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在路上》:如何赋予扶贫故事生动的传播力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dfo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23日,人民日报社推出扶贫纪录片《中国扶贫在路上》。纪录片摄制历时3年,从全国1326个扶贫故事中筛选出21个典型案例,分为《减贫之路》《扶贫智慧》《志启未来》3个篇章。纪录片以权威史料文献、典型扶贫案例、独特叙事方式,系统展示了中国扶贫成就和世界贡献,勾绘了中国扶贫开发30余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充分彰显了党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的历史担当和为民情怀,引发了海内外强烈反响。

一、人文化:《中国扶贫在路上》的创意向度


  《中国扶贫在路上》在創意策划阶段就追求人文思想的最大化,通过关注平民生活、体现人文情调、聚焦观众情感,让“人文化”成为托起作品的灵魂。
  1.关注平民生活。随着纪录片投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参与主体日渐多元,这一原本小众化、高品质的内容类型,正依托新媒体的强势助力华丽转身、走向大众。但长期以来,扶贫纪录片受题材限制,缺乏对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较少受到关注。《中国扶贫在路上》从微末人事出发,深入扶贫一线、关注平民生活,呈现了葳蕤丰盛的人物群像,提供了准确有据的扶贫讯息。第一集《减贫之路》以“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为开篇,首先回顾了福建省福鼎县磻溪镇赤溪村的“曾经”:至20世纪80年代末,年人均收入仅100余元,村民住着漏风漏雨的房子,耕种着山坡上贫瘠狭小的农田,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大米。随后,画面转到“今天”的赤溪村,一面呈现青山绿水相连、厂房鳞次栉比的现代乡村画卷;一面聚焦赤溪村民日常的生活状态,老人读书看报、村民们品茶聊天,让观众在今昔对比中感受到扶贫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2.体现人文美学。在传统的媒介叙事中,对贫困地区、贫困户带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如贫困地区就是“穷山恶水”、贫困户就是“懒惰”“不思进取”等,忽略了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内生力、组织力。扶贫宣传不应仅仅作为政策宣传,也应成为发现贫困地区文化品格、体现贫困户精神内涵的一次契机。《中国扶贫在路上》在拍摄中,注重追求纪实性与审美性的兼顾,以“三美”来体现扶贫中的人文情调。第三集《志启未来》中藏民忠雍的脱贫故事,正是对这一美学诉求的有益尝试。藏民忠雍的家乡位于四川省稻城县日瓦乡,那里以绝美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忠雍就靠着开办酒店成功脱贫。画面从日瓦乡的风景切入,竭力展现巍峨的高山、美丽的草场、奔腾的骏马,用人文标尺丈量乡土之“美”;随后,镜头对准正在扩建自家酒店的忠雍,配合他自豪的介绍:“我叫忠雍,欢迎来亚丁住我们家酒店”,传递出一种当地人从容自信的人性之“美”;最后,镜头跟随世界各地的游客“入驻”酒店,捕捉和记录当地藏族的民俗民风、文化艺术及生活片段,给观众以独特的生活味道和文化之“美”。
  3.富含人文关怀。作为近年来主流媒体创作的具有较强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纪录片之一,《中国扶贫在路上》已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等5个外语版本,在世界各国陆续播出,广受海内外观众喜爱。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作品内含的对观众的关注、尊重与爱护。纪录片在策划之初,就花大力气关注并研究主力观众的心理特点和收视爱好——以一线新中产为主力观众,逾2/3的观众以纾解压力、提升自我为目的。在把握观众需求的基础上,纪录片以情感为引线,使作品赢得更多观众。如第一集《减贫之路》中海师傅搬新家的故事,如果单纯叙述国家移民搬迁的扶贫政策让“海师傅”们过上了好日子,显然缺乏说服力。而纪录片中海师傅的出镜,他从缺水缺电的土坯房搬进新楼房的改变,以及“是从1999年我才把电拉上来”“我做梦也想不到今儿”的淳朴话语,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与深切感慨,使纪录片被更多观众接受与喜爱。

