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编工作的开展与最终效果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因此新闻工作人员应重视新闻采编工作,并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其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质量,帮助传统广播电视单位在新媒体时代浪潮下获得长久发展。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急需改革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2-0220-01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在拥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反映到基层电视台,就是观众所看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和信息量越来越丰富。因此,如何做出具有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基层电视台面临的共性问题。
1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受到的挑战
实效性、新鲜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征,而新媒体则将这一特点展现到了极致,也是当前传统媒体最大的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自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流程,包括从采编到审查播出,首先在时间上就有所延误,再加上新闻稿的编写、视频的剪辑以及特效的制作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去完成。反观当前各种新闻APP,或者手机浏览器上的网页新闻,短短几段文字,甚至于几句文字再加上几张图片,就能立即传播。另外,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微信,而微信传播信息比手机新闻APP更为简便,人人都是记者,只要拍段视频,有的连文字都不要,轻轻一点,就是新闻。因此,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在当代媒体之下得以延续,就应积极地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优化并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及引领舆论,服务社会,激发广大群众士气的作用。
2 当前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上存在的问题
2.1 脱离实际生活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选择题材时,播放更多的是领导活动、政策会议内容、大型天灾人祸以及行业动态等宏观内容,甚少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很少主动去发现、采访身边的新闻,这就导致人们与新闻的距离越来越远,并且,新闻的内容过于单一,使得观众无法提起兴趣观看新闻,使其所拥有的观众渐渐地流失。
2.2 缺乏高素质的采编人员
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关注度主要由新闻质量所决定,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则是节目质量的保障。当前,广播电视台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是新人得不到补充,广播电视台因其发展具有的局限性,大学生要么嫌待遇低,想去大城市发展,要么思想不稳定,一有机会就跳槽,广播电视台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放电多,充电少,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人员素质的降低,导致节目质量难以提升。
2.3 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一个较大的限制就是时间限制,观众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打开电视才能观看。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能够在任意的时段获得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新闻。尤其是智能手机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的完美融合。因现代科技的便捷性,很多传统节目已经转移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之中。除此之外,微信、微博等公共交流平台的出现,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变得更强,这为电视采编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2.4 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的信息技术,电视新闻采编技术也因此面临更加困难的挑战。当前,广大观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阅与其相关的新闻,并随时随地观看最新的信息。但传统的电视采编人员所习惯的使用许多时间去采访、编辑新闻内容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以地震为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工作流程是先由记者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将资料转给编辑人员;然后编辑人员耗费相当一段时间对其进行编辑;最后去送检播出,严重耽误了采访单位对现场进行跟踪报道。为此,如何提升相关的技术变成了新时代媒体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3 新媒体环境下将挑战转为机遇的对策
3.1 采访能力的提升
对事件相关人物进行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采访质量的提高需要从采访过程与采访方式两方面有所创新。采访过程是记者从认知到感悟的过程,新闻记者一方面运用自己的积累和眼界,通过观察来发现社会上一些贴近群众却不为人知,并且可以向广大群众反应的新颖的事件,另一方面从群众的角度进行思考,选择并播报其关心的时事。采访方式则是記者根据采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采访方式,虽然一般使用的采访方式是电话、录音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暗访,使其内容最为接近真实。
3.2 新闻语言的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包括画面语言与语音播报两个方面。首先,镜头和文字组成的画面语言应能够直接对人们产生深刻、鲜活印象,因此,其镜头的选择既要注重画面对场景及宏观的表现力,又要注重相关细节的影响力;其次,新闻主持人需对文字语言进行创新,在保证文字语言足够精炼并富有表现力的同时体现其个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让新闻更具有观赏性和影响力。
3.3 新闻形式的改革
信息传播与宣传政策方针为传统新闻的主要播报形式,使观众对节目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观众的审美意识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对广播新闻节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地将电视元素与其他的表现元素利用起来,其中电视元素对新闻有着直接的辅助作用,而其他元素则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只有两者结合运用,且对两者进行创新,才能够使新闻的形式得到创新。
3.4 新闻编辑的创新
新闻图像、听觉艺术与新闻编排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想要有所创新也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图像是新闻的直接展现,新闻工作者可根据新闻内容进行设计,使观众看到的新闻层次分明,井井有条。新闻解说的编辑需要简洁、朴实、琅琅上口,让新闻充满活力。最后,在对新闻进行编辑时,需体现出感情艺术,并考虑到观众的心理需要,以增加新闻的价值意义与信息含量,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
3.5 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虽然传统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时代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更新换代,但是它依然有着不容取代的价值。首先,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模式依然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在老年人群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有着较为出众的收视率,并且,这类人群所关注的范围较为稳定,一旦喜欢上某个节目,便是其忠实的粉丝群体;其次,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单位下面有着非常正规的传媒企业,其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都不容置疑。即使新媒体的灵活性能够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了解各种时事,但是免不了有人编撰虚假新闻哗众取宠、引导舆论带节奏,误导受众认知。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将传统方法与新媒体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挖掘新媒体优势,助力新闻采编工作效能的提升。并且,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具体实践中提升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新闻识别敏感度和资源整合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方兴未艾之时,帮助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抓准机遇,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刘琦.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02:118-119.
