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时代消息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198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白色封面的小册子,题名《旧巢痕》,作者署名辛竹。小册子看起来像回忆录,奇怪的是,书前“小引”的语气却显得在虚实之间:“我有一个曾经同我形影不离的朋友。他喜欢自言自语似的对我谈他的出身和经历,说话时沉没在回忆之中几乎忘了我这个听话人的存在。这些断断续续的仿佛独白的谈话,本来不曾引起我的兴趣,而且听得久了更不觉有什么新鲜;却不料这位朋友竟先我而向世界告别;在怀念故友的心情中,我才渐渐把那些听熟了的片断故事和人物联缀起来。”
  1997年,文汇出版社重版该书,这次变成了评点本,在此前的基础上加了回目和评说,署名方式也变成了拙庵居士著、八公山人评、无冰室主编。熟悉金克木的人都知道,辛竹是他常用的笔名之一;而他晚年编订附注的旧体诗集,集名为《拙庵诗拾》;《送廖君奉母东行兼呈相知诸友十首》则自注有云,“‘公山’指淮南八公山,故乡所在”。由此,则拙庵居士、八公山人均为金克木的化名,一人分饰两角,自作自评,自叹自笑。加上编辑吴彬假名无冰室主写“编者的话”,戋戋小册竟有了小说的感觉。
  后来金克木曾自问自答,解释这本书到底是回忆录还是小说,更加混淆了作品的文体界限:“小说体的回忆录,回忆录式的小说,有什么区别呢?真事过去了,再说出来,也成为小说了。越说是真的,越是要人以假当真。越说是虚构,越是告诉人其中有真人。”有意思的是,《旧巢痕》的评点里,还提到过写作的初衷,“写此书于七十年代末,为给上山下乡儿女知道前代的事,不为发表。过了三年才有出版之议,所以不像小说也不足为怪”。不过,无论金克木怎样混淆文体界限,这书底色的回忆录特征不会消失。值得琢磨的是,反复在文体上做文章,金克木想传达的究竟是什么?
  1997年底,金克木为新书《庄谐新集》写序,提到自己晚年写作的因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发现自己身心俱惫,确已步入老境,该是对自己而非对别人作检查、交代、总结的时候了。于是我从呱呱坠地回忆起,一路追查,随手写出一些报告。”追查的各种问题,他曾在《比较文化论集》自序中透露过:“我从小学所受教育中得出一些问题: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大国却会受小得多的日本的欺侮呢?……为什么连文字都从中国借去的日本竟然能‘明治维新’成功,而堂堂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归于失敗呢?……我想,一定要知道华盛顿、林肯、拿破仑、俾斯麦、凯撒等人自己怎么讲话以及讲了些什么?总是想对于像中国和不像中国的国家追根究底,想懂得那里的人是什么样子,怎么生活,怎么思想的,以和我自己及周围的中国人对照。总是想追本溯源,看现代外国的所谓文明是怎么来的。”
  金克木晚年写下的各种文字,差不多都可以看成这追查的结果:“我追索儿时的问题,由今而古又由古而今,由东而西又由西而东,过了几十年;世界和中国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前面所说情况已成历史;问题也不能那样提了,但不等于解决。……这些文章可以说是我在七十岁时回答十七岁时问题的练习,只是一些小学生的作业。这些习作也算是我交给我的小学老师和中外古今的,可得见与不可得见的,已见与未见的,各种各样的,给我发蒙的老师们的一份卷子。”更重要的是,这个追查过程让金克木意识到,单靠书本无法完整认识世界,他长大后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原先“在中国所遇到的各种人也都是我的发蒙老师,教过我不少知识。这样我才自己以为有点‘恍然大悟’,原来死的书本记录是要同活的人联系起来才能明白的。”
  我很怀疑,金克木之所以有意含混《旧巢痕》的文体,就是为了开阔作品的理解空间,让读者在注意书本的同时留意人物,从而观察他身经的时代,综合考虑一个时期的基本社会风貌和人的各种潜在心理。《旧巢痕》从他出生写起,因为他“是在中国的新旧文化互相猛烈冲击中出生的。儿时所受到的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充满了矛盾。在家里一面念‘诗云’‘子曰’,一面认ABCD”,古今中外的混杂,具体而微地体现在一个小城的孩子身上。
