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it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李达顺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各派宣传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宣传在社会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宣传策略以及实现宣传自由与社会进步的途径,并以自身实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作出重要历史贡献.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的探索及其历史贡献,对促进当前宣传事业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众创空间是孵化服务的载体,在初创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根基,以初创企业发展阶段模型为分析框架,本研究通过对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与车库咖啡(武汉)的案例对比分析,展示出在初创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中,众创空间所提供的服务与所扮演的角色.初创企业大都经历了概念化、商业化与成长三个阶段.众创空间为其提供硬件支持、技术支持、商业支持和网络支持四种类型的服务,扮演着构建者、推动者、供给者和连结者的角色.
青年科研人员是科研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力量.探讨青年科研人员情感负荷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利于为科研人员的情感服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通过科研社交平台获取原始资料,并以半结构化访谈作为数据补充.使用NVivo工具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从用户、过程、环境和服务4个维度构建青年科研人员情感负荷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研究表明,青年科研人员情感负荷是在科研周期过程视域下,由外部环境层及服务层影响因素与内部用户层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科研用户自身是情感负荷产生最直接的内驱动性因素;科研周期是循环作用的中介
机会是创业的起点,创业机会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路径方向.机会评估和创意识别在本质上是互通的,创业者也希望识别出具有创新性的机会,因此评估创意的两个维度新颖性和有用性也能成为机会评估的标准.然而由于新颖性和有用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创业者需要权衡考量这两个维度.参考双元理论,构建指标衡量新颖性和有用性之间的交互关系和平衡状态,通过224份创业者问卷数据发现:在机会评估过程中,机会的新颖性和有用性的作用存在替代效应;同时二者的平衡状态对评估结果有U型作用;创业者的认知关注点越偏向全局,U型关系越强.研究结果对
此文基于制度理论,依托成都天府软件园的企业样本,从治理制度和商业模式两个维度刻画了企业向开源社区的二元同构过程,并发现在认知合法性的中介作用下,这种跨组织属性同构有助于提高企业与开源社区的耦合程度.该研究结论不仅在实践层面为企业融入以开源社区为代表的开放创新平台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更在理论层面对制度理论做出了适当的补充和延展:首先,整合、提炼了同构的子维度构成,使同构作为一个构念更为饱和.其次,打破了过往研究将同构对象限定在同一制度场域内具有相同属性的组织之间的前提假设,关注更适用于开放创新情境的跨组织属
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成为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组织革新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及不竭动力,何以提升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在组织管理领域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研究基于目标设置理论构建一个条件过程模型,旨在全新地刻画探析感知到的自我效能通过何种机制和约束条件影响知识型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2个时点283份有效结构化问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到的自我效能对创造性问题解决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工作投入在感知到的自我效能与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任务清晰度在感知到的自我效能和员工创造性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研究结
企业的合作与竞争行为会影响其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性,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与获取.本研究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抽象为一个由技术依赖关系构成的创新网络,利用NK模型揭示隐藏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创造与获取协同耦合演化路径.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依次遵循“初始愿景构建—价值创造与获取交互—创新生态系统漂移”三阶段演进路径.企业通过探索不同领域知识和整合不同领域架构知识,有效实施专利模块化架构战略,有助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好地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协同耦合.本研究旨在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和基
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新兴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技术追赶、完成弯道超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创新资源积累相对有限的新兴国家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认识.本研究通过挖掘与对比2001-2019年中国与美国智能自动驾驶V2X技术的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百度智能自动驾驶V2X等技术研发的典型案例分析,探索并尝试阐释了新兴国家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网络关系特征.研究发现:在创新主体方面,由于新兴国家创新资源相对有限,相较以行业骨干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先发国家,新兴国家
专利收益具有动态性、随机性、不平衡性、相对性和隐蔽性等特征,是专利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的核心,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等关系密切.以中国授权、国内居民拥有的法定保护期于2019年届满的专利为研究对象,基于逻辑回归-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专利收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专利主体特征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最大,专利客体特征和专利事件特征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且比较接近;主体特征中专利权人类型、专利权人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和发明人数对专利收益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客体特征中同族专利数、独立权利要求数和专利引证数对
创新策源能力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国际挑战的战略选择.基于创新策源能力的相关研究和贝叶斯网络基本原理,构建了创新策源能力影响机制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数学推理、算法简化和算例分析,通过改变贝叶斯网络中初始节点先验概率和中间节点条件概率,对创新策源能力多元化、复杂化、不确定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状态进行了模拟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创新策源能力研究,不仅将理论化、复杂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创新策源能力问题转化成了可量化、可比较的数学问题,而且打破了传统研究影响机制问题单一、静态的局限,为创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区域制造业创新驱动力不平衡性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缩小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区域差距,打造创新驱动共同体,促进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理论与现实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深入剖析制造业创新驱动力内涵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制造业创新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综合评价模型对全国总体、东中西分区域和分省域的制造业创新驱动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显示:2006-2017年,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力虽然总体上呈逐步上升态势,但不同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制造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