[2] 华炜.在新媒体时代中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03:78-79.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2-0220-01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行业在拥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反映到基层电视台,就是观众所看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和信息量越来越丰富。因此,如何做出具有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保持自身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基层电视台面临的共性问题。
1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受到的挑战
实效性、新鲜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征,而新媒体则将这一特点展现到了极致,也是当前传统媒体最大的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自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流程,包括从采编到审查播出,首先在时间上就有所延误,再加上新闻稿的编写、视频的剪辑以及特效的制作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去完成。反观当前各种新闻APP,或者手机浏览器上的网页新闻,短短几段文字,甚至于几句文字再加上几张图片,就能立即传播。另外,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微信,而微信传播信息比手机新闻APP更为简便,人人都是记者,只要拍段视频,有的连文字都不要,轻轻一点,就是新闻。因此,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在当代媒体之下得以延续,就应积极地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优化并创新新闻采编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及引领舆论,服务社会,激发广大群众士气的作用。
2 当前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上存在的问题
2.1 脱离实际生活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选择题材时,播放更多的是领导活动、政策会议内容、大型天灾人祸以及行业动态等宏观内容,甚少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很少主动去发现、采访身边的新闻,这就导致人们与新闻的距离越来越远,并且,新闻的内容过于单一,使得观众无法提起兴趣观看新闻,使其所拥有的观众渐渐地流失。
2.2 缺乏高素质的采编人员
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关注度主要由新闻质量所决定,而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则是节目质量的保障。当前,广播电视台发展的主要瓶颈就是人才的缺失。一方面是新人得不到补充,广播电视台因其发展具有的局限性,大学生要么嫌待遇低,想去大城市发展,要么思想不稳定,一有机会就跳槽,广播电视台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放电多,充电少,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人员素质的降低,导致节目质量难以提升。
2.3 新环境带来的挑战
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一个较大的限制就是时间限制,观众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内打开电视才能观看。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观众能够在任意的时段获得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新闻。尤其是智能手机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媒产业的完美融合。因现代科技的便捷性,很多传统节目已经转移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之中。除此之外,微信、微博等公共交流平台的出现,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变得更强,这为电视采编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2.4 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的信息技术,电视新闻采编技术也因此面临更加困难的挑战。当前,广大观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订阅与其相关的新闻,并随时随地观看最新的信息。但传统的电视采编人员所习惯的使用许多时间去采访、编辑新闻内容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以地震为例,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工作流程是先由记者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将资料转给编辑人员;然后编辑人员耗费相当一段时间对其进行编辑;最后去送检播出,严重耽误了采访单位对现场进行跟踪报道。为此,如何提升相关的技术变成了新时代媒体所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3 新媒体环境下将挑战转为机遇的对策
3.1 采访能力的提升
对事件相关人物进行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采访质量的提高需要从采访过程与采访方式两方面有所创新。采访过程是记者从认知到感悟的过程,新闻记者一方面运用自己的积累和眼界,通过观察来发现社会上一些贴近群众却不为人知,并且可以向广大群众反应的新颖的事件,另一方面从群众的角度进行思考,选择并播报其关心的时事。采访方式则是記者根据采访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采访方式,虽然一般使用的采访方式是电话、录音等,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暗访,使其内容最为接近真实。
3.2 新闻语言的创新
广播电视新闻包括画面语言与语音播报两个方面。首先,镜头和文字组成的画面语言应能够直接对人们产生深刻、鲜活印象,因此,其镜头的选择既要注重画面对场景及宏观的表现力,又要注重相关细节的影响力;其次,新闻主持人需对文字语言进行创新,在保证文字语言足够精炼并富有表现力的同时体现其个性。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让新闻更具有观赏性和影响力。
3.3 新闻形式的改革
信息传播与宣传政策方针为传统新闻的主要播报形式,使观众对节目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感。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观众的审美意识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从而对广播新闻节目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充分地将电视元素与其他的表现元素利用起来,其中电视元素对新闻有着直接的辅助作用,而其他元素则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只有两者结合运用,且对两者进行创新,才能够使新闻的形式得到创新。
3.4 新闻编辑的创新
新闻图像、听觉艺术与新闻编排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想要有所创新也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图像是新闻的直接展现,新闻工作者可根据新闻内容进行设计,使观众看到的新闻层次分明,井井有条。新闻解说的编辑需要简洁、朴实、琅琅上口,让新闻充满活力。最后,在对新闻进行编辑时,需体现出感情艺术,并考虑到观众的心理需要,以增加新闻的价值意义与信息含量,进一步提高传播效果。
3.5 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虽然传统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时代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更新换代,但是它依然有着不容取代的价值。首先,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模式依然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尤其在老年人群与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有着较为出众的收视率,并且,这类人群所关注的范围较为稳定,一旦喜欢上某个节目,便是其忠实的粉丝群体;其次,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单位下面有着非常正规的传媒企业,其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都不容置疑。即使新媒体的灵活性能够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了解各种时事,但是免不了有人编撰虚假新闻哗众取宠、引导舆论带节奏,误导受众认知。因此,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将传统方法与新媒体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新闻采编工作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深度挖掘新媒体优势,助力新闻采编工作效能的提升。并且,新闻采编人员要在具体实践中提升个人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新闻识别敏感度和资源整合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方兴未艾之时,帮助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抓准机遇,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刘琦.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7,02:118-119.
[2] 华炜.在新媒体时代中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7,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