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经济区黄海小学
随着生本教育的开展,自主有效课堂推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课堂开放”可以说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要做好“生本”教育,就要进行好小组合作学习。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到确立分工,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都关乎到课堂效率的提高。为此,运用恰当的策略建立小组讨论模式、提高训练合作学习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
“生本”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生本”课堂要着重做好的一个方面。放眼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更加频繁地出现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一下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小组明确分工并建立秩序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互动性、探究式的学习,因此就必须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和模式建立的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要想说先得听,要进行讨论先确立分工。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讨论中,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自觉地听取别人的想法,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因为我现在一直在低年级进行教学,我觉得学生从入学一开始,就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这种学会倾听的习惯,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此,我运用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1.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要示范倾听并加强提醒。同时结合平时课文的学习,适当出示一些句式填空,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2.进行一些倾听趣味比赛。比如:快速问答;传悄悄话游戏。另外,在课堂上也可随时让其他学生复述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并给予奖励,让大家有主动记忆别人发言的积极性。
3.随着学生年级的递进(比如到了三年级),应训练学生概括句子的能力,将长句子缩短,提炼出中心意思,进行言简意赅的表达。
交流讨论是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初级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們老师首先要努力做到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即每个小组都有优秀生,也要有学困生,这样便于他们互帮互助。(如果是一年级的学生,可先从同桌两人合作开始,之后逐渐改为四人一组。)其次要帮助低年级学生确立组员的分工,比如谁当组长,谁当主持人、谁记录、谁代表展示等。这需要老师委任和学生推荐相结合原则,而且要有一定的轮换制度。
另外,还可以在讨论前给出“套路”,以便小组更有序地开展学习讨论。比如老师可训练一个小组进行示范。如谁先发言,发言顺序,发言时间长短,礼貌用语等。然后动员其他小组学样子,循序渐进。
二、调动不爱发言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要生本课堂,也要高效课堂。训练优秀学生不是根本目的,扩大参与合作面、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往往制约着一堂课的容量和效率。不能否认的是,总有内向的学生,总有不自信的学生,也总有学习吃力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例,假如有一人没有参与进来,我们就不能说这是高效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调动他们参与到其中呢?我主要运用以下三个策略:
1.循环发言。首先要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即小组成员都要发言。
2.按照小组组员的学习发言能力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代表发言特别积极的学生,但他们发言每次的得分是最低的,比如只能为小组积累1分。B类属于发言一般的学生,他们每发言一次可积累2分。而C类属于不愿参与,显得十分被动学生,但给予他们每次发言的积累分是最高的,每次3分。
3.以写代说。对于十分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学生,也可采用他写内容或观点,再请组长或发言员代说的方法,以此慢慢敦促他们参与合作学习。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荣誉感,他们会为了小组的整体表现而有所努力。这样,组员之间也会鼓励不发言的学生积极发言,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优秀学生过于积极、把持话语权的状况。
三、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小组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但他们真的有自己的思考么?不少学生仅仅是把肚子里的话倒出来,谈不上有所深入。这一方面是对小组合作的高层次要求,我感觉自己做的也还不够,仅仅谈几个粗浅做法:
1.优化老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合作学习的问题虽然开放灵活,但一定要紧紧结合文本,紧扣文章主题,让学生的小组学习有一定的方向性。
2.一定要让学生有所准备,也就是说要完成好前置性预习。比如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工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引。
3.设立提醒员或计时员,对于重复发言及时提醒,对于小组展示控制好时间。
当然,不论运用什么策略,有一个策略恐怕是共通的,也是我们针对小学生必须使用的,那就是小组的奖励评比。积分也好,奖励卡也罢,鼓掌也好,表扬也罢,都要让学生形成竞争上游的意识,在竞争中训练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自身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随着生本教育的开展,自主有效课堂推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课堂开放”可以说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要做好“生本”教育,就要进行好小组合作学习。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到确立分工,再到调动学生积极性,都关乎到课堂效率的提高。为此,运用恰当的策略建立小组讨论模式、提高训练合作学习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
“生本”教育强调“以生为本”,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生本”课堂要着重做好的一个方面。放眼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更加频繁地出现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一下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小组明确分工并建立秩序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互动性、探究式的学习,因此就必须处理好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倾听和模式建立的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就是要想说先得听,要进行讨论先确立分工。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讨论中,自由地发表见解,同时自觉地听取别人的想法,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因为我现在一直在低年级进行教学,我觉得学生从入学一开始,就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这种学会倾听的习惯,这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为此,我运用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1.针对低年级学生,老师要示范倾听并加强提醒。同时结合平时课文的学习,适当出示一些句式填空,帮助学生进行复述。
2.进行一些倾听趣味比赛。比如:快速问答;传悄悄话游戏。另外,在课堂上也可随时让其他学生复述发言者的发言内容,并给予奖励,让大家有主动记忆别人发言的积极性。
3.随着学生年级的递进(比如到了三年级),应训练学生概括句子的能力,将长句子缩短,提炼出中心意思,进行言简意赅的表达。
交流讨论是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是初级模式,在此基础上,我們老师首先要努力做到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即每个小组都有优秀生,也要有学困生,这样便于他们互帮互助。(如果是一年级的学生,可先从同桌两人合作开始,之后逐渐改为四人一组。)其次要帮助低年级学生确立组员的分工,比如谁当组长,谁当主持人、谁记录、谁代表展示等。这需要老师委任和学生推荐相结合原则,而且要有一定的轮换制度。
另外,还可以在讨论前给出“套路”,以便小组更有序地开展学习讨论。比如老师可训练一个小组进行示范。如谁先发言,发言顺序,发言时间长短,礼貌用语等。然后动员其他小组学样子,循序渐进。
二、调动不爱发言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现在要生本课堂,也要高效课堂。训练优秀学生不是根本目的,扩大参与合作面、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往往制约着一堂课的容量和效率。不能否认的是,总有内向的学生,总有不自信的学生,也总有学习吃力的学生……以四人小组为例,假如有一人没有参与进来,我们就不能说这是高效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调动他们参与到其中呢?我主要运用以下三个策略:
1.循环发言。首先要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即小组成员都要发言。
2.按照小组组员的学习发言能力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代表发言特别积极的学生,但他们发言每次的得分是最低的,比如只能为小组积累1分。B类属于发言一般的学生,他们每发言一次可积累2分。而C类属于不愿参与,显得十分被动学生,但给予他们每次发言的积累分是最高的,每次3分。
3.以写代说。对于十分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学生,也可采用他写内容或观点,再请组长或发言员代说的方法,以此慢慢敦促他们参与合作学习。
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荣誉感,他们会为了小组的整体表现而有所努力。这样,组员之间也会鼓励不发言的学生积极发言,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优秀学生过于积极、把持话语权的状况。
三、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小组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但他们真的有自己的思考么?不少学生仅仅是把肚子里的话倒出来,谈不上有所深入。这一方面是对小组合作的高层次要求,我感觉自己做的也还不够,仅仅谈几个粗浅做法:
1.优化老师设计的讨论问题。合作学习的问题虽然开放灵活,但一定要紧紧结合文本,紧扣文章主题,让学生的小组学习有一定的方向性。
2.一定要让学生有所准备,也就是说要完成好前置性预习。比如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工作,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引。
3.设立提醒员或计时员,对于重复发言及时提醒,对于小组展示控制好时间。
当然,不论运用什么策略,有一个策略恐怕是共通的,也是我们针对小学生必须使用的,那就是小组的奖励评比。积分也好,奖励卡也罢,鼓掌也好,表扬也罢,都要让学生形成竞争上游的意识,在竞争中训练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自身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