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 高职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校从2016年购买了泛雅教学平台起,各专业已陆续开发了五十余门网络在线课程。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施教范围最为广泛,优秀的公共基础课程资源,可以实现大范围共享。《实用化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范围涉及5个系,11个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共享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高职校;实用化学;课程设计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从政府层面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五年制高职校,学生普遍重专业轻基础,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加上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优秀师资的紧缺,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均不佳。目前,国内网络课程的建设多集中在高校以及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上,对于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开发建设甚少,而公共基础课程的施教范围最为广泛。因此,优秀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共享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实用化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范围涉及5个系,11个专业。目前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课时量为16节/周,备课、上课的工作量繁重。为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学校课题组决定设计建设《实用化学》网络在线课程,课程建好后即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课题组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了网络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及教师的反馈情况及时对课程进行改进,逐渐完善。
  对学生进行网络调查的部分内容见图1-图4。
   一、课程特点及建设内容
   《实用化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指基于已有网络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建设化学课程资源(包括微视频、扩展学习材料、课外资源、章节练习、试题库等),分别放在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应模块,为学生提供专业高效的学习资源。
   (一)学生特点
   《实用化学》面向的是五年制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特点是:(1)刚完成了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化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2)学生的化学基础和知识水平有差异,对课程进度与难度需求不同。(3)对于知识点中的难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在理论授课时完全理解吸收,需要课后反复学习、思考;反之,一些知识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太过简单,学生有吃不饱的感觉。(4)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现代的高职学生是信息化的一代,独立、张扬、自信,掌握的信息量极其丰富,乐于接受新事物,对网络课程更感兴趣,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却兴趣不足。
   (二)课程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需要有感官的认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目前在没有化学专业的职业学校中,化学作为公共基础学科,通常没有化学实验室,不具备教师和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条件。单凭教师枯燥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对实验有准确的感官认识,网络上的实验视频质量不高,内容不全。目前苏州市普通高中使用的化学实验视频是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发行的一套《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但由于拍摄时间较早,音视频的效果都不好,并且与职业学校的教材不匹配,无法较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将化学实验都系统制作成高质量的视频,放在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实验细节都可以观察仔細,教学效果将显著提高。
   另外,对于“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理论性强、难度较高的内容,课堂讲授很难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巧妙设计,拍摄制作出微课,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使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且有趣,使基础薄弱的学生愿意去反复观看、学习、直至掌握,也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熟练运用。
   (三)建设内容
   1.微课建设。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微课的巧妙设计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更加直观易懂,可以使无法动手操作的实验,通过观察掌握;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扩展学习内容,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化学知识,达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效果。
   2.题库建设。搜集课内外、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题型丰富、题量巨大的试题库后,每位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选题构建课后作业及章节练习;学生在线完成后,系统自动批阅客观题,教师只需批阅主观题。这样,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系统还会自动分析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出每个题的正确率,教师按照正确率高低来选择性评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的有效教学。按照难易程度建设试卷库,每门课程期中、期末各10套试卷,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教务处随机抽取试卷,统一机考,学生试题乱序,做到公平公正。
   3.资源建设。搜集文本、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素材和其他素材,形成教学资源库,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制作常见问题库,给出常用教育资源网址索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拓宽视野。课程的建设要以学生为本位,要将化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需求相结合,以浅显易懂、实用有趣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一)教师观念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是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往往已经适应传统教学模式,在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如何解决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不适应问题,如何将传统课程资源转化为信息化课程资源,如何使教师、学生和课堂都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这些都是我们正在面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视频制作的困难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虽然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是课程设计和平台建设都必须教师亲力亲为。在教学工作已满负荷的情况下,教师只能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制作,且没有报酬,全凭奉献,因此此项内容进展缓慢。特别是实验视频,由于学校没有化学实验室,每次拍摄都要借用别校实验室,并且学校化学教师已经多年不做实验,很多操作不够严谨规范,重复拍摄次数多,也影响了制作的进度。    (三)试题库建设的困难
