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对生物炭稳定化修复中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是北方寒冷地区重要的气候变化过程,是影响土壤及稳定化材料性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模拟冻融循环过程,考察了冻融对生物炭稳定化修复过程中镉(Cd)形态变化的影响,探讨冻融交替影响Cd形态变化的主要机理.结果 表明:在生物炭稳定化修复过程中,冻融交替16次,土壤中弱酸提取态Cd含量提高了16.07%,可还原态Cd含量提高6.67%,可氧化态Cd含量升高15.37%,残渣态含量变化不明显,总体上土壤有效态Cd含量升高,增加了Cd的生态风险.其可能原因有:一方面,冻融交替16次,未加生物炭土壤自身弱酸提取态Cd含量升高11.74%,可还原态Cd含量升高13.53%;土壤毛管孔隙度从41.72%增加到57.63%,土壤pH值略有降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的含量呈现先显著升高15.38%后降低10.17%的趋势,共同促进了土壤-Cd体系中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Cd的升高;另一方面,冻融交替过程中,生物炭的孔道管状结构及完整性遭破坏,羟基-OH、烷烃C-H、芳香结构等伸缩振动峰减弱且发生偏移,碳酸盐成分减少,导致了生物炭对Cd吸附位点减少,吸附能力降低.
其他文献
固氮菌中有序、高效的生物固氮过程由复杂的分子机制调控.在自生固氮菌中,NifL-NifA二元系统通过感知细胞的氧化还原信号和能量状态实现对nif基因簇转录的精细调控,进而参与生物固氮的调控.当固氮菌处于厌氧微环境和氮缺乏条件下时,n基因的转录激活蛋白NifA与RNAP-σ54全酶结合,激活nif基因簇的转录,促进固氮酶的合成.在有氧或氮充足条件下,NifL与NifA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抑制NifA的转录激活功能.此外,作为感受细胞氮水平的PⅡ蛋白GlnK分子,通过其共价修饰的尿苷酰化的转变参与NifL-Ni
生物化学课程群包含高等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思政缺乏贯通是当前人才培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与研究生生物化学课程群的教学体会,重点从中国科学家参与完成的相关知识点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角度进行课程思政贯通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同时强调家国情怀、团队合作、科研诚信等科研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及养成联系(linking)和跳跃(jumping)的科学思维方式;进一步结合教学方法与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课程改革,通过优化和完善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衔
低成本工农业副产物和矿物材料对土壤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具有去除潜力.本研究以噬菌体ΦX174作为目标病原体,选用菱镁矿、煅烧菱镁矿、铁屑、生物炭、沸石、石灰石和铝矾土7种材料,分别与表层土壤按体积比1∶9混合后填装柱体,开展室内稳态饱和条件下的土柱迁移实验.结果 表明,对ΦX174的去除率:煅烧菱镁矿(100.0%)>菱镁矿(23.3%)>铁屑(16.9%),其余4种材料(生物炭、沸石、石灰石、铝矾土)对ΦX174的去除率均低于15.0%.结合实验前后材料表面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变化分析可知,煅烧菱镁矿在实验
作为大学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生物化学被公认为是一门既难教也难学的课程.本文将讨论以下内容:(1)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2)生物化学教科书迄今所呈现内容大多基于体外或还原论方法研究所积累的知识,未来将需关注在活细胞中开展定量研究方面的知识;(3)作为一门课程,生物化学侧重于描述所有生命形式的共同分子特征,以及这些分子特征之间的演化关系;(4)与有机化学和生理学有别的是,生物化学除了关注生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之外,也关注活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和能量转换的机制;(5)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
为了解青岛市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当地居民重金属的暴露水平以及探讨食用水产品对居民头发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集青岛市不同售点19种常见水产样品156份和青岛市3个市辖区居民头发样品130份,采用ICP-MS测定样品中Cd、As、Pb、Cr、Cu和Zn六种重金属含量.结果 表明:青岛地区市售19类156份水产品中,Cd、As、Pb、Cr、Cu和Zn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06、1.18、0.015、0.253、2.06和11.8 mg·kg-1,不同种类的水产品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扇贝和虾蛄Cd平均含量分
细胞焦亡是膜孔蛋白(gasdermin,GSDM)介导炎症小体参与和依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的细胞程序性死亡,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组装的炎症小体活化是引发固有免疫的关键,膜孔蛋白D(gasdermin D,GSDMD)是炎性因子释放的关键蛋白.炎症级联反应的上调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其特征是神经网络异常同步放电爆发引起的自发性癫痫发作.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离子通道的控制.由遗传突变、异常表达和与辅助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的离子通道异常是癫痫致病机制的几种常见类型.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HCN)涉及多种人类疾病,包括心力衰竭、疼痛和癫痫.HCN通道与其产生的超极化激活电流(hyperpolarization activation cur
骨骼肌肉疾病是累及骨、关节、软骨和肌腱等部位的急慢性疾病之一,常常导致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进而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着超声影像技术在骨骼肌肉疾病诊疗中的广泛应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或基因递送技术,其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可提高细胞膜通透性,增强细胞内吞作用,促进药物摄取或基因转染.本文就UTMD技术在骨骼肌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为探究DSSAT模型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膜下滴灌的适用性和寻求最优灌溉制度,通过2018和2019年两年棉花开花日期、成熟日期、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等田间实测数据校正和验证DSSAT-CROPGRO-Cotton模型参数,不断调整灌水定额,进而得到棉花高产节水的灌溉制度.结果 表明:CROPGRO-Cotton模型对棉花品种“新陆中46号”开花日期、成熟日期和产量模拟的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10%,对地上部分生物量模拟的nRMSE均小于20%,棉花开花日期、成熟日期、产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一致性
青光眼作为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首,严重影响人们的视力.青光眼致盲的主要机制是视神经损害,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表现为特征性的视神经萎缩,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坏死的体现.有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与线粒体自噬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是线粒体降解的主要机制,完整的线粒体自噬对视神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不完整的线粒体自噬可能加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自噬在青光眼中的作用有利有弊.本文对线粒体自噬对青光眼的利弊进行综述,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