  二
  明末清初农民大起义,社会动荡,金克木远祖自四川流落至安徽寿州凤台县。道光年间,高祖迁至寿州城内。太平天国末期,他的曾祖殁于苗沛霖攻打寿州之役,朝廷明令褒奖,并恩赏其祖父秀才头衔,其祖父“竟不肯借此进一步应考,也不肯利用这个去走动官府,却躲在家里不出来,只极力培养他的下一代独子。他自己四十多岁就死了。他的独子却考取了秀才,又补上了禀生,每月有官费,而且有资格给考秀才的童生作保人以取得报酬。他于是成了教私塾的教师,还常常做些诗文,有了点名气”。尽管不是世代书香门第,但从曾祖到父亲这一代,也算得上读书之家了。
  1894年,金克木父亲受老师之邀赴军中,未至而邀者已随丁汝昌、邓世昌殉国。其师理丧时,金父因表现仗义,获得推荐,从而结识军门,先后谋得几处“卡子”。“卡子”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在打太平天国和捻军时,为筹军饷设了很多‘厘金’关卡,在水陆码头商旅必经之地设上‘卡子’,派一个官吏,带上差人和扛枪背大刀的兵,拦路抽税”。从“卡子”上赚了一笔钱,金父“就照当时清朝的公开卖官条例,花钱‘捐班’,买到了一个县官之职”,管辖地是江西万载。尽管是末代皇帝的末代县官,仍然不乏文字或口头逢迎,而即便从这些略显夸张的话里,也能感受到丰富的时代消息。如兴建近代机构,“兴警察军,设习艺所,建城乡中小学堂及师范传习所,预筹经费,规画久远”;如开办学校,“州治设中小学堂五所,八乡陆续增建,皆赖公督训而成”。
  金克木出生的1912年,父亲五十九岁,生母十九岁。他的生母是江西万载县人,生于铁匠铺,为丫环收房。这一年中华民国成立,金父已不再是县官,且被扣押抄家。转过年来,金克木还不到一周岁,父亲就突然离世了。远在河南的异母长兄归来善后,并带回了包括大嫂在内的数口之家。
  其时,依仗自己的联络之才,金克木长兄的事业正如日中天。一位网罗人才的大公子发现其长兄“不是寻常之辈,很有点经济韬略,杂学旁通,是封建传统中的非凡人物,绝非一个文人或学究。大概不消多日,两人心照不宣,大老爷弃文就武,由教书而秘书,由文秘书而武秘书”。因父亲去世,其长兄只好暂时回家“守制”,却“毫不犹疑地进行活动”。大嫂是官宦人家出身,见多识广,回家处理丧事,恰好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在两句话禀明婆母之后,她就一手掌握大权,安排一切”,其精明果敢有类凤姐。“不消多少天,在一对能干夫妇的全权指挥下,全家连同所有的家私一起上了大船,还挂上某府、某堂的号灯,浩浩荡荡由江西回安徽去了。”   回到安徽,大哥继续出门闯荡,大嫂留在老家。金克木身边的生母、嫡母、大嫂和二哥、三哥,就都成了他最初的启蒙者。三岁左右,金克木开始学说话,“我探索人生道路的有意识的学习从三岁开始。学说话的老师是从母亲到大嫂,学读书的老师是从大嫂到三哥”。生母最早跟金克木进行语言交流,“当她教我叫她那个写不出来的符号时,她是教我说话和对她做思想交流”。除了母亲,大嫂是教金克木说话的第一位老师,她“说话的特点是干净,正确,说的句子都像是写下来的。除了演讲、教课、办外交以外,我很少听到人在随便谈话时像大嫂那样说话。她不是‘掉文’,是句句清楚,完整”。
  这一家人说话,称得上五花八门。“我的生母是鄱阳湖边(按江西)人,本来是一口土音土话,改学淮河流域的话。……嫡母说的也不是纯粹(按安徽)安庆话,杂七杂八。回到老家后,邻居,甚至本地乡下的二嫂和三嫂都有时听不懂她的话,需要我翻译。她自己告诉我,她的母亲或是祖母或是别的什么人是广东人,说广东话,还有什么人也不是本地人,所以她的口音杂。”大嫂是河南人,“讲的不是河南土话,是正宗的‘中原音韵’吧”。两个哥哥和其他家庭成员,说的则是安徽寿州话。
  这样复杂的方言系统,让金克木学说话的过程很有独特性,“我学说话时当然不明白这些语言的区别,只是耳朵里听惯了种种不同的音调,一点不觉得稀奇,以为是平常事。一个字可以有不止一种音,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说法,我以为是当然。很晚我才知道有所谓‘标准’说话,可是我口头说的话已经无法标准化,我也不想模仿标准了。”金克木后来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地学各种外语,是否跟他从小习惯各种方言的转化有关?
