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卷呈现出的一大特点是:高考不拘泥于不同版本(人教版、人民版)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而是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深入理解,从设计问题到提出和解决问题都由教师操控,对学生而言,回答问题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迁移和“搬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往往被忽视和扼杀。在新高考形势下,创设问题情境无疑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策略,也是激活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教师设疑启之,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图文并茂是现行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历史图片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补充说明,是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高中生而言,丰富多样的历史图片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历史图片来创设学习的情境。比如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师在讲“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时,可以利用“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来创设问题情境:(1)从图中判断谁是周公?谁是周成王?周成王凭什么当上天子?(2)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成王居于什么地位?(3)图中反映的这一场景和西周推行分封制有何联系?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设计,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主题上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其次通过逐层分析,步步深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新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成为激活历史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如在讲授必修一《辛亥革命》时,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用两段新材料: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逆历史潮流,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郁郁而终。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溥仪复辟登基,12天后复辟闹剧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材料二:1914年,同盟会元老戴季陶与一老农进行交谈。老农问其哪人。戴称“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创设问题情境:袁世凯和张勋搞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材料二中这位老农为何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这两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打破传统思维,不拘泥于教材的观点,而是通过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很容易辩证地看待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一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另外一方面表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缺乏群众基础。可见,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常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时,更多地强调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等。丰富的历史事实,就被抽象成几句干巴巴的句子。长此以往,课堂就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讲授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打破常规,通过设计一张表格(表格略)设置问题情境,启发诱导他们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从中你有什么启示?从课堂实践看,不少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所以当问题抛出后就纷纷展开了讨论,他们有感而发,有的学生认为中国的武器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原因;还有的透过表象,认识到军事落后反映了政治体制落后,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整堂课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达到历史教学“授之以渔”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打造真正的历史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编辑 薛小琴
一、教师设疑启之,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图文并茂是现行历史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历史图片能够对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形象地补充说明,是教材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高中生而言,丰富多样的历史图片能够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历史图片来创设学习的情境。比如必修一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师在讲“等级森严的分封制”时,可以利用“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来创设问题情境:(1)从图中判断谁是周公?谁是周成王?周成王凭什么当上天子?(2)从图中可以看出周成王居于什么地位?(3)图中反映的这一场景和西周推行分封制有何联系?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设计,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主题上来。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其次通过逐层分析,步步深入,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新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成为激活历史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如在讲授必修一《辛亥革命》时,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用两段新材料:
材料一:1915年,袁世凯逆历史潮流,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郁郁而终。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溥仪复辟登基,12天后复辟闹剧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材料二:1914年,同盟会元老戴季陶与一老农进行交谈。老农问其哪人。戴称“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创设问题情境:袁世凯和张勋搞复辟帝制为什么会失败?材料二中这位老农为何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这两段材料给你什么启示?通过这一问题情境,学生打破传统思维,不拘泥于教材的观点,而是通过材料进行分析和探究,很容易辩证地看待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一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另外一方面表明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当时中国,尤其是农村的现状,缺乏群众基础。可见,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通常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时,更多地强调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影响等。丰富的历史事实,就被抽象成几句干巴巴的句子。长此以往,课堂就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活动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讲授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打破常规,通过设计一张表格(表格略)设置问题情境,启发诱导他们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从中你有什么启示?从课堂实践看,不少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所以当问题抛出后就纷纷展开了讨论,他们有感而发,有的学生认为中国的武器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一个原因;还有的透过表象,认识到军事落后反映了政治体制落后,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整堂课讨论热烈,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潜移默化,学生就会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达到历史教学“授之以渔”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打造真正的历史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编辑 薛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