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人生/职场精英30+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首先能够发现自我,然后才能被别人发现。
  IBM管连:做自己的伯乐
  这世界上的确有才华横溢的人被埋没,但如果他想要把自己展示给别人看,就一定能做到。除非他并非他自认为的那么优秀,或者被某方面的短板所拖累。知名华人设计师包益民写过一本书叫《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IBM大中华区大学合作部总经理管连而言,尽管他的职业生涯中总是充满变化,从不同的环境到不同的部门与岗位,角色变换,但他对自我的发掘探索始终不变。他幸运地遇到很多伯乐,最重要的是他始终不忘反观自己,挑战自己,用伯乐的眼光不断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中外管理》记者面前的管连,散发着书卷气,同时又透出外企人特有的国际范。也难怪,进入IBM之前,管连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系做了8年老师。从大学老师到知名跨国公司的高管,这样的职场转变颇有看点。
  完成每一次职业转换
  进IBM之前,管连曾苦苦思索改变:学校课程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他希望能切实地教给学生找工作时用得上的东西,而不是做一台陈旧理论的复读机。同期,与管连所在大学合作多年的IBM想招募一个讲课好又能做项目的人。好在,管连从大学毕业起就一直参与IBM的大学合作项目,是期间讲课最多的老师,同时也是拿认证证书(50个以上)最多的人。
  管连显然成为IBM的合适人选。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管连成了IBM的一员。
  “在学校只要把科研和教学做好就可以了。但在企业,从文化到绩效考核、团队合作、个人能力,各个层面都对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IBM,管连经历多次职位转变。任职IBM大学合作部总经理之前,管连做过培训部老师、教育培训项目主管、GTS(全球服务部)北方区的技术支持,又做过业务拓展和灾难备份部门的咨询顾问。再后来去了开发中心做业务培训教育部的总经理,还负责过IBM风投部门在中国区的活动。可以说,管连的职场关键词,是“变”。
  每次转换都是一个挑战。最有挑战的一次是从技术支持转到管理岗位。那是一个没有退路的选择,如果做管理不成功,再回去做技术就会跟不上节奏以致“武功全废”。事实证明,正如大学老师的经历让他能游刃有余地开展大学合作项目,技术高手的经验也使管连与技术人员有“共同语言”,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总能很快找到症结所在。这种优势,是一直做管理岗位的人所不具备的。
  同时,每次转换都是一个发掘自己的机会。数次转换的契机,既有IBM领导的鼓励支持,也有管连自己的主动申请。“要找到个人兴趣点与公司需要的结合点。”他对《中外管理》说。积极发挥长处,努力才有回报,伯乐也自然会出现。
  勤能补拙,让自己变成专家
  进入陌生领域或新岗位时,如何迅速适应?如何快速成为一个陌生领域的专家?
  管连笑称,如果说他有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我就是一个question boy。”
  命运从不亏待勇于进取的人。在管连看来,一个人首先能够发现自我,然后才能被别人发现。
  管连本科读的是机械设计专业,大三时选修了计算机专业,没想到第一天听完课就傻了,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听不懂。他找了好几个计算机系的师兄求教,请每个人帮他解答一个问题。最终不仅以高分通过了考试,还留校做了计算机系老师。后来他读MBA也是如此,管连还曾向财务管理出身的妻子请教,硬是从一窍不通变成精通。类似的经历,管连在IBM也遇到过。负责风投部门工作时,他请教了很多投资界朋友以深度了解行业。像这样的转换,他每次都能以最快速度让自己变成专家。
  管连说:“只要抱着虚心的态度和追根究底的精神去做事,没有什么新东西是学不会的。”
  复盘,随时保持最佳状态
  IBM有传帮带的mentor文化(即导师文化),每个IBM人都能数出几个不同部门不同资历的导师。管连在IBM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众多导师的潜移默化和不同层面的帮助。他至今记得一个mentor说过的话,“想进入一个新行业,或者想在某个行业有大的发展,第一要保持和客户面对面的沟通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日常工作之外必须通过阅读行业资讯等方式了解最新行业动态。第三要时常静心思考。久之,你的价值就提高了。”
  复盘的习惯,管连一直都有。但mentor的叮咛,让他有了更深的思索。假设一件事做了五年、十年,你和新人相比有什么让他不具备的优势?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要考虑是否应该继续做下去,是否找得到让你能有更多积累,发挥更大价值的地方。正是这个思考,让他当初作了从技术岗位转到管理岗位的决定。如今,作为IBM新人的mentor,一个在IBM工作14年的前辈,他也一直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传授给后来者。
  通常,管连半年左右会对自己做一次复盘,自问有没有长进,以及今后还能做什么。“有时一边休息,一边神游一下,想一想。”他说,IBM这个平台给了他很大的发展空间:“我,还在路上。”管理
其他文献
倘若你的事业正方兴未艾却遭遇平台期,该如何应对?平台期至少有四种经过验证的成长途径,这些方法都需要你扪心自问:什么能让你干劲十足、哪些会削弱你的动力。  1.横向调动。在组织内横向调动,可以成为一个绝好的职业机遇,让你发展新的技能、新的关系,并接触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探索新的内部机会:通过与另一部门或单位的领导者会面获取信息;承担涉及其他业务单元的跨部门任务;主动从业务部门调到跨业
