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品情悟人生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x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想
  
  《赤壁赋》是各套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的经典篇目。苏教版教材将它编排在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第二板块“感悟自然”的第一篇。它的前面是第一板块“谛听天籁”,编排有两篇写景抒情的现代散文: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西地平线上》。它后面是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和第三板块“湖山沉思”的两篇文章:梭罗的《神的一滴》和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
  教材在“文本研习”中要求学生诵读《赤壁赋》,说说客与苏子的问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因何而发,“造物者之无尽藏”“吾与子之所共食”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以及自然景物在表现作者的情绪变化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有助于师生研习文本。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等写景抒情的经典古文。但“赤壁赋”所抒发的情比较复杂,先是淡淡的喜而悲,然后由悲转向豁达超脱的喜,一波三折,不断变化。其中还涉及学生比较陌生的佛老思想,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一波三折的情感模式是以后将要学习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文章的共同模式,所以此文是学生今后学习此类文章的基础。因此,引导学生透彻清晰地理解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以及情感脉络是怎样由乐而悲,又由悲而喜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 积累生字新词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
  2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3 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向豁达转变的。
  
  五、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关于苏轼生平的资料,思考他的人生遭际和自然感悟之间的关系。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赤壁夜景
  品作者深情
  (一)禅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道是:(PPT)“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对此你怎么理解?
  结合学生的理解,老师简要补充分析:上述话语是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PPT)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分析略)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二板块“感悟自然”的第一篇——苏轼的《赤壁赋》。看看在东坡居士笔下赤壁的山水是山是水,还是非山非水。
  
  (二)听老师范读,整体感知
  1 听老师范读,把握下列字词的准确读音,思考哪些段落是写赤壁山水的,哪些不是。(PPT,略)
  2 自由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音韵节奏。
  
  (三)赏赤壁夜景,品作者深情
  1 研习第一段
  (1)“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是什么意思?交代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壬戌”“既望”以及状语后置句“于……上”。
  明确:这一句简要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2)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看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先是看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接着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以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相机点拨“徐”“兴”“横”等词的意思和状语后置句“于……上”和“于……间”等。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叙述:
  清凉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微波,一轮皎洁的明月从东山之上冉冉升起,而后又似乎在斗牛二星宿之间左右徘徊,此时,放眼大江,白茫茫的水雾笼罩在整条江面,水光与月光交相辉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请学生述说听后的感受。
  (4)面对此情此景,作者有什么举动和感受呢?
  明确:月亮还没有出来时,他就“举酒属客”——向客人劝酒,并且还唱起“情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吟诵“诗经”中的(PPT)“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亮出来后,“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他的感受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上述诗句的含义。
  (5)再次闭上眼睛,听老师诵读第一段,并想象我们就在这奇妙的画境中。
  (6)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其意境之美。
  2 研习第二段
  (1)月夜泛舟赤壁之下,是那么令人陶醉。接下去主与客还会怎么样呢?请齐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老师强调“于是”的古今义和“乐甚”“扣舷”“倚”“和”等词的意思。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情”,并板书“乐”字。
  (2)苏子此时所歌的内容是什么?与首段所歌有相同之处吗?
  明确:所歌内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主要化用了《楚辞》中相关篇目的句子,它与作者在首段直接吟诵《诗经》中的诗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诗句都有“美人”这个意象。
  (3)作者此时为什么一再吟唱“美人”?其中有什么深意?
  明确: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资料理解“美人”这个意象在《诗经》和《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是“贤主”和“美政”的象征,作者于此反复吟唱“美人”,显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今天虽然因乌台诗案遭受贬谪,但屈原般“致君尧舜上”的社会理想却一直萦绕在心头,内心深处并没有忘记国家社稷。
  (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洞箫声有什么特点?歌声有什么特点?
  明确:洞箫声的特点是“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言以蔽之:悲。作者没有直接写歌声的特点,但从伴奏的洞箫声可以推知,一定也是“悲怆”的。
  引导学生注意“舞”和“泣”的使动用法。
  3 品作者深情
  (1)自由读一、二段,思考: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仅仅看到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吗?为什么不写其他内容?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进入作者文章的景,都是能够传情达意的,反之则不取。也就是说,写入文章的景都是经过作者情感过滤的。
  (2)经作者情感过滤的景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经作者过滤的景色调偏冷,显得非常纯净淡雅,传达了作者恬静怡然的心境。但 由于这个意境整体色调偏冷,所以作者信口吟唱的歌声也是悲的,再加之洞箫声的应和,作者内心深处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悲情与之产生共鸣,所以表面的“乐甚”难以掩盖其内心深处的悲痛。
  因此,这两段作者的情感先是面对令人陶醉的美景,暂时得到感官的陶冶,似乎忘却了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的洞箫声,“乐”不堪一击,立即被“悲”所替代。
  板书:乐→悲
  (3)齐读一、二自然段。
  (4)小结:作者通过对月夜赤壁清风明月、白露水光和洞箫声的描绘,传达了淡淡的欢乐和深深的悲痛。
  (四)作业:背诵一、二段
  
