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旃巧谏言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秦始皇提意见?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谁敢?还真有人敢,这个人叫优旃。优旃是秦朝时期的宫廷歌舞艺人,个子矮小,擅开玩笑,常常用玩笑的方式达到诉求的目的。
  有一次,秦始皇在宮中大宴群臣,殿外安排了许多卫士站岗守卫。宴席还没开始,外面就下起了大雨,殿阶下的卫士浑身都淋湿了,在风中瑟瑟发抖。此情此景,顿时让优旃起了怜悯之心。他问卫士:“看你们都淋成这个样子了,冷不冷啊!”卫士回答:“冷啊!”优旃又问:“那么,你们想不想休息?”卫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哪能不想呢!我们非常想,可是在站岗啊!”优旃说:“那好,我来想办法让你们休息。过一会儿,如果我叫你们,你们要赶快答应我。”说完,就回殿内去了,他要等待时机向秦始皇提意见,为卫士争取休息的机会。
  很快,宴席开始,大臣们高呼万岁,纷纷向秦始皇祝酒。安静之后,优旃走到栏杆旁,大声喊道:“卫士!”卫士答道:“有!”优旃故意提高声音,用玩笑的口吻说:“你们虽然长得高大,却只能站在露天淋雨。我虽然长得矮小,却能在殿内休息。你们不觉得委屈吗?”
  秦始皇听了这话,立即明白了优旃的用意,会心一笑,说:“你这么大的声音,是说给我听的吧?”优旃上前拱手,回之一笑。秦始皇当即下令:卫士减半,轮换休息。
  给秦始皇提意见,却没与秦始皇说一句话,只是与卫士们开了个玩笑,就让秦始皇愉快地接受了建议。虽是玩笑,却合情合理,让人没法不接受。
  (丁强摘自《山西商报》2021年6月18日)
其他文献
耳机这个好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在家中,在车上以及各种听力考试考场都有它的身影。虽然耳机一直是其他电子产品的附属品,但是不少人特别是音乐发烧友,都随身携带着耳机。  耳机非常神奇,仅仅凭借纽扣那么大的扬声器便发挥出了高档音响所能带来的效果,把声音以一种私密而且动感的形式传入人的耳朵。那么是谁发明了耳机呢?  德国科学家尤根·拜尔是个名副其实的音乐发烧友,1924年,他在柏林开了一家电子公司,
真情实感是语文教学焕发生命力的催化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情感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挖掘情感因素,酝酿自己的教学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  上课时,教师抖擞的精神、和蔼的面容、鼓励的目光、亲切的话语,能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感觉。他们忘情地进入角色,情真意切地讲述课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将艺术作品的情思、形象再现出来,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就要求教师情感丰富,以情动人。面对语文教
出生贫民窟的安妮·迪维亚,活成了印度的全民传奇。童年的梦想就是她奋斗的远方。她说,翅膀一直都在,只要去挥舞它。  童年梦想,开着飞机去远方  1987年,安妮出生在印度东南边的安德拉邦,那里人口密集,十分贫穷。当年,没钱上学的安妮父亲选择了从军,为安妮的飞行梦埋下伏笔。  安妮从小跟随父亲生活在空军基地附近。她常常趴在铁丝网外,看飞机徐徐起飞。对她来说,飞机能去的地方就是远方,她想带母亲去看看外面
明朗的夜空,繁星闪烁,我们不禁会陷入对宇宙的无尽遐想之中。宇宙,它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1948年,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高达100亿度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他甚至预言,那次爆炸至今仍残留着大约10K(K为宇宙绝对温度单位,3K相当于零下270摄氏度)的余热,成为微波背景辐射。  微波背景辐射真的存在吗?  6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射电天文学家迪克和皮布
发明背景:  我们刚接触有理数时,对有理数的定义、计算都搞不太清楚,进行有理数加减运算时总爱运用之前学过的加减运算法。有些同学即便掌握了有理数加减运算法,计算时也常出错。有理数加减法是六年级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设计制作了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  设计原理:  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引用了数轴、线段的加减运算。  研究过程:  我先尝试设计了有理数(整数)加减法计算尺。  不管这
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的金属点化成纯金。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混在一起。  一个穷人在一本书里发现了寻找“点金石”的秘密: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但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  所以,当他在黑海的海滩上摸着石子是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们扔到大海里。  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
在长沙市马坡岭小学,有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玩童”,他总是把新鲜有趣的事物带到学校,把音乐、魔术等“不相干的元素”融入课堂,把脑海里的奇思妙想带到现实世界。他就是学校的明星老师——易俊。  把兴趣变成工作  成为一名科学老师,是易俊在大学里就“注定”了的事情,不仅因为就读了科学专业,更由于他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读书时,喜欢高科技产品的易俊就召集一批同学,成立了航模社团。2
清晨踏着阳光,来了。  “咕咕——咕咕——”动人的鸟啼声如山间小路般百转千回,又似雨击窗棂般清脆。它小心翼翼地钻进我房间,将清晨的寂静撕开一角,拉开了清晨变奏曲的序幕。  “吱呀——”隔壁爸爸妈妈的大床轻轻吱了一声,两双拖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咚,咚”,爸爸稳健的脚步如鼓点般有力;“踢踏,踢踏”,妈妈细碎的脚步如落沙般轻快。  “哒哒哒——轰——”煤气灶上的火苗已被唤醒,它穿着蓝色的外
到了年底,不少人开始了季节性思想斗争。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明年继续在如今的单位工作,还是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去处?  不久前,某知名高科技公司的一名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说,他参加了老家公务员考试,政审都已经通过了,于是准备放弃75万年薪,辞职回乡。结果,上司批评他不思进取,说他这么优秀,却想着回去吃安稳饭。将来会和现在的同事,产生一千万资产的差距……  若是倒回20年前,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觉得领导说得
贝尔顿是英国伦敦一家广告公司的女设计师,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她的企业知名度不是很高,找她做广告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为了提高自己公司的知名度,她也做了很多的宣传,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她每天都要乘坐地铁上下班,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她都会在皮包里装本书然后在地铁上看,有时看的入神了还会坐过站。她发现在地铁里很多人都会坐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看书。于是,她想我能不能把书作为宣传的载体去为公司进行宣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