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婆八十八岁,只记忆农历。
每到十五的晚上,阿婆就开始摆供。十六,阿婆的供品到黎明才会收起。
阿婆拜月,有一点非同寻常——阿婆在摆上供品之后,不烧纸,不磕头,也不祈祷。阿婆只做一件事。
阿婆早早备好一盆清水,铺一领苇席,苇席上铺一块洁白的带穗儿的家织布,布上铺一块红绸缎。阿婆备好这一切,就摆个小靠椅,坐下来,静静地望月。
一望之后,阿婆特别专注,特别耐心,她将一直望到子夜的钟声响起。
阿婆结婚时的闹钟是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那古典式的优雅,更衬托出钟摆晃动间的悠扬与安静。整点报时的钟声,洪亮,沉稳,韵味十足。
咣——咣——咣……十二下,在静夜的堂屋响起,跑到院子里,叩击阿婆的耳膜。于是,静坐望月的阿婆便开始自己的动作。
阿婆伸展两手,缓缓探入盆内清水中,小心翼翼地捧起水中的月亮。
这时的阿婆恰如一尊女神雕像,面容慈祥,仪态万方。那目光是凝滞的,凝滞于手中的月亮;那目光是专注的,专注于月亮渐渐变小,变小,变小,直到消失。
第一次捞起的月亮消失了,阿婆依旧专注,再次重复捞月亮的动作。
阿婆在无数次的捞月中,始终静如处子。
捞月亮的阿婆除了每月的十五、十六有点反常以外,其余日子和常人是一样的。
今年中秋夜,阿婆再次撈月亮的时候,突然倒下了。
阿婆再没有醒来。
给阿婆致悼词的时候,我庄重地念道:阿婆一生,为长眠在朝鲜的新婚丈夫痴情守候,尽管无儿无女,但却子孙满堂——因为,我们都是阿婆的后人!
每到十五的晚上,阿婆就开始摆供。十六,阿婆的供品到黎明才会收起。
阿婆拜月,有一点非同寻常——阿婆在摆上供品之后,不烧纸,不磕头,也不祈祷。阿婆只做一件事。
阿婆早早备好一盆清水,铺一领苇席,苇席上铺一块洁白的带穗儿的家织布,布上铺一块红绸缎。阿婆备好这一切,就摆个小靠椅,坐下来,静静地望月。
一望之后,阿婆特别专注,特别耐心,她将一直望到子夜的钟声响起。
阿婆结婚时的闹钟是父亲从上海带回来的。那古典式的优雅,更衬托出钟摆晃动间的悠扬与安静。整点报时的钟声,洪亮,沉稳,韵味十足。
咣——咣——咣……十二下,在静夜的堂屋响起,跑到院子里,叩击阿婆的耳膜。于是,静坐望月的阿婆便开始自己的动作。
阿婆伸展两手,缓缓探入盆内清水中,小心翼翼地捧起水中的月亮。
这时的阿婆恰如一尊女神雕像,面容慈祥,仪态万方。那目光是凝滞的,凝滞于手中的月亮;那目光是专注的,专注于月亮渐渐变小,变小,变小,直到消失。
第一次捞起的月亮消失了,阿婆依旧专注,再次重复捞月亮的动作。
阿婆在无数次的捞月中,始终静如处子。
捞月亮的阿婆除了每月的十五、十六有点反常以外,其余日子和常人是一样的。
今年中秋夜,阿婆再次撈月亮的时候,突然倒下了。
阿婆再没有醒来。
给阿婆致悼词的时候,我庄重地念道:阿婆一生,为长眠在朝鲜的新婚丈夫痴情守候,尽管无儿无女,但却子孙满堂——因为,我们都是阿婆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