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蛇狂舞后,接着便是万马奔腾之年。飞腾的骏马,带给人的永远是朝气和振奋。因此国人爱马,以颂马为习,辞旧迎新之刻,难免又唤起人们对骏马骐骥的种种赞誉之情。
说起来有些让人吃惊——马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5000多万年!而毫无意外的是,据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就是马。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
悠长丰富的“马文化”
马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使它在人类文化中留有许多印迹。至今,大型文字工具书《辞源》还收有“马”和以“马”为偏旁部首的字151个。古人造字时,对各种体态、毛色的马区分极细,任何一种形态的马都有相应的方块字。比如骊是黑马,骐为青黑,骓为黑白相间之马,骠为黄色有白斑之马,骝为黑鬃黑尾的红马,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与马有关的字,已足以说明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全国。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教人牧马的神;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则是为害马匹的灾神。
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即司马之神,更不要提官封弼马温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蒙古族传统节日中有马奶节和赛马节,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马背上的民族的节日,当然是最具特色的。清晨,他们穿上节日盛装,骑着马带着马奶酒,汇集到草原上,杀牛宰羊,备好奶食,太阳升起的时候赛马。赛马之后,大家宴饮、祝酒,在马头琴伴奏下纵情歌唱,直到深夜。这种习俗还吸引了其他民族甚至国外游客,每到佳节,各地赶来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将草原变成欢乐的海洋。
其他民族关于马的节日也举不胜举,人与马几千年的感情已沉淀在民俗之中,就是后工业社会的文明也不能化解。
与马有关的故事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之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马不仅代表财富,更是人才的象征。昔日燕昭王欲招纳贤才,郭隗为之以千金买千里马之骨殖,并献计筑黄金台以招揽人才,终致天下贤士趋之入燕,昭王大喜。另据相传,有名伯乐者长于相马,世人便将善识贤才者以伯乐名之,足见人杰骐骥之相类也。
人们爱马、颂马,或是有爱其英姿飒爽之故。马之俊美,在其形体:其腿长体健,肌肉发达,鬃毛如瀑,长尾飘洒。其行则悠然自得,志酬意满;其奔则四蹄腾空,绝尘而去。草原之上,万马竞跃,诚生命洪流之起伏;沙场之中,千骥嘶鸣,真冲天豪气之跌宕。可仅以形貌来归结人类对马的钟爱未免失之偏颇,因为马虽诸美齐备,然亦小有缺憾,即其面相实不敢恭维。阎王手下,牛头马面,都是相貌丑陋的象征。北宋名士苏东坡之脸甚长,时人有“马面”之讥。苏小妹曾赋诗形容其兄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
人们爱马,更多的是爱它性高洁,情忠诚。据传,有古人乘马出行,坠入山涧而不得出,其坐骑非但未乘机逃逸,反而将缰绳垂下,主人借此而脱离险境,从而留下“马有垂缰之义”的千古美谈。马表面看来性情温顺,然与同类竞争时多不甘落伍。赛马场上不乏力尽筋疲、倒地而死之强者;马虽默然无语,但大都不屑于偷懒耍滑,而是任劳任怨。昔日沙场之上,多有战马遍体鳞伤,但仍奋力向前,终致力竭而亡。因此,此辈多可赢得死后哀荣,不乏以将军之礼而葬之者。
数千年的陪伴,马已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乎马亦理解士子之欢乐;仕途失意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好像马也懂得离人之痛楚。
说起来有些让人吃惊——马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5000多万年!而毫无意外的是,据史料考证:人类最早驯化的一种动物就是马。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4000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养马。这与古籍中“相土作乘马”的记载的时间差不多。
悠长丰富的“马文化”
马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使它在人类文化中留有许多印迹。至今,大型文字工具书《辞源》还收有“马”和以“马”为偏旁部首的字151个。古人造字时,对各种体态、毛色的马区分极细,任何一种形态的马都有相应的方块字。比如骊是黑马,骐为青黑,骓为黑白相间之马,骠为黄色有白斑之马,骝为黑鬃黑尾的红马,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与马有关的字,已足以说明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流行全国。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为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教人牧马的神;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则是为害马匹的灾神。
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即司马之神,更不要提官封弼马温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蒙古族传统节日中有马奶节和赛马节,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马背上的民族的节日,当然是最具特色的。清晨,他们穿上节日盛装,骑着马带着马奶酒,汇集到草原上,杀牛宰羊,备好奶食,太阳升起的时候赛马。赛马之后,大家宴饮、祝酒,在马头琴伴奏下纵情歌唱,直到深夜。这种习俗还吸引了其他民族甚至国外游客,每到佳节,各地赶来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将草原变成欢乐的海洋。
其他民族关于马的节日也举不胜举,人与马几千年的感情已沉淀在民俗之中,就是后工业社会的文明也不能化解。
与马有关的故事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之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马不仅代表财富,更是人才的象征。昔日燕昭王欲招纳贤才,郭隗为之以千金买千里马之骨殖,并献计筑黄金台以招揽人才,终致天下贤士趋之入燕,昭王大喜。另据相传,有名伯乐者长于相马,世人便将善识贤才者以伯乐名之,足见人杰骐骥之相类也。
人们爱马、颂马,或是有爱其英姿飒爽之故。马之俊美,在其形体:其腿长体健,肌肉发达,鬃毛如瀑,长尾飘洒。其行则悠然自得,志酬意满;其奔则四蹄腾空,绝尘而去。草原之上,万马竞跃,诚生命洪流之起伏;沙场之中,千骥嘶鸣,真冲天豪气之跌宕。可仅以形貌来归结人类对马的钟爱未免失之偏颇,因为马虽诸美齐备,然亦小有缺憾,即其面相实不敢恭维。阎王手下,牛头马面,都是相貌丑陋的象征。北宋名士苏东坡之脸甚长,时人有“马面”之讥。苏小妹曾赋诗形容其兄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
人们爱马,更多的是爱它性高洁,情忠诚。据传,有古人乘马出行,坠入山涧而不得出,其坐骑非但未乘机逃逸,反而将缰绳垂下,主人借此而脱离险境,从而留下“马有垂缰之义”的千古美谈。马表面看来性情温顺,然与同类竞争时多不甘落伍。赛马场上不乏力尽筋疲、倒地而死之强者;马虽默然无语,但大都不屑于偷懒耍滑,而是任劳任怨。昔日沙场之上,多有战马遍体鳞伤,但仍奋力向前,终致力竭而亡。因此,此辈多可赢得死后哀荣,不乏以将军之礼而葬之者。
数千年的陪伴,马已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乎马亦理解士子之欢乐;仕途失意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好像马也懂得离人之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