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识字范围,鼓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关系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长期以来,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造成学生进入阅读晚、语文教学低效等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好这些课外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
  一、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教学自然就会变得轻松容易,所以要想做好语文识字教学工作,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我在兴趣的激发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识字后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引导的:“大家想听故事吗?”学生一致回答:“想!”于是我趁机引导:“大家现在听故事需要老师或者家长给你们讲,那如果老师没有时间或者家长不在家的时候,你们想听故事怎么办呢?”学生就讨论起来了:“是啊,你们不给讲,该怎么办呢?”于是就有学生说“:我们可以自己看啊!”我立马追问“:你们自己看?那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有学生就回答“:不认识我们可以学啊!”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马被提升起来了,为我们进行课外识字扫清了障碍。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的舞台中自由识字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识字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善于引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
  1.在看电视中识字
  你问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最喜欢干什么?他们大部分会回到爱看动画片,爱看什么呢?此时,他们记忆的闸门一打开,许多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名称、动画人物脱口而出:《喜羊羊与灰太狼》《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猪猪侠》《哆啦A梦》《巴拉拉小魔仙》《熊出没》,喜羊羊、美羊羊、村长、红太狼、凌美琪、凌美雪、游乐、小圆、魔仙女王、光头强等大量字词通过反复观看有声动画已经自主快乐地认识。
  2.在校园生活中识字
  我们的校园里也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班风,走廊、文化长廊里有名人名言、经典文化,校园中的告示牌,文化墙的标语宣传栏等等,都是识字的素材。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参观校园的机会识字。学生们在这过程中既记住了生字又受到了教育。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种类繁多,形状各异,那绿茵茵的草地、参天的大树、美丽的花卉,实在令人赏心悦目,而花草树木上的挂牌,绿草地上的护绿标语,都是极为宝贵的识字资源。学生们徜徉于学校的花坛边、树荫下,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一边认识植物名称:桂花、天竺桂、紫罗兰、月季、银杏、铁树……“小草对你笑一笑,请你把路绕一绕”“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距离产生美,谢绝亲密接触”如诗如画般的话语,既使学生识了字,又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3.逛街、超市购物、外出游玩中识字
  “生活即教育。”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小孩子,无时无处不在跟文字打交道。识字也必须和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商店名等识字。看到精美的霓虹灯、广告词,看到不认识的字,他们就有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此时,学生的父母、商店老板、超市服务员就是他们的导师,“蛋炒饭、饺子、云吞、酸辣粉、螺蛳粉、老友粉、牛腩粉、粽子、粘米粑、排骨、烤鸭、芙蓉蛋、馍馍哥、舞精灵、中国建设银行、大参林药店、万客隆、利群饭店、肴轩酒家、港湾酒店、颐和酒店、鑫鑫餐馆、伊利牛奶、蒙牛牛奶、冰淇淋、披萨、美味基、肯德基”等字词就在父母、商店老板、超市服务员的指导下认识了,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不常用的字,逐步养成主动去识字的习惯,扩大积累,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三、多重评价鼓励
  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教师的评价,实验班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课外识字积累手册,我会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设立不同的评价体系,纵向评价、横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在看到自己与以前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信心,就会有了识字的兴趣,主动参与识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学习汉字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也从学生的身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一、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老师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寓言里的这个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
期刊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中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
期刊
伴随着新课改匆匆步履的催促,高效课堂教学就成了教育划时代改革的必然产物。随着高效课堂在我们仓颉学校的逐渐深入,我校由点到面开始了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经过近一年多的一线高效课堂教育教学尝试和实践,我感触颇深。我觉得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下面就我校实施开展高效课堂教学以来,我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2014年9月,成团中心小学成立了字理课题研究组,不经意间,我就成了这个字理研究课题组的一员。对我来说这简直是太意外了,一是我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课题的研究,二是我对字理方面的知识非常陌生。那时候,我心里被一个“愁”堵得满满的,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后来,在跟随课题组外出学习培训几次之后,眼界逐渐被打开:原来识字教学可以这样进行,语文课堂可以这样精彩……我们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有了这样的认识后,
期刊
一、反思教学目标  数学教学反思,首先要反思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明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就鸽巢问题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其一是要使学生理解“鸽巢原理”(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这一原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或解释相关的现象;其二,就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理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鸽巢原理的形成过程,体会和掌握逻辑推理思想和模型思
期刊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作为学校教育预备阶段的幼儿园,应注重数学教育的启蒙性和生活化,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而为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因此,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
期刊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班级精神力量和智能水准的有力表征,又是班级综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接到一个班级我都很注重班级情感文化的建设,自认为没有真诚和丰富的情感注入,班级文化就会缺少光泽、缺少灵性。所谓“动之以情,寓教于情”,就是把教育融合、渗透、浸润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美好情感之中,它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更加信赖老师、亲近老师,
期刊
盘锦学习适逢辽宁省第四届“培养良好习惯,构建高效课堂”专题研讨暨课堂教学“异课同构”专题展示活动。  收获之一:令人震撼的“大课间操”。  有幸参观了大洼区新兴中学、实验小学的“大课间”。来到实验小学大课间,几千人的学校,全过程无一声口令提示,音乐全程调控。令我们如置身于军营中。随着音乐的变换,队形很快形成,站在观礼台俯瞰运动场,全校学生尽收眼底,横、竖、斜线如同刀切斧砍一般,无论是长跑,还是广播
期刊
地方特色资源是农村教育教学的一项宝贵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部分,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独一无二的资源,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引入写作中,从而优化作文教学,让作文教学具有生活性与创造性。  一、生活即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校本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
期刊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  部编本教材传承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从内涵看,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要素安排的梯度看,注重前后关联,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那么,如何把握好部编教材特点,夯实语感训练?下面以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创设语境,诱发语感  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