  学说话与学读书相关,“读书也是说话,当大嫂教我第一个字‘人’和第一句话‘人之初’时,我学习了读书,也学习了说话”。从此,大嫂开始教读《三字经》,“她梳头,让我看着书,她自己不看,背出两句,叫我跟着一字字念,念熟以后背给她听”。如此这般,上午读书成了金克木的日常功课。“他每天得一枚‘当十’铜元,一直到他把整本《三字经》读完,没有缺过一次。中间大嫂曾反复抽查,让他连续背诵,都难不倒他。不过大嫂并没有给他讲内容,只偶尔讲讲,例如,‘孔融让梨’,说,‘融四岁能让梨’,你也四岁了,要学礼节。”过了将近三十年,金克木在印度佛教圣地跟憍赏弥念梵文诗,“开头他也是讓我看书,他背诵,吟出一句原文,再改成散文句子,再作解说,和中国与印度古书中的注释一模一样,说出来的就是散文,吟出来的是诗”,让他恍然觉得和大嫂当年教他《三字经》的情形相仿。
  这或许是印度和中国共同的传统的讲授方式,背诵为主,讲解为辅,礼俗也渗透在讲解里?这种教学方式,受新潮影响的三哥不以为然,偶尔在回家时实行新式教育法。“在他念了一段书以后,上新学堂的三哥认为这样死背书不行,买了一盒‘字块’给他。一张张方块纸,正面是字,背面是画。有些字他认得,有些字认不得,三哥便抽空教他。他很快念完了一包,三哥又给他买一包来。”这样新旧方式交替着教了一段时间,四岁多的时候,金克木“念完了《三字经》和一大盒‘字块’,可是不会写字,不会讲”。按传统教育方式,《三字经》以后,应当是《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但这时发生了一件事,致使金克木的传统发蒙中断,其所接受的教育转向了另外一条轨道。
  三
  1917年,金克木五周岁,三哥中学毕业后回到了老家。有一天,大嫂在饭桌上向全家宣布,从今以后,金克木归三哥教。三哥是新派人物,过去只是偶尔回家,偶尔干涉一下传统教学,现在要全面接管金克木的教育了。走进三哥屋内,景象果然与大嫂等旧式内室不同,“有一台小风琴和一对哑铃。桌上放的书也是洋装的。有些书是英文的。有一本《查理斯密小代数学》,我认识书面上的字,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每天早晨,三哥两手各拿一个哑铃,上上下下,“一、二、三、四”做早操。有时两手的铃还撞击一下,发出清脆的声音,所谓“哑铃不哑,代表新风气说无声的语言”。
  三哥粗粗算了一下,金克木当时识字差不多有一千了,传统的“三百千千”,包括讲典故逸闻的《龙文鞭影》,都不够适应新形势,便决定按新式学堂的方法来教,于是上街买了一套商务印书馆的《国文教科书》,“那比用‘人、手、足、刀、尺’开头的一套还要古一些,可能是戊戌变法后商务印书馆编的第一套新式教科书,书名题字下是‘海盐张元济题’。书中文体当然是文言,还很深,进度也快,可是每课不长,还有插图”。
  选定了教材,三哥开始授课。“这书的开头第一课便是一篇小文章,当然是文言的,不过很容易,和说话差不多。三哥的教法也很特别,先让我自己看,有哪个字不认识就问他。文章是用圈点断句的。我差不多字字认识。随后三哥一句一句教我跟着念。他的读法和说话一样。念完了,问我懂得多少。我初看时凭认的字知道一点意思,跟着他用说话口气一念,又明白了一些,便说了大意。三哥又问了几个难字难句要我讲。讲不出或是讲得不对,他再讲解,纠正。末了是教我自己念,念熟了背给他听,这一课便结束了。”书中的文言,也让金克木熟悉了书本的说话方式。
  尽管是新式教科书,但金克木对其中的选文并不满意。或者说,传统开蒙系统携带的礼俗教育,并没在新教科书中完全消失。在读这本教科书之前,金克木曾听嫡母念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叫小妞,抱猫来,叽里骨碌滚下来。”生母也半说半唱地教他,“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新式教科书上的两课也给金克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课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另一课卞庄刺虎是讲“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这些故事给金克木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晚年还常常想起。“小老鼠怕猫,黄莺儿唱歌挨打,鹬蚌、两虎相争,宁可让别人得利,这些便是我学读书的‘开口奶’。这类故事虽有趣,那教训却是没有实际用处的,也许还是对思想有伤害而不利于处世的。”