二、故事化:《中国扶贫在路上》的内容向度


  “讲故事”是扶贫宣传工作的有效载体,但“讲好故事”绝非易事。《中国扶贫在路上》以高效的创新表达能力、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独有的大局意识,向观众生动、系统地展示了我国的扶贫成就和世界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
  1.在创新表达上下工夫。在波澜壮阔的扶贫历史中,涌现出了太多典型人物、感人事迹。尽管扶贫纪录片脱胎于新闻纪实,但事无巨细地记录,只会将一个好题材变得单调乏味。除了要以亲历者、见证者之姿投身扶贫一线,感知亲历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更要在创新表达上下功夫,让扶贫故事更有吸引力。《中国扶贫在路上》大胆走出新闻纪实藩篱,探索出两条路径,让扶贫故事获得直抵人心的力量。一是小说式叙事,即从受众兴趣点、议题聚焦点、情感共鸣点出发,突出讲述相关内容,没有宏大叙事的肃穆感,多了平易轻适的盎然趣意,吸引观众持续观看。二是视听符号元素多元多态,扶贫故事的目标是“传情达意”,但实现此目标的前提是吸引观众,在纪录片中,大量视听元素的融合使作品更显活泼、灵动,也牵引出观众的情感与好奇。如每一集的片头,以层云叠涌、风吹草低、山川壮美等视觉盛景,配合一曲昂扬蓬勃的背景音乐,极具视听效果,唤起观众的收视期待。
  2.围绕“精准”二字做文章。近年来,扶贫纪录片已经成为扶贫宣传的一种创新路径,各大主流媒体、商业平台斥巨资拍摄了一大批扶贫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扶贫相关的各个领域。然而,这些扶贫纪录片以大格局勾勒时代巨变的居多,真正深入阐释脱贫内在机理的较少。《中国扶贫在路上》在“精准”二字上做文章,以明确的指向、精巧的结构、专业的解读、独到的细节达到“以小见大”的叙事目的。第三集《志启未来》中,重点解读了生态扶贫的逻辑:将产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在治理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周围的贫困状况。不仅展现出纪录片的知识科普价值,也为边疆牧区提供了一种智慧扶贫、精准扶贫的思路。
  3.坚持全局观,避免报道极化。扶贫作为一个宏大话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讲好扶贫故事”需要以全局观进行现实关照,否则就会出现片面化、绝对化问题,甚至会被舆论场上的一些杂音影响,将扶贫中出现的偶发问题归咎为社会问题。《中国扶贫在路上》坚持从大局出发,对主流、支流加以辨别,给扶贫宣传工作提供了启发。一方面,认清脱贫攻坚新形势。我国扶贫与自由主义国家的“慈善”“社会福利”不同,后者具有普惠性质但缺乏可持续性;扶贫不仅有对贫困群众的“输血”,更重视扶贫的精准性和持续性,以帮助其获得“造血”机能。因此,纪录片除了展示扶贫成就,也对扶贫的艰巨性、针对性、可持续性有着明确指向。另一方面,务求事实准确。纪录片对扶贫中出现的阻力、困难直言不讳,如个别地区曾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过其出发点并非单纯批评,而是正面的、有导向性的,让观众和当地群众知道,这些问题是扶贫大势中受限于目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而党和政府始终在想办法攻坚克难,最终推动问题解决的同时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立体化:《中国扶贫在路上》的传播向度


