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肯尼迪病又称脊髓延髓肌肉萎缩症,是由于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个外显子内三核苷酸CAG异常扩增引起的X隐性遗传性疾病,是一种成人迟发型的神经肌肉疾病.肯尼迪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由多因素参与,包括配体依赖性发病机制、热休克蛋白的异常、转录水平异常、转录后修饰异常、泛素化-蛋白降解及自噬系统的异常、线粒体功能损伤及氧化应激和轴突运输障碍等方面,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综述.
其他文献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有着许多共同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学过程也相似,常常同时罹患。在老年人群中,冠状动脉疾病是栓塞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但目前对心肌梗死后卒中事件的相关报道尚不多。文章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综述。
患儿男,4岁.因面部、四肢和躯干红斑4年就诊.患儿出生后1年于面颊部出现红斑,上覆细小鳞屑,无瘙痒及疼痛.每年夏季日晒后加重,皮损逐渐扩展至整个面部、四肢、躯干,偶见水疱、血疱.无肌痛及肌无力.同时伴有发育迟缓,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智力一般。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复杂认知心理活动,语言障碍是支持语言行为认知过程的有效活动和相互作用的减退。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准确识别这些认知损害有助于失语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评估认知损害的严重程度往往需要借助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文章就适用于卒中后失语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进行了综述。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脑功能异常,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因而通过探寻其发病机制中的异常过程进行特异性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
患者男,41岁.出生后不久右侧胸前及右上肢出现红斑,随年龄增长红斑逐渐增大,同时右上肢逐渐变粗、肥大,且活动后局部有酸胀感.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hyperperfusionsyndrome,CHS)是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其发生率较低,但有可能导致患者严重残疾或死亡。充分认识和理解CH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其预防和治疗。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配合辅助检查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CCMD-Ⅲ诊断标准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由责任护士有计划、有组织、有时间性地对病人的辅助检查实施全面的有针对性教育.结果 实验组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使精神分裂
缺血性卒中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对冰岛人群的研究首次揭示了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activatingprotein,ALOX5AP)和磷酸二酯酶4D(phosphodiesterase4D,PDFAD)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随后,很多学者围绕这2种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结果仍有分歧。文章就ALOX5AP和PDFAD基
维A酸在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调亡以及对于部分肿瘤的治疗上有着重要意义. 1 维A酸及其受体维A酸类药物结构中有3个基本组成部分:羧基末端、多烯侧链和环状结构.这三部分结构被不同基团取代,可得到生物活性不同的化合物.目前维A酸类化合物根据结构不同分为三代.第三代维A酸引入多芳香环状结构,使其具有受体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针对性提高,并减少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5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96%的患者能够明确疾病的诊断,但缺乏护理知识及技能;90%患者及家属希望医护人员示范讲解,面对面交谈健康教育知识;70.1%患者选择的教育方式为家访.结论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