  第二课时:品作者深情
  悟人生哲理
  
  (一)复习导入,连接旧课
  师:文章一、二段主要写了什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路历程?
  明确:作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被恬静素雅的赤壁夜景所陶醉,有一种“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似乎忘却了内心的悲痛,怡然自乐;但随着自己不经意的“歌声”和客“呜呜然”的洞箫声,作者那淡淡的乐又被内心深处的痛楚所替代。于是“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发出“何为其然也”的疑问。
  
  (二)品作者深情,悟人生哲理
  1 研习第三段
  (1)“何为其然也”是什么意思?
  明确:“其”在这里指箫声,“然”指“这样(悲凉)”。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你吹的)箫声会这样悲凉呢”。
  (2)默读第三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何为其然也”。
  明确,一悲我与曹公不可同曰而语。曹操“西望夏口,东望武昌……破荆州,下江陵……固一世之雄也”。而我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实在太渺小。
  二悲“人生苦短,宇宙无穷”。曹操虽然具有雄才大略、丰功伟绩,为“一世之雄”,但“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三悲“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个愿望“不可乎骤得”。
  引导学生注意此段词句的理解。
  (3)此专题主题是“像山那样思考”,板块名称是“感悟自然”。那么,“客”是怎么由赤壁夜景感受到上述的悲的呢?“客”是怎么表述这些悲的?其中最核心的悲又是哪一点?
  明确:客面对眼前的明月清风,自然想起了有关明月的诗歌。而此类诗歌有很多,此处想起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主要还因为“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传说这里是当年赤壁大战的古战场,因此联想到当时的英雄曹操就再自然不过了,作者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联想到了周瑜。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下两句是“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感叹人生苦短,以及渴望贤才协助自己实现宏伟大业的雄心。在这里,苏轼借客之口引用此诗句,是含蓄地反用其义,即希望自己能够遇上贤主。但客在此迅速将话题转向诗的作者曹操,并浓墨重彩描绘了曹操当年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并用一句“固一世之雄也”加以总结,但最后又用一句“而今安在哉”反问,对这一切进行彻底的否定。
  同在赤壁这地方,当年曹操那样的大英雄都尚且如此,何况自己呢?于是苏轼就有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慨叹,就有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渴望。知道这个渴望不可以实现,所以就悲从中生,只好把这种悲伤传递到箫声之中:“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概而言之,“人生苦短,宇宙无穷”,不能建功立业永垂不朽成了一切悲的根源。
  (4)齐读第三段。
  2 研习最后两段
  过渡:“人生苦短,宇宙无穷”,的确是困扰古今中外智者哲人的大难题。孔子暮年也曾子河畔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面对时间上的无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和空间上的广袤无垠“念天地之悠悠”时,发出“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面对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人生的确是短暂的,人的确是渺小的。面对这个世界难题,我们该怎么面对呢?苏子是怎么面对的呢?
  (1)你有过这种困惑吗?你是怎么面对“宇宙无穷,人生苦短”的困惑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苏子又是如何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他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吗?他是怎么解决的?请一位同学朗读第四段并思考这一问题。
  明确:作者从身边的水和月感悟到事物以及人的变和不变的相对性。
  从变的角度说,“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万事万物并不永恒,事物时刻在变化,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他否定了“客”从不变的角度看“长江之无穷”的观点。
  从不变的角度看,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万事万物都是无穷无尽,不会断绝,仍然永恒的,即“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强调了“我”与“物”同,也是无尽的,否定了客从变化的角度看“吾生之须臾”的观点。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这是好理解的,哲学上说的不可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里“物”“无尽”也好理解,但“我“怎么也无尽呢?
  说明,这是本文的难点,主要是学生没有关于佛道知识的储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儒释道不同角度去理解,若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作为课外探究题,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在黄州时期的思想和儒释道关于人生永恒的论述。
  (4)怎么理解主与客的对答?
  明确:主客对答是赋这种文体的特点。苏子的“知”与客的“知”在文中交锋,苏子的“知”正是客的“不知”,这主客交锋正是作者内心苦恼、矛盾交织的独白,重叠了两个“灵魂”。内心的“主”终子说服了内心的“客”,乐观向上积极的一面,压倒了颓丧自怜消极的一面。
  (5)认识了无穷和有限的相对性以后,我们该怎么面对人生?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么面对人生?
  明确,“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6)世界难题解决了,苏子与客的情绪怎么样?请齐读最后一段。
  明确:“客喜而笑”。这与前面的“乐”有本质的差异,“乐”是浅层的感受,而“喜”则是发自内心的愉悦。
  板书:喜。
  