  新旧交替时期的常见情形是,新或旧的教育还没怎么展开,旧或新的干扰就先来了,最终是新是旧,要看谁更有权力主张。因为学习速度快,一套《国文教科书》金克木很快就要读完了。这时候,大哥要从外地回来,三哥赶紧中断了新式课本的教学,改教《论语》。这书跟《三字经》和新式教科书都不同,“没有图还不说,又是线装木刻印的大本子。本子很长,上下分做两半。上半都是小字,下半的字有大有小。大字的本文开头和中间有圆圈,这是标明章节的。句子不分开,句中插些双行小字注,读时要跳着念大字,不连贯。这书看样子就不讨人喜欢,内容更稀奇古怪”。   虽然内容古怪,大字的正文之外还有小字的朱熹注,但金克木念过《三字经》,对孔子和《论语》并不陌生。三哥略略介绍一下,他就明白了,照传统,这是经书,最重要,必须熟读。过去因为跟应考有关,传统的教法是连大字带小字一齐背诵,只许照小字讲解大字。三哥的教法跟传统不一样,“他说,现在不要应考了,不必念朱夫子的小字注了。至于上面那半截书的什么‘章旨’‘节旨’之类批注都可以一概不管。三哥教得很简单,要求的是识字,能背诵,要能连续背下去。”背诵恰是金克木的特长,三哥也不要求拖长音吟唱,因此不一会儿就熟读成诵,当天就把第一篇的三句都背会了。
  金克木学《论语》的速度太快了,教的内容很快背熟,字也都认识了,完成后就趴在椅子上看三哥写字。三哥不便赶他走,就在他“念书的方凳上也摆上一块有木盒子的小砚台,一小锭墨,一支笔,一叠红‘影仿’叫弟弟也写字,免得老早就放学或则总在他旁边好像监考试一样看他读书写字”。三哥要求金克木自己磨墨,拿笔把“影仿”上的红字一笔一笔描成黑字,“要讲笔画顺序,不能乱涂。更重要的是执笔要合规矩,拇指和食指捏在笔两边成为‘凤眼’,中指和无名指分放在拇指和食指各一边,小指靠在无名指后边,离开笔头至少一寸,手腕要略略悬起”。
  三哥用这办法把自己从被监控的状态中解脱了出来,因为这可比念书难多了,金克木“忙习字的时间比念书多,而且每次都是满手墨污,写完就要去洗手。单是执笔法就练习了不少时候。这样,他就没工夫去和三哥捣乱了”。写的第一篇“影仿”,都是笔画少的字,“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可知礼也”,复杂的“尔”和“礼”用简笔。即便不熟悉现代文学,也看得出来,这正是鲁迅那鼎鼎大名的《孔乙己》同名人物名字的出处。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禁悚然一惊,仿佛看到孔乙己拖着他的破旧长衫,一步一步从古旧的书本,走进了复杂万端的现代社会。
  四
  随着识字渐多,金克木看三哥的室内情景,也为之一变,“三哥桌上摆的高高一堆线装书是《古文辞类纂》,只第五个字还不认得,也不知道这是著名的桐城姚鼐编的著名的古文选本。三哥这时也不大读古文,倒是叽哩咕噜常常读英文书。有几本英文书上有中国字,那是《华英进阶》”。这两本书,加上前面提到的《查理斯密小代数学》,恰好构成了当时教育系统中的古、今和文、理,也是三哥当时那代人常见的知识结构。
  金克木翻过《查理斯密小代数学》,没读出什么头绪,三哥抽空开始教他学英文。“哥哥照他学习时的老方法教。先背《英字切音》,一个辅音加一个元音拼起来,顺序发音好像念日文字母表,不知是不是从日本学来的。再读本世纪初年的《新世纪英文读本》。‘一个男孩,一个桃,一个男孩和一个桃。’都是单音节词,容易背,不过还得记住字母拼法。还要学英国人教印度人的《纳氏文法》,也就是‘葛郎玛’。第一册很薄,第四册很厚,要求学完前两册。这可难了。开头讲的全是词类,名、形、代、动、状、连、介、叹。名称就难记,还得背定义。名词定义背了几天才会,还是拗口。……句子出来,更讨厌。‘你是谁’要说成‘谁是你’。是字也得跟着你变。先说是,你字还没出来,怎么知道跟谁变?”
