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自然环境自身中所存在的亲和作用,主要形容的是不同环境要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关联性、吸引性。但同时这两者之间从本质上又是完全不同的,仅仅只是存在着协调共存的特性,实现建筑自身亲和作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建筑能够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因素协调共存,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不同要素之间互相的作用。亲和作用自身从其特性上来说,是属于排斥性以吸引性这两者的统一,所以自然环境的亲和作用也是仅仅是通过两个主要的因素:地质环境、气候因素。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亲和作用对于建筑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其他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亲和作用;两重性;吸引性;排斥性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都对于自然的态度极为亲和,从而出现了天人合一这一理念,也就是让人和自然之间协调的共存。该理论之中不存在自然对于人的影响、控制,同时也不存在人对自然进行征服的思想概念,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了我国和西方等文化的不同,在进行生态设计的过程中,一反映出了巨大的差异性。
1 地景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地基因素主要形容的是建筑工程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其中包含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可以是流水、森林、高山、草原,这些是人类在生成过程中必须要自然因素。而人工自然环境则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建造的小生态循环圈,这是为了小生态循环圈能够和建筑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协调共存的现象。
人类的建筑设计,建造活动一直以来就与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说,建筑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类受到风雨、寒暑、野兽侵袭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房屋一直以来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都是以墙面、屋顶、柱子来作为主体。这也是建筑自身最为基本的几项要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建筑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环境结合,这其中包含了居住环境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到对城市进行广泛的设计,小到室内空间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1.1 地景因素对单体建筑设计的影响
古往今来的优秀建筑师们在处理建筑基本元素时,手法虽不尽相同,但都没摆脱环境的亲和作用的影响,都在努力寻找一个答案:如何使建筑融入地景中去,并成为它们中的一员,美国建筑师莱特是一位深受东方思想影响的杰出建筑家,他认为美来源于自然,强调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每一栋建筑都应是基地的唯一产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他在《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然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融为一体。 莱特在设计塔里埃森时,将建筑置于山头顶部之下,而不是山顶,认为建筑应属于这座山丘,而不应凌驾于山丘之上。达了他对自然的依恋和亲近。他的草原住宅使住房与宅地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深入到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浑然一体,居室在自然中,自然进了居室。
日本当代杰出建筑家安藤忠雄,在处理建筑和环境关系时,所持的态度不同于莱特。他接受了海德格尔提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类的经验得到丰富的哲学观点。认为地点仅仅是客观存在,是可以被人类经验加以丰富并赋予精神内涵的。他曾说: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建筑,有意识或无意识也好都创造了新的景观。人不但应改造自然也应通过建筑、都市设计把自然引入人造环境中,使自然适应人造环境。强调了亲和作用中的排斥性,重视个性表现。安藤最早在住吉的长屋设计中通过将自然引入到住宅的手法,体现他的与自然对话的理念。这栋占地仅57 m2,总面积只有65 m2的小住宅,平面和空间极简单,沿街立面除入口门洞外无一个窗户,建筑中部有一开敞的中庭。通过中庭空间,使用者可以组织交通,并领略气候和季节的持续变化。
1.2 地景因素对群体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关联性,而天人合一这一理念详细地阐述出了我国古代针对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哲学认识,而我国人民的居住环境也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之下来进行的设计。无论是从建筑的选择、总体布局还是室内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了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态度。并且我国传统建筑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在水资源较多以及青山较多的区域。而我国居民也一直将建筑的院落当这是人和自然之间协调共存的一个生活场所,并且在建筑设计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将自然因素引入到了院落之中,主要的实现方式就是以盆栽、盆景、假山、花园等形式来与居住环境所结合。在群体的建筑院落之中,人们也更加的关注建筑自身与自然所具有的亲和性,极力强调协调发展的理念。
2 气候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自然环境气候的因素对于建筑形态的构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我国在不同区域都有着明显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风格都极为明显的反应出了,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建筑与当地的气候完全符合,所进行的改进。不仅是我国,整个世界范围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这一方式,来进行设计。
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其目标是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在一栋15层高办公楼中,在建筑内外采用了双气候的处理手法,植物栽培从楼的一侧护坡开始,螺旋式上升,种植在楼上向内凹的平台上;办公空间被置于楼正中而不是外围,即保证了自然采光,同时通过阳台上的拉门又获得了自然通风。电梯间、楼梯间和卫生间均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建筑造型新颖,立面富于变化。
意大利建筑家伦佐·皮阿诺在新卡里多尼亚的TJIBAOU 文化中心的设计时,首先研究了当地传统棚屋建筑形式,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被动式制冷系统来改善了室内风环境。通过每个开放性的外壳将来自海上的风传递到室内。同时开放性外壳的木肋之间的水平构件还有助于减弱高处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弯曲的木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文化中心最终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在当前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这也促使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了时代的话题。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也必须要保持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将这一理解充分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筑能够与环境建立起良好的亲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刚. 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工程的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2] 杨巍.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6)
