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药研发过程中候选药物的体外代谢研究十分重要,肝微粒体等传统模型存在诸多不足,而重组人源药物代谢酶系体外模型因其来源便捷、活性稳定且成本较低等优势被认为是重要、有效的手段而获得广泛使用.本研究从人源肝脏cDNA中克隆得到6条人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 ferases,UGTs)基因(UGT1A1、1A3、1A4、1A6、1A9和2B7),并分别在酿酒酵母和杆状病毒侵染的昆虫细胞中进行外源表达.UGT1A1、1A3、1A6和1A9在酵母中成功表达,对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底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酶与天然药物生物催化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非临床药物代谢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卫健委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药研发过程中候选药物的体外代谢研究十分重要,肝微粒体等传统模型存在诸多不足,而重组人源药物代谢酶系体外模型因其来源便捷、活性稳定且成本较低等优势被认为是重要、有效的手段而获得广泛使用.本研究从人源肝脏cDNA中克隆得到6条人源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 ferases,UGTs)基因(UGT1A1、1A3、1A4、1A6、1A9和2B7),并分别在酿酒酵母和杆状病毒侵染的昆虫细胞中进行外源表达.UGT1A1、1A3、1A6和1A9在酵母中成功表达,对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底物表现出葡萄糖醛酸化活性,但活性较低.以昆虫粉纹夜蛾Trichopolusia ni胚胎细胞系BTI-TN5B1-4 (High Five)为宿主时,6条UGT基因均能成功表达,且活性明显高于前者.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人源UGTs均能催化其特异性底物进行葡萄糖醛酸化,并首次实现了葡萄糖醛酸化产物的毫克级规模制备,产率为13%~66%,产物结构均经MS、1HNMR和13C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重组人源UGT酿酒酵母与昆虫细胞表达系统可用于新药研发早期阶段的体外代谢评价,同时为药物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其他文献
黄芩苷(baicali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份,属于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药用价值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保护神经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显示出巨大的抗肿瘤潜力.近几年研究发现,黄芩苷对人多种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迁移侵袭、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现概述国内外对黄芩苷抗肿瘤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黄芩苷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人免疫缺陷病毒1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蛋白酶活性的严格调控对于病毒的生存至关重要.在病毒蛋白表达及病毒颗粒装配过程中,处于病毒前体蛋白Gag-Pol中的蛋白酶必须以无活性状态存在,避免前体蛋白Gag-Pol和Gag被提前酶切加工(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干扰HIV-1蛋白酶活性的调控机制,特异性激活前体蛋白中的蛋白酶,诱导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就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根据这一设想,利用前期已建立的细胞水平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激活剂筛选模型,对3
目前临床尚无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物.传统天然药物小檗碱(BBR)具有中度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本研究以BBR为先导物,设计合成了18个全新骨架N-环化BBR衍生物,评价了它们体外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构效关系表明9-位引入适当的杂环利于活性提高.其中,化合物3m的EC50为1.61μmol·L-1,SI为22.2,明显优于BBR.时间添加(time-of-addition)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m作用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多个阶段,包括进入、吸附及膜融合过程,提示此类化合物通
体内屏障及肿瘤细胞上的ABC转运蛋白家族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跨血脑屏障转运和多药耐药性等的重要因素.中药活性成分会对ABC转运蛋白的功能或表达产生影响,当与化学药物联用时,潜在的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会改变化学药物的疗效.本文介绍了ABC转运蛋白及其分布,综述了肠道屏障和血脑屏障上ABC转运蛋白介导的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以及ABC转运蛋白介导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中药-化药相互作用,并重点归纳了近五年取得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负载蒿甲醚(artemether,ARM)的甘氨胆酸钠(sodium glycocholate,SGC)/大豆磷脂(soybean lecithin,SL)混合胶束(mixed micelles,MM),考察了分散介质、SL质量比及辅料总浓度对ARM增溶的影响,并对MM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以磷酸盐缓冲液(PBS,pH 7.4,0.05 mol·L-1)为分散介质制备的SGC-SL-MM粒径分布均一[平均粒径3.58±0.14 nm,多分散系数(PDI) 0.16±0.04
本研究基于免疫应激大鼠模型,研究补骨脂与赤芍配伍前后对其特异质肝损伤作用的影响及其代谢网络调控机制.采用低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注射致免疫应激SD大鼠模型,分别比较补骨脂单用及补骨脂-赤芍配伍给药后,模型动物肝脏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活性及肝脏病理变化;通过UHPLC-QTOF/MS分析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其主要病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线粒体功能异常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再灌注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适度的线粒体自噬可以选择性清除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对于心肌细胞的稳态非常重要.天然药物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应用广泛、作用明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关天然药物可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水平,达到降低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缺血性心脏病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调节线粒体自噬的抗缺血
通过“代谢产物-效应检识”模式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明确菟丝子在体内发挥拟雌激素作用的直接作用物质.以去势(卵巢摘除)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灌胃给予菟丝子的95%乙醇提取部位、大孔树脂40%乙醇洗脱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作为给药部位,采用UPLC/Q-TOF-MS技术建立不同给药部位、不同给药次数的血清指纹图谱.同时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度分析,筛选雌激素效应组分.结果表明,含药血清中发现9个与雌激素效应高度相关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
汉防己甲素(TET)是中药粉防己的主要提取物,临床治疗矽肺已有五十年历史.TET具有明确的抗肺纤维化和治疗肺癌作用.由于新冠肺炎的暴发,发现TET还可能通过阻滞双孔蛋白通道(TPC2)而抑制新冠病毒的复制,有望成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天然药物.本文通过回顾TET作用于肺部的药理活性及其用法用量、相关的毒性风险以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等文献,探讨TET靶向肺部发挥药效以及潜在毒性的物质基础暴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其治疗新冠肺炎的应用前景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建立简便、灵敏的气质联用(GC-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β-榄香烯浓度,并研究香茅草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血浆样品采用0.5倍体积正己烷液液微萃取的前处理方法.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载气为氦气,流速为0.15 mL·min-1;进样量为2 μL.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单离子监测模式,电子轰击能量70 eV,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 128(内标萘)和m/z 93(β-榄香烯).大鼠分别灌胃和静脉给药香茅草提取物(合β-榄香烯55 mg·k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