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紫颜色》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宗教文化角度入手,探讨主人公如何从对上帝形象认知的颠覆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以此来展现在性别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妇女如何获得自我话语权利。
关键词:《紫颜色》;黑人妇女;上帝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长篇小说《紫颜色》全书由92封信件组成,其中70封为女主人公西里亚所写。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佐治亚村庄,14岁的少女西里亚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都被抱走,作恶多端的继父在她母亲死后强迫西里亚嫁给残暴的某某先生,西里亚就在痛苦与恐惧中将自己遭遇的苦难诉说给上帝,直到某某先生的情妇莎格的出现。莎格用自己智慧的见解让西里亚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西里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对上帝的认知变化是影响她获得独立人格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上帝形象的变化入手,探讨黑人妇女如何在男权社会中获得自我的精神独立。
一、梦想:上帝是黑人妇女心灵的寄托
林肯的废奴宣言颁布后的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存在,黑人妇女更是忍受着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小说女主人公西里亚成长在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中,她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同时还被继父当做泄欲与打骂的对象。面对母亲的谩骂,她选择将内心的委屈、耻辱与无助都倾诉给上帝。当一个沉默的人开始选择倾吐自己的疑惑与痛苦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在写给上帝的第一封信中她选择向上帝寻求帮助“亲爱的上帝,我十四歲了,我向来是个好姑娘。也许你能显显灵,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西里亚给上帝写信写了很多年,在她单纯闭塞的环境里,上帝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在西里亚的潜意识中,自己被继父玷污后就是不洁的,而且自己又丑又黑,不配与上帝对话,就像耐蒂在信中所提及的“你的生活使你感到无比羞愧,你没法跟上帝谈,所以你只好跟他开始写信,尽管你认为自己写得不好。”这种羞愧的有罪念头一直伴随着西里亚很多年,而这种念头正是她心甘情愿的忍受继父和某某先生折磨的重要原因。
自从亚当被夏娃诱惑并与她一起犯下原罪后,女性在基督教中一直被认为是邪恶、淫荡的,为了赎清她所犯下的罪恶,她必须痛苦一生,经历种种磨难后才能升入天堂,灵魂也才能被救赎。在小说中,西里亚一直忍受着继父的施暴,在她还懵懂的时候被继父强奸,她必须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所有的责骂并且勤恳的照顾好家里的事物,忍受苦难直到麻木是《圣经》教给她最重要的事情,“《圣经》上说,无论如何也要尊重父亲和母亲。后来,我一生气,或者觉得我要生气了,我就会恶心,好像要吐,难受极了。再往后,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当索菲亚被白人抓进监狱时,所有人都焦急的思考着如何营救索菲亚,只有西里亚幻想着上帝来拯救索菲亚“我在想上帝,上帝赶着马车来,赶的低低的,把索菲亚带回老家去。”西里亚在持久的暴力一直保持着默默忍受痛苦的态度,在她的心目中当痛苦结束后就会到天堂,天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上帝才能拯救她。
二、重生:上帝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人
西里亚早期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上帝的身上,而莎格的出现,慢慢唤起了西里亚从未有过的自我意识。莎格放荡不羁,对传统的教条不屑一顾,她敢于漠视一切男人世界定下的规则。西里亚一心一意的照顾莎格的起居生活,莎格被她的真诚打动,并引导西里亚正视男人束缚在女人身上的精神枷锁“男人腐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上,待在你的脑子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所不在。你相信他无所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就是上帝。”莎格不仅用自己亲身的体验让西里亚懂的男人对女人精神的迫害,她还教会西里亚重新看待自己的身体,让西里亚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着美好面庞的可爱女人。在莎格的帮助下,西里亚第一次站起来反抗艾伯特,提出和莎格一起离开,并将她心中所有对男人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西里亚的出走正是女性摆脱精神枷锁,寻找自我独立的开始。
当看清了上帝在本质上是由黑男人和白男人统治时,西里亚对上帝的态度发生了从失望到反叛的情绪。她不再给上帝写信而是给妹妹写信。莎格开阔了西里亚的思想,让她知道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待人以爱才是崇拜上帝最好的方式。“上帝在你心中,也在大家的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它。”西里亚热烈地爱着莎格,当莎格爱上别的男人时,她并没有禁锢莎格,而是专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谋生,获得别人的尊重。当西里亚苦尽甘来,迎来和妹妹相见的大团圆结局时,终于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幸福向久违的上帝写信“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上帝。”]在这里,这个上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希望寄托对象,而是融合了西里亚对大自然和人类最博大的爱。她所体会到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并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美好生活的体验。
三、结语
纵观西里亚的成长历程,从默默忍受着来自黑男人和白男人的精神压迫,渴求来自外力的上帝超脱自己到在莎格的帮助下认清自己的生活处境并开始与之进行反抗,最终在自爱与爱人中获得独立与幸福。《紫颜色》所表达的不仅是个体对生命的热爱,同样也表达出黑人妇女对民族平等与性别平等的渴求。
参考文献:
[1]艾丽丝·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
[2]刘国枝.上帝的性别与肤色——艾丽丝·沃克《紫色》的宗教意识解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李树薇,田薇.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4.8.
