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对惠州市中职院校教师倦怠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及时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政府、教师、学校、社会等机构了解、关注中职院校教师倦怠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填补我市这一课题的空白,并为今后处理好中职院校教师倦怠的问题做好铺垫。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职;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61-02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中职院校中职业倦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它的存在带给中职院校的教师、学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方面,自1973年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观点以来,当前国内在这一方面或方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译,从研究角度上说还是不够深入的,而对中职院校这一具体的群体研究则更是一片空白。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的范围不大,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理论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做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修编的研究"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不能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王豫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5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6中对331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的问卷调查。
国外方面,自弗登伯格首次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提出“职业倦怠”这一观点,即觉得付出是持续的,而因此获得回报确是有限的,也因此失去了积极性。随后,国外就开始了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热潮,有关职业倦怠的维度、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都有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积累。其中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过分追求由来自各方面高期望所设定的不现实目标,自己的付出又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而导致的一种受委屈或精神疲惫,是过分努力去想达到一些不切实际的期盼的结果。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诗勒和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期盼过高或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情绪性、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按照组织学观点,奎内思认为组织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认为职业倦怠本质上是由个体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对等所导致的。
3 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我市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具体的方法和有益的经验,查阅我国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以及对策的相关内容,为本研究提供大方向上的背景支撑。
3.2逻辑归纳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演绎和归纳,归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共性和不足。
3.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历史进程、实际状况、存在问题、采取措施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并对比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观点,为我国更好地解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支持。
3.4问卷调查法
为了做好此项研究,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惠州市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我市中职院校中任教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调查内容主要是个人信息,任教情况、职业倦怠情况等,最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5访谈法
本文对中职院校部分教师就有关职业倦怠的话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4 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4.1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因为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思想辅导和关爱会在无形中降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会积极地备课、授课、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也会随之松懈,学生的心理跟踪,日常活动没有认真跟进。
4.2对中职学校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学校的教学活动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影响中职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或继续升学率,低就业率导致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少,形成恶性循环。
4.3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倦怠” 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导致中职学校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会形成社会上技术人才断层,青黄不接,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5 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5.1政府、社会等仍不重视中职院校的发展
目前,社会上对中小学生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也是备受关注,而中职院校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学习的地方,在历史的偏见下,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还存在许多歧视性的不公平现象,教学环境还得不到根本改善。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中职教育是二三流教育。
5.2学校内部管理不科学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官本位现象较重,广大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民主意识不强,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归宿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进而产生倦怠。
5.3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不当
目前中职教师绩效体系中,考核结果会与工资福利、职务晋升,职称提升,评优评先等挂钩,有的还成为解聘教师的依据,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焦虑感。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加,部分学校薪酬、福利的减少也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5.4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和强度的增加
教师工作本身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一个教学的内容,教育对象千差万别,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叛逆性较强,不爱学习、爱捣乱的学生,容易与教师形成冲突。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师用于备课、讲课的时间就增多,加上学生的早读和晚自习,加之还要迎合各种各样的评审,不少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每日平均工作时长有增无减。另外教师群体还需要考取各种证书和发表论文,这就极容易造成中职院校教师心理的失衡和焦虑。
6 解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6.1完善中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
中职学校建立健全好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完善中职学校绩效考核机制,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实到实处,为绩效工资改革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
6.2加大政府、社会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订的有关教师权益的法律法规在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加大对中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氛围。
6.3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应大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尊敬教师的人格和个性,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推行民主的学校管理。
6.4科学规划时间,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教师本身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安排好教学和休息的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自我调节好心理,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7 小结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文区分了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中间变量和结果变量并作出验证。教师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在职业倦怠之间具有中介或者调节作用,是职业压力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间变量。对职业倦怠的良好认知和评价可以提升工作满意感,工作满意感是职业倦怠反应的正向考量。
从研究角度上看,本文从个体因素方面提出如何适应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积极视角。教师可以通过对职业倦怠的积极认知,不断提升适应能力,积累对职业倦怠的应对经验。与以往研究相比,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之下提出针对个体压力的应对策略,对于减缓压力影响,调节个体身心状态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28-329.
