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微球负载脲催化剂与碱协同催化环内酯的开环聚合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环己基异氰酸酯和4-三氟甲基苯异氰酸酯分别与氨基化聚苯乙烯反应,构筑了聚苯乙烯(PS)负载的环己基脲(PS-U1)和聚苯乙烯负载的4-三氟甲基苯基脲催化剂(PS-U2).利用PS-U/KOMe二元催化体系协同催化环内酯的开环聚合.结果表明,PS-U/KOMe二元体系可高效催化ε-己内酯(ε-CL)、δ-戊内酯(δ-VL)和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制备了低催化剂残留且环境友好的聚酯材料;同时实现了PS-U的回收及循环利用.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水热老化温度对钾(K)中毒0.4K-Cu-SAPO-18样品的结构及其NH3-SCR(NH3作为还原剂的选择性还原技术)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中毒对样品结构影响较小,但明显降低了其NH3-SCR性能,在350℃时,K中毒样品0.4K-Cu-SAPO-18的NO转化率为65.88%,明显低于未中毒Cu-SAPO-18样品的90.85%.水热老化温度明显影响催化剂的结构,减少了活性位点,降低了表面酸性.随着水热老化温度升高,催化
3d过渡金属修饰是改善石墨烯储氢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但仍存在金属团聚和H2解离导致难以脱附的问题.提出了B/N掺杂单缺陷石墨烯(BMG/NMG)的策略来避免以上两个问题.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可以使Sc,Ti,V与石墨烯的结合能提高3~4倍,B掺杂可以将Sc与石墨烯的结合能提高3倍.Sc/BMG和Sc/NMG吸附的第一个H2不会解离.Sc/BMG中Sc吸附5个H2,平均氢分子结合能为−0.18~−0.43 eV,并且可以通过在同侧锚
采用高温煅烧法、原位生长法和光还原法分三步制备出双功能复合光催化剂g-C3N4/CdS/Ni.材料中CdS的引入可以增强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Ni可以进一步提高光致产氢速率.在以三乙醇胺(TEOA)为电子给体的水溶液中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催化产氢性能测试,并对材料中CdS的含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25%(质量分数)CdS负载量的复合材料催化产氢性能最佳,其催化产氢速率为4134.5μmol·g−1·h−1,是g-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La-Sr-Co-O钙钛矿,通过酸处理溶解Sr离子,得到了相应的A位缺陷钙钛矿.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技术考察了A位缺陷钙钛矿的晶体结构、配位环境及表面电子结构等性质,通过CO氧化和NO氧化活性测试评价了A位缺陷钙钛矿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简单酸处理有选择性地改造了Sr富集区,溶解了SrCO3以及大部分SrO.钙钛矿主体结构基
以硝基乙烷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及酯化反应,设计合成了含能增塑剂2,2-偕二硝基丙基三氟丙酸酯(DNPTFP);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优化了DNPTFP的合成工艺,确定酯化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以甲苯为反应溶剂,n(2,2-偕二硝基丙醇)∶n(三氟丙酸)=1∶1.10,催化剂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DNPTFP的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5.2%和99.0%.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DNPTF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5℃,热分解温度
以萘为碳源,采用MgO模板诱导耦合KOH裁剪技术制备了相互连接的多孔碳纳米囊(ICNC).结果表明所制备的ICNC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1811 m2/g)、高的压实密度(1.38 g/cm3)和微孔孔容含量(58.93%).在对称的超级电容器(SC)中,ICNC2电极的体积比容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分别高达420.8 F/cm3(0.069 A/cm3)和315 F/cm
b取向MFI型分子筛膜能够显著促进分子的传输效率,被广泛应用于混合物分离及催化领域.虽然传统的原位水热晶化法已较为成熟,然而仍难以调控膜层的b轴取向生长.本文以304不锈钢片为基底,采用经典的原位水热晶化法研究了基底表面物化性质、前驱液配比及晶化条件对钛硅分子筛膜b轴取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中间层表面的羟基能够定向诱导分子筛晶粒的吸附,进而提高钛硅分子筛膜的b轴取向程度.同时,前驱液中模板剂和水含量对晶粒的大小及膜层的定向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即仅在合适的碱度下才能形成高b轴取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电中性团簇MCu2Ox(M=Cu2+,Ce4+,Zr4+;x=3,4)的特性及其对甲烷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团簇催化的反应由甲烷C-H活化、二氧化碳插入引起C-C偶联、CH3COO转向和氢迁移4步构成.前两步为关键步骤,C-H和C-C各自与团簇活性位点间形成四中心结构并推动反应进行.电子自甲烷流出到团簇,再流入二氧化碳,使甲烷的C-H和二氧
以NH4Cl为气体模板吹制双氰胺制备g-C3N4纳米片,并将其负载于Pt/TiO2纳米管阵列(Pt/TiO2 NTs)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Z型g-C3N4/Pt/TiO2NTs复合电极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材料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Pt/TiO2 NTs复合材料具有高效的光电氧化甲醇的性能.该复合材料的高性能主要归因于以下两点:(1)g-C3N4与Pt/TiO2NTs的结合有效扩展了其在可
采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盐材料芘四酮-二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二钾盐PTO(KPD)2.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50 mA/g电流密度下,PTO(KPD)2的实际放电比容量达到255.8 mA·h/g;在5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1.1%.PTO(KPD)2盐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分子极性,大大降低了其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度,使得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