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其《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本文主要从柏拉图的洞穴喻着手,尝试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
【关键词】理念论;洞穴喻;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96-1.5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向世人构建了他的理念世界,更运用诸多比喻来论证了他的理念论思想,其中尤为著名和独特的便是“洞穴喻”。本文主要便是从柏拉图的洞穴喻着手,尝试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
一、“理念”定义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可见的东西”即形状,后来引申为心灵之眼、灵魂所看见的东西。“从本体论上讲,理念是本体,是脱离和先于可感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把理念看作是脱离我先于可感受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理念和可感个体事物分离两个彼此分离和对立的世界;从目的论上讲,理念是万物追求的目标和赖以产生的动因;从认识论意义上讲,理念是种,一般概念与共相。”这是柏拉图对其“理念”的阐释,这一理论在其“洞穴喻”中体现的尤为集中和明显。
二、洞穴喻
“洞穴喻”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
在一个地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仅有微弱的阳光从甬道里照进来。许多囚徒从小就居住在洞穴中,他们的头颈和腿脚都被捆绑着,不能转头也不能走动,只能面朝前方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上方,远远地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和一堵低墙。在这堵墙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默不作声,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假人假兽,将它们高举过低墙,作出各种动作。于是,这些囚徒就会在洞穴的后壁上看见低墙上的影像,听见他们的声音,并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而认为他们听见的回声是影像所说的话。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它,改变它。这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可以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就可以看见事物的本真了。但是其他人却认为那人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只有最初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假如有人将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柏拉图认为,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过程,他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看阴影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最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所有一些事物原因。”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再回到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相信他,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眼睛被太阳烤坏了,居然不能像往前那样辨识“影像”了。于是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影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了。
三、洞穴喻体现的柏拉图理念论
深入分析洞穴喻,我们不难发现里面运动的隐喻有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影像隐喻的是幻象,人物隐喻的是事物,火光隐喻的是善,太阳是至善,而太阳下的万物即是万有的理念。洞里的世界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洞外的世界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一)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在柏拉图看来,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就像是洞穴中的影像,是变动不定的,而洞穴外的可知世界才是真实的绝对的存在。人们只有在理念的光芒下,才能看到他们视之为“现实事物”的一切东西,而那些都只是理念的影像而已,因为所有立即可见、可听、可感的东西,始终只是理念的投影而已。一如光和洞穴里的影像,有了光才能有影,有了理念的存在才有人们感知的万物,离开了理念的光芒,事物便不复存在了。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这属于可感世界,它是非实在的,只有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才是永恒绝对不变的。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万物的本真和本质,离开理念便没有了事物。
(二)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理念世界是绝对的完满的,而可见世界的一切是对可感世界的不完满的摹仿,只能窥见理念世界的一斑,是流动的变幻不定的存在。这便引申出了柏拉图著名的艺术是摹仿之摹仿的理论,因为我们所感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不完满的摹仿,而艺术又是对可见世界的摹仿,所以艺术是摹仿之摹仿,它与真理隔了三层。正因如此,柏拉图对艺术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把诗人驱逐出了理想国,毕竟可见世界对理念的摹仿已然过分粗糙,就算再精巧的画匠或再天才的诗人也难以描述出理念世界的万分之一。
(三)理念是事物存在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所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所以,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从洞穴喻看来,洞穴中全身被缚终日面壁的囚徒就象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像,便以为是客观的实体,却不知洞外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实存的世界。人生的意义便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它要我们打破感官世界对我们的束缚,去找寻、去探究,去经历迷茫、痛苦,甚至是众人的误解,直到我们照耀到至善的阳光。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接近理念,才能“大概终于就能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就可以不必通过水中的倒影或影象,就可以在它本来的地方看见其本相了。”也就是抵达了善的理念。
从对柏拉图洞穴喻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对他的理念论这一含义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他所说的理念是种,是事物的一般概念和共相,可见世界里的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对应的理念,事物是依赖着理念的存在而存在的。理念是绝对的完满的存在,事物是对理念不完满的摹仿,因而事物是流动的不真实的,我们所感知的可见世界亦是虚幻的影像,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已。而理念是不可见不可被感知的,我们若想得到实存的绝对的理念,就必须摆脱可感事物加于我们的感觉的束缚,去探寻真理之光,才能抵达善的彼岸。柏拉图认为,虽然理念是不可见、不可感的,但是却是永远的绝对的真实的存在,就像太阳一样,像善一样。人们只有探究世界的本原,上升到理念的世界,才能找到无上的幸福。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其实是极其深厚渊博的,在此我们仅从其洞穴比喻中浅析了理念论的冰山一角。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大体的把握,可以起到窥豹之一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广明.理念与神——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学意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1,227,123.
