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学习的深度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要加強数物化生等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在基础教育中开展有深度的STEM教育就是最好的回应和行动。在当前STEM教育从无到有再到有一定普及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从重体验的浅层次向着重自主探究的深层次学习方向迈进。为此,本期专题特邀请了深圳市龙岗区吴向东教研员和参与A-STEM教育改革的老师撰写了一组文章,介绍他们在推动有特色有深度的A-STEM(人文引领的STEM)教育方面的思考和做法,并特别刊发了两篇在A-STEM中如何融入M(数学)的文章,避免有STE而缺M的状况,期望能给老师们提供借鉴和引发进一步的深思。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我们一行三人来到了素有“泉城”之美名的城市——济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师赛项的网络教研团队竞赛。  本次比赛现场设在山东大学,主要赛项分两天进行。时间看似不长,但陌生的教材、难度的增加以及时间的紧迫,对我们参赛选手来说,既是一次对日常教学基本功的检验,又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挑战。  解读文本,完成初稿  8月7日上午,比赛内容为团队完成教学设计和资源整合的初
自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后,此概念便以如火如荼的态势,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目前,“计算思维”已经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可见,“计算思维”对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影响深远。  经过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三维度目标里,对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技能的提升,而提升的方法,是模仿与练习,忽视了对其思维过程的培养。在小学阶
曹慧是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的青年美术教师。读曹慧的《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美术学科中的应用与思考》一文,我不禁回想起课堂上的情景。  虽说我不是美术教师,也没有看到“任务单”中有“隔空画画”“滴流勇进”的技法,但是,从学生凝神专注创作、看到亲手创作作品的惊喜中,我似乎看到了色彩背后的创意和美术语言。  传统课评课看教师讲课的功夫,至于学生学得怎么样,是很少关心也很难判断的。微课程教学法不是这样,评
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或教案撰写不同,它本质上是一种学习设计,即为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好而设计,处处体现对学习规律的思考,助推教师转变观念,由“教本位”转向“学习指导者”。  为了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学习力,教师必须具体精准提炼达成目标,杜绝“高大全”或“少慢偏废”的教学;为了保证学生抵达目标,教师必须遵循目标管理原则,以“问题导向”的任务驱动学生“爱思考”“真思考”;为了保证投入学习的学生
● 课程介绍  目前我国创客教育开展相对较好的学校以小学和初中学校居多,而高中学校所占比例较少,特别是以普惠式课程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创客教育的高中学校,更是少之又少。创客课程惠及全体学生是我校创客教育发展的方向。我校已具备普惠式创客课程实施的软、硬件环境:建成了六间独立功能的创客教学空间,打造了创客课程资源平台和创客网络学习空间,学校创客课程研发团队探索出了一套基于STEAM理念的“三阶十环”高中创
《一路探索一路学,一路成长一路歌》一文的作者,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杨强强。文章有个副标题——我的微课程教学法“三步实践路”,说的是作者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的三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反映作者从对微课程教学法理念与方法的肯定,历经研修中反复磨练的艰辛,再到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美好收获,读来颇有启示。  启示一:微课程教学法的理念与方法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力,使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
研究微课程教学法,发现微课程教学法具有扬弃、创新、实践、超凡的属性。  扬弃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往往与创新相连。扬弃与创新,体现在理论方面,是微课程教学法扎根课程理论,撷取当代技术成果,融合创新成为具有信息时代微观教学论鲜明色彩的教学体系。  前行路上,由于对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见解的扬弃,建构起“填沟理论”,把翻转课堂本土创新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由于对泰勒教学原理的传承、对布鲁纳结构主义的赋能
编者按:2020年度信息技术实验的选题方向是“家庭智造”“信息科技典型实验”“创客产品”“数字科学”,家庭智造重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信息技术典型实验重在基于问题的学习,创客产品重在基于产品的学习,数字科学重在基于数据的学习,项目(Project)、问题(Problem)、产品(Product)和数据(Data),刚好可以描述为“3PDL”。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项目、问题
项目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引入“计算思维”,旨在强调学科思维的养成,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把项目整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以学科思维方式思考、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在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建构。  本案例内容出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2单元“编程计算”第1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作为本单元的开篇,围绕“算法”学科核心概念展开
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诉求,是学科教学的一项新课题。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等素养,最终需落实到微观的课时教学之中。而缺失单元设计的课时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难以内化为学生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单元设计,是连接学科素养与课时教学的重要纽带,它立足单元视角,以一个单元或一个完整的学习事件为学习单位,通过真实问题情境及项目学习任务群的创设,并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