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学生语感基础 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wenj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是每一个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笔者总结了通过语感在教学中有科学性、有可操作性又有高效性的应用策略。通过徜徉文本,品词品句,运用比较,夯实学生的语感能力,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语感;教学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感体现一个学生语文素质,语感的积累过程是语文素质提高的过程。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是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何谓“语感”?“语感”就是一个人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是学好语文最基础的一种能力。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实施新一轮语文课程教学后,便倾心于“夯实语感基础,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几经研究、实践,从而逐步提高了语文新课程教学质量。反思在语文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我深感“夯实语感基础,对优化语文课程教学”的功能作用之益。那么,我是怎样夯实学生的语感基础,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呢?回眸研究与实践,感到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一、徜徉文本,生成能力,是夯实学生语感基础的有效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据此,我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一直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充分”两字用功,让学生零距离走进文本,从中培养语感。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注重引导学生亲身徜徉文本,充实用心于阅读。在预习时对生字新词做出标记,然后引导他们运用查字典、参考课文的注释及参考书籍,扫除阅读障碍,然后引导学生经历:试读——默读——朗读,特别是在朗读阶段,指导学生借助多种器官,以声释义,练习用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去表现蕴含着深刻意义的无声的书面语言,由正确地读到流利地读,再到有感悟地读,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和陶冶情感的作用。当一个个学生都历练了上述主读过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我立即不失时机地引入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小组里互读、互听,互评,由此使学生在一次次与文本零距离中,逐步增强了语感。 在学习“景美”这部分,从第一自然段句子内在逻辑关系实际出发,抓住“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子,总领其它各句,像一根红线把第一自然段教学内容串起来,使第一自然段教学主线明确、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整体性强,通过让学生“静静地默读”“边读边想”,给学生充分时间独立徜徉文本,钻研文本,慢慢品味,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进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再通过让学生“放声朗读”,把无声语言变成朗朗读书声,读出个性化感悟,自己体会、品味语言,让学生经历从语言→画面→再到語言的阅读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慢品细嚼,学会阅读,力求学生学情之“实”,求学生语言感受能力之“提升”,求语文素养发展之“是”。让学生美美地徜徉文本,与文中优美的文字来个零距离接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学使学生打下了语感基础。
  二、品词品句,领悟神韵,是增进学生语感基础的最佳良策
  叶圣陶先生在他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记:“作者思有路,道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定未能忽,语语悟其神。”叶老又强调了“悟神”。什么是“悟神”?“神”指文章中语言的精神,即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悟神”也就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感觉,悟出文章语言文字的精神。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为了帮助同学们在阅读中能悟出语言文字的精神,我在教学中经常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咬文嚼字”“品词品句”,从中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正确和丰富的了解能力,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力。如教学《老人与海鸥》,这是一篇描写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充满深厚情谊的感人文章。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理解文章是通过“老人爱海鸥,对海鸥一片深情”和“海鸥有灵性,对老人情义深厚”两部分内容来表达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的。对此,学生通读课文后就容易理解,至于如何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把这种相互之间的感情具体、生动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如何悟出此文的“神”,就相对比较难了。于是我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上下文来深入理解。如文章描绘老人喂海鸥的情景的语句“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让学生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老人喂海鸥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配合得是那么默契。我再引导学生从“边走边放”“起起落落”这些词语中感受老人与海鸥共同编织的和谐灵动的画面,这段文字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但是高超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唯期少”,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在反复的品读、品味中,领悟出了文章所表达的神韵,感受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运用比较,攫取精美,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