期刊
越来越多的企业必须赔得起才能赚大钱,而且经常是越辛苦的生  意越赔钱,越潇洒的经营却越赚钱。如同京东上市之前就没赚多  少钱,却不妨碍其成功上市,还让刘强东赚了一个“奶茶妹妹”。  利润最大化的假说,曾经是企业经营颠扑不破的“真理”。而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必须赔得起才能赚大钱,而且经常是越辛苦的生意越赔钱,越潇洒的经营越赚钱。如同京东上市之前就没赚多少钱,却不妨碍其成功上市,还让刘强东赚了一个
期刊
不受国企体制束缚  不怕组织内部质疑,一味大胆  从容地追求变革,再难也要扛着——  从这位别具一格的国企领导人身上  释放出的是怎样的变革精神和情怀  一个原本做硬件的工厂,为何能够大胆、从容地向制造业的高地——“云制造”挺进?  其实可以总结出各种原因。但《中外管理》对沈阳机床进行一系列深入的调研和访谈之后,深深感到:英雄绝对是推进转型的一个最大因素。  一个声音,一致行动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
期刊
一场刷新工业历史的商业模式创新  令世界机床行业惊叹  可现在,让关锡友无比烦恼的是  外部人看不懂,内部人不理解  他所追求的商业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的战略就只有一个字:挺!”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之难,关锡友用地道的东北语调,对《中外管理》诠释他对转型的独到理解。  当下的传统企业,对转型怀揣既想做又不敢迈出艰难一步的复杂心情,而一些迫不及待的企业在工业4.0热潮涌动下,尝试各种各样的“生
期刊
经济学家、教授  看不懂的经济,看得懂的税收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但在中国,二  者之间的关系突然反向背离,到底是为什么?  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决定税收,税收来源于经济。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具有基本的线性关系。通常认为,税收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当比较合适,因为这样既能保持宏观税负的基本稳定,也能比较好地体现税收的中性特征。  但在中国,二者的关系好像并不是如此简单,要想看
期刊
i5功能纵然强大,但用户不敢接受  U2U模式也固然超前  但用户还是看不清  看不懂其中的玩法  沈阳机床正在面临这样的难题  何以突破  i5,一个堪称颠覆工业历史的革命性产物,尽管有着强大的功能和不可估量的商业价值,但是,由于人们对新生事物尤其是前所未有的智能机床产品不甚了解,何以能够快速地接受它?  沈阳机床正在面临这样的难题。  “现在我们销售i5的时候,用户会问:多少钱一台?我就直接告
期刊
恐怕没有哪个时代比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局更大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大数据、云服务、产业互联等技术变革,颠覆和威胁着传统的商业模式。而创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的确,这是一个创造新价值的时代。  而这个互联网时代,不同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转型的方向。如去中心化、去中层、把决策权交给一线等,都是要打造无边界组织。这将成为未来的一个趋势吗?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必须要打造无边界组织?  组织变革
期刊
在关锡友的计划里  通过“i5”云制造平台  可以整合社会闲置制造资源  不求全民所有,但为全民所用  沈阳机床正在打开一扇  “工业阿里巴巴”的大门。推开它  沈阳机床可以完成由制造商  向服务商的转型  新的盈利模式将层出不穷  如果告诉你这样一个事实:在国外,一台智能机床,需要一名技工经过数年专业的培训和半年以上的实际操作,才能做到熟练掌握其工作流程。但现在,在中国上海,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里
期刊
正像工业文明让农业文明时代由于距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失效一样,信息文明也将让工业文明时代由于资源的不对称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失效。互联网时代,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都将改写。  互联网的普及,击穿了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信息不对称所构筑的商业模式,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一切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都将改写。  商业源于信息不对称。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传播业的发达,解决了部分信息不对称。比如:
期刊
最关键时候的放弃,不是懦弱的表现,恰恰是勇者最智慧的选择。  上海四维文化传媒公司在2013年10月16日挂牌新三板。如今,公司的市值达到20多亿元,公司创始人罗险峰占公司40%股份,身价达到8亿。公司40多个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有公司股权,产生了6个千万富翁,十几个百万富翁……  而这样一家在新三板市场获得成功的公司,以前竟是一个小广告公司,以小制作、小设计起家。  传奇发展史  四维传媒成立于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