关键词:《紫颜色》;黑人妇女;上帝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1
长篇小说《紫颜色》全书由92封信件组成,其中70封为女主人公西里亚所写。故事发生在美国南方佐治亚村庄,14岁的少女西里亚被继父强奸,生下的两个孩子都被抱走,作恶多端的继父在她母亲死后强迫西里亚嫁给残暴的某某先生,西里亚就在痛苦与恐惧中将自己遭遇的苦难诉说给上帝,直到某某先生的情妇莎格的出现。莎格用自己智慧的见解让西里亚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西里亚的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对上帝的认知变化是影响她获得独立人格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上帝形象的变化入手,探讨黑人妇女如何在男权社会中获得自我的精神独立。
一、梦想:上帝是黑人妇女心灵的寄托
林肯的废奴宣言颁布后的一个世纪以来,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存在,黑人妇女更是忍受着种族歧视与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小说女主人公西里亚成长在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中,她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同时还被继父当做泄欲与打骂的对象。面对母亲的谩骂,她选择将内心的委屈、耻辱与无助都倾诉给上帝。当一个沉默的人开始选择倾吐自己的疑惑与痛苦时,她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在写给上帝的第一封信中她选择向上帝寻求帮助“亲爱的上帝,我十四歲了,我向来是个好姑娘。也许你能显显灵,告诉我究竟出了什么事情。”西里亚给上帝写信写了很多年,在她单纯闭塞的环境里,上帝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在西里亚的潜意识中,自己被继父玷污后就是不洁的,而且自己又丑又黑,不配与上帝对话,就像耐蒂在信中所提及的“你的生活使你感到无比羞愧,你没法跟上帝谈,所以你只好跟他开始写信,尽管你认为自己写得不好。”这种羞愧的有罪念头一直伴随着西里亚很多年,而这种念头正是她心甘情愿的忍受继父和某某先生折磨的重要原因。
自从亚当被夏娃诱惑并与她一起犯下原罪后,女性在基督教中一直被认为是邪恶、淫荡的,为了赎清她所犯下的罪恶,她必须痛苦一生,经历种种磨难后才能升入天堂,灵魂也才能被救赎。在小说中,西里亚一直忍受着继父的施暴,在她还懵懂的时候被继父强奸,她必须忍气吞声,默默忍受所有的责骂并且勤恳的照顾好家里的事物,忍受苦难直到麻木是《圣经》教给她最重要的事情,“《圣经》上说,无论如何也要尊重父亲和母亲。后来,我一生气,或者觉得我要生气了,我就会恶心,好像要吐,难受极了。再往后,我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当索菲亚被白人抓进监狱时,所有人都焦急的思考着如何营救索菲亚,只有西里亚幻想着上帝来拯救索菲亚“我在想上帝,上帝赶着马车来,赶的低低的,把索菲亚带回老家去。”西里亚在持久的暴力一直保持着默默忍受痛苦的态度,在她的心目中当痛苦结束后就会到天堂,天堂是永远存在的,只有上帝才能拯救她。
二、重生:上帝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人
西里亚早期将希望全部寄托于上帝的身上,而莎格的出现,慢慢唤起了西里亚从未有过的自我意识。莎格放荡不羁,对传统的教条不屑一顾,她敢于漠视一切男人世界定下的规则。西里亚一心一意的照顾莎格的起居生活,莎格被她的真诚打动,并引导西里亚正视男人束缚在女人身上的精神枷锁“男人腐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上,待在你的脑子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所不在。你相信他无所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就是上帝。”莎格不仅用自己亲身的体验让西里亚懂的男人对女人精神的迫害,她还教会西里亚重新看待自己的身体,让西里亚明白自己是一个有着美好面庞的可爱女人。在莎格的帮助下,西里亚第一次站起来反抗艾伯特,提出和莎格一起离开,并将她心中所有对男人的积怨都发泄出来。西里亚的出走正是女性摆脱精神枷锁,寻找自我独立的开始。
当看清了上帝在本质上是由黑男人和白男人统治时,西里亚对上帝的态度发生了从失望到反叛的情绪。她不再给上帝写信而是给妹妹写信。莎格开阔了西里亚的思想,让她知道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待人以爱才是崇拜上帝最好的方式。“上帝在你心中,也在大家的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它。”西里亚热烈地爱着莎格,当莎格爱上别的男人时,她并没有禁锢莎格,而是专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谋生,获得别人的尊重。当西里亚苦尽甘来,迎来和妹妹相见的大团圆结局时,终于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幸福向久违的上帝写信“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天空,亲爱的人们,亲爱的上帝。”]在这里,这个上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希望寄托对象,而是融合了西里亚对大自然和人类最博大的爱。她所体会到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并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美好生活的体验。
三、结语
纵观西里亚的成长历程,从默默忍受着来自黑男人和白男人的精神压迫,渴求来自外力的上帝超脱自己到在莎格的帮助下认清自己的生活处境并开始与之进行反抗,最终在自爱与爱人中获得独立与幸福。《紫颜色》所表达的不仅是个体对生命的热爱,同样也表达出黑人妇女对民族平等与性别平等的渴求。
参考文献:
[1]艾丽丝·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
[2]刘国枝.上帝的性别与肤色——艾丽丝·沃克《紫色》的宗教意识解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李树薇,田薇.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