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各小组成员都必须把小组的成功看作个人的成功, 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实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个体责任感保证全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掌握学习内容,最后独立接受测试或其它方式的评估。合作学习非常强调课堂上的人际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监控者和咨询者,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里也能扮演“专家”或“教师”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行性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好处
1.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的班级教学是一名教师面向全班教学,往往是少数学生垄断发言,学生的个体参与程度不高。小组合作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并不十分注重合作的结果,而是要让每个学生经历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言,处于旁听和旁观的被动地位。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原本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通过参与英语小组活动,并在其中承担一部分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英语学习的参与者。这样调动了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2.对学困生具有帮带和促进作用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经常会顾此失彼,往往会忽视学困生。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自然会关照学习差的学生,给予帮助和鼓励,而学习差的学生在不断的鼓励支持下,同时考虑到小组的利益,往往会努力完成任务,能力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而教师也往往会要求学优生帮助学困生,使每个学优生都成为小老师,成功地解决了教师顾此失彼的问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体小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目标是否实现,取决于小组组员之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英语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还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在此间学生会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和合作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其集体荣辱感和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为一种形式
在很多英语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流于形式。教师往往就课文提出几个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前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没有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有的教师在布置任务后,不给学生片刻的思考时间,便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宣布活动停止。整节课貌似搞得有声有色,其实并未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2.合作学习小组人员分配不科学
许多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方法过于简单随意。往往是安排前后排几人一组,或者由学生自愿结合。这样虽然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俗语说:“物以类聚”,这样做容易导致“强-强结合,弱-弱结合”,这样常常造成小组内成员的英语程度区别不大,而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又过大,致使各组实力悬殊,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原则。
3.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意识不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同。许多小组都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劳”,学习差的学生不承担小组任务或承担很少的任务。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四、提高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作用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要严格遵循三个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一是合作活动中存在的交往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交往既要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又要体现学生间的平等。二是相互储存的原则,这主要通过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依存的合作的环境来实现,例如目标设定为相互信赖型,角色设定为相互依赖型等。三是合作交流原则。即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与同学交流,时刻处于“动”的状态。
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慎重考虑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该任务是否适合学习的策略来实施,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恰当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均衡学习和展示内容时间。精心设计、安排好课堂的每个环节。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而应该积极的参与进去,全面合理的统筹安排,及时的指导和监控。教师应当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给予适当的指导。对沉默和冷场的小组,教师要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启发思维;对于合作意识不强的小组,教师要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对于那些无纪律性,无组织性的学生要进行监督和批评。
2.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合理科学地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建议由教师指派小组成员,不要让学生自由结合,以避免强-强结合或弱-弱结合。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尽量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同时为避免个别组员偷懒,要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为了消除这一现象,要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要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干,真正参与活动中去。发言人实行轮流担任制,每个人机会均等。
3.明确学生责任,合理运用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客观的反映真实情况。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合作活动中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要适当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是要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通过评价,给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把“差异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组员的差异,在关注整体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其最终目标还是要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杨鹰,提高大班课堂教学效果讨论[J].化工高等教育,2004(4):45-47
[3]孙莉梅,大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08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各小组成员都必须把小组的成功看作个人的成功, 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实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个体责任感保证全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掌握学习内容,最后独立接受测试或其它方式的评估。合作学习非常强调课堂上的人际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监控者和咨询者,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里也能扮演“专家”或“教师”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
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当代主流行性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好处
1.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
传统的班级教学是一名教师面向全班教学,往往是少数学生垄断发言,学生的个体参与程度不高。小组合作学习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并不十分注重合作的结果,而是要让每个学生经历性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很少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言,处于旁听和旁观的被动地位。为了小组的共同利益,原本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通过参与英语小组活动,并在其中承担一部分任务。学生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英语学习的参与者。这样调动了其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2.对学困生具有帮带和促进作用
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经常会顾此失彼,往往会忽视学困生。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好的学生自然会关照学习差的学生,给予帮助和鼓励,而学习差的学生在不断的鼓励支持下,同时考虑到小组的利益,往往会努力完成任务,能力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而教师也往往会要求学优生帮助学困生,使每个学优生都成为小老师,成功地解决了教师顾此失彼的问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体小组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目标是否实现,取决于小组组员之间合作的好坏。为了达到共同的英语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还要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在此间学生会渐渐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和合作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其集体荣辱感和合作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为一种形式
在很多英语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合作学习在课堂中流于形式。教师往往就课文提出几个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前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没有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体责任,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有的教师在布置任务后,不给学生片刻的思考时间,便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学生还没完全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教师就宣布活动停止。整节课貌似搞得有声有色,其实并未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2.合作学习小组人员分配不科学
许多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方法过于简单随意。往往是安排前后排几人一组,或者由学生自愿结合。这样虽然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俗语说:“物以类聚”,这样做容易导致“强-强结合,弱-弱结合”,这样常常造成小组内成员的英语程度区别不大,而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又过大,致使各组实力悬殊,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原则。
3.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意识不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同。许多小组都是让学习好的学生“代劳”,学习差的学生不承担小组任务或承担很少的任务。并且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意识淡薄,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没有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四、提高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对策
1.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充分发挥作用
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要严格遵循三个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一是合作活动中存在的交往应是平等的,这种平等的交往既要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又要体现学生间的平等。二是相互储存的原则,这主要通过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依存的合作的环境来实现,例如目标设定为相互信赖型,角色设定为相互依赖型等。三是合作交流原则。即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与同学交流,时刻处于“动”的状态。
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慎重考虑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该任务是否适合学习的策略来实施,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及能否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恰当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均衡学习和展示内容时间。精心设计、安排好课堂的每个环节。
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应做一个旁观者,而应该积极的参与进去,全面合理的统筹安排,及时的指导和监控。教师应当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给予适当的指导。对沉默和冷场的小组,教师要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启发思维;对于合作意识不强的小组,教师要及时提出解决对策,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对于那些无纪律性,无组织性的学生要进行监督和批评。
2.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合理科学地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建议由教师指派小组成员,不要让学生自由结合,以避免强-强结合或弱-弱结合。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性别,学习成绩,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尽量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同时为避免个别组员偷懒,要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和责任。为了消除这一现象,要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要让每个组员都有事可干,真正参与活动中去。发言人实行轮流担任制,每个人机会均等。
3.明确学生责任,合理运用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客观的反映真实情况。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合作活动中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要适当地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扬。教师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是要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改进教学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通过评价,给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采取措施,促进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注意把“差异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组员的差异,在关注整体的同时,也要兼顾个体,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其最终目标还是要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杨鹰,提高大班课堂教学效果讨论[J].化工高等教育,2004(4):45-47
[3]孙莉梅,大学英语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研究[D].苏州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