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宪益,翻译界大师,一个让外国人读懂中国爱情故事的人。《离骚》、《资治通鉴》、《红楼梦》、《鲁迅选集》……这些著作的英译本,经由他的翻译,给外国人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走向世界的前例。别人对他的一千多万字的译作高山仰止,他却说没什么值得流传下去的。
大隐隐于市,走过弯曲的后海胡同,记者来到杨宪益的家中。杨老热情地跟记者握手,一坐下,他就立马吩咐“给客人倒茶”,并询问记者房间是否暖和。他的平易近人打消了记者采访前的一切顾虑。
眼前的杨宪益,望之俨然,处之温和。年纪大了,但全身上下仍然透出大家气派。他端庄的样子,在言语交谈中点滴体现。“我是刚从医院里出来,住了一个星期。原因就是喉咙有点疼,淋巴腺有点肿。”他就像对待老朋友般讲述着他最近的身体状况。很自然的,我们的话题也随着他的身体,引申到翻译、家庭、以及他和夫人戴乃迭六十年恩爱不渝的爱情。老先生坐在沙发里,说话很慢,却很认真地回忆着往事。
随遇而安风雨路
今年93高龄的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1936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从留学开始,杨宪益就热衷于把中国的古典文学译成英文。他陆续把《楚辞》、《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及部分《资治通鉴》等介绍到国外,成为把中国古典文学最早推向世界的前例。
在牛津,杨宪益认识了他的爱人戴乃迭,一个美丽聪慧被称为“外国林黛玉”的英国女子。谈起戴乃迭,杨老的目光是温柔的,“结婚的时候,我20来岁,她才19岁。在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同学们看着她,叫她‘外国林黛玉’,”说罢,他开心地笑着。
在翻译界,像杨宪益、戴乃迭这样合作翻译的夫妇,绝无仅有。在工作中,两人默契地合作。杨宪益常常是手捧中国的古典名著流畅口译,戴乃迭手下的打字机像飞翔一样流动。而在生活中,两人也相敬如宾。
然而,杨宪益的一生,却历尽了艰辛:战乱、革命、破坏、建设、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悲欢离合。1968年,杨宪益遭遇牢狱之灾,与戴乃迭被关押在同一监狱,然而4年却无缘相见。一般人遭遇这样的突变,一定会担惊受怕而辗转难眠,而他却能在当晚安然入眠。监狱的生活相当枯燥,而他却不觉得苦。他每天除了看《人民日报》和《红宝书》外,就是与牢友们相处,时间长了也便习惯了监狱中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这段岁月或许是一生中最大的打击。但是,杨老回忆起来,却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说,那时候倒霉的人太多了,包括我认识的朋友,出事的也有好多,我们也算不了什么。
自那之后,杨宪益对身外之物看得更淡,生活也更为洒脱。名利对于他们,真正如同尘土一般。面对一千多万字的译作,杨老却说没什么可留下来的。“我也没做什么太多的事,也就是翻译点英文什么。数量也不太多,就是把《红楼梦》、《老残游记》和《儒林外史》翻译成了洋文,介绍到欧美去了。我也没有做更多的什么……”另外,收藏的诸多明清字画,全都无偿捐献给故宫等处,书架上已经几乎找不到他们翻译出版的书,几十年间出版的百十种著作,他们自己手头也没有几种。看淡身外之物,绝非把人世间做人的原则、正义的评价淡忘。相反,从“文革”磨难中走出之后,杨宪益和戴乃迭对人间是非有了更加明确的态度。从那时起,他和戴乃迭就以一种“不怕重回狱”的生活姿态生存着。
“我爱人已经离开我十几年了。”看着客厅墙上戴乃迭的素描画像,杨宪益缓慢而认真地回忆着,他的声音、目光都很柔软,像一壶陈年花雕,醇厚而温婉。老年丧偶乃人生一大痛事,杨宪益自不例外。失去戴乃迭之后,杨宪益很少离开北京,也放弃了文学工作。
