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流逝中,读懂母亲的心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整天小脸脏得像泥猴似的年纪,每天趴在窗口看着左邻右舍的大孩子们背着书包,又蹦又跳地上学、放学,我眼里常常流露出羡慕。
  每逢此时,母亲总是笑着安慰我:“你还小呢!”
  记得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省吃俭用的母亲从老式衣柜里翻出一块旧的黄帆布,细心地剪裁着。当时,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给我买个新书包。躺在床上,望着母亲戴着老花镜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缝着……我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醒来,还没顾得上穿好衣服,就缠着母亲要书包。母亲笑着拍了拍我的脑袋:“看把你猴急的。”
  望著母亲熬红的双眼,我知道母亲一定缝得很晚很晚;看着黄书包上的点点血渍,我知道那是母亲手上扎出来的。不禁心头一热,母亲见状,默默擦掉了我夺眶而出的泪水。
  高中一毕业,带着美好的憧憬和亲人的嘱咐,我踏上了应征之路。记得那天,锣鼓喧天,鞭炮震耳,在一片欢呼声中,母亲用那黄书包装满了水果,帮我背到了肩上……
  在我走上鱼雷艇中队的岗位后,不常写信的母亲却接二连三地来信,流露出她的心迹:过去,我曾为柴米油盐的精打细算而亏待了你。现在,家里不再为锅碗瓢盆伤脑筋,但你这只“海鹰”却不知疲倦地在外“飞”了十五年,让我没有机会抹去旧时的内疚。你父亲忙于他的摄影事业,每天早出晚归,让我常常感到孤单,如果没有那台电视机,孤寂将分秒陪伴着我。
  每当中队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结束之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读着母亲的来信,心在颤抖,血在沸腾……
  母亲身上洋溢着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的气息,一生任劳任怨、生活俭朴。她那“搓衣板式”的双手和满脸的“山川河流”,记载着生活的磨难与艰辛。
  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和我们兄妹俩便是一锅稀饭从早吃到晚,饭桌上的菜只有一大碗萝卜干儿。曾有一年,我们三人吃掉了200多公斤的萝卜干儿。那时候,特别盼望父亲能回家,因为父亲回家才能吃上一顿干饭。那时,唯一能改善伙食的时候,就是我过生日。在那天,我可以拿着母亲给的两角钱到菜场买回一根黄瓜。尔后,慢慢地品尝着母亲精心做的捞面拌黄瓜。每当此时,母亲总是和妹妹静静地坐在我的身边,看我心满意足地吃着……
  儿时的我,由于不懂事,经常惹事让母亲生气,从而增添了她的重负。有一次,六岁的我做错了事,被急着上早班的母亲训斥了一顿,我竟然朝母亲踢了一脚,挨踢的母亲空着肚子、带着委屈、流着眼泪上班走了。还有一次,是在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因没钱给我扯布做衣服,把父亲的一套旧中山装拿去漂染,打算让我当新衣穿。但是,任凭母亲好说歹劝,我坚决不肯穿,甚至把漂染的衣服扔到了地上,忍无可忍的母亲扬起了从未对我使用过的巴掌……
  靠着母亲的精心打理,我家的生活小舟勉强缓缓地行驶着,让坎坷的日子成了历史。
  自从我跨入军营那一天起,母亲的目光就经常盯着电视机里来自部队驻地—舟山的报道。母亲的心,像家门口那条小溪一样清澈,为了我那蓝色的梦幻,流过贫瘠的山林,在花岗岩与鹅卵石之间潺潺向前。
  母亲忍受着无数个期盼,换取一个几乎无望的悲哀,经历了儿子远离的痛苦,梦魂夜夜飘越高山海洋,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心声:儿呀,你要努力!