[2] 傅道春.教师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职;教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5-0061-02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在中职院校中职业倦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它的存在带给中职院校的教师、学生许多不良影响。因此,研究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方面,自1973年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观点以来,当前国内在这一方面或方向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简单转译,从研究角度上说还是不够深入的,而对中职院校这一具体的群体研究则更是一片空白。目前,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研究的范围不大,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理论体系。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国香、刘长江和伍新春做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修编的研究"他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不能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可靠有效的测量工具。王豫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5沈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6中对331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的问卷调查。
国外方面,自弗登伯格首次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提出“职业倦怠”这一观点,即觉得付出是持续的,而因此获得回报确是有限的,也因此失去了积极性。随后,国外就开始了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热潮,有关职业倦怠的维度、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等都有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积累。其中费登伯格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因过分追求由来自各方面高期望所设定的不现实目标,自己的付出又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而导致的一种受委屈或精神疲惫,是过分努力去想达到一些不切实际的期盼的结果。社会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诗勒和佩斯认为职业倦怠是因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期盼过高或压力过大而导致的情绪性、社会性和自我认知等方面的不良状态。按照组织学观点,奎内思认为组织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认为职业倦怠本质上是由个体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对等所导致的。
3 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我市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具体的方法和有益的经验,查阅我国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以及对策的相关内容,为本研究提供大方向上的背景支撑。
3.2逻辑归纳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演绎和归纳,归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共性和不足。
3.3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历史进程、实际状况、存在问题、采取措施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并对比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观点,为我国更好地解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支持。
3.4问卷调查法
为了做好此项研究,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惠州市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我市中职院校中任教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调查内容主要是个人信息,任教情况、职业倦怠情况等,最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5访谈法
本文对中职院校部分教师就有关职业倦怠的话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4 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不良影响
4.1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因为教师“职业倦怠”,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思想辅导和关爱会在无形中降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会积极地备课、授课、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也会随之松懈,学生的心理跟踪,日常活动没有认真跟进。
4.2对中职学校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倦怠”导致学校的教学活动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影响中职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率或继续升学率,低就业率导致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少,形成恶性循环。
4.3对社会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倦怠” 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导致中职学校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会形成社会上技术人才断层,青黄不接,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5 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
5.1政府、社会等仍不重视中职院校的发展
目前,社会上对中小学生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也是备受关注,而中职院校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学习的地方,在历史的偏见下,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还存在许多歧视性的不公平现象,教学环境还得不到根本改善。这又进一步加重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中职教育是二三流教育。
5.2学校内部管理不科学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官本位现象较重,广大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民主意识不强,部分教师认为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归宿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进而产生倦怠。
5.3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不当
目前中职教师绩效体系中,考核结果会与工资福利、职务晋升,职称提升,评优评先等挂钩,有的还成为解聘教师的依据,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焦虑感。随着生存压力的增加,部分学校薪酬、福利的减少也是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5.4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和强度的增加
教师工作本身是比较枯燥无味的,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一个教学的内容,教育对象千差万别,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叛逆性较强,不爱学习、爱捣乱的学生,容易与教师形成冲突。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师用于备课、讲课的时间就增多,加上学生的早读和晚自习,加之还要迎合各种各样的评审,不少教师一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8小时,每日平均工作时长有增无减。另外教师群体还需要考取各种证书和发表论文,这就极容易造成中职院校教师心理的失衡和焦虑。
6 解决中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6.1完善中职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
中职学校建立健全好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完善中职学校绩效考核机制,真正把绩效考核落实到实处,为绩效工资改革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
6.2加大政府、社会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订的有关教师权益的法律法规在中等职业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加大对中职院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在社会上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氛围。
6.3加强学校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中职学校应大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尊敬教师的人格和个性,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推行民主的学校管理。
6.4科学规划时间,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教师本身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安排好教学和休息的时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自我调节好心理,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7 小结
从逻辑结构上看,本文区分了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中间变量和结果变量并作出验证。教师教学效能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在职业倦怠之间具有中介或者调节作用,是职业压力与压力反应之间的中间变量。对职业倦怠的良好认知和评价可以提升工作满意感,工作满意感是职业倦怠反应的正向考量。
从研究角度上看,本文从个体因素方面提出如何适应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积极视角。教师可以通过对职业倦怠的积极认知,不断提升适应能力,积累对职业倦怠的应对经验。与以往研究相比,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之下提出针对个体压力的应对策略,对于减缓压力影响,调节个体身心状态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原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28-329.
[2] 傅道春.教师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