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杨景贤《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nfa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西游记》成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元末明初的杨景贤创作的杂剧《西游记》并没有引起学界过多的注意,但其对小说《西游记》的成书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篇以《元曲选外编》收录的杂剧《西游记》和世德堂本小说《西游记》进行对比,从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浅析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西游记》的成书从最早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和多种体裁的创作,学界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西游记》百回本以及永乐大典本《西游记》平话残本上,普遍认为《西游记》平话是百回本《西游记》的蓝本,从而较多关注平话对小说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
  事实上,与小说同为通俗文学的戏曲,其兴盛阶段在宋元时期,与小说兴盛的明清时期紧密接续,所以戏曲对小说创作难免存在影响,然而学界对于《西游记》杂剧的重视远远不够,目前仅见十余篇针对《西游记》杂剧的研究。
  这种现状的原因可以从几方面探究。
  首先,研究材料远远不够。现存杂剧三国戏和水浒戏多达几十种,而西游戏目前可知的一共只有十种左右,《元曲选》未见,《元曲选外编》有杨景贤的《西游记》、无名氏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龙济山野猿听经》三种,其余如南戏《陈光蕊江流和尚》、金院本《唐三藏》、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均已佚失或只留少部分残卷,资料的缺乏使得人们容易忽视戏曲在小说成书演变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西游记》杂剧艺术水平不高。一方面是由于题材的限制,西游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神化,无论是神仙妖魔腾云驾雾还是法术变化上天入地,都是很难在舞台上展现的,更难以通过程式化的戏曲动作敷演出符合人们想象的作品。另一方面,杂剧一本四折的体量难以容纳包罗万象的取经故事,虽然《西游记》杂剧六本二十四折的体量在元杂剧中已经是最大的了,但是相比起取经故事的复杂程度来说,仅能做到框架和主要人物的完整,这使得这部杂剧像是一具骨骼,没有丰满的血肉,所以不够生动传神。
  《西游记》杂剧应该是目前所见创作年代最接近小说《西游记》的同题材作品,而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没有人物和情节都比较完整的。可以推测,《西游记》故事正是在元杂剧中得以发展完善的,可见元杂剧《西游记》是《西游记》成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所以本篇以《元曲选外编》收录的杂剧《西游记》和世德堂本小说《西游记》进行对比,浅析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二、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结构对比
  杂剧《西游记》的六折分别介绍了江流和尚报父仇,三藏踏上取经之路,收行者、沙和尚和鬼子母,收猪八戒,过女儿国和火焰山,取得真经终成正果。小说《西游记》与杂剧的结构基本吻合。
  横向对比西游戏与水浒戏、三国戏,水浒戏与三国戏都是截取片段,而杂剧《西游记》是其中唯一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的戏曲,这为后世小说《西游记》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此外,此前的西游故事虽然有大量佚失,但是通过残卷及题目可以判断,它们或是讲述某一主角的命运如《陈光蕊江流和尚》,或是相关片段的展开如《锁魔镜》,而杂剧《西游记》是现存可见最早的取经核心团队完整的西游故事,这也体现了杂剧《西游记》对小说《西游记》的影响。
  杂剧《西游记》结构的完整性为小说《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杂剧的第二十三折提到“三藏国师,去西天十七年也”,然而由于折数和表演程式的限制,显然无法将这十七年间的种种磨难表现出来,所以只取了女儿国、火焰山两处加以展开,而这也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小说在杂剧的基本框架上,穿插了更多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形成环状结构。
  此外,杂剧最后一本贫婆心印一折,通过贫婆的论说,阐述了作者认为应追求本心的思想:“你若是能传心印,休说是心,则你那幻躯也犹是微尘。” 这是在之前的西游作品中所未见的。而对于本心的论说成为了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变化的主线,书中开篇提到:“鸿蒙初辟原无性,打破顽空需悟空。”