  我忘不了那年的三八妇女节,也就是我军校即将毕业的那一年,母亲在上班路上遭到不明歹徒的毒打,造成右手臂骨折。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父母靠勤劳双手盖起来的楼房,又连续遭到歹徒的破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父母拿起法律的武器将歹徒绳之以法。直到军校毕业后,我才知道家中发生的一切。我知道,母亲忍着悲伤,张开双臂,期待我再次奋飞。在我舔干理想羽翼上的血迹时,母亲用欣喜的目光为我包扎伤口,催我展翅搏击。
  有一年,我携妻带女回到家里。在团聚的日子里,我发现母亲常常望着我的背影发呆,欲言又止。我的心在流泪:母亲老了,需要我在她老人家身边啊!可是母亲,孩儿我还得报效祖国守卫海疆,自古忠孝不能全,难为您了!
  回家第四天,部队因执行特殊任务,电话“追”到了家里。军令如山,我只好草草打点行装,准备归队。母亲知道后,喃喃自语了许久,突然问我:“那黄书包,还在吗?”见到我点头,妈妈流下了满足的泪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轻轻拢起她那满头白发—刹那间,积压了十几年的军旅激情和青春热血,统统聚集于右臂,我慢慢地举起右手,给予母亲最崇高的敬礼……母亲流着眼泪,拉住我的手说:“以前的日子不好过,没少让你受罪,现在家里富裕了,你却‘飞’不回我的身边,好在你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不过,我希望你不要忘了那段艰苦的日子,最好让你女儿也明白,没有那段日子你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这就是母亲的心事。
  军旅生涯,让我成熟了许多。我从母亲的来信中,体会到她对我无私的爱。字里行间重复千遍的话蕴含着朴素的真理,那是一种对祖国、对军队执着的信念。这巨大的抚慰使我在第二故乡踏踏实实地生活,从普通士兵到军校大学生,从基层主官到机关新闻官,年年受奖,三次荣立三等功。面对祖国和平、慈母恩情,戎马海疆的我,还能说什么呢?“家有老母,子不远游”的说法,固然与我戎装戍疆不能并论,但比起“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又给了母亲什么呢?
  千里戎马是我的军旅生涯,岁月牵挂是母亲的赤诚爱心。我知道,在充满艰辛的军旅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奏响蓝色进行曲,才能慰藉母亲的心。
其他文献
写作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职业。说到写作,我的感触特别深刻。在我心里,写作就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最好方式,用手中的笔把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来描写,从散文中抒发情趣和意境,在小说里构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故事,诗歌中描绘浪漫的情怀,歌唱祖国、歌唱美好的生活。由于长期伏案写作,我也得了“写作病”,颈椎疼痛、腰腿疼痛。儿子心疼我,带我去按摩店做理疗。戴医生给我理疗结束,我惊奇地发现,他的按摩店有很多花花草草,盆
期刊
南方的夜很美,浸润着甜甜的果味。耳畔的喧嚣声和拂过面庞迷离闪烁的霓虹灯影,在这座流光溢彩的城市中,流泻着都市的繁华与焦躁。久居异乡,独居一隅,月就成了相思之物,成了心头那一缕挥之不去的乡愁。  夜色深了,此时,与月相约,更多了一份宁静与柔情。今夜月色如水,天空因少许星星而显得格外寂寥。城里的灯光暗淡了月的清辉,尘世的喧嚣却让月儿有了些悠远和禅意。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举杯邀月,倩影轻舞,低声吟唱,让
期刊