  (三)诵读全文,对话苏轼
  (1)诵读全文,思考:若时空倒流,你回到宋代,在大街上遇到了东坡居士,结合此文的学习,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N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永远离开了我们,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成了残疾人,许多同胞在此次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如果其中就有你的同学,那么现在学习了东坡居士的《赤壁赋》,你是否有更多的话想对他们说?你会怎么说?
  (3)小结: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四)作业:背诵末三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轮滑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速传播,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推崇。随着这股声势浩大的运动群体的崛起,“平花”与“刷街”这两个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广泛流传于网络。现举例如下:  (1)腿伤一个多礼拜了还没有好,开始担心它了。中午去了医院,医生说有点发炎需要挂盐水。真希望腿快快好,好了就可以去刷街练习平花了,不过玩轮滑的人变少了,哎——人少了就没意思了……(新浪博客2008年7月8日)  (2)对刚学
鲁迅小说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中断和“失语”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大都发生在代表启蒙话语的、具有现代性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与落后的、不觉悟的群众之间,据此,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鲁迅的这些小说旨在说明古老中国的“厚障壁”和“铁屋子”是窒息和扼杀中国人的罪恶渊薮,必须全力打破,才能使昏睡于其中的大众醒悟。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有僵化文本之嫌,忽略了鲁迅思想更复杂的层面。本文拟通过对《故乡》中“失语
要想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经解经”“以史解经”,让学生具备系统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经史素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能够审视经典,合理质疑,小心求证,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素养。学校向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国学”来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这是一门必修的校本选修课,面向高一学生,分上、下两个学期。此外,建设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群,如孔子的
教学设想    很多老师在上《江南的冬景》时,往往会注意到其中的“画意”,并将整篇文章分解为各种题名的画,进而分别进行鉴赏。但是以分解图景的方式来阅读整篇文章的话,我们会发现除了典型的“微雨寒村图”之外,全文的其他部分似乎并不能够非常顺利地转换成共时性的画面。同时,这篇文章毕竟是由画面和感想穿插而成,如果以分解画面的方式来阅读全文,我们也很容易忽略作者直接的情感表达。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该文最
词语意义都有时代性。对于虚词来说,每个虚词用法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正如汪维辉先生所说:“每一个词都有其时代性和地域性。”我们可以根据某些词语的使用来确定某部作品的时代性:同理,我们在解释词语时,也应该充分考虑词语的时代性,绝不能用后代才出现的词义来解释前代的词语。《语文建设》2007年第10期发表了《(孔雀东南飞)“却”字释义商榷》一文,文中认为:“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中的“却”不应被看成动
一、联系生活,导入“飞翔”    师:因为中考的原因,大家是不是度过了一个动荡而又痛苦的暑假?原谅我触及你们的伤痛!尽管,你们没有考上心目中的学校,但是,你们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学校,因为我想11中可以还你们一个理想。亲爱的同学们,在高中,你们有怎样的梦想?  (出示PPT——亲爱的同学,在高中,你有怎样的梦想?)  生:我想通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考上好的大学……  生:我想改掉我的缺点,我记性很差,以
解读《故乡》,首先应该从鲁迅的身份特征人手。鲁迅从小镇走向城市,而且还曾留学日本,为现代文明所启蒙。当他再回过头来,打量自己生长的乡村的时候,自然会带上另外一种眼光,以现代文明的尺度来衡量还停滞在前现代状态中的故乡。鲁迅对故乡的这种书写,是一种现代性的审视。在现代文明的对比下,乡村在各个层面都体现出了前现代的落后与荒凉,《故乡》中,鲁迅通过对景物、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前现代乡村的悲凉画卷。  《
李白《蜀道难》是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而对全诗总纲性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多数教材未加注释。通常地,我们将其理解为“入蜀之通道高险难行,比上青天还要艰难”。  如此理解,似无不妥。但细味其意,便会发现问题不小。正如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所言:“在没有飞机的年代,人们想游历太空,恐怕是最难的事了。”可见,就交通状况而言,在古人看来最难莫过于上天了,而言比上青天还难,那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蜀
一、趣味导入,调动情绪    师:作文难吗?  生:难。  师:其实,作文一点也不难。为什么觉得难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同学没有把自己内在的感觉和才情积累下来,或者说积累的东西没有在写作中激发出来,一旦你内在积累的东西激发出来了,你就成了有米的“巧妇”,你的写作就一定能成功。问题来了:怎么积累?怎么激发?积累我们都有,问题是怎么把积累的东西激发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猜猜看”的游戏。    二、读文猜
编辑老师:  您好。  《语文建设》是我最喜欢的语文期刊之一。每期必看,获益匪浅。  2011年的第1期,我重点看了《开设书法课,传承汉字文化》《语文人生:在沉思与言说之间——读〈李海林讲语文〉有感》《传统语文教学“重读轻讲”》《凭什么是鲁智深?》这几篇。“书法”一文,写得非常好。首先是问题抓得准,目前中国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了。第二,提出的解决办法也切实可行。写读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