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艾丽丝·沃克《紫颜色》中上帝形象的演变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tr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紫颜色》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角度入手,探讨主人公如何从对上帝形象认知的颠覆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此来展现在性别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如何获得自我话语权利。
  关键词:《紫颜色》;黑人妇女;上帝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长篇小说《紫颜色》全书由92封信件组成,其中70封为女主人公西里亚所写。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佐治亚村庄,14岁的少女西里亚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都被抱走,作恶多端的继父在她母亲死后强迫西里亚嫁给残暴的某某先生,西里亚就在痛苦与恐惧中将自己遭遇的苦难诉说给上帝,直到某某先生的情妇莎格的出现。莎格用自己智慧的见解让西里亚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西里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对上帝的认知变化是影响她获得独立人格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上帝形象的变化入手,探讨黑人妇女如何在男权社会中获得自我的精神独立。
  一、梦想:上帝是黑人妇女心灵的寄托
  林肯的废奴宣言颁布后的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存在,黑人妇女更是忍受着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小说女主人公西里亚成长在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中,她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同时还被继父当做泄欲与打骂的对象。面对母亲的谩骂,她选择将内心的委屈、耻辱与无助都倾诉给上帝。当一个沉默的人开始选择倾吐自己的疑惑与痛苦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在写给上帝的第一封信中她选择向上帝寻求帮助“亲爱的上帝,我十四歲了,我向来是个好姑娘。也许你能显显灵,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西里亚给上帝写信写了很多年,在她单纯闭塞的环境里,上帝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在西里亚的潜意识中,自己被继父玷污后就是不洁的,而且自己又丑又黑,不配与上帝对话,就像耐蒂在信中所提及的“你的生活使你感到无比羞愧,你没法跟上帝谈,所以你只好跟他开始写信,尽管你认为自己写得不好。”这种羞愧的有罪念头一直伴随着西里亚很多年,而这种念头正是她心甘情愿的忍受继父和某某先生折磨的重要原因。
  自从亚当被夏娃诱惑并与她一起犯下原罪后,女性在基督教中一直被认为是邪恶、淫荡的,为了赎清她所犯下的罪恶,她必须痛苦一生,经历种种磨难后才能升入天堂,灵魂也才能被救赎。在小说中,西里亚一直忍受着继父的施暴,在她还懵懂的时候被继父强奸,她必须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所有的责骂并且勤恳的照顾好家里的事物,忍受苦难直到麻木是《圣经》教给她最重要的事情,“《圣经》上说,无论如何也要尊重父亲和母亲。后来,我一生气,或者觉得我要生气了,我就会恶心,好像要吐,难受极了。再往后,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当索菲亚被白人抓进监狱时,所有人都焦急的思考着如何营救索菲亚,只有西里亚幻想着上帝来拯救索菲亚“我在想上帝,上帝赶着马车来,赶的低低的,把索菲亚带回老家去。”西里亚在持久的暴力一直保持着默默忍受痛苦的态度,在她的心目中当痛苦结束后就会到天堂,天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上帝才能拯救她。
  二、重生:上帝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人
  西里亚早期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上帝的身上,而莎格的出现,慢慢唤起了西里亚从未有过的自我意识。莎格放荡不羁,对传统的教条不屑一顾,她敢于漠视一切男人世界定下的规则。西里亚一心一意的照顾莎格的起居生活,莎格被她的真诚打动,并引导西里亚正视男人束缚在女人身上的精神枷锁“男人腐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上,待在你的脑子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所不在。你相信他无所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就是上帝。”莎格不仅用自己亲身的体验让西里亚懂的男人对女人精神的迫害,她还教会西里亚重新看待自己的身体,让西里亚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着美好面庞的可爱女人。在莎格的帮助下,西里亚第一次站起来反抗艾伯特,提出和莎格一起离开,并将她心中所有对男人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西里亚的出走正是女性摆脱精神枷锁,寻找自我独立的开始。
  当看清了上帝在本质上是由黑男人和白男人统治时,西里亚对上帝的态度发生了从失望到反叛的情绪。她不再给上帝写信而是给妹妹写信。莎格开阔了西里亚的思想,让她知道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待人以爱才是崇拜上帝最好的方式。“上帝在你心中,也在大家的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它。”西里亚热烈地爱着莎格,当莎格爱上别的男人时,她并没有禁锢莎格,而是专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谋生,获得别人的尊重。当西里亚苦尽甘来,迎来和妹妹相见的大团圆结局时,终于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幸福向久违的上帝写信“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上帝。”]在这里,这个上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希望寄托对象,而是融合了西里亚对大自然和人类最博大的爱。她所体会到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并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美好生活的体验。
  三、结语
  纵观西里亚的成长历程,从默默忍受着来自黑男人和白男人的精神压迫,渴求来自外力的上帝超脱自己到在莎格的帮助下认清自己的生活处境并开始与之进行反抗,最终在自爱与爱人中获得独立与幸福。《紫颜色》所表达的不仅是个体对生命的热爱,同样也表达出黑人妇女对民族平等与性别平等的渴求。
  参考文献:
  [1]艾丽丝·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
  [2]刘国枝.上帝的性别与肤色——艾丽丝·沃克《紫色》的宗教意识解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李树薇,田薇.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4.8.
