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主体意识 让学生善问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几节初中语文课,令人诧异的是,在课堂上只看到教师向学生提问,而看不到学生提问。这种情况值得反思:三四岁的小孩都会围着大人不停地提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怎么渐渐地,我们的学生就没有问题了呢?这不由得使人想起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拉比,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是什么因素促使你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的?”拉比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小时候放学回到家,妈妈总问我,今天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拉比把他的成功,归因于妈妈帮助他培养起来的爱提问的习惯。
  由此可见,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偶尔有个别同学提问,提出来的也是很低层次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说不上创新能力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勤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被片面理解而未真正得到贯彻。试想,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无法善问,能算得上是教学中的主体吗?
  
  一、创设宽松环境,开放善问时空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善问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善问。有位教师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就在临下课前的五分钟,一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鲁提辖打死人后,为什么自己不到官府自首?”面对学生的质疑,这位教师首先表扬了学生敢于提问,然后把这个问题“扔”给其他学生,“谁来帮他解决困难呢?”这种鼓励性的举措,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思考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师上课前所准备的东西,有学生说:“鲁提辖胆小怕事,打死人后很害怕,逃跑了。”有学生说:“鲁提辖不负责任,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事件。”还有学生说:“鲁提辖是单身汉,进了监狱后,没有人给他送饭。”另外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应该从本文的写作背景考虑,当时,社会黑暗,朝廷腐败,法律虚设,道理无处说,正义无处申,即使鲁提辖主动自首,官府也只是认钱不认理,胡乱判案。”……试想,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回避学生的提问,不去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学生以后还会主动提出问题吗?其他同学还会畅所欲言吗?
  
  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精心设计善问环节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脖子,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如此。学生千差万别,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全方位地质疑、释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启发学生去自觉实践。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善问环节,在教学中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一堂《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上课教师在课前花了很多心思设计问题:“伞”有哪些用途?你心目中的皇帝应有哪些美德?如何给课文拟一个副标题?如何去评价那两个骗子?小孩说真话有什么现实意义?遇到安徒生先生,你会提哪些问题?当安徒生的这篇文章被当朝皇帝读到后,会引发哪些事情?等等。老师的这种设疑方式,大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根据课文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如骗子这样做,结局会是怎样呢?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总是说谎,国家又会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下?市民们不敢说真话,这会不会影响他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一番引导,学生的思维恐怕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的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提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猜读法。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有一个学生在自读课外文言文《精卫填海》一文中“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质疑里面“赤足”是怎样理解?笔者请学生联系“其状如乌,文首,白喙”的意思,对“赤足”的意思进行猜测,这样学生就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出了“红色的脚”的正确理解,学生在猜测、尝试中获得了新知,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学习者不应简单地接受某个知识,应该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问题。有位教师在上《孔乙己》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孔乙己的文字描写。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识,文中有两处人物的动作写得特别精彩,那就是“排出”和“摸出”。这位教师没有马上给学生讲其中的原因,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间的妙处。有的学生拿出几个硬币,也学着孔乙己的样子在自己的课桌上做起“摸”“排”的动作,有的学生离开座位,走到教室门口,学着孔乙己的说话腔调,边说边走到讲台处,做着“摸”“排”的动作,其他学生也试着去感受孔乙己当时的种种内心活动。学生的动作模仿所感受出来的孔乙己的遭遇(他好吃懒做的性子,周围人对他的漠不关心,当时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以至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对他的钳制,最终导致他走向悲惨的深渊),这样的探究结果,远比老师的说教要强得多。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这话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中小学生由于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评价能力较差,但评价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间合作。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有位教师在教学课外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时,学生对阅读提示中“讳疾忌医”这个成语的意思提出质疑,原因是“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这明显告诉人们桓公并不讳疾忌医。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位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体味这则寓言的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从质疑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学生认为桓侯没有采纳扁鹊的忠告,导致体痛而亡,据此得出拒绝忠告会导致不良后果;有的学生认为桓侯以个人经验来对待名医,是由于思维定势,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的学生从桓侯的从轻到重到不治而亡的教训中,得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启示;更有学生从扁鹊的角度得出另外的结论:做人的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受启发,共同提高。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学生由“善答”到学会“善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合发展的基础上。”[1]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课的读后环节是一个围绕阅读内容深化巩固知识的
经中央编办领导批准,2012年9月25日,《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杂志社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共同办好《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座谈会”。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会长、《中国机构改革
励效杰,1978年出生,浙江鄞县人,博士,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研究。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处(地方服务合作处)副处长(兼),浙江省经济学会理事。在《南方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反映在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等方面,也反映在学生能否自然产生合
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中的通用官方语言,虚拟语气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应用于商务英语交流中,能有效地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国际贸易发展为背景,介
“‘作文’的确很难‘教’。可以教的是知识,是方法,是技巧,而这些虽然有益,但对作文来说并不起关键作用,起作用的倒是如下的诸般‘能力’:观察、体验、思考、表达、语言等。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一种运用文字媒介,熟练地进行‘表情达意’的那种写作能力(由‘构思’一直到‘行文’、‘修改’)。而它只能由写作‘主体’经过反复地刻苦历练才能获得,它是不能由老师直接传授的。至于像才情、禀赋、灵气等等,就更加没法‘教’了
最近几年,函数图象以其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特征在各地中考中备受青睐。它的主要考查方式有两方面:一是已知函数图象,通过分析图象特征挖掘其隐含信息;二是告诉相关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确定满足条件的图象.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常因为不能在函数图象与信息间进行准确互译,导致所获结论“失真”,从而出错。本文主要从函数图象的解读出发,探讨如何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水平,和读者共飨。    注:
目的比较安神一号胶囊与劳拉西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的疗效。方法对90例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安神一号胶囊与劳拉西泮各45例,治疗8周,采用
为了扩大全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审计机关的威信,增强审计的执法力度,笔者从建立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意义及必要性、审计结果公告应包括的内容、应具备的条件、可采取的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PH)联合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LV)治疗术后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6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L—OPH)联合氟尿嘧啶(5-FU)及亚叶酸钙(LV)方案治疗,每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