  照金克木的说法,上小学前,三哥只私下教过他英文字母和几句英文,甚至说“我刚满十八岁来北平(北京)打算上大学时还不会英文”。这并不耽误金克木去北平前,通过读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琢磨出一种独特的英语学习方式:“马氏虽是学外国文出身,文言文也写得不错,可是越读越难懂,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反倒是引的例子好懂些,有些是我读过的。于是我倒过来读,先看例句,懂了再看他的解释。这样就容易多了。灵机一动,明白过来。是先有《史记》,后有《文通》,不是司马迁照《文通》作文章,是马氏照《史记》作解说。懂了古文看文法,很有意思。不懂古文看文法,照旧不懂。……这样一开窍,就用在学英文上。不用文法学英文,反用英文学文法。不管讲的是什么,不问怎么变化的规则,只当作英国人讲的一句话,照样会讲了再记规则。说话认识字在先,讲道理在后。懂了道理更容易记。学文法先背例句,后背规则,把规则也当作一句话先背再讲。把外文当作古文念,果然顺利多了。接着索性颠倒下去。不从英文记中文,反从中文记英文。”
  三哥不知道金克木用了这个方法,只是觉得奇怪,他的学习速度越来越快。“其实我用的是学古文的老办法,把外国文当作本国文,把本国文当作外国文。成为习慣了,以后我学什么文也用这种颠倒法。不论变化怎么复杂,我只给它列一张表作为参考,然后就背句子。先学会,后解释。文章在先,文法在后,把文法书也当作文章读。”这跟当时教育方法相悖的倒行逆施,大概学习效果颇佳,以后金克木便一直如此了。
  这样的效果,让金克木确认了以受教者为主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应用。1932年,有朋友介绍金克木到山东德县师范教国文。师范课程中必须开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不料请金克木去的朋友选好课本,教了不久,突然离开学校,金克木只好接下这两门课。打开教材一看,心理学太浅,太陈旧,教育学又太深,并且都是用文言写的。应该是想到了自己学英文的方法,金克木便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两本教材“当作‘国文’的补充读物教,着重讲语言,大略讲一下内容”。这一来,既“讲了课本,又讲了课本以外我所知道的有关知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1939年,经陈世骧介绍,金克木到辰谿桃源女中,教四个不同年级的英语,课本竟然“是四个书店出版的,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各有一本,体系各各不同,编法互不一样,连注音方法都有三种”,真叫人为难。金克木急中生智,又用上了他琢磨出来的学习方法。“学语言不是靠讲道理,不能处处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语言本身是回答不出来的”,因此决定“不以课本为主,而以学生为主,使初一的小孩子觉得有趣而高一的大孩子觉得有意思。她们一愿意学,我就好教了。我能讲出道理的就讲一点,讲不出的就不讲,让课本服从学生。我只教我所会的,不会的就交给学生自己,谁爱琢磨谁去研究,我不要求讲道理。我会的要教你也会,还要你学到我不会的。胜过老师的才是好学生”。就这样,金克木顺利度过了难关。   金克木究竟能不能教好,连介绍他的陈世骧都有些担心:“起初我是不大放心的。有位朋友说,像你学的这样的英文能教中学吗?我相信你能教,果然教下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看起来出人意料,却是耐心摸索的经验之谈。虽然金克木自谦为“听用”“救场”,其实可以从中看到新旧交替之间的时代之际,见出一个人学、教之间的巧妙转换。
  五
  1918年,金克木六周岁,大哥临时从外地回来,顺便考察他读书的进度。考察的结果是,从三字经到四书,都背得非常熟练。大哥由此指导了传统的以记诵为主的读书顺序,“趁记性好,把《四书》念完就念《五经》,先不必讲,背会了再说。长大了,记性一差,再背就来不及了。背‘曰若稽古帝尧’,‘乾元亨利贞’,就觉得不顺嘴了。到十岁再念诗词歌赋、古文,开讲也可以早些。《诗》《书》《易》《礼》《春秋左传》,只要背,先不讲,讲也不懂。这些书烂熟在肚子里,一辈子都有用”。
  大哥在家中住了一段日子,对金克木的读书又有嘱咐:“你念书还聪明。我们家几代念书,不能断了‘书香’。先要把旧学打好根底。……十岁以前,把《四书》《五经》都背过。十岁以后念点古文、唐诗、《纲鉴》。现在世道变了,没有旧学不行,单靠旧学也不行。十岁前后,旧学要接着学,还要从头学新学。……有些书,八股文,试帖诗,不用念了,你也不会懂。有些‘维新’书,看不看都可以。有些大部头的书可以翻翻,不能都懂也算了。有些闲书不能看……小本、小字、石印、有光纸,看了,眼也坏了,心也坏了。记住,不许看。有不少字帖是很难得的,没事可以看看,但不能照学,先得写好正楷。……记住,不要忙着去学行、草、篆、隶。”
  四书五经打底,练字从楷书开始,这是传统一步步打基础的教育。除了这些,大哥还讲起杂学:“头一条是要把书念好,然后才能跟你三哥同大嫂学那些‘杂学’。那是不能当饭吃的。可是现在世面上,一点不知道不行。要知道,有的事也要会,只是不准自己做。为了不受人欺负愚弄,将来长大了也许用得着应酬,但不许用去对付人。我们家历代忠厚传家,清贫自守,从不害人。”临行前,大哥还专门给金克木讲了《诗经·关雎》,算是来自血亲的开蒙仪式:“这是《诗经》,开头是《周南》,这是第一篇。记得孔夫子说的话吧?‘不学诗,无以言。’我亲自给你起个头,以后三哥教。建亭来了,再由他教。我不教你念几句书,总觉得缺点什么。伯伯(按爸爸)要在世,他一定会亲自教你。现在我无论如何得亲自教你几句书。”