  在孙悟空出师门的时候,又叫菩提祖师告诉他:“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間,断然不可!”小说中认为孙悟空从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到降妖除魔求取真经的过程就是回归本心,修成正果的过程。这里可以看出小说《西游记》对杂剧《西游记》的继承。
  三、杂剧《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对比
  杂剧《西游记》中取经的核心团队已经固定,唐僧先后收服犯错赎罪的龙马、压在山下的孙行者、河妖沙和尚、强占民女的猪八戒,这些人物的基本遭遇也具有了大概的雏形。但是杂剧中人物相对来说不够立体,个性特征不强,缺少曲折的剧情。
  从具体的人物形象刻画上来说,小说《西游记》在保持杂剧《西游记》核心团队的同时,充分发挥小说曲折生动的特色,为每个角色的性格赋予了更多层次性。
  杂剧《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去天庭盗丹盗酒的情节单纯地表现出不服管束;而小说在全书开篇通过大闹天宫,把一个恣意放心、敢于反抗、追求公平与自由的齐天大圣刻画得生动形象。杂剧中的唐僧是自己很有主见,并且懂得管束徒弟的师父;而小说中的唐僧继承了博学并且一心向佛的特质,但是为了凸显孙悟空的神勇弱化了唐僧的形象。杂剧中抢亲的猪八戒形象比较单一;而小说在继承抢亲情节的基础上,将猪八戒刻画成了在丈人家吃苦耐劳、勤劳肯干,面对媳妇憨傻乖巧,取经路上有种种小毛病的立体形象,将猪八戒的角色写得非常贴近普通人。杂剧中,神仙、妖怪等同类型角色通常会有程式化、雷同性的问题;而小说中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也会有凡人的小心思,会挣面子、使计谋、讨价还价,妖怪也是形形色色,每一个角色都透着鲜活的生命力。
  向内剖析,小说《西游记》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杂剧《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刻画技巧。
  杂剧《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多透露出人欲,人物语言更加俚俗,孙行者、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不守佛家戒律的,这体现了宋代理学以“存天理,灭人欲”束缚人们思想后,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下层百姓要求自然人欲得到释放的一种愿望,也符合杂剧作为一种在勾栏瓦舍演出的艺术形式的通俗特色。而小说人物对话吸收了杂剧作为通俗文学的俚俗幽默,同时又有更多文人创作的色彩,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出了当时下层文人要求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愿望。
  杂剧《西游记》在取经途中并未表现出师徒思想的转变,只在最后由贫婆点出“传心印”。而小说将杂剧的这一主旨提到很重要的地位,开篇统摄全篇,并且贯穿于整个八十一难中,体现出人物的逐渐转变、回归本心、终成正果的过程,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实现了将主旨表达得更加细腻深刻的目的。
  杂剧《西游记》受到戏曲艺术表演的限制,人物形象刻画体现出的更多是人性。而小说由于超凡的想象力,将人物形象的人性、神性、动物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杂剧《西游记》在结构、人物形象、基本故事情节以及语言等方面都对小说《西游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小说《西游记》成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杂剧《西游记》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小说《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及深刻内涵。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作者简介:王佳莹(1993—),女,河北三河人,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清文学)。
其他文献
歌唱家关牧村三个重要的艺术成长阶段分别是童年的艺术启蒙、工厂环境的历练与专业的系统学习。前两个阶段都是在天津这座城市发生的,而第三个阶段是从天津起始的。本文通过对关牧村艺术发展三个重要阶段的梳理,旨在分析天津这座城市的地缘文化优势与其演唱艺术风格形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地缘文化优势的分析,总结关牧村艺术风格形成的宏观与微观环境各自的作用。  一、关牧村简要介绍  关牧村,我国杰出女中音歌唱家,以独
期刊
动画影视作品发展需不斷创新,创新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影视作品文化创新。创作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视觉感非常重要,文化寓意也很重要,只有两者相结合进行创新,才能够创作更多经典动画作品。基于此,本文阐述动画影视中的文化,分析动画影视的创新、民族文化的融入,以及分析迪士尼的文化创新,以期对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动画影视不仅仅受小朋友喜欢,现在的影视动画融合科学技术和文化创新后,许多成年人也非常喜欢动
