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量及评价探究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tingl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育技术领域不断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精准教学代表了一套程序和方法,用于决定是否、何时以及如何改进课程与教学质量,以教师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把精准教学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课程教学及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在实践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思政课精准教学中,可以应用语料库技术对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价。
其他文献
文中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满足测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截至目前,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时间已经长达二十年之久,其发展成熟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大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都与城市设计具有紧密联系。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加快,经济发展成效也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及时转变传统的理念,要紧跟当前的社会发展潮流,从新的角度和层面着手,要详细分析控制性规划指标,使得各项指标更加合理,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
基于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分析了2000—202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集散态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保持东密西疏的基本格局,胡焕庸线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决定了这一格局的长期稳定性;人口空间集中化趋势在21世纪初的10年内主要发生在东南半壁,但在2010—2020年间成为各区域的共同特征。省会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持续增强,2010—2020年的优势更加凸显,但这
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问题是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格局,并探讨了跨等级流动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1)流动人口以跨等级向上流动为主,其中向上跨三级、两级流动的比例较大;(2)不同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流出城市的人均GDP和平均房价越高,
目的观察髋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及辨证用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患者46例,归纳患者术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DVT预防,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无发生DVT;对照组2例患肢肿胀(轻症DVT),发生率8.70%。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8,P <0.05)。患者术前证型以气
民族自强源于文化自觉与自信。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旨归,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缺乏、文化自觉容易发生动摇、传播载体追求自身利益、文化自信引领效果不佳、社会与家庭共同影响存在干扰因素、协同育人环境存在短板等因素,给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新媒体时代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要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有效引导大学
由狄更斯所著的现实主义小说《雾都孤儿》在1838年横空出世,给世界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狄更斯是19世纪世界闻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其作品主要特点就是运用奇特的幽默艺术表现手法对小说人物进行完美刻画。本文针对《雾都孤儿》中犀利与自然的幽默艺术表现手法,夸张的幽默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写实的幽默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进入新时代,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家国情怀,要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使命担当意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社会和谐,凝聚中国力量。要利用好主渠道,强化大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借助新媒体,拓宽家国情怀培育路径;挖掘好隐性载体,厚植家国情怀氛围。
近年来,英汉对比翻译理论成为新课改形势下新的指导理论,使英汉对比成为指导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方式。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学生对英语翻译理论缺乏基本了解和认知,无法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翻译练习不到位,学生多为直译,或套用汉语模式翻译英语,不能遵循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依照新课标提出的指导精神,本文从英汉对比理论的基本内容,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英汉对比理论在高中英语翻译
由向宜编著、辽海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一书,立足于新媒体与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当前媒体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作用机制,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新媒体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如何在信息时代利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全书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内容详实,论证充分,能够为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力和文化认同感提供借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