  大哥离开后一段时间,大嫂让金克木助她理书,主要是弹词,《天雨花》《笔生花》《玉钏缘》《再生缘》《玉蜻蜓》《珍珠塔》《双珠凤》《庵堂认母》《义妖传》《缀白裘》等,还有两本棋谱,《桃花泉弈谱》《弈理指归图》,并《六也曲谱》一种。大嫂对金克木说的一番话,几乎是大哥谈到杂学的翻版,不过大哥多讽,大嫂多劝:“念书人不光是要念圣贤书,还要会一点琴棋书画。这些都要在小时候学。一点不会,将来遭人笑话。正书以外也要知道闲书。这是见世面的书,一点不懂,成了书呆子,长大了,上不得台面。圣贤书要照着学,这些书不要照着学;学不得,学了就变坏了。不知道又不行。好比世上有好人,有坏人,要学做好人,又要知道坏人。不知道就不会防备。下棋、唱曲子比不得写字、画画、作诗。可是都得会。这些都得在小时候打底子,容易入门。将来应酬场上不会受人欺负。长大了再学,就晚了。”
  理出这些书来,大嫂忽然来了兴致,或者是来了兴致才理出这些书来,要给大家唱书。唱的是《再生缘》,简单交代了故事情节,就开始唱。“大嫂的唱法很好听,不知是什么曲调。大体是相仿的双行七字句对称调,有三字句夹在中间便三字停顿一下。虽然有点单调,却并不令人厌倦。到后来小弟弟成了大人,学了咏诗,听了戏曲,也没弄清大嫂唱的是什么调子。那既不是旧诗,也不是江南弹词,又不是河南坠子,更不是河南梆子(豫剧),离昆曲也很远,却像是利用了咏旧诗七律的音调,改变为曲子,也可能是大嫂自己的创造。听的人一半是听故事,一半是听音乐。”
  大嫂的唱书,金克木印象很深,以后会就此反思文化的流转方式,“中国的读书人在全人口中从来就为数不多。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是靠口传的比靠文字书本的多。唱书说书不是仅对文盲有吸引力,知识分子,不论低级高级,听书迷,爱听评弹大鼓的,也不少。”也就是说,这种唱书,是很多不识字人的知识和礼俗训练,让很多人虽是文盲却并非“书盲”。1940年代,金克木在印度听乡间人唱他们的史诗,印度的有识之士已经察觉到文盲快要兼“書盲”的危险信号,“假若文盲再加上‘书盲’,视听全断,没有了说书人和听书人,各色史诗都不再传唱了,只剩下迎神庙会使人不致全盲于传统了,那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史诗重演而不自知?以旧为新?”
  大嫂开始唱书,金克木就开始跟着看。此后,得到大嫂允许,便把唱的《天雨花》一本本拿去看,“他越看越快,没过多少时候,大嫂的摆出来的藏书已被他浏览了一遍,看书的能力大长进,知识也增加了不少。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讲不通的句子,也挡不住他,他会用眼睛一路滑过去,根本不是一字一字读和一句一句想,只是眼睛看。这和读《四书》《五经》大不相同,不过两者的内容对他来说都是似懂非懂。”后来,金克木找到家里的各种藏书,也用上面的方法来读,“他看这些文言、白话、正经的、不正经的,各种各样的书都是一扫而过,文字语言倒能明白,古文、骈文、诗词、白话,中国的、外国的,他都不大在意,反正是一眼看过去,心里也不念出字。大意了然,可是里面讲的事情和道理却不大了了,甚至完全不懂,他也不去多想。这一习惯是由于偷偷看书怕被发现而来的。尽管是正经书,也不许私自动,所以非赶快翻看不行。结果得了个快读书的毛病,竟改不掉了。”
  大概在说了关于杂学的一番话之后不久,大嫂开始教金克木学曲和学棋。这个教育过程没有详写,能够知道的是,大嫂后来有了别的嗜好,对教金克木“下棋、吹箫的事不热心了;说是棋让到四个子,可以了,自己去学棋谱吧。曲子是学不会的,箫吹得难听极了,‘工尺上四合’也分不清,调不准,不用学了”。金克木好像的确没什么音乐天赋,上小学的时候,弹风琴吹笛子也只是勉强及格。倒是跟大嫂学的围棋,成了他一生的爱好,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并写出了很多值得琢磨的文章。   六
  除了上面提到的家庭成员,还有一个人算得上是金克木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就是上面大哥提到的“建亭”。三哥准备去教小学,没有工夫教金克木了,可大哥吩咐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是否让金克木上小学也还得请示大哥。恰好,这时有个和三哥年纪差不多的本家侄子,也就是建亭,因无事可做,想教个家馆。三哥连忙趁机脱身,“便请他来,借给他这個小客厅作学塾,教小弟弟,也就是他的小叔叔。同时找了左邻右舍的小孩子,还有那位侄子自己收的几个大小不等的学生,正式开塾”。
  金克木入塾读书时,离五四运动还有一年,私塾仍然是旧日模样,拜师仪式也显得颇为庄严肃穆。“开学时,客厅里四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桌椅,都是学生从自己家里搬来的。正中间一张条几,上有香、烛,墙壁上贴着一张红纸,上写‘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左右边各有两个小字,是‘颜、曾’,‘思、孟’。条几前的方桌旁两张太师椅是老师座位和待客座位。……老师亲自点起香烛,自己向孔子的纸牌位磕了头,是一跪四叩。然后,三哥对弟弟努了努嘴,弟弟连忙向上跪下,也是一跪四叩。那位侄子老师站在旁边,微微弯着腰。小孩子站起身,回头望一望这位老师,略略踌躇,没有叫,又跪了下去。老师并没有拉他,却自己也跪了下去,不过只是半跪,作个样子。小孩子心里明白,稍微点了点头,不等侄子老师真跪下就站起身,老师也就直起身来。三哥紧接着朝上一揖,侄子慌忙曲身向上陪了一揖。这是‘拜托’和‘受托’之意。孔子和他的四个门徒好像是见证人。”
