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德育目标的定位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道德原则是特定社会的道德现实的反映,因此德育目标要与时俱进,要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对青少年儿童的特定要求。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德育自身的本体价值,要注意德育不仅要为社会服务,也要为个人的一般性发展服务,为个人的人生幸福服务,我们不仅要培养能够服务社群的人,也要培养能够创造自身美好生活与未来的人。正因为这样,德育课程在强调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成为符合外部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社会的我”),也能够成为人格健全、拥有良好个性与美满人生的独特个体(“个人的我”)。
二、德育内容的调整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内容要为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德育目标服务,因此德育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必须敏锐地捕捉社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地纳入到德育内容当中。例如:网络时代虚拟世界中公民的诚信问题、性观念逐渐开放的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性道德问题,面对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所应保有的金钱观与物质观,等等,都是当前需要加以重视的德育内容。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内容既要保证其系统性,更要注重其层次性。个人本位的观点要求德育要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此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例如,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以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集体教育为主,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以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为主,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以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为主。
三、德育方法的选择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源于环境与教育的外部影响在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在德育过程中也不应该忽视根据具体情况从外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各种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采用奖惩、严格纪律、循循善诱地传授道德知识和有目的地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等。例如,根据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对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低龄儿童采用奖罚的方法就十分有效。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我们更有必要在基本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传统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探索出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如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认知选择法、情感分享法、行为决策法、案例分析法、自我评价法、网络讨论法、行为契约法等。
四、德育过程的完善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道德原则是特定社会道德现实的反映,社会环境因素在个体品德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为了利用好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树立社会、家庭、学校德育一体化的德育过程观,发挥社区德育的重要功能,挖掘社区德育资源。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家庭亚文化和非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是不可置疑的,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社区、联系家庭,搞好家校合作,树立大德育观,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把传统德育过分固守在校园围墙之内的封闭的过程转变为向社会、向家庭敞开的开放的过程。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注意引起学生的道德动机和内部道德冲突,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判断与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促使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总之,就是要使德育过程成为个体内在的生长和发展过程,重视青少年儿童自身的体验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从而实现德育的终极理想,即把外在的道德教育过程转变为个体内在的自我修养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在自身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在整合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两种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与融合两种模式的优点,尽量避免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种模式所带来的缺陷与局限,而事实上这两种模式之间特有的互补性,也为我们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关键还是要在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从而找到整合这两种模式的最优方案。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道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道德原则是特定社会的道德现实的反映,因此德育目标要与时俱进,要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对青少年儿童的特定要求。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德育自身的本体价值,要注意德育不仅要为社会服务,也要为个人的一般性发展服务,为个人的人生幸福服务,我们不仅要培养能够服务社群的人,也要培养能够创造自身美好生活与未来的人。正因为这样,德育课程在强调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成为符合外部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社会的我”),也能够成为人格健全、拥有良好个性与美满人生的独特个体(“个人的我”)。
二、德育内容的调整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内容要为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德育目标服务,因此德育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必须敏锐地捕捉社会道德的现状与问题,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地纳入到德育内容当中。例如:网络时代虚拟世界中公民的诚信问题、性观念逐渐开放的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学生的性道德问题,面对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所应保有的金钱观与物质观,等等,都是当前需要加以重视的德育内容。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德育内容既要保证其系统性,更要注重其层次性。个人本位的观点要求德育要根据青少年儿童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因此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所侧重,例如,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以文明礼貌教育、纪律教育、集体教育为主,初中阶段的德育内容以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为主,高中阶段的德育内容以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为主。
三、德育方法的选择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源于环境与教育的外部影响在个体品德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而在德育过程中也不应该忽视根据具体情况从外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各种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采用奖惩、严格纪律、循循善诱地传授道德知识和有目的地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等。例如,根据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对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的低龄儿童采用奖罚的方法就十分有效。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我们更有必要在基本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传统德育方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青少年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探索出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如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认知选择法、情感分享法、行为决策法、案例分析法、自我评价法、网络讨论法、行为契约法等。
四、德育过程的完善
基于社会本位的德育模式,道德原则是特定社会道德现实的反映,社会环境因素在个体品德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为了利用好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我们要树立社会、家庭、学校德育一体化的德育过程观,发挥社区德育的重要功能,挖掘社区德育资源。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家庭亚文化和非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是不可置疑的,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紧密联系社区、联系家庭,搞好家校合作,树立大德育观,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把传统德育过分固守在校园围墙之内的封闭的过程转变为向社会、向家庭敞开的开放的过程。
基于个人本位的德育模式,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注意引起学生的道德动机和内部道德冲突,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判断与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促使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总之,就是要使德育过程成为个体内在的生长和发展过程,重视青少年儿童自身的体验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从而实现德育的终极理想,即把外在的道德教育过程转变为个体内在的自我修养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在自身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我们在整合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两种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与融合两种模式的优点,尽量避免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种模式所带来的缺陷与局限,而事实上这两种模式之间特有的互补性,也为我们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不过关键还是要在德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尝试,从而找到整合这两种模式的最优方案。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