【作者简介】黄州洋: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理念论;洞穴喻;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96-1.5
“理念”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向世人构建了他的理念世界,更运用诸多比喻来论证了他的理念论思想,其中尤为著名和独特的便是“洞穴喻”。本文主要便是从柏拉图的洞穴喻着手,尝试分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
一、“理念”定义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可见的东西”即形状,后来引申为心灵之眼、灵魂所看见的东西。“从本体论上讲,理念是本体,是脱离和先于可感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把理念看作是脱离我先于可感受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理念和可感个体事物分离两个彼此分离和对立的世界;从目的论上讲,理念是万物追求的目标和赖以产生的动因;从认识论意义上讲,理念是种,一般概念与共相。”这是柏拉图对其“理念”的阐释,这一理论在其“洞穴喻”中体现的尤为集中和明显。
二、洞穴喻
“洞穴喻”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
在一个地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仅有微弱的阳光从甬道里照进来。许多囚徒从小就居住在洞穴中,他们的头颈和腿脚都被捆绑着,不能转头也不能走动,只能面朝前方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身后上方,远远地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和一堵低墙。在这堵墙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默不作声,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假人假兽,将它们高举过低墙,作出各种动作。于是,这些囚徒就会在洞穴的后壁上看见低墙上的影像,听见他们的声音,并将这些影像当做真实的东西,而认为他们听见的回声是影像所说的话。他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它,改变它。这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可以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就可以看见事物的本真了。但是其他人却认为那人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只有最初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存在。而假如有人将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柏拉图认为,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过程,他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看阴影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最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所有一些事物原因。”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再回到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相信他,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眼睛被太阳烤坏了,居然不能像往前那样辨识“影像”了。于是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影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了。
三、洞穴喻体现的柏拉图理念论
深入分析洞穴喻,我们不难发现里面运动的隐喻有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着极强的对应关系:影像隐喻的是幻象,人物隐喻的是事物,火光隐喻的是善,太阳是至善,而太阳下的万物即是万有的理念。洞里的世界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洞外的世界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一)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在柏拉图看来,感官所能感受到的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就像是洞穴中的影像,是变动不定的,而洞穴外的可知世界才是真实的绝对的存在。人们只有在理念的光芒下,才能看到他们视之为“现实事物”的一切东西,而那些都只是理念的影像而已,因为所有立即可见、可听、可感的东西,始终只是理念的投影而已。一如光和洞穴里的影像,有了光才能有影,有了理念的存在才有人们感知的万物,离开了理念的光芒,事物便不复存在了。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这属于可感世界,它是非实在的,只有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理念才是永恒绝对不变的。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万物的本真和本质,离开理念便没有了事物。
(二)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理念世界是绝对的完满的,而可见世界的一切是对可感世界的不完满的摹仿,只能窥见理念世界的一斑,是流动的变幻不定的存在。这便引申出了柏拉图著名的艺术是摹仿之摹仿的理论,因为我们所感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不完满的摹仿,而艺术又是对可见世界的摹仿,所以艺术是摹仿之摹仿,它与真理隔了三层。正因如此,柏拉图对艺术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把诗人驱逐出了理想国,毕竟可见世界对理念的摹仿已然过分粗糙,就算再精巧的画匠或再天才的诗人也难以描述出理念世界的万分之一。
(三)理念是事物存在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存在的根本所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所以,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从洞穴喻看来,洞穴中全身被缚终日面壁的囚徒就象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只能看到洞壁上的影像,便以为是客观的实体,却不知洞外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实存的世界。人生的意义便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它要我们打破感官世界对我们的束缚,去找寻、去探究,去经历迷茫、痛苦,甚至是众人的误解,直到我们照耀到至善的阳光。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接近理念,才能“大概终于就能直接观看太阳本身,看见他的真相了,就可以不必通过水中的倒影或影象,就可以在它本来的地方看见其本相了。”也就是抵达了善的理念。
从对柏拉图洞穴喻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对他的理念论这一含义有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他所说的理念是种,是事物的一般概念和共相,可见世界里的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对应的理念,事物是依赖着理念的存在而存在的。理念是绝对的完满的存在,事物是对理念不完满的摹仿,因而事物是流动的不真实的,我们所感知的可见世界亦是虚幻的影像,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而已。而理念是不可见不可被感知的,我们若想得到实存的绝对的理念,就必须摆脱可感事物加于我们的感觉的束缚,去探寻真理之光,才能抵达善的彼岸。柏拉图认为,虽然理念是不可见、不可感的,但是却是永远的绝对的真实的存在,就像太阳一样,像善一样。人们只有探究世界的本原,上升到理念的世界,才能找到无上的幸福。柏拉图的理念论思想其实是极其深厚渊博的,在此我们仅从其洞穴比喻中浅析了理念论的冰山一角。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可以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大体的把握,可以起到窥豹之一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赵广明.理念与神——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学意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1,227,123.
【作者简介】黄州洋:女,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