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r——以《赤壁赋》教学为例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h860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人类接收信息、分析信息、输出信息的认知过程,包含着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分析和推理.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在时刻反映着思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来促进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文言文作为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寓意丰富,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古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认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很多人会认为高大伟岸的人物形象比较容易塑造,平淡无奇的人物形象塑造起来比较难.其实对于塑造人物来讲,无论是哪一类人,都要从心出发,对点滴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塑造出一个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这样无论是哪一类人,哪一种性格的人,都会活灵活现.即使再平凡的人,只要它的品格高尚,平淡之中亦能见高耸.就从鲁迅先生所著的《藤野先生》的人物塑造说起,藤野先生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员,可是他的形象通过鲁迅先生的笔墨塑造,则显得伟岸高耸.
期刊
诗歌是文学的源头.古诗的思想意蕴、语言艺术、写作手法等都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的课内外古诗共有88 首,从先秦到近现代,时间跨度大.题材丰富,既有发个人幽思、抒生活理趣的性灵文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报国志向的豪情佳作.体裁多样,其中律诗26首、绝句23首、词20首、古体诗17首、曲2首.
期刊
悲剧在结局的表现上都存在着某种不确定的缺失或遗憾,让人在感官上产生悲伤的情绪.但悲剧并非完全毫无意义,悲剧通常会传递出不可思议的震撼和伟大,在震撼和伟大中发人深思,促人反省,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鼓励的作用.文本悲剧的审美教学解读,首先要解读故事本身传递出的信息,揣摩故事的震撼和伟大之处,同时也要在不完美的结局中寻找到人性坚毅的品质.例如《伟大的悲剧》,在讲述五位探险家的事迹时,他们为了心中的梦想,每个人都表现得英勇无比,他们是最美丽的人.最终,结局是非常遗憾,他们相继的死去,可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高贵和坚毅的人
期刊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一些教师为了能在考试时取得高分,就会将一些固定的写作方法硬塞给学生,套用现成的材料与模式.在这种生搬硬套模式化的习作教学中,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动笔,去学习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感受语言的优美与神奇.公式化的训练,相当程度上顿挫了他们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扼杀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学生最后写出来的习作绝大部分是虚假、空洞、少有新意的.这样的作文起步教学,学生以后的写作空间如何能得到拓展呢?
期刊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在小学分为两个阶段: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扎实地打下地基,才能更好地推进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想,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课标提倡“我手写我心”,实践证明,要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与想象,还需教师循序渐进科学地引导,才能提高写话的效果,否则,只能写“空话”,写“白话”.
期刊
自统编版教材使用以来,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套教材对于习作表达的重视,尤其是习作选题的生活化,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习作的距离,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其实习作本就是要让学生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对世界的真情实感.由此,我们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习作教学的编排体系,让学生习作兴趣与能力同步,转知成智,推进“自悟自构”习作教学模式.“自悟自构”,涉及作前、作中、作后三个环节,表现为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自我领悟、自我架构.
期刊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及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该诗体由东晋陶渊明创立.作为众多诗歌类型的一种题材,田园诗既有诗歌语言的简洁含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可谓是田园诗中的典范.本文以其为例,探究诗歌教学路径,同时也根据田园诗的风格特点进行教学.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可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写作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记叙文写作课又是写作课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能“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这清楚明白的 20 个字,要想落到实处,让学生写出一篇文体特征明显,行文优美的记叙文,让绝大部分学生达到这一目的,却重如千斤.如何帮助学生拥有一支生花妙笔呢? 本着选择适合初中生写作教学的策略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笔者尝试着摸索出以主题化
期刊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母爱更是一坛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回味悠长.《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双腿瘫痪,又长年与病魔做斗争的心境下抒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千字的散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起伏跌宕的叙事,浅近的文字间融入的则是浓浓深情.这份情是对天堂母亲的深挚的怀想,更是对伟大母爱的讴歌.
期刊
王维的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誉为“诗佛”,洋溢着浓浓的佛味.他的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占据重要地位.统编版教材也编选了一定比例的王维作品.要想体悟诗味、感受诗境、感知诗心,决不能以机械告知和灌输的方法展开.教师要遵循学生原始学情和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逐步引领学生与诗歌对话.统编版五年级课文《山居秋暝》开篇一个“空”字展现了寂静空灵之感,是感受王维诗作佛味的集中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