期刊
笔墨纸砚是中國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宝,从书法到绘画,笔墨纸砚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的说法产生于南北朝时期。从宋朝之后,“文房四宝”便成为特指,主要指的就是湖笔(浙江省湖州出产的毛笔)、徽墨(安徽省徽州出产的墨条)、宣纸(安徽省宣州出产的宣纸)、端砚(古端州出产的砚台),文房四宝的发展也促进了书法创作的发展。  湖笔的产地是浙江省湖州吴兴县的善琏镇,一般的湖笔分为羊毫
期刊
酒店名称作为酒店的“名片”,包含了許多寓意。有的酒店依托某段历史命名,有的酒店依托风土人情命名,有的酒店依托名人命名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酒店,特别是星级酒店的名称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包罗万象,呈现出不同特色,其中所包含的语言文化也别具一格。本文就全国部分星级酒店名称的语言文化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以后星级酒店的命名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星级酒店命名在整个酒店界发展过程中,起
期刊
学习与思考绝不是彼此分裂的单一行为,学习者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学思结合不但对单纯的知识学习意义重大,而且在对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也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因此非常值得教育者去继承与发扬。  一、学思并重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话的意思皆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到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一个人若是
期刊
桃源木雕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静相合的传承状态下延续千年,又在传承中不断融入时代产物,赋予了桃源木雕无穷的生命力。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收集,深入桃源县探究桃源木雕技艺传承,分析对其工艺的认知,以期促进桃源木雕的活态传承与多样发展。  桃源木雕是发源于武陵山尾脉沅澧流域的一种民间木雕形式,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进入初兴阶段,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木雕作为摆件和家具,也作为礼品和艺术品,其属性之间存
期刊
唐波清小小说集《轮回》体现了追寻真善美,鞭挞假丑恶的思想,追求纸短意长语言表达和精于设计、巧妙安排的情节设置,这些都是值得欣赏和总结的范例。  唐波清,湖南常德一位年轻作家,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小小说创作,曾获“2017年度全国小小说十佳新锐作家”和“世界华语2018年度微型小说十佳新锐作家”殊荣。小说集《轮回》收录小小说56篇,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向,表达了对真善美的
期刊
李娟在《冬牧场》中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陌生的世界,即使那是一个环境艰苦、条件落后,有时甚至基本生存都成问题的地方,但也抵挡不住读者对“冬牧场”的向往与喜爱,一方面是因为非虚构化写作对于读者的吸引,另一方面则与整部作品所表现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陌生化叙事有着重要的关系。  本文通过使用陌生化理论,对青年作家李娟《冬牧场》进行分析与解读,从作品所表现的环境、人物、语言三个方面的陌生化处理进行研究
期刊
郑州画像砖是中国画像砖艺术的一朵奇葩,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上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析了郑州画像砖艺术的构图、题材,与南阳、洛阳画像砖的对比和画像砖的审美特性。画像砖的历史史学和文化价值在于可以对历史文学里的存疑之处进行补充。郑州的汉画像砖记载了汉代人“厚葬”和“升仙”的思想文化,在艺术价值方面对后世中国绘画“写意性”的大气雄浑风格和“线”的生气、激情、粗犷的基调奠定了基础。  郑州
期刊
《红楼梦》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艺术成就之一。红学家徐恭时曾专门统计了《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495个男性人物,480个女性人物,其中732个有名有姓。贾宝玉无疑是这732人中的核心人物,他是连接其他人物的纲,是故事情节结构的枢纽,曹雪芹所要表达的精神和灵魂。脂砚斋明确指出,宝玉这个人,“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