  入塾之时,金克木除了背诵过上面提到的几种书,还念了《孟子》,读过《幼学琼林》,“是四六对句的骈文,专教一些典故,还由此学了一些平仄和对对子的常识”。拜师仪式结束后,侄子老师问读书到什么地方了,金克木答《周南》《召南》已经读过,该《国风》了。“老师翻到该念的地方,一句一句念,小孩子一句一句跟着念。念完了,老师说:‘回位去念,念熟了,拿来背。’他一句也没有讲解。”接下来,老师一个个问下来,童蒙们读书进度不一,念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论语》《孟子》的都有。按“三百千千”到四书再到五经的顺序,金克木年纪最小,念的书却最深。
  因为背书速度快,侄子老师命习字《九成宫》,然后温习读过的书。“整个书房里所有学生都是大声念各自不同的书,谁也听不清大家念的是什么;而且各有各的唱法,拖长了音,有高有低,凑成一曲没有规则的交响乐。亏得这位年轻老师坐得住。他还摊开一本书看,仿佛屋子里安静得很,或则他是聋子。这倒也许是一种很奇特的训练,使得小孩子长大了,在无论怎样闹嚷嚷的屋子里,他都仍然能看书写字。”以后去北平,有段时间跟朱锡侯和几个朋友住在一起,三个人学小提琴,拉出可怕的声音,金克木读法文巴尔扎克小说,对噪音充耳不闻,大概就是小时候打下的底子。
  私塾教育没能持续多久,转过年来,金克木就随三哥去他任教的小学读书了,读书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实无论大哥大嫂和三哥,还是侄子塾师的教育,主要都落实在书本上。对主张“读书·读人·读物”的金克木来说,书本以外人和物的教育也很关键,“不比书本小,也许还更大些”。不过,金克木童年似乎并没有多少值得提起的人和物的教育,或者他自己提到的少。只三哥的放风筝和种菊花,大哥的抓麻雀,算得上是难得的时光。十几年后,金克木在大城市的小酒店里吃到酱山雀,“他喝着酒,对面前的酒友讲儿时这件事;但酒友不以为异,却去说捉麻雀的方法;他们不能体会天天念《告子》没有任何小同伴和游戏的寂寞童年的心情”。
  就在这样的寂寞中,金克木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女朋友,她带他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她的小辫子上还扎着小小的野花。一见面就很熟。她带我到门外菜园中和麦田里,告诉我什么草,什么虫,这样,那样,全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新鲜事。”不过好景不长,一两年过去,再见这个女朋友的时候,她“仍然梳着辫子,扎着野花,仍然和我一起出门玩,可是我觉得有点别扭,因为她走路一拐一跛,走不快了。原来她裹上了小脚。我在家中见到过的女人全是小脚。我以为女人生来就是那样的。这时看到她那双尖尖翘起来只用后跟走路的小脚,才知道那是制造出来的。……我不知为什么从心底泛出一阵说不出的感觉,仿佛是恶心要吐。看到她长得比上次更好看,偏偏有这双怪脚,走路一歪一扭,变成了丑八怪的样子,于是我连大人的小脚也厌恶起来了。”对小脚的憎恨,金克木到老都丝毫没有缓和,这种感情甚至转移到了高跟鞋上,可见制造出来的这双怪脚,给金克木留下了多么恶劣的印象。
  不只是缠小脚的问题,《旧巢痕》里写了很多女性,从看到自杀的女人,到母亲,二姐,三姐,二嫂,到二哥的两个女儿做童养媳,甚至大嫂从深明事理到生出牌瘾,都显示出金克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这些关注引出的是关心和反思,金克木晚年反复讲,“从整体说,从全社会说,以性别分,女性是受男性压抑的。这是显文化,不容否定。同时,从局部说,从一个个人说,男性受女性支配的事并不稀罕。这是隐文化。应当说,文化是男女双方共同创造的,而女性起的作用决不会比男性小多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说,只有出现了这样的认识,人类才有了所谓进步的可能。也只有出现了这样的认识,那些在旧时代完全没有理由辩护的事,才有了被救赎的可能。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材因其自含性与教学内容存在不对等关系,故而常被误导教材游离于目标统领之外。教学内容与教材的身份在以具身认知为主的体育课程中亟待厘清,在此基础上,“用教材教”与“教教材”的体用一致关系、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融合机制,有力明证操作层面目标统领教材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折射出缺少合理教学内容分类法对应体育课程标准的缺陷,最终引发以“类内容”教学分类法的构建实现体育课程教材编制的难点突破。  关
期刊
