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多元写作方式看高一英语有效写作教学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r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写作要点和所给材料用英语较为流畅、清楚地表达一定的观点,写出相对完整的一篇短文,形成一定的作品。这一题型既能检测考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又能检测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它规避了考生不经思考随意猜测答案的可能性,因此,这一题型具有很强的检测效度(石锡伍)。然而,书面表达属于主观性考题,不同的考生对同一写作内容和材料所呈现的作品可能不一致,其在语篇组织、语言结构及词汇应用方面呈现出差异。如何让考生的不同语言呈现都能得到改卷教师的青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学生的不同写作方式着手,探讨了高一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有效写作教学。
  写作是一种主观测试题,既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同时它又是一种控制性写作。考生不能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不同于翻译,简单地将所给的要点逐一译成英语。写作的控制首先体现在“时间”和“词数”的限制上。它要求考生在20-25分钟内写出100-150词左右的书面材料;其次还表现在情景内容的限定上,即文章所用的体裁和格式的限定上(罗江久,冀德成)。
  从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A档(很好,21-25分)来看,一篇好的书面表达应包括以下要素: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知识要点;应用了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语法结构和词汇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复杂结构和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从以上标准来看,书面表达评分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句型、语法结构的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上。
  1. 学生的多元写作方式
  高一学生刚由初中进入高中,对新的知识及要求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而写作这一题型相对于初中而言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呈现了多元化的写作方式。归纳概括如下:
  1.1 随意写
  有的学生一看题目就马上下笔,没有仔细审题,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体裁与内容要点什么的完全不予考虑。这样写的后果是要么偏题写了一些与题目要求不符的内容;要么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要么词数远远超出题目要求,没能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1.2拼凑写
  有的学生对写作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写什么,通常写了上句没下句,不得已只能拼命思索挖掘要点信息,最终勉强凑成一篇短文。这样的短文虽然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了内容要点,但欠缺句子间的连接,全文结构不紧凑,上下文缺少连贯性。
  1.3中式写
  受学习基础和固定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写出“中式英语”,有的甚至用单个单词套整个句子,写出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文章毫无准确性可言。
  1.4过度写
  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很强,他们能灵活地使用所学的词汇,所写文章中很少或几乎没有错误。但他们过于追求或刻意使用复杂结构或高级词汇,整篇文章几乎由高级词汇和结构组成。他们的表达就词和句子本身而言是非常好的,但组合成一篇文章就没有自然和谐之感,更多的是生涩难懂。
  1.5罗列写
  这种写作方式最常见的形式是:“First, ... Second ..., Third, ...” 虽然覆盖了内容要点,有时也使用了复杂结构或高级词汇,可能全文无或存在个别错误,但仅罗列要点,对某些要点没能适当补充细节,字数偏少甚至不够。这就像一颗树有枝干却没叶子一样,缺少生气。
  1.6应付写
  对于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受知识及词汇的限制,他们要完成一篇短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思索半天他们要么只能勉强写下一两句话要么写或抄一些与内容无关的信息,无法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 对学生多元写作方式的分析
  写作是一项很重要的输出技能,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而笔头表达是应用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份好的笔头写作需要作者很好的构思,收集信息,组织语言,作者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更要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策略,因此,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各种影响得分的写作方式,除了个体差异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致外,很大程度上因为缺少规范的写作训练。
  3. 应对策略
  根据评分标准,一篇好的英语文章应该具备内容完整统一、结构清晰、衔接自然、词汇丰富、句式多变等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高一进行以下写作教学。
  3.1进行分层写作要求
  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写作的呈现形式也不一样,但不容置疑所有的学生都渴望进步和得到肯定。如果对学生的要求一刀切,就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中下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写作要求是很有必要的,既让学生接受一定的挑战,也让他们能得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可进行以下操作:对于程度高的学生,在词、句的高级化和丰富性以及篇章结构、逻辑等方面要严格要求;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要求正确掌握篇章结构及所用词汇语法的准确性;至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求能正确表达题目要点就行了。
  3.2坚持每节课都写点东西
  众所周知,要提高写作水平,首先要过好词汇、句型基本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掌握一定的词汇,写作寸步难行。坚持让学生每节课都动手写点东西,从单词的不同词性,单词或短语的造句,到课文美句的仿写或句子的合并,不论多少,只要坚持,学生就能积累。这样的做法除了帮助学生强化词汇的正确拼写及用法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从高一起就形成良好的“写”的习惯。
  3.3进行写作成文指导及训练
