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奇迹:沙漠变温柔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sd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八步沙,有一首民歌广为流传:“当年风沙毁良田,腾格大漠无人烟。要好儿孙得栽树,谁将责任担两肩。六家老汉丰碑铸,三代愚公意志坚。”这首古浪老调,唱的就是当地六个男人和他们子孙三代治沙的传奇故事。
  38年的執著坚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他们在腾格里沙漠创造了奇迹,也让桀骜不驯的沙漠变得温柔起来。
  挺进沙漠,守护家园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南缘。上世纪80年代,沙化以每年7.5米的速度推进,当地人说,一旦起风沙,只能看见八步路的距离,所以这里就叫“八步沙”。短短十年,沙漠前沿五个村庄的2万多亩地被沙漠吞噬,一些人被迫到宁夏、新疆找活路。还有许多人去沙漠里采集一种叫作沙米的植物,把草籽磨成粉,勉强充饥。
  为了让孩子们有饭吃,不让沙漠夺走自己最后一片生存地,1981年,年过半百的郭朝明、石满、罗元奎、贺发林、程海、张润元六人聚到一起,决心挺进八步沙沙漠,保卫家园。
  初入沙漠,条件十分艰苦,六人在土丘下挖了两个地窝子,垫一些麦草再铺上被褥,就成了床,但这床夏天闷热不透气,冬天寒冷易结冰。除此之外,吃饭条件更是简陋,三块砖支起一口锅,一天三顿饭都是和着沙子咽下去的。
  一头驴,一个架子车,一只水桶,一把铁锹,是六人种树的全部设备。买不起树苗,他们就买便宜的树种子,拿出家里贮存的珍贵的水浇地育苗。慢慢地,花棒、榆树、沙枣等沙生植物一株一株长了出来。
  因为缺乏经验,第一年种的1万亩树苗,被来年的大风吹得只剩下三成。张润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心都碎了。伤心过后,他们相互打气,跑到没被刮走的树苗旁边观察,发现这些树苗旁边都有草墩,他们开始在树窝周围埋上麦草,固定住沙子。 “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方法应运而生。
  种树难,管护更难。“三分种,七分管。我们种了树,还要防火、防偷牧、防盗伐。”村民们刚开始不理解六个人的行为,认为他们种的树跟自己没关系,照样砍树挖草,放出羊儿去啃草。后来,六人每天日头一落就进沙窝值班,夜里12点再返回。一旦发现有偷牧、盗伐的村民,他们就反复跟村民讲道理,告诉他们治沙不仅是为自己六户人家,大家的田地都会得到保护。
  1985年春天,他们种的沙枣和花棒已然成荫,开出了红的黄的小花。这一年,他们还跟土门乡(今土门镇)政府签订了一份《固沙造林承包合同书》,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
  有了政府支持,六人像吃了定心丸,干劲更足了,但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也快速消耗着他们的身体。他们商议后最终决定:“不能前功尽弃,谁老了,病了,干不动了,就让儿子来干,儿子干不动了,还有孙子。”
  代代相传,使命召唤
  1982年,郭朝明因病进不了沙漠,让儿子郭万刚来接替。郭万刚当时在土门乡供销社上班,一个月工资60多元,是人人羡慕的国企职工。他左思右想,回绝了父亲。父亲指着林子,问郭万刚:“你不来看守树,这树种的还有意义吗?”于情于理拗不过父亲,郭万刚最终辞去公职,带着情绪进了沙漠。
  父辈们吃的苦,郭万刚进了沙漠才真正体会到。1993年5月5日下午5时许,正在沙漠里巡视的郭万刚看到西北边黑色的沙暴如巨浪一样压过来,“就像原子弹爆炸,我当时感觉自己要死了”。郭万刚匍匐在地窝子里,沙子瞬间把他掩埋了,他趴在地上不停地抖动,一遍遍抖掉埋在身上的沙子。用了七个小时,他才走出沙漠。这次经历触动了郭万刚,他决定扛起父辈的重任好好治沙,一干就长达38年,成为了现在的八步沙林场场长。
  1991年,贺发林病重,给儿子贺中强留下遗言:“我一辈子就挣下这几棵树,你去看护。”贺中强起初不同意,贺发林就让儿子用驴车把他驮进八步沙,指着自己种的树对儿子说:“你要把树种下去,要是树毁了,就是对不起我。”不久,贺发林病逝。至今忆及此事,贺中强仍会泪流满面。张润元的一个儿子常年在外,一个儿子患病,最后由女婿来接替了他……
  长辈的这些故事,从小就盘旋在郭玺的脑子里。他是第三代治沙人,也是郭朝明的孙子。接力棒要交到第三代手中,难度更大了。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就业的范围越来越广。郭玺20岁出头就外出打工,辗转银川、兰州等地,他在工地上开装载机,收入比种树高,见惯了外面的世界,更不愿回沙漠了。
  郭万刚整整劝了侄子两年,“你爷爷是第一代人,我是第二代带头人,你不带个好头,你爷爷种的树就白种了!”2005年,郭朝明去世那天一直拉着郭玺的手不放,郭玺才突然感受到爷爷这份期待的重量。
  像是久久等待的召唤,树活了,沙蒿和草从沙里冒了出来,郭玺的心,也渐渐归来。
  让家乡的山更青、天更蓝
  2016年5月,郭玺终于同意来林场种树。因为久仰“六老汉治沙”的事迹,一起来的还有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生陈树君。
  年轻人们没有辜负老一辈的期待。他们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入科技元素,并借助互联网谋求新的发展。2017年夏天,林区发生病虫害,花棒大面积死亡,林场从林业局引进虫情检测仪,很快找到了罪魁祸首,控制住了病虫害疫情。
  2017年秋,林场1.9万亩治沙工程验收,陈树君使用GPS精确定位种树面积和检测成活率。他还从网上看到公益组织的治沙项目,跟对方衔接,争取到了1000万元的治沙资金,得以造林2万亩。
  从网络上寻找社会力量治沙,“互联网+治沙”的模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梭梭耐旱,是治沙的先锋植物,陈树君从网上联系了专业研究所,了解到中药材肉苁蓉可以寄生在梭梭根部,两者结合起来,治沙和致富双赢。陈树君很快实施这一想法,在林场流转生态移民点的沙化土地上,接种了1万亩肉苁蓉。
  从六老汉到郭玺,八步沙林场三代人共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使风沙线向北推移了近20公里,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他们还承接了甘蒙边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项目中的植被恢复工程。