   试题库的建设需要大量试题资源。目前,针对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辅资料极少,针对性强、难度适合的习题都要教师去普通高中寻找资源,并一一筛选。由于化学符号和方程式很多,试题无法扫描,都需要老师手动输入电脑,工作量极大,此项内容也是进度缓慢。
   三、解决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
   首先要对公共基础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不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以及不同学科的信息化需求,然后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努力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通过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技术能力等的培训,促进教师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學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建设的要求和特点。
   (二)集多校之力建课
   每一门网络课程的建设,从开始的构思,资料的收集,视频的拍摄、制作,到试题库的建设等,每一项的工作量都非常大,一所学校的教师、资源都太少,想要高质高效地完成课程建设任务非常困难。由于公共基础课程每个职业学校都要开设,且省内的五年制高职校所用教材都是相同的,为了避免重复开发,资源浪费,建议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动多所职业学校选拔优秀教师,共同开发,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师资共享。
   四、小结
   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具有信息量大、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的特点,对于延伸感官、扩大教育教学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率、效益和效果都有着重要作用,是传统课程资源所无法替代的。公共基础学科的课程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不可缺少的课程。通过对《实用化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总结经验,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集体智慧,探索其他公共基础学科网络课程的开发、应用和共享的途径,构建五年制高职校较为完整的公共基础学科网络课程体系,可以缓解当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实验设备缺乏的困境,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ased on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A Case Study
  YANG Fang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高职班级群体因生源、地域、家境、心理等差异呈现的班级群体“异质化”现象易使之趋于“乌合之众”。基于“共同体”的班集体建设可使班级成员具有“在场”感、共同目标和集体归属感,从而形成高职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角色认同、共同愿景和班级凝聚力。对于“班级共同体”的建设,高职班主任起着“共同体领袖”的作用,应摒弃传统的“缄默式”管理而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功能,做到由“管理型”向“建设型”转变、由“独奏型”向
摘要: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不应只看这所学校的考试成绩如何,而应看在这里的每个生命是否真正享受到公平教育,其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基于公平的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价值追求是“让每个生命的潜能都能得到更好发展”。具体策略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程建构,在课程建构中促进他们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实践,在活动实践中促进他们生命潜能的充分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展示,在课堂展示
摘要: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唯技能论的偏颇导向、职校学生自身的原因等造成培养职校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面临诸多困难。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共享性、即时性、交互性、传递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创建读书推荐类的微博、微信,创建读书、写作类的网站,制作读书类的视频和音频等是培养职校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职校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改革;“因校施策”的校本定位,明确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内涵。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合格 特长”的课程培养目标,依托扎实有效的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开发建设具有“走班制、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式、能展演”等地域特色的校本公共选修课程。  关键词:走班制;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开发;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摘要:本文以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阐述了在新形势下通过共建企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产教融合新途径来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建企业学院;建设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
摘要:当前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低效教学主要是因为学科体系的教材建构不合理、学生内驱力激发滞后、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模块化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恰适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提高、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051
摘要:《芬兰道路——世界可以从芬兰教育改革中学到什么》让我们看到了芬兰教育许多成功的独特经验。基于教育公平的教育体制,平等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的特殊教育,聚焦于教育本质的课程设计,教师的专业化、社会的信任、共享的责任等是芬兰道路的独特优势,而这些特质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  关键词:芬兰道路;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
摘要:以学校文化细节入手,通过崇真中学86届校友赠送给学校的“崇真之光”雕塑和设立的“86届校友助学金”,传递出崇真文化对真、善、美的传扬与追崇,成为“崇真精神”的生动注释。由此梳理崇真文化的发展历程,归纳出维系学校文化之光的三条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路径:一是一以贯之的学校态度,二是一心为生的教师行为,三是一树百获的德育课程。在此过程凸显出学校文化管理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学校文化;文化之光;路
摘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以“适合教育”为办学理念,寻找“适合每一个”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适性课堂”进行了实践探索,让课堂引领,做到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校将在多元、选择、共生理念指引下,从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特需课程、特色课程四个方面入手,打造适合每一个的课程,从而实现课程间的多元共生和学生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适合教育;适性课堂;选择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阅读杜威,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教育信仰者的异域旅程。我怀着期待,带着好奇,翻开了《杜威教育名篇》,渐渐走近了杜威。震撼于先生思维的深刻和犀利,阅读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个问题:近百年前教育的文明就已产生,为什么今天还出现那么多野蛮的常识性错误?文明是一种精神境界和财富的积累,审视当下教育,教育的文明从哪里开始丢失了?  一  我们每年都要召开家长进校园评议教育活动,其中一个项目是让孩子和家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