  在培养语感的教学活动中,还使我们体会到:语感的生成,少不了语言文字的外在资源,而语言文字一旦通过调换,揣摩、品味起来就大大不同。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通过比较、辨析、推敲、揣摩,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揭示课题后,我随即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精辟。我问:“同学们,大家都是想一想课文题目为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不写‘五战士’、‘五勇士’或者‘五烈士’?”我让同学们再次品读课题后,让他们去查字典,并从中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学生一接触新课便进入了品词品句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反复品味,比较,都认识到课题使用“壮士”的准确,因为“战士”只是指部队中的普通士兵,仅仅表明他们的身份而已,不含歌颂的意味,“勇士”也只能表示有胆识有力气的人,而“烈士”呢,更不准确,因为守卫在狼牙山上的五个战士其中有两位还活着,那么只有“壮士”才能准确地表达五位战士共同的特点——豪壮而勇敢的人,它含有对人物敬佩和歌颂的感情色彩,它表达的意思要比“战士”“勇士”等词深刻得多。由此,学生不但找到了课题的题眼和预想到课文的主线,而且体味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精练,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为训练学生将来“展卷能通解,攫取其精美”打下语感基础。又如在教学《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我让学生用“长”和“冒”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从“冒”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冒”字充分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而“长”达不到这种语言效果。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而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去领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恰如其分地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觉的训练中,逐渐地亲身感悟出语言丰富的意蕴。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感基础,从而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十二省小语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语文教学参考.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1
其他文献
【摘要】求解几何概型问题时,选择适当的观察角度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谓适当,就是选择的观察角度必须满足等可能性。本文首先以一个从关于角度的几何概型的例题入手,说明此例既可以利用角度求解,也可以利用对应弧长求解,说明有时关于角度几何概型问题可以利用长度进行求解;接下来举出一例只能利用角度求解,利用长度求解会出现错误。通过两个例子可以比较出此类问题观察角度的选择标准及可以相互转化的条件。  【關键词
【摘 要】家长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培训方式,具有封闭性、军事化、组织化的特点。为了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家长的家庭自我教育意识,明确家长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作用,改变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家长体验式培训活动,通过尝试不同的培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家长的育儿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长工作;体验式培训;育儿能力  一、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家长工作一直是佛山市禅城
心理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促使人类身体的各种感官及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接受教学信息的最佳效果。可见,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自发地学习、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地记忆、丰富地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因此,身为一线教师,我们有必要研究教学艺术,努力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为学生学好数学导航。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的,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完全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就会形成模仿的习惯;长期这样,学生只会模仿例题去做作业,当题目与例题的解法不同,学生就会连作业都难以按时完成,更别提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了。正如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对模仿他的一个学生说:“我演的
“交通运输”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命题多以材料呈现的方式,分析某一交通运输的点、线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在这里选择两个案例,总结出解答这类试题的一般方法。  一、交通运输点的考查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是指车站、港口、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节点。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各不相同,例如航空港的具体选址从自然因素来看,一般选择在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
学生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唯一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调动激励学生的奋发向上的求知欲望来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性,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亲自去探索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等等,使
【摘要】我校的名著阅读交流课课型,灵活多样地融入了“疑、展、评”教学元素,以“疑”为主导,促使学生深入研读名著读本;以“展”为主要形式,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学习热情;以“评”为主要抓手,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性,让学生在 “设疑”“解疑”“展示”“展演”“评价”“评比”等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达到对名著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元素;名著阅读;应用探索  为了更好适应新课标,落实
【摘要】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也要着重指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促使学生写出更具有理性的文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对立统一理论,掌握如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通过追根溯源探究因果关系,通过预测推算事物发展方向,通过转换视角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发散思维拓宽思路。若能掌握这些思辨能力,则学生的作文也能闪烁理性的光辉。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思辨能力  《语文课
【编者按】农村教育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它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坚守农村教育阵地,办好农村教育。何伟强老师是茂名市耕耘在乡村教坛众多教师的代表,是坚守农村教育阵地上的一面旗帜。何老师2002年大学毕业后便扎根在农村基层中学——茂名市电白区麻岗中学。在这15年中,他班级管理有方,育人成绩显著;治学严谨,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成绩突出;潜心教研,成果颇丰,
摘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首先应该严于律己,其次是要学会尊重学生、懂得欣赏学生。这样的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园丁,才能让所有祖国的花朵都能沐浴和风雨露,都能茁壮成长。  关键词:爱;正己;班主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那么,教师热爱学生,应怎样做呢?  一、爱学生就要知道“正己”  社会上鱼龙混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