[3] 胡宗伟. 探析提高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 民营科技. 2011(03)
关键词:亲和作用;两重性;吸引性;排斥性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化,都对于自然的态度极为亲和,从而出现了天人合一这一理念,也就是让人和自然之间协调的共存。该理论之中不存在自然对于人的影响、控制,同时也不存在人对自然进行征服的思想概念,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了我国和西方等文化的不同,在进行生态设计的过程中,一反映出了巨大的差异性。
1 地景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地基因素主要形容的是建筑工程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其中包含了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自然景观可以是流水、森林、高山、草原,这些是人类在生成过程中必须要自然因素。而人工自然环境则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建造的小生态循环圈,这是为了小生态循环圈能够和建筑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协调共存的现象。
人类的建筑设计,建造活动一直以来就与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从本质上来说,建筑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类受到风雨、寒暑、野兽侵袭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房屋一直以来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都是以墙面、屋顶、柱子来作为主体。这也是建筑自身最为基本的几项要素,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建筑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环境结合,这其中包含了居住环境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到对城市进行广泛的设计,小到室内空间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1.1 地景因素对单体建筑设计的影响
古往今来的优秀建筑师们在处理建筑基本元素时,手法虽不尽相同,但都没摆脱环境的亲和作用的影响,都在努力寻找一个答案:如何使建筑融入地景中去,并成为它们中的一员,美国建筑师莱特是一位深受东方思想影响的杰出建筑家,他认为美来源于自然,强调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每一栋建筑都应是基地的唯一产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他在《自然的住宅》一书中强调了整体概念的重要性,认为建筑必然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融为一体。 莱特在设计塔里埃森时,将建筑置于山头顶部之下,而不是山顶,认为建筑应属于这座山丘,而不应凌驾于山丘之上。达了他对自然的依恋和亲近。他的草原住宅使住房与宅地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花园深入到起居室的心脏,内外浑然一体,居室在自然中,自然进了居室。
日本当代杰出建筑家安藤忠雄,在处理建筑和环境关系时,所持的态度不同于莱特。他接受了海德格尔提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由人类的经验得到丰富的哲学观点。认为地点仅仅是客观存在,是可以被人类经验加以丰富并赋予精神内涵的。他曾说: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建筑,有意识或无意识也好都创造了新的景观。人不但应改造自然也应通过建筑、都市设计把自然引入人造环境中,使自然适应人造环境。强调了亲和作用中的排斥性,重视个性表现。安藤最早在住吉的长屋设计中通过将自然引入到住宅的手法,体现他的与自然对话的理念。这栋占地仅57 m2,总面积只有65 m2的小住宅,平面和空间极简单,沿街立面除入口门洞外无一个窗户,建筑中部有一开敞的中庭。通过中庭空间,使用者可以组织交通,并领略气候和季节的持续变化。
1.2 地景因素对群体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认识到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无法分割的关联性,而天人合一这一理念详细地阐述出了我国古代针对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哲学认识,而我国人民的居住环境也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之下来进行的设计。无论是从建筑的选择、总体布局还是室内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了尊重自然、亲和自然的态度。并且我国传统建筑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在水资源较多以及青山较多的区域。而我国居民也一直将建筑的院落当这是人和自然之间协调共存的一个生活场所,并且在建筑设计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将自然因素引入到了院落之中,主要的实现方式就是以盆栽、盆景、假山、花园等形式来与居住环境所结合。在群体的建筑院落之中,人们也更加的关注建筑自身与自然所具有的亲和性,极力强调协调发展的理念。
2 气候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从本质上来说,自然环境气候的因素对于建筑形态的构成有着极大的影响,我国在不同区域都有着明显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建筑风格都极为明显的反应出了,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建筑与当地的气候完全符合,所进行的改进。不仅是我国,整个世界范围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这一方式,来进行设计。
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法论,其目标是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在一栋15层高办公楼中,在建筑内外采用了双气候的处理手法,植物栽培从楼的一侧护坡开始,螺旋式上升,种植在楼上向内凹的平台上;办公空间被置于楼正中而不是外围,即保证了自然采光,同时通过阳台上的拉门又获得了自然通风。电梯间、楼梯间和卫生间均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建筑造型新颖,立面富于变化。
意大利建筑家伦佐·皮阿诺在新卡里多尼亚的TJIBAOU 文化中心的设计时,首先研究了当地传统棚屋建筑形式,挖掘其与环境亲和的方式,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特点,提取出“编织”的构筑模式。并设计了一种被动式制冷系统来改善了室内风环境。通过每个开放性的外壳将来自海上的风传递到室内。同时开放性外壳的木肋之间的水平构件还有助于减弱高处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而弯曲的木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文化中心最终得到人们广泛的认可。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在当前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这也促使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了时代的话题。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也必须要保持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将这一理解充分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使得建筑能够与环境建立起良好的亲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刚. 关于现代建筑设计中住宅工程的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2] 杨巍.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6)
[3] 胡宗伟. 探析提高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 民营科技.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