其他文献
摘 要:莎士比亚不仅是伟大的剧作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在十四行诗方面的成就,不仅在英国,乃至在世界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巅峰。莎翁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博喻现象,西方人把这种博喻现象称为“莎士比亚式比喻”,十四行诗也不例外,诗歌中大量博喻和隐喻的使用,使诗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而是具有千变万化的修辞之美和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十四行诗;事物性博喻;事件性博喻  作者简介:赵梦(1991-),女,湖北人,上
进入文明史后,女性悲剧是一个人类性问题。西方女性的“她者”身份从其三大文化渊源即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圣经》中一览无余。《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为19世纪欧洲
塑造敬业爱岗的警魂 在鞍山市郊的月明山上,有一个高墙和铁丝网围成的院落——鞍山市公安局收容审查所。 这个所不仅地域偏僻而且任务繁重,担负着收容审查、行政拘留和收容
摘 要:日本历史的发展中,是在明治维新之后逐渐步入现代化的社会。在西方文化的传递下,原先封建式的日本思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渗透到日本思想发展的潮流中,而日本女性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得到了提高。从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女性形象的变化。因此,本文将会结合芥川龙之介等的作品来分析其内含的女性形象的特点,以此来分析文化视野下女性的地位。  关键词:文化视野;日本文学作品;女
新闻工作是一个严肃而神圣的职业。能够成为讴歌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是十分光荣的。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像新闻工作者那样以深刻的历史纵深感,理性地触摸和探究 Journalism is
摘 要: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是其为数不多的长篇小说中影响较大的一部。小说中的内容很好地表达了他的创作风格,本文通过对《一生》的探索,希望能够好的理解这部作品的背景与主旨。  关键词:《一生》;文学创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一生》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生平仅有
学位
摘 要:随着《藻海无边》的问世,大家重新关注了加勒比海周围的风起云涌。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所有黑人形象,分析遇到殖民残酷统治时候,究竟该使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反抗?是暴力革命,还是语言冷战,还是像克里斯托芬一样,用文化来武装自己。  关键词:《藻海无边》;黑人形象;颠覆  作者简介:郝书良(1993-),女,汉族,山西大同市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19世纪末以来,席卷全球的帝国主义殖民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将传统西方奉行的价值观念彻底击碎,理想国崩塌。在哲学思想上,基督教的传统道德对人的奴役使得尼采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的理念。这一切的变化同时也在影响着文学的发展。种种冲击使人们对文学产生了不同的观念。本文将通过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代表什克洛夫斯基的重要理念——陌生化入手,探求什克洛夫斯基文学观念是如何重构的。  关键词:陌生化;文学观念;
摘 要:小说《啊,拓荒者!》被誉为维拉·凯瑟拓荒题材系列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旨在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最后得出结论,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可以更有效地解决社会及生态问题。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男性  作者简介:王媛(1989.5-),女,四川人,现工作于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外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