  扶贫纪录片能否受到社会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关键还要看其传播水平。《中国扶贫在路上》基于主流媒体资源优势,以全媒体思维和品牌化手段,不断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引发海内外强烈反响。
  1.社会热点与主流平台结合,引起反响。社会热点与主流媒体的结合,为《中国扶贫在路上》广泛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扶贫作为政策热点,其本身对观众的感召力就很强,特别是2020年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其次,《中国扶贫在路上》中置入了许多社会性议题,能够直触人心、叩击时代,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包括“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每一个议题都触及和揭示了普通人所承载的社会性内涵。其中,第一集《减贫之路》“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教育问题具有代表性,通过讲述当地孩子上学须翻越悬崖上几公里的“天梯”,呈现出当地义务教育普及的困境,从而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教育资源。此外,《中国扶贫在路上》由人民日报社出品,不仅有着人民日报社的权威性、影响力作为支撑,还依靠稳定的目标收视群体,瞬间引发强烈关注。社会热点与主流平台的强强联合,使《中国扶贫在路上》占据了更有利的传播空间和收视期待。
  2.跨平台构建传播矩阵,辐射全网。主流平台创作的扶贫纪录片专业性强、权威性高,但也存在传播过度依赖主流平台的短板。这就造成扶贫纪录片传播信息面窄、传播随意性强,缺乏及时、必要的反馈机制,一旦某一环节无法完成使命,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中国扶贫在路上》团队与当下传播生态相呼应,构建跨平台传播矩阵,使该片在电视端和网络端均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业界赞誉。首先,根据各新媒体平台特性及传播规律,倒推内容生产,进行素材多重编辑,提升分发效率。其次,将宣发平台扩大到微信、微博、腾讯视频、人民网等全媒体平台,其中,在电视台、视频平台投放完整剧集与分集预告,满足有传统收视习惯的观众;在微信、微博投放宣传片、片花及预告,满足受众“轻阅读”习惯;在抖音、快手投放短视频、海报及话题,给受众以精彩看点与更多期待。最终,全媒体矩阵合力使得《中国扶贫在路上》在全网引起连锁效应,表现出强劲的传播态势。
  3.做好扶贫重点工作新闻宣传,锻造品牌。人民日报社作为主流媒体,在扶贫宣传上有着把握新形势、聚焦大目标的重要责任。其扶贫宣传除了“向外看”,还注重“向内看”,为扶起群众脱贫的“精气神”服务。《中国扶贫在路上》强调做好扶贫重点工作新闻宣传,实现宣传价值最大化。首先,在观念上,厘清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误区,体现出做好扶贫宣传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其次,重视宣传贫困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充分挖掘贫困群众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传播自强脱贫的好故事,如贵州丹寨县苗族妇女杨那牛面依托传统蜡染技艺成功脱贫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既能看到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等给贫困群众带来的改变,又能看到贫困群众勤奋扎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僅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还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与信心,体现出纪录片的价值性、品牌力和社会责任。
  作者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王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了ITU-R3DTV中的常用概念,探讨了利用HDTV广播来传输3DTV时,由此涉及到的几种兼容CFC,CDC,FCC,SCS以及服务兼容的特点。  【关键词】3DTV HDTV 立体电视 帧兼容  2009年11月,ITU-R发表了“Featuresofthree-dimensional televisionvideoforbroadcasting”的报告,为3DTV发展路线图提出
期刊
2021年8月23日,清華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央视市场研究(CTR)、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等机构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1)》,并开展了以“传媒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研讨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出席发布会并致辞,清华大学崔保国教授发布新书研究成果。CTR总经理徐立军、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C
期刊
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纷纷借助互联网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对外传播方面,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彰显出诸多新特征。《中国日报国际版》作为我國主流媒体国际化传播的成功案例,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报道形式、培养引进人才、贯穿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发展渠道,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化道路。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主流媒体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出现“全程媒体”“全息媒
期刊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媒体融合发展为纪录片生产传播带来了更多机遇和途径。5G时代来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仅重构了新的传媒生态,也使得纪录片产业与互联网并轨,有了更多新的创作形态和时代内涵。与此同时,纪录片受众的审美取向以及参与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新媒体纪录片呈现出新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 网生时代 跨界创作 泛化生产  继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电视荧屏
期刊
随着视音频技术的进步,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视觉的享受,收看高清电视的兴趣和欲望也迅速提升,对高清节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各级电视台都在纷纷建设自己的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力争早日开通高清频道,实现高清节目的播出。  作为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核心,高清演播室系统设计由于受到眼下正处于标清向高清转换的过渡时期,播出通道还是标清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我们瑞安电视台的实际情况,为了
期刊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他指出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类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多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一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古代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以纪录片来宣传和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将我国悠久的海洋文明史和丰厚的海洋文化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传媒业也敏锐捕捉到了文创产业的时代发展脉搏,意识到了其对传媒业转型的促进作用。诸如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鲁商传媒集团等,都将文创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尤其是鲁商传媒成立了专门的文创事业部,明确了作为全媒体文创策划服务商的市场定位,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全媒体生态文创运营体系。目前,鲁商
期刊
摘要:“书单来了”是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在阅读类公众号中颇具影响力和传播力。本文通过分析“书单来了”公众号的运营策略和传播策略,及其推文的选题立意、文字风格等内容特点,综合呈现其公众号运营的精准定位、个性化内容、人文关怀式互动及媒介整合传播等要素,为图书出版行业的新媒体传播和阅读类公众号运营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书单 阅读诉求 “书单狗” 新媒体运营  自称“书单狗”并以“书
期刊
在国家广电总局于09年发表“制播分离”的改革意见后,广电行业亦加快制作网、包装网等的建设,以及与新闻网的融合。而制播网络本身也愈发精细化,并有向越来越复杂化和简单化二种方向发展。  DDP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融合了存储,文件系统,元数据管理,用户管理等的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采用Linux Debian 64bit作为存储的操作系统。既可以单个存储的方式使用,又可以储存头加都存储的方式使用,整体扩
期刊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维持印刷出版物的传统纸媒乱了阵脚。《标准晚报》自2020年初进军数字领域,将大部分视频新闻业务转移到了知名流媒体视频平台YouTube的频道上。通过优化平台服务,提升原创新闻质量,发掘平台用户资源,主动设置新闻议程,主题化播放列表等方式,逐步扩展订阅用户,实现了传统纸媒在后疫情时代的稳步复苏。本文就《标准晚报》针对YouTube平台实施的“视频战略”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