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异常气候条件下麦田管理与种植策略

来源 :中国农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菏泽市2021年秋季异常气候条件,提出了麦田管理与种植策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麦高产需要把握的选种、播种、施肥、浇水、追肥、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措施.
其他文献
科学编制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确保各级地方政府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围绕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关键环节,对开展规划编制目标定位、前期研究、建设目标确定、建设分区划分、建设项目确定等编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为县级政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稻鸭共作作为一项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技术,是对我国传统稻田养鸭技术的继承与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在探索实践稻鸭生态种养模式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文选取了 3个镇4个村共4户采用稻鸭共作生产方式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并对其稻米产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模式下水稻产量较常规水稻种植低,但由于稻鸭共作技术具备绿色有机的特点,稻米产生的效益远高于常规水稻的效益,符合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验证50%氰霜唑水分散粒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确定适宜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50%氰霜唑水分散粒剂6~8g/667m2(制剂用量)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进行茎叶喷雾,间隔7 d连续用药3次,防病效果可达80.5%.
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开展田间试验,调查并比较同一播期19个小麦品种上的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自然发生程度,发现参试品种宁麦资126、镇麦15、农麦88、扬15G7、扬麦27、姜丰麦2号对上述4种主要小麦病害的综合抗(耐)性相对较好.宁麦156、扬麦27上的纹枯病最轻;扬15G7、扬麦30、农麦88较耐白粉病;赤霉病除农麦88、扬辐麦9号上发生较轻,其余品种均感病;参试品种均高感(叶)锈病.
针对桂北区双季稻传统的栽培模式,集成现有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形成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进行试验与推广,以期助力桂北区双季稻绿色高质发展.
基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山旱地栽培条件,为进一步挖掘当地糜子生产潜力,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7个新品种,开展品比试验,调查参试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等,以筛选适宜在秦州区山旱地推广种植的品种.参试品种中,陇糜14、晋黍8号、陇糜10号丰产性表现较好,3个新品种较对照品种陇糜8号增产15%以上,且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在秦州区推广种植.
近年来,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带动下,安徽省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本文从成效和工作经验方面,对2021年安徽省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作了系统总结,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针对浙江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茎)腐病发生严重、育苗专业大户缺少、产地储藏加工技术缺乏以及加工销售方式落后等瓶颈问题,开展甘薯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农机农艺融合、产地储藏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明确了甘薯全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脱毒种薯繁育及健康种苗生产技术、农机农艺融合相关机械和田间技术参数、大垄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甘薯产地简易储藏技术和薯脯干加工技术,从而组装集成了甘薯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为浙江甘薯生产水平提升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0~2021年福清市引进浙粳优1578作中稻试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抗逆性较强、稻米品质优等特点.本文通过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阳下街道作中稻的种植表现,总结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浙粳优1578在福清市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为抓好春管促苗情转化升级,实现今年夏粮丰产丰收,以分区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商丘市2022年春季麦田苗情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田间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