己的组员能根据要求层层递进地进行学习,有些是以前旧知的巩固,有些是学生跳一跳可以实现的学习任务,有些是有待提升的新知学习。在小组学习后的全班交流中,教师仍可以按照四个要求的顺序来组织讨论。有了《泉城》的学习,到《九寨沟》的教学时,学生对于此类开放性问题的思考就能比较熟练,再通过后面两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此类课文的学习就有了自己掌握的方法,从而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开放的课堂。
  三、反其思终能得其心
  以二年级上册的《云房子》一课教学中的某一环节为例,谈谈反思重建,以促进教师进一步开放心态。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学生交流自己所喜欢的云房子后,教师还安排了学生用棉絮手撕云,运用句式来说说自己造云房子的环节。于是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就呈现出来了。例如:“我造的云房子像锋利的宝剑。”“我造的云房子像爷爷的胡须。”“我造的云房子是一只飞翔的老鹰,你们觉得像吗?”“我造的云房子是一条鱼,正在水中自由地玩耍。”……同时,教师陆续将同学们的作品贴到了事先准备好的蓝色大纸上,犹如一座座云房子飘浮在了空中。紧接着,教师利用课文中学到的联合句式,让孩子挑选其中几座云房子连起来说说,再次巩固了句式,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这样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展现的是自己的创作,说出的是自己的感受。
  反思上述环节,我们还能让这样的课堂更加开放而有效。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上课前,在家预习完课文后自己手撕云,这就将课堂开放的前沿触角伸到了课外,还能节省课堂上操作的时间,开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表达;我们还可以在交流品读完课文中的云房子后,就让孩子直接将作品全都贴在蓝色大纸上,一下子呈现,这样学生在语言表达时,选择的空间会更大,而不再局限于自己撕的那一间云房子;我们仍然可以让孩子从单句练说到联合句式练说,在练说时,哪怕是同一间云房子,他们也会有不同的联想,这样学生想象的空间会更广。
其他文献
3月5日晴假如我能坐上云彩看看世界,我首先要去看被人们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看看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奇形怪状的云海,形状怪异的奇松……然后我要去
要纠正幼儿的侵犯行为,仅仅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多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一个不利于侵犯行为产生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幼儿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
根据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已经更名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并要求各省尽快更名的指示精神,为使全国企联系统名称保持一致性并进一步发挥企业协会的优势,河北省企业管理协会秘书处提议
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决定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予以表
扬州是一种念想,兑上黄酒和青梅,古韵悠长。瘦巷是扬州的肚肠。当我迈进文博馆的那一瞬间,细瘦的长廊便映入眼帘,瘦成一个薄胎鹅颈的青花瓷,这是明清的韵致,而扬州的瘦巷不沾
如何让新品牌掉价但不掉品味“如何让新品牌服装掉价但不掉品味呢?”A时装有限公司的品牌负责人谈到即将推出的休闲品牌服装困惑地说。A公司生产旗袍、中式女性服装、中式礼仪
看一看,跨国大腕儿也难免危机侵扰:肯德基2002年北京卖“过期肉酱”、麦当劳2002长春、武汉用“毒油”、可口可乐的“二恶英”事件……知名企业尚且如此,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
交换理性发源于人类的生存需要,通过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换,成为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征是排斥身份和地位的因素,个人通过满足他人需要的利他行为交换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达到利己目的。西方市民社会的商品交换经历了从个人生活必需品的使用价值交换到通过市场的商品价值交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抽象的商品和人的意识,并产生了个人自由与平等意识。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重要借鉴。
10月17日  他,留着平头,圆圆的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起来很有灵气,不太高的鼻梁下有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巴,讲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他的皮肤倒是有点儿黑,不过,给人感觉很健康,很精神。这就是和我朝夕相处的小邻居,也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晓毕。  最令人叫绝的是,晓毕能吹奏许多首悦耳动听的萨克斯曲子。每天清晨和夜晚,他总是不知疲倦地练习着。上星期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晓毕便早早起床练习吹萨克斯了。他
一、活动名称  富强中国  二、活动目的  1.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了解祖国建设的典型成就,让队员感受到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  2.通过展示、朗读等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课前准备(见表1)  四、课前学习(见表2)  五、课堂互动  1.大桥建设创纪录  (1)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讲述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  南京长江大桥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