记得十年前,我与你相识在我的分店开业庆典现场。那时你就皮肤起皱,不乏老气,加之身材偏小,谁都说像四十多岁。尽管如此,却并不妨碍你的成熟、干练,何况你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律师。  十年后的今天,你才三十八岁而已。我打开存储在电脑里的合影对比,发现你并无变化,似乎还是那副模样。  从北京某大学毕业后,来广东找工作的经历你肯定记忆犹新。那时你最怕的就是填写简历。有一次在婚姻状况栏里,你如实写了未婚,结果
期刊
周末,清理书籍,翻到了尘封几十年的母亲的照片,我突然心里一阵揪痛。母亲曾经年轻清秀的脸,如今却爬满了无情岁月的印痕和沟壑。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乡镇文化站工作时,写过一篇关于母亲为老百姓做好事的小通讯,标题是《招香送暖》,发表在吉安市委主办的《井冈山报》上。此后,引起了我对写作的极大兴趣。  母亲是一个纯朴的农家女子,没上过学堂,认识不了几个字,只能写出自己的名字。但是,母亲深明大义、爱憎分
期刊
那时,我们还住在老院。院子小小的,只有一个菜园、一棵枣树,以及两间正房。院子里还有一个鸟笼,三五只鸽子。鸽子是温顺的、识人的,每到傍晚,爷爷打开笼子,鸽子们便争先恐后地挤了出来,又扑腾扑腾翅膀,有的飞到枣树上觅食,有的飞到房檐上休息,还有的飞到院子里的大水缸喝几口水。不一会儿,爷爷吹个口哨,鸽子们像是听到了首领的命令,迅速排列成一条斜线,一个接着一个飞回它们的小巢。每当这时,我又惊又喜,学着爷爷发
期刊
2021年5月31日中午,送依宝参加东营市第八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时,不由得想起,35年前,我去参加广饶县第一次少先队员代表大会的情景。  那是1986年的六一儿童节,中午,班主任老师张金钟骑着自行车急急忙忙赶到了我家,通知我去县里参加会议,晚上要住县城。我放下手中的筷子,妈妈赶紧帮我收拾东西。那时没有旅行包,妈妈就用包袱帮我包上了几件衣服。我背起包袱,张老师用自行车带着我就走。我看到妈妈在门口望着
期刊
这是南国特有的山乡夏夜。  盛夏,夜幕降临,疲惫的太阳在西山收起最后一抹余晖,远处高低起伏的青山渐渐模糊起来。  乡下人家饲养的鸡、鸭、鹅都在傻头傻脑地朝自己的窝棚走去,它们仿佛看不到自己的窝在哪里,每走一步都伸一下脖子,还侧着耳朵探听着路况,并低声地吟叫着。  浩瀚无际的夜空隐隐约约地出现了几颗泛着微光的星星,它们好像在眨着刚睡醒的眼睛。田野里嫩绿的禾苗尖上,也结出了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广袤的田野
期刊
“春芽细炷千灯焰,夏蕊浓焚百和香。”这本是白居易说石榴的春叶夏蕊,叶如灯焰,花香浓郁,但当我在一个月色晶亮的夜晚经过一树合欢花的瞬间,竟觉着这样的诗句来写合欢花也是极合适的。夜色中,千百朵粉色灯焰般的花,一朵朵如扇形的烛光,明亮而雅意,又有扑鼻的清香,让人看着欢喜!  端午时节,天气还未怎样炎热,空气中弥漫着夏收的味道,此时正是农家收麦插秧的好时候。艾条和蒲草正散发着苦淡的幽香,一只只粽子也碧绿可
期刊
人生,拿什么来洗净心灵的尘埃?我想,音乐可以洗净蒙尘的心。  有时,音乐的撞击就像檐上的水珠,攒足了力气,滴落你心,一点,两点……直抵心灵。  寂寥的夜,闲坐窗前,音乐如流水般轻轻流淌,流进那有温度的月光里。顿时,心潮在往事里起伏,伸出小手,摘一朵温婉的花,轻贴在你的眉宇,告诉你:“跟我走吧,我在春天的路口等你。”  回眸间,多少烟雨锁重楼,往事如梦,红尘深处尽是尘缘。  人生,有多少往事值得回味
期刊
听,喧闹的锣鼓声铿锵响起,没有扩音喇叭也会感觉到声威震天,那一定是蓬莱阁下的好戏开演了。于是,水城村的老老少少从大街小巷奔出来,涌上天桥附近的街口,正月里我们要来看一场大秧歌。  唢呐一响,人群自然地围成一个圈儿,给秧歌演员们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为他们挡风,为他们御寒,更是为他们喝彩。演员们随着节拍扭起来,脚步自由地变换,双臂尽情地舞动。曲子悠扬,每个人的脸上都闪着快乐的光彩,似乎欢腾起了春天的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