不求养生亦长寿
如今,杨宪益与小女儿住在一起,平时日子过得比较清闲。由于腿脚的问题,杨老不能像以往那样常走动,多数时间是坐在椅子上晒晒阳光、看看电视。往事一幕幕如同过眼云烟般飘然消逝,留下的只是一份恬静与安详。每逢周末,老朋友们仍然彼此惦记牵挂着,也常聚在一起聊聊往事,生活也便多了份色彩。
目前杨老的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在生活起居上,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并不喜欢赖床。听到家人起床上班的声音,他也会跟着起床。吃过晚饭后就睡觉了,基本上一觉睡到天亮,可见睡眠质量仍是不错的。
认识杨宪益的人都知道,杨老烟酒不离口。平时喜欢喝酒待客,自从腿脚不灵便之后,就戒了。只是烟,还是继续抽着。他说,抽烟是因为闲着没事做,中国的烟也便宜。与记者闲聊,杨老仍然思维敏捷。关于烟酒的负面影响,杨老表示都无所谓,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养生保健,步如老年后也没有刻意吃保健品。平时有个感冒,基本上两天就好了。
谈及饮食,记者仍能感受到杨老的幽默,“在国内就吃中餐,在国外就吃西餐”,他吃东西也比较随意。蔬菜、水果、肉都吃,没有什么忌口。年轻的时候,他还吃点辣,岁数大了,口味也偏向清淡。
从2006年年初开始,杨老走路就不那么灵便了。很多朋友听说这事后,送来了很多的中药。但是杨老都不吃,“我不喜欢吃药,药不好吃,药没有糖好吃。”说起这里,杨老的脸上带着微笑,他说:“药吃太多了也没用,“我是为了躲中药,跑到西药房去”。当问及何以长寿时,他的观点是“我也没有想过长寿,就长寿了。”
所谓,“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对于93岁的杨老,或许什么都能辨别清楚,明白贯通,什么都可以想开。也没有什么让他烦恼的事,“一下子过去就过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些文人的患得患失,更多的是一种达观的心境,“我的朋友比我岁数大的还很多呢,他们都很健康。”或许,正是这种超然于世的淡然、平和以及阅尽人生之后的放下,才让他的人生有了坐看云起的另一种潇洒。
大隐隐于市,走过弯曲的后海胡同,记者来到杨宪益的家中。杨老热情地跟记者握手,一坐下,他就立马吩咐“给客人倒茶”,并询问记者房间是否暖和。他的平易近人打消了记者采访前的一切顾虑。
眼前的杨宪益,望之俨然,处之温和。年纪大了,但全身上下仍然透出大家气派。他端庄的样子,在言语交谈中点滴体现。“我是刚从医院里出来,住了一个星期。原因就是喉咙有点疼,淋巴腺有点肿。”他就像对待老朋友般讲述着他最近的身体状况。很自然的,我们的话题也随着他的身体,引申到翻译、家庭、以及他和夫人戴乃迭六十年恩爱不渝的爱情。老先生坐在沙发里,说话很慢,却很认真地回忆着往事。
随遇而安风雨路
今年93高龄的杨宪益,1915年出生于天津,1936年进入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古法国文学及英国文学。从留学开始,杨宪益就热衷于把中国的古典文学译成英文。他陆续把《楚辞》、《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及部分《资治通鉴》等介绍到国外,成为把中国古典文学最早推向世界的前例。
在牛津,杨宪益认识了他的爱人戴乃迭,一个美丽聪慧被称为“外国林黛玉”的英国女子。谈起戴乃迭,杨老的目光是温柔的,“结婚的时候,我20来岁,她才19岁。在南京大学教书的时候,同学们看着她,叫她‘外国林黛玉’,”说罢,他开心地笑着。
在翻译界,像杨宪益、戴乃迭这样合作翻译的夫妇,绝无仅有。在工作中,两人默契地合作。杨宪益常常是手捧中国的古典名著流畅口译,戴乃迭手下的打字机像飞翔一样流动。而在生活中,两人也相敬如宾。
