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内容——我读加缪《局外人》

来源 :花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tio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一个特殊的作家,他在我的心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他是加缪.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是他的小说《局外人》.在我看来,《局外人》是一部巨著,虽然它的汉译本只有大约六万个汉字——六万个汉字,在我们汉语的小说体制内,它就是一个中篇小说,连参评茅盾文学奖的资格都没有.我没有批评茅盾文学奖的意思,任何一个奖项都有自己的规则,这是必须的.我只是说,我们要以一个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小说的体量.
其他文献
民间儿歌与童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充分发挥儿歌童谣在教化儿童与阅读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文化瑰宝,是公共图书馆的历史性责任.本文以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的角色认知为背景,梳理学界以儿歌童谣为载体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全面总结各地在童谣保护和读书推广方面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图书馆的努力方向:拓展服务领域、探索各方合作运行新模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丰富和发展.
北门广场  一天晚上,我和素素、李芸坐在北门广场的花坛沿上聊天,一个人影突然走了过来。我们坐的地方靠里,基本没有灯光;那人站下后撩起上衣,肚子上有一个大洞,塞着一个木头橛子之类的东西。我拿起放在花坛水泥沿上的手机,举到耳边,同时说:“你干吗?”从对方的角度看,我可能是在打110报警,也可能是打另一个电话。下一秒那人空咚一声跪下了,趴在地上就磕头。我说:“有什么事,你好好说。”那人直起上身,黑暗中伸
期刊
==#rn最近认识一个漫画家,她告诉我,如今漫画产业完全流水线,每个环节皆由专人负责,剧本、脚本、分镜、草图、精草、描线、上色、后期、加对话框和拟声词、成稿;具体分工日趋精细,画头发的只画头发,画眼睛的只画眼睛.rn我难以想象,但她说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并且成为一种推广开来的模式.
期刊
黑色信封  突然  每个人都开始想起死亡  像没来由地收到一个黑色信封  打开  一个老朋友写道  他随时准备兑现承诺  两个月、三个月  时间  不再流动  迎面而来的一锤子,倏忽让人  从世界的情欲中清醒过来  我宁愿喝酒、吃饭  用手指反复摩挲麻将牌  沉迷于女人的裸体  不可避免地  我等待神说话  或是一个电光石火的念头  头顶飞过的一些飞鸟  或是那本拒绝了  所有讨价还价的书  死亡
期刊
蝴蝶之重  我相信一只蝴蝶的重量  约等于21克,104克拉,灵魂的重量  如果偏重了,说明你还有未曾卸下的负担  如果偏轻,说明你对另一个灵魂有所亏欠  蝴蝶飞舞  一阵来自天堂的风托载着它  光线穿过半透明的蝶翅  薄薄的阴影里  一边是尘世的眷恋  一边,是对另一只蝴蝶深深的悔意悖谬之诗  在教堂里安放一场风暴  为一场风暴修建一座教堂。  这相当于在修女的身体里安放一场热恋  在燃烧的蜡烛
期刊
这一期的两篇小说是人和机器共同完成的,虽然最后署的是人名,但我们以楷体字标志出机器完成的部分.和陈楸帆合作的是创新工场的“AI科幻世界”.这款产品可学习和模仿陈楸帆的小说句法和行文风格.而与王元合作的则是网络上很多人都用的写作软件“彩云小梦”.该软件不是专门为特定写作者定制的,是一款公共的AI写作产品.机器(AI)参与到需要人类高级思维和想象能力才能完成的文学、艺术及其他活动在当下不断成为大众传媒的话题,像会唱歌的“洛天依”、会写诗的“小冰”、会下棋的机器人等.一些对风潮敏感的研究者将这些目前只是依靠大数
期刊
杨惑从小就没有让我失望过。  我们念的是全区最好的初中,从进学校开始,考试就不曾间断。周考月考摸底考,期中期末大统考,名字各种各样,变着法地轮番轰炸,无非是想用火药教会我们尽早习惯面对残酷。然而对那些尖子生而言,这种残酷反倒充满乐趣,我想,他们一定曾将自己想象成乱世里的群雄、英超赛场的球星,或者华山之巅的剑客,在这无尽的比试中展示自己的过人才智。学校为每次考试统计的排名对我们不啻是一种残忍的揭露,
期刊
他们说,天上有火。  传说,火来自天帝的创造,他那不受管控的十个儿子,破坏了轮值的规矩,一起出现在天上,于是,天下大旱,万物枯死。  一个英雄站了出来,以精湛的技艺射落了其中的九个,只剩下最后的一把火。  于是那火就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天上那颗太阳,它照亮了整个世界。那时的世界是那么小,小得令人难以置信。而现在,火焰变得越来越大。这火焰比天空中原本就应该有的那颗太阳大得多,比大西洋中其他所有的火焰都
期刊
世间大概没有哪国人像中国人这样纠结于“进”“退”与“出”“入”之间。有时进不如退,有时进不得也退不得;有人以进为退,有人以退为进。汉语中的成语“进退维谷”最早见于《诗经》,很好地描绘了国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范仲淹的名篇《登岳阳楼记》似乎最少纠结于进退之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但也不得不承认:是进亦忧,退亦忧;最终得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期刊
现在,人们沟通交流多靠电子邮件和微信,让天涯如咫尺。而过去主要靠写信,正如陆游慨叹:“天阔素书无雁到,夜阑清梦有灯知。”过去书信来往很慢,但情意绵长。现在的微信很快,但一按删除键稍纵即逝。  近日,翻阅当年几位文学名家写给我的信函,当一个个充盈着温度的文字映入眼帘,不同的字迹,或清秀绢丽,或粗犷有力,或赏心悦目,都令我想起他们虽然性情不同,但每封来信都友好地表示理解我的出版企求,总是春心对风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