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b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对不同覆盖处理和平地裸播谷子进行出苗率、株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含量、光合生理指标测定,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在不同程度提高旱作谷子农艺性状和光合生理指标;覆盖白色地膜可明显加快谷子发育进程,缩短生育期;覆盖黑色地膜可以最大幅度提升谷子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投比。[结论]该研究可以为谷子不同覆盖方式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旱地谷子;白膜覆盖;黑膜覆盖;秸秆覆盖;光合
  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8-02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mulching models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millet. [Method] The germination rate,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biological yield, grain yiel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N content,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index were detected in different mulching treatments and bare ground millet. [Result]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could enhance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dryland millet. White film mulching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illet, and shortened the growth period. Black film mulching enhanced the millet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nputoutput ratio to the maximum degre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ulching methods of millet.
  Key wordsDryland millet; White film mulching; Black film mulching; Straw mulching; Photosynthesis
  地膜覆盖栽培在玉米、小麦、薯类、棉花等粮经作物和蔬菜作物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1]。谷子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秋粮作物,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2]。研究证实地膜覆盖对谷子有明显增温、增产作用,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效果更加明显[3-5]。目前,地膜覆盖对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的效应研究已有大量报道,而对谷子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为此,笔者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旱作区谷子生产中的覆盖方式选择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旱作区谷子生产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2015年在山西省寿阳县宗艾镇旱作节水农业试验田(113°06′E,37°58′N)布置试验,供试地块属于黄土干旱塬地。寿阳县农业类型区降水量少,干旱发生频繁,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和杂粮,杂粮作物以春播谷子为主。试验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区,年均气温7.4 ℃,≥10 ℃积温3 400 ℃,年降雨量501 mm,年蒸发量1 600~1 800 mm,无霜期约130 d,年日照时数2 858.3 h。试验地为褐土性土,成土母质为马兰黄土,地下水埋深50 m以上,土壤为褐土,质地轻壤。
  1.2材料
  供试谷子品种为国审品种晋谷51号;氮、磷肥分别为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 12%);白色地膜宽幅80 cm、厚0.008 mm;黑色地膜宽幅80 cm宽幅、厚0.010 mm、透光率小于5%;覆盖秸秆为晾干后的谷子秸秆。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分别为白色地膜覆盖(T1)、黑色地膜覆盖(T2)、秸秆覆盖(T3)、空白(CK),各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播种密度根据当地常规留苗数进行设计,株距7 cm,行距33 cm,区间距50 cm,四周设1 m保护行。
  1.4调查指标及方法
  植株成熟后随机取样20株对其株高、整株重、穗重、穗粒重进行测定,产量测定按实际小区面积收获折算,取其平均数。
  于灌浆期(测量后做标记)、孕穗期从各处理中分别选取20株,使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测定仪对植株个体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叶片气孔导度(Cleaf)、细胞间CO2浓度(CO2int)进行测量。
  测定灌浆期处理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速率/蒸腾速率[6]。叶绿素与氮元素采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
  1.5数据分析
  采用Paw Spss Statistics 19.0 操作平台,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处理间的多重比较,图表制作采用Excel软件。   2结果与分析
  2.1对谷子农艺指标的影响由表1可知,白色地膜、黑色地膜、秸秆覆盖处理较平地裸播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出苗率、株高、整株重、穗重和穗粒重。方差分析表明,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除出苗率、穗重外,在株高、整株重、穗粒重方面与平地裸播差异性呈显著水平。白色地膜、秸秆覆盖与黑色地膜处理在整株重上差异极显著。试验表明覆盖不同地膜能提高作物各农艺指标。
  2.2对谷子生育天数、产量及产投比的影响由表2可知,生育期表现上,白色地膜处理生育期比黑色地膜、秸秆覆盖及平地裸播处理短,一方面由于白色地膜较黑色地膜具有明显透光性;另一方面,覆盖白色地膜处理能快速达到作物生长所需的积温,同样在保水方面也起到了明显作用,可以为谷子生长发育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使谷子生育进程顺利,生长较快,生育期变短。
  从产量方面可以看出,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的谷子产量明显高于平地裸播的谷子产量。说明无论何种覆盖方式均能有效提高谷子产量,黑色地膜覆盖处理谷子产量高于白色地膜覆盖处理,但差异不大。投入方面,鉴于人工、地膜的投入,覆盖地膜、秸秆覆盖处理要高于平地裸播处理;白色地膜与黑色地膜价格不同,也造成了投入量不同。产投比是投入资金与其所创造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作物收益的一种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其经济效益越好。
  由表2可知,黑色地膜处理产投比最高,其次为白色地膜覆盖处理、秸秆覆盖处理,裸地平播处理为最低。
  2.3对谷子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反映谷子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叶片光合特性受植株外部和内部的影响变化而变化[7-9]。由表3可知,除细胞间CO2浓度外,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均以白色地膜处理为最高,平地裸播处理最低。方差分析表明,白色地膜、黑色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在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方面均与平地裸播差异极显著。叶片气孔导度与细胞间CO2浓度成反比,叶片气孔导度越大,细胞间CO2浓度越小,反之亦然。黑色地膜处理谷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均高于白色地膜、秸秆覆盖、平地裸播处理(CK),其中平地裸播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低。
  2.4对谷子叶片叶绿素(SPAD)及氮含量的影响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最重要的色素,而叶片氮含量与叶绿素密切相关,氮元素对叶绿素生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叶绿素(SPAD)测定对氮施用量具有指导作用[10-14]。由表4可知,白色地膜覆盖处理SPAD值最高,黑色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处理次之,平地裸播处理SPAD值最低。氮元素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色地膜、黑色地膜、秸秆覆盖、平地裸播处理,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能提高谷子叶片中叶绿素和氮含量,其中白色地膜处理效果最好。
  3结论
  农艺性状方面,白色地膜、黑色地膜、秸秆覆盖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旱地谷子出苗率、株高、生物产量、经济产量;覆盖白色地膜处理可明显加快谷子发育进程,缩短生育期;光合生理方面,不同覆盖方式均可显著提高旱地谷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与增产效果呈正相关,不同处理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氮素含量呈正相关,2项指标值以白色地膜处理、黑色地膜处理、秸秆覆盖处理、裸地平播处理顺序递减;水分利用效率方面,不同覆盖方式均可提高旱地谷子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以黑色地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经济效益方面,不同覆盖处理均有增产效果,以黑色地膜处理产量最大,且产投比最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新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0.