  八步沙林场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5000亩肉苁蓉和7500亩枸杞、红枣等经济作物。2019年,林场又扩大种植面积,建立肉苁蓉种植基地。林场还承包了古浪县南部山区5万多亩的封山育林工程。郭玺说:“来年春天,就能看到沙漠里的花海了。”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外国人能做到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张国良不断地问自己。2005年初,当张国良捏着朋友从国外带回的黑色纤维束时,心里就暗暗下了决心,要造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于是他在年近半百的时候,以门外汉的身份带着一腔热情和7000多万元现金,毅然投入这个产业,在连云港郊外一片长满芦苇的盐碱地里开始了碳纤维产业化攻关,一手打造出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追梦,我的心里有一团火  碳纤维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
期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要搜索某个关键词,过不了多久,有针对性的商业广告就立刻推送给你了。在某次论坛中,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了大实话,“中国的消费者在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很多时候是愿意以一定的个人数据授权使用,去换取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他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持更加开放的心态,也没有那么敏感。  关于数据泄露的问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比较多的便是经常接到骚扰电话,以及门户网站诸多所谓
期刊
2018年12月20日,魏应州辞去康师傅控股董事会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职务。难得出现一条新闻,让人们重新想起魏应州。魏应州很低调,被媒体称为隐形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做他的“泡面老师傅”。  小油坊的传承  上世纪50年代末,一家名为“鼎新”的小油坊在台湾彰化的一个小村子里悄然开办了,创始人是魏应州的父亲魏德和。家庭式的油坊规模不大,产量不高,利润仅可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但即使这样,魏德和还是以生意人的
期刊
能和阿里巴巴一较高下的企业并不多,罗旭的纷享销客是其中一家。特别是在企业内部管理及办公应用市场上,阿里巴巴旗下钉钉的成长直接面临罗旭的竞争。2018年,罗旭的纷享销客成功与科大讯飞、京东云、腾达科技签约后,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60多万。而在此之前,罗旭面临的却是数次绝境。  频频吃闭门羹  “推广企业服务,是一个苦差事。”纷享销客创立初期,推广十分困难,罗旭只能亲自上阵,“我们的第一批用户有100
期刊
新婚第5天灾难从天而降  闫志国曾是一名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他25岁那年,部队领导出于对他情感状况的关心,给了他一张年轻女兵的照片。领导介绍说,姑娘的名字叫张胜兰,出身军人家庭,是空军福建某部的一名护士,为人很不错,可以交往。  照片上的张胜兰穿着军装,笑容灿烂,闫志国怦然心动。怎奈相距千里,两人只能通过写信交流彼此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两年后,他们终于相定在唐山见面。  在部队领导的热心张罗下,两人在
期刊
两座城市,两个陌生人,因为一次几秒钟的影象而结下不解之缘。也因为一次照面,6年间,上海民警姜经纬用心扮演一个角色,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  突降意外,丧失爱子  2003年,50岁的夏占海和妻子梁巧英在家乡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开了一家机械加工厂,他们的两个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可以说事业有成,家庭圆满。然而,这一切却在那年腊月十三戛然而止了。那天下午,夏占海外出回来,还未走到家门口,就被眼前的场景吓懵了
期刊
南京文气最足的地方,在哪里呢?  如果说在随园,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  位于南京小仓山一带的随园,原为曹雪芹祖上所居。1748年,诗人袁枚购得此园,名之为“随园”。袁枚辞官后,住进随园,开始编撰《随园诗话》。从诗人的天资到品德修养,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乃至诗的鉴赏、编选等,《随园诗话》无所不包,成为天下读书人的案头书。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移至随园。这座上世纪“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曾经
期刊
留在繁华的大城市打拼,还是甘守寂寞与清贫,返回家乡守护红军烈士陵墓?26岁的冯炼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回乡守墓,只因一个承诺  1992年,冯炼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镇。在冯炼的记忆里,离家十几米的地方,有一座坟茔,墓碑上面写着“红军刘连长墓”。每逢节日,外出务工的父母总会提前返乡,祖孙三代一起去扫墓。爷爷陈忠民常常拉着冯炼的手,满含深情地讲当年曾祖父一家
期刊
这是一个颇有特色的书香家庭。妻子侯宁是国家图书馆国图艺术中心副主任兼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丈夫沙太宝是IT精英。这个家庭有一个特点,爱搞发明创造,至今已经拿下36项专利,并且荣获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父亲点亮发明家之路  自从侯宁有记忆以来,她在家中最常看到的一个场景就是爸爸在读书。家里的藏书有几千册。侯宁的爸爸侯占山不仅爱读书,知识储备丰富,而且什么都喜欢看,什么都喜欢研究
期刊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以75岁的平均寿命计算,人生不过短短的900个月,用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如果每过一个月,就把一个格子涂上颜色,许多人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已过大半,时间来去匆匆。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也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时间的水井永远不会干涸。而一张A4纸、900个方格,把时间量化,为人生建模,让人产生“时间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