摘 要:政策扩散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中间环节,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为呈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扩散的模式、效应和改进策略,研究基于政策类型和政治勢能的交叉框架,利用专家访谈、饱和经验和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划分政策扩散为主动型、稳健型、选择型、实验型和断点型五种类型。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扩散效果中,主动型和稳健型的扩散效果相对较好,选择型和实验型一般,而断点型扩散效果较差。未来针对选择性的政策扩散,要提
期刊
钢蓝色的远山  车窗外,远山是钢蓝色的  把“嶙峋”二字,安放在那里  这样一排连绵的山体  将地平线来斩断  山巅之上的天空有一种力量  命令这一排山峰保持冷漠与镇静  时间就铸在了那钢蓝色里  把彼此来割破  山顶上风车也是钢铁的  高举着忧闷  当它们开始转动  几乎捅破云层的窗户  阳光想把所有坚硬表情晒得柔和  风想把一切吹拂得毛茸茸  我的手臂伸出纯棉衣袖  想把那一排远山摇醒  这辆
期刊
在晚霞中  我没有非等不可的东西,但我,还是在一条小路的  尽头,背着双手站了一会儿  我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情,但如果你远距离观察  还是可以发现  我就像一个半途而废的人  我肯定想了一个什么问题,肯定有过片刻的  凝视,片刻的凝神,但对你来说,就像什么都没有  那一夜  明月从山间空地上升起,晚风中虫鸣幽静  清爽,后来几近于无,不可捉摸  后来,后来我觉得你  在昏暗中的微笑,也几近于无,不可
期刊
万山,铜仁市主城区之一,因朱砂储量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丹砂王国”。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万山发展做出肯定性重要批示,要求万山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  1、献身  先不说万座大山,要掏空眼前的仙女岩  凭这血肉之躯,依我看,除了必须卖力  还要忘掉自己,还要无数錾子铁锤风箱扁担  献出它们金木水火土的身体。要知
期刊
安居帖  小船一,在行走  在河面上行走  在河面上缓缓地行走  青山转绿,江水清秀  它依然缓缓悠悠  水田插秧  鱼忙产卵  河面上陆续出现一只  又一只小船,人们跟随着它  移民搬迁,安居乐业  河坪吟  刚掀翻的云朵是新的,老农让它  先在太阳底下晒几天再去编织  嫩黄的叶子是新的,安静的林子里  先让它在阳光下明媚几天再长大  流动在河里的水是新的,它一直流啊  把经过的地方都翻新一遍 
期刊
独爱人间最小的村庄  村庄小得不能再小了  小得在地图上根本无法标注  小得像一粒尘埃  风稍大点,就吹跑了  这个叫圭研的小村庄  从我出生那一刻起  我就把这两个方块汉字  镂刻在我身上,陪我  浪迹天涯,成了胎记成了伤疤  一个村庄的嬗变  与祖国的繁荣,是怎样扯上关系的?  如我,怎样才能把这两个汉字  用修辞手法,无限写大  怎样把一粒米大小的乡愁  置放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离开故乡那
期刊
摘 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精神的有力诠释。新的奥运周期,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项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为样本,利用集体记忆理论,对女排新媒体传播中集体记忆的时空架构、国家主义话语下集体记忆与想像的共生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传播中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新媒体传播通过对国家记忆的时空建构,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体记
期刊
摘 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體系、话语体系的语境下,提出“民俗体育”的概念需要依据实践发展进行再认识这一学术问题。在概念再认识时,以本土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为镜鉴,评析了国内三个高被引“民俗体育”概念,讨论了何谓“民俗体育”之“民”与之“俗”,同时结合概念在国际学术领域进行传播的需要,提出“民俗体育”是“源自并依附于公民的日常生活,具有类型化和模式化的体育事件”。最后,就“日常
期刊
行星与记忆  他遗忘了这个星球的记忆  只能召唤宇宙的其他經验  太阳和其他恒星都会变成熄灭的烟头  他不敢把这个真理告诉妈妈  还有地球呢,谁会让那里下雨  会让那里的灰尘全部降落  他能想象火山发怒的样子  看着雨幕在火焰中腾腾蒸发  他不会放弃钉子般大小的记忆  他会把它钉在大陆和海洋的交界处  就像词锁住了漂浮的碎屑  至少目前阳光明媚  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任何事情  他终将铭记行星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