  [2] 杨天育,何继红,董孔军,等.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6-90.
  [3]
  白玉.谷子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筛选[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4] 樊修武,池宝亮,张冬梅,等.谷子杂交种灌浆期光合性能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227-229.
  [5]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5):65-69.
  [6] 李梅荫.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性的可靠性与实用性[J].河北农业科学,1992(4):9-11.
  [7] 李东方,张胜利,吴大付,等.不同类型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数学模型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31-36.
  [8] 刘庚山,郭安红,任三学,等.不同覆盖对夏玉米叶片光合和水分利用
  效率日变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52-156.
  [9] 郭志利,孙常青,卢成达.谷豆覆膜条带种植技术及其光合水分变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5):909-913.
  [10] 姚刚,张胜,王圣瑞,等.地膜覆盖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1(S1):153-156.
  [11] 杨红梅,石龙,王建共. 春谷子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70-72.
  [12] 杨天育,何继红.谷子地膜覆盖栽培研究成效及应用前景[J].园艺与种苗,1999,19(4):39-41.
  [13] 张野,何永群,曾向阳,等.不同施肥措施对芥菜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2):89-93.
  [14] 张德奇,廖允成,贾志宽.宁南旱区谷子集水保水技术效应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51-53.
其他文献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天津5所高校的校园环境现状及学生空间使用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53%的学生认为现有校园环境一般或不理想;每天在校园内逗留时间在2 h以上的学生仅占1/3;超过50%的学生认为校内活动主要是学习、散步和交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公共设施不足,缺少空间围合。因此,以生态设计理念和空间变化设计手法为指导,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空间围合是改造校园环境的主要方向。  关键
期刊
摘要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岩石裸露,土壤由地表和地下双重空间流失,导致可利用土壤资源少、生态环境恶劣、人地矛盾尖锐、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等一系列问题。将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作与旅游资源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水土保持基础上挖掘农业的旅游优势,结合地方特色,打造自给自足的休闲农业旅游,转变产业生产方式,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农业综合开发;可持
期刊
摘要以涞水县南峪村为例,对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析:涞水县南峪村依托于野三坡景区的区位优势,借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三星美丽乡村——分享村庄”有益政策,从当地实际出发,以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村土地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经营,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和村庄民宿发展建设,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南峪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路径,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也为其他
期刊
摘要 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投入因素,构建新的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3~2014年山东省数据估计山东省小麦产量的生产函数,从而确定科技投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山东省小麦产量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贡献率为0.178 543,已超过劳动力的贡献率。  关键词 科技投入;小麦产量;CD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
期刊
摘要[目的]明确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块茎堇菜异型性种子的萌发特性,为进一步揭示其生理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块茎堇菜地上开放花(CH)种子、地上闭锁花(CL)种子和地下CL种子3种异型体种子的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结果]3种类型的种子颜色和形状存在差异,种子大小和质量无显著差异;CH种子和地上、地下CL种子萌发率均较低,最高分别为35.56%、33.33%和3.33%;延长储藏时间均能显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绿旱一号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 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对绿旱一号进行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考察不同处理条件下水稻的经济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瘪粒数、总粒数和总重与施氮量呈正相关,而结实率、千粒重与施氮量呈负相关,水稻的穗长与施氮量关系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在水稻生产上进行合理施肥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稻;经济性状;施氮水平  中
期刊
摘要 根据东港市未利用地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未利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从生态保育区、农业发展区、建设利用区等3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优先的未利用地开发模式。  关键词 土地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东港市  中图分类号 S27;F3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9-235-0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and
期刊
摘要 通过对湖北省典型贫困地区阳新县的调研,全面介绍了当前粮食产能提升存在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耕地流转有难度,种粮大户贷款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层次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弱,耕地质量下降。为提高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出台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加大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力度、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力度、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
期刊
摘要 基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创建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工作的实践,探讨研究农业科研单位廉政文化建设,提出强化引领、统筹规划,提升品位、着重文化,整合资源、创新载体,立足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以期从实际出发,制定廉政文化中长期规划,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深入开展,为科研工作营造宽松和谐、清政高效的氛围,为农业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廉政文化;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菜心的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方法]以菜心早熟品种“碧绿粗薹”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研究菜心发芽期、幼苗期、花芽分化期、现蕾期、采收期生物量积累动态变化及养分吸收规律。[结果]菜心植株发芽期和幼苗期生长缓慢,花芽分化期后植株快速生长,生物量显著积累。总体而言,菜心进入花芽分化期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量快速增长;整个生育期间,植株对N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其次为P、K元素,微量元素中对M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