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2200多个县,如果允许县自办大学,每个县有一所大学,那么至少可以增加2000多所大学,这时中国就真正把教育搞上去了。
一说到大学,我们很容易想到过去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因此,觉得大学不出大师就谈不上大学。然而,实际上,即使在美国那样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出大师也只是少数研究性大学的任务。一般大学,担负的却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合格公民的任务——换言之,大学除了少数培养“大师”的顶级学校之外,大多是培养一般“大众”的学校。这也就是我之所谓“在县里上大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多教他们一点实用知识嘛,如何耕田、做手工、环保等等。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学习,桂林、西安学旅游;内蒙古学羊毛;山西学采矿”。其实,这种情形在今天的美国已经实现:在美国4000多所高校中,共有1200多所所谓“社区大学”,拥有1000多万注册学生。社区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29岁。 “社区大学”是属于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大学。这些大学在美国基本上都称为某某城市或地区college,有的在中间加上个community。社区大学里有些专业的文凭是专科文凭,有些专业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可以转到university去继续上。其特点主要是:学费低廉。这些大学由各级政府资助,它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学费,比那些university要便宜得多。许多美国人先在社区大学挣到一些学分后,再带着这些学分转到某一大学去读,这样既拿到了本科文凭又节省了很多钱,门槛低。社区大学的大门是对任何人敞开的,不用入学考试,不需学历背景,不管年龄大小,不分国籍肤色,想上就上,想学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但入学容易并不意味着文凭好混,要想取得文凭,那真要下一些苦功的,学制灵活。虽然大多数专业都是两年制,但是你3年或4年学完也可以,你何时挣足了学分,达到了获得文凭的标准,何时就毕业了。这种大学遍布全美,有一些很小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社区大学。社区大学为美国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同时也为一些综合大学提供了大量的生源。社区大学为美国大学教育的高度普及和发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之所谓“县办大学”,其实就类似这种大学——这样的大学,难道就不是大学么?
就我们中国今天的财力,能不能够做到每县办一所大学?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以数字来说话。前面我们说过,美国高校数量有4000多所,而中国相应的数字只是2200多所(依据《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公告》)。而美国的人口为3亿,中国人口13亿。计算比例,美国的人均占有大学率是中国的8倍左右。按此比例,中国还可以办很多的大学——我们也不用增长8倍,只须增加1倍:再增加2200所(正好全国每个县办一所大学),如果中国在20年间再增加2000多所大学,每所投入1亿元,每年则投入不到100亿元,这个数字能不能负担?据国家税务局统计,整个2007年,光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就高达200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倍!换言之,将股市印花税的1/20拿来办学,就可以实现县办大学,如此这般,能说我们国家没有财力一县办一所大学么?更关键的还是:我们不要忘了,教育不是消费,投入教育,只会有更大的产出。据计算,如果未来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能达到1980年时西欧国家的水平,那么劳动升级就会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这一劳动升级水平将使劳动生产率增长4.4个百分点。如果高等院校有更大规模的扩招计划,使大学入学率在未来20年内达到50%,那么劳动升级的年均增长率就会达到11.2%。光是人力资本投资这个因素就能对整体经济增长率作出6.7个百分点的贡献。高等教育的这些目标并不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该记住,就在不远的1980年,西欧国家高等院校的入学率还只有25%,只有美国超过了50%。但就在20世纪末的最后20年,西欧国家的入学率都达到了50%。比如英国,其入学率从19%增加到了52%,其中2/3的增长都发生在1990年到1997年间。外国能做到的事情,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县办大学,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其次,还得更新体制;最后,还要全民支持。
(作者: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一说到大学,我们很容易想到过去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因此,觉得大学不出大师就谈不上大学。然而,实际上,即使在美国那样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出大师也只是少数研究性大学的任务。一般大学,担负的却是培养普通劳动者合格公民的任务——换言之,大学除了少数培养“大师”的顶级学校之外,大多是培养一般“大众”的学校。这也就是我之所谓“在县里上大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多教他们一点实用知识嘛,如何耕田、做手工、环保等等。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学习,桂林、西安学旅游;内蒙古学羊毛;山西学采矿”。其实,这种情形在今天的美国已经实现:在美国4000多所高校中,共有1200多所所谓“社区大学”,拥有1000多万注册学生。社区大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29岁。 “社区大学”是属于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大学。这些大学在美国基本上都称为某某城市或地区college,有的在中间加上个community。社区大学里有些专业的文凭是专科文凭,有些专业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后可以转到university去继续上。其特点主要是:学费低廉。这些大学由各级政府资助,它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点学费,比那些university要便宜得多。许多美国人先在社区大学挣到一些学分后,再带着这些学分转到某一大学去读,这样既拿到了本科文凭又节省了很多钱,门槛低。社区大学的大门是对任何人敞开的,不用入学考试,不需学历背景,不管年龄大小,不分国籍肤色,想上就上,想学什么专业就选什么专业。但入学容易并不意味着文凭好混,要想取得文凭,那真要下一些苦功的,学制灵活。虽然大多数专业都是两年制,但是你3年或4年学完也可以,你何时挣足了学分,达到了获得文凭的标准,何时就毕业了。这种大学遍布全美,有一些很小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社区大学。社区大学为美国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同时也为一些综合大学提供了大量的生源。社区大学为美国大学教育的高度普及和发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之所谓“县办大学”,其实就类似这种大学——这样的大学,难道就不是大学么?
就我们中国今天的财力,能不能够做到每县办一所大学?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以数字来说话。前面我们说过,美国高校数量有4000多所,而中国相应的数字只是2200多所(依据《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公告》)。而美国的人口为3亿,中国人口13亿。计算比例,美国的人均占有大学率是中国的8倍左右。按此比例,中国还可以办很多的大学——我们也不用增长8倍,只须增加1倍:再增加2200所(正好全国每个县办一所大学),如果中国在20年间再增加2000多所大学,每所投入1亿元,每年则投入不到100亿元,这个数字能不能负担?据国家税务局统计,整个2007年,光是证券交易印花税,就高达200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2倍!换言之,将股市印花税的1/20拿来办学,就可以实现县办大学,如此这般,能说我们国家没有财力一县办一所大学么?更关键的还是:我们不要忘了,教育不是消费,投入教育,只会有更大的产出。据计算,如果未来20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能达到1980年时西欧国家的水平,那么劳动升级就会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这一劳动升级水平将使劳动生产率增长4.4个百分点。如果高等院校有更大规模的扩招计划,使大学入学率在未来20年内达到50%,那么劳动升级的年均增长率就会达到11.2%。光是人力资本投资这个因素就能对整体经济增长率作出6.7个百分点的贡献。高等教育的这些目标并不是无法实现的。我们应该记住,就在不远的1980年,西欧国家高等院校的入学率还只有25%,只有美国超过了50%。但就在20世纪末的最后20年,西欧国家的入学率都达到了50%。比如英国,其入学率从19%增加到了52%,其中2/3的增长都发生在1990年到1997年间。外国能做到的事情,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为什么做不到?
县办大学,首先需要解放思想;其次,还得更新体制;最后,还要全民支持。
(作者: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