  很多高一学生对写作无从下手,不是因为词汇语法掌握不够,而是因为写不得法,不知如何在题目限定的范围内完成一篇短文,所以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写作成文指导及训练。成文指导可按以下几个步骤:(1)审好题目,确定要写的内容,写下每段中心句(训练以三段为主)。(2)根据题目要求在每个中心句后完善内容要点,让学生把题目材料分割成信息块,写出独立的几个句子(简单句)。(3)根据文章的篇幅及句子间的联系,适当在某个要点后面补充细节,如举例说明或提出假设等;同时把简单句合并成复合句。(4)考虑逻辑与过渡。根据句子结构及上下文逻辑联系,在句子间和段落间加上合适的衔接词或过渡词。这步执行时可根据学生情况先完成句子间的衔接,再确定段落之间的过渡。
  3.4一文多写
  “一文多写”才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第一稿基本都很粗糙,会有很多问题和错误,教师批改时仅用红笔标出,让学生自己想错误的原因并改正,看不明白的再问教师或学生。第二稿就会好得多,但依然会有问题,这时的问题基本上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需要一些课堂时间进行提示性讲解。到第三稿,一篇作文就基本成型了。让学生把作业当成作品来完成,要规范,要美观。形式上要求越高,学生就越认真。合格的作文教师记录存档,不合格的重写。学生在开始时会嫌麻烦,但在每一次作业得到教师更高的评价后,就有了成就感。
  4. 结束语
  书面表达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提高这一能力不是一蹰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及训练。如果能在高一阶段起就坚持对学生进行指导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石锡伍.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作品评阅浅议[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5(02).
  [2] 罗江久, 冀德成. 高考一本通专题突破[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
  [3] 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M]. 北京师范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学)
其他文献
【正】 一、问题的提出: 1、学术团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在组织上的表现形式。现代学术团体,如学会、研究会和协会等,它以群众性和学术性两大特性
【正】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将成为其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它是充分地利用文献资料,达到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国民经济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英语教育模式也开始改变。传统的英语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高中英语课堂应更加重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原有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往往忽略应用性更强的阅读与表达的模块。学生进行英语阅读不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将来的英语应用与表达奠定基础。但由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因
一、关于动物词语  由于人类和动物关系极为密切,在人们长期的驯服和饲养动物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了动物的相关生活习性,因而关于动物类的词语和习语也不断增多。随着国家间交往的不断深入,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变得尤为重要,但各国由于其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人们对待同一种动物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所代表的意义有可能相差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和习语时,
《2015年高考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课程性质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通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语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多英语教师片面理解了这一标准,在课堂上做出了一些不够科学地举动,无休止的注重与课本的对话,教师课上讲得很多,扯得很远,示范朗读也很“精彩”,而学生动口、学生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学生展示得较少。这种现象教师他们还冠之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素质的发展集中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不仅需要知识讲解的有效性,而且需要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策略。  1.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1注重语法的机械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语法的正确性,注重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在教
期刊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视频主要记录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全过程。根据我国的一些教育学者统计,微课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微课虽然听上去比较短小,但是内容极其的丰富多彩,并且它的有效性特别强,而且非常明显,对于现在初中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第二,微课中所包涵的知识点清晰条理,准确性强,内容丰富,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 自学能力,而且效果有可能大大胜于好多节课;第三,微课主要是一步
我的婶婶有两个儿子,他们同一天出生,是孪生兄弟,一个叫兵兵,另一个叫涛涛。我的父母和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兵兵不喜欢动脑筋,总是听父母的;涛涛很聪明,但很调皮。昨天是星期
患者女性,40岁,2003年8月13日因呼吸困难2h入院,患者自1996年起有胸痛、气短,但不影响日常生活.2003年8月13日因乘长途车后自觉全身疼痛,呼吸困难2h,活动后症状明显.
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和爆发力,都有各自的发展目标与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都具有独特性,都有语言文字表达、逻辑推理、视觉空间反映能、动觉协调、音乐节奏能、交流沟通、自觉自省、自然观察等多元智能发展需要,且在实践运用中相互促进。结合英语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因各自问题都存在短板,需要在补短的过程中不断释放潜能动力,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