然而,杨宪益的一生,却历尽了艰辛:战乱、革命、破坏、建设、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悲欢离合。1968年,杨宪益遭遇牢狱之灾,与戴乃迭被关押在同一监狱,然而4年却无缘相见。一般人遭遇这样的突变,一定会担惊受怕而辗转难眠,而他却能在当晚安然入眠。监狱的生活相当枯燥,而他却不觉得苦。他每天除了看《人民日报》和《红宝书》外,就是与牢友们相处,时间长了也便习惯了监狱中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这段岁月或许是一生中最大的打击。但是,杨老回忆起来,却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说,那时候倒霉的人太多了,包括我认识的朋友,出事的也有好多,我们也算不了什么。
自那之后,杨宪益对身外之物看得更淡,生活也更为洒脱。名利对于他们,真正如同尘土一般。面对一千多万字的译作,杨老却说没什么可留下来的。“我也没做什么太多的事,也就是翻译点英文什么。数量也不太多,就是把《红楼梦》、《老残游记》和《儒林外史》翻译成了洋文,介绍到欧美去了。我也没有做更多的什么……”另外,收藏的诸多明清字画,全都无偿捐献给故宫等处,书架上已经几乎找不到他们翻译出版的书,几十年间出版的百十种著作,他们自己手头也没有几种。看淡身外之物,绝非把人世间做人的原则、正义的评价淡忘。相反,从“文革”磨难中走出之后,杨宪益和戴乃迭对人间是非有了更加明确的态度。从那时起,他和戴乃迭就以一种“不怕重回狱”的生活姿态生存着。
“我爱人已经离开我十几年了。”看着客厅墙上戴乃迭的素描画像,杨宪益缓慢而认真地回忆着,他的声音、目光都很柔软,像一壶陈年花雕,醇厚而温婉。老年丧偶乃人生一大痛事,杨宪益自不例外。失去戴乃迭之后,杨宪益很少离开北京,也放弃了文学工作。
不求养生亦长寿
如今,杨宪益与小女儿住在一起,平时日子过得比较清闲。由于腿脚的问题,杨老不能像以往那样常走动,多数时间是坐在椅子上晒晒阳光、看看电视。往事一幕幕如同过眼云烟般飘然消逝,留下的只是一份恬静与安详。每逢周末,老朋友们仍然彼此惦记牵挂着,也常聚在一起聊聊往事,生活也便多了份色彩。
目前杨老的身体还不错,眼不花耳不聋。在生活起居上,虽然年纪大了,但他并不喜欢赖床。听到家人起床上班的声音,他也会跟着起床。吃过晚饭后就睡觉了,基本上一觉睡到天亮,可见睡眠质量仍是不错的。
认识杨宪益的人都知道,杨老烟酒不离口。平时喜欢喝酒待客,自从腿脚不灵便之后,就戒了。只是烟,还是继续抽着。他说,抽烟是因为闲着没事做,中国的烟也便宜。与记者闲聊,杨老仍然思维敏捷。关于烟酒的负面影响,杨老表示都无所谓,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养生保健,步如老年后也没有刻意吃保健品。平时有个感冒,基本上两天就好了。
谈及饮食,记者仍能感受到杨老的幽默,“在国内就吃中餐,在国外就吃西餐”,他吃东西也比较随意。蔬菜、水果、肉都吃,没有什么忌口。年轻的时候,他还吃点辣,岁数大了,口味也偏向清淡。
从2006年年初开始,杨老走路就不那么灵便了。很多朋友听说这事后,送来了很多的中药。但是杨老都不吃,“我不喜欢吃药,药不好吃,药没有糖好吃。”说起这里,杨老的脸上带着微笑,他说:“药吃太多了也没用,“我是为了躲中药,跑到西药房去”。当问及何以长寿时,他的观点是“我也没有想过长寿,就长寿了。”
所谓,“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对于93岁的杨老,或许什么都能辨别清楚,明白贯通,什么都可以想开。也没有什么让他烦恼的事,“一下子过去就过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些文人的患得患失,更多的是一种达观的心境,“我的朋友比我岁数大的还很多呢,他们都很健康。”或许,正是这种超然于世的淡然、平和以及阅尽人生之后的放下,才让他的人生有了坐看云起的另一种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