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认识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3937614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价值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和支柱,就是对价值形成过程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与革命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领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真理性受到质疑与挑战,按劳分配已经不再是唯一标准,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挑战,也要积极看待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挑战;意义
  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及主要内容
  1.1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源泉
  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 1662 年的《赋税论》中提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观点,这是首次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由流通转向了生产。威廉·配第觉得,劳动是体现价值的根源,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了价值,且区分了“政治价格”、“自然价格”、“真正的市场价格”。此外,他还初步的提出了劳动的复杂性与简单性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他提出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却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形成了劳动价值论的雏形。亚当·斯密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补充,于1776 年发表了闻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并对其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他提出“应当注意,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它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工资、土地资本和资本利润构成了商品的真实价格,科学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以亚当·斯密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为基础。
  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他提了由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形成商品价值,但物化劳动只是转移自身价值并不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比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更加坚定地坚持了劳动是“唯一原则”的观点。他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观点,同时根据劳动价值论对斯密、萨伊等人关于非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某种使用价值进行的特定的生产活动,它体现了包含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中原有价值向新商品中的转移,并创造出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于劳动二重性的发现,才解开了物所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彻底揭示出了商品经济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
  在劳动二重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明确阐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者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他提出,商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二重属性,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基本规律,价格除了受价值决定,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规律使得生产者必须尽量缩短自己的生产时间,使得自己的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这样,生产者才能获得效益,否则只能因效率低下被社会淘汰。这就让整个社会的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引领社会前进。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并围绕着物质产品生产过程而展开的,与物质产品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业部门基本上被排除在价值创造的考察范围之外。但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相比,现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服务化趋势,服务业的生产和就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而将大部分服务业部门排除在外的劳动价值论受到了经济现实的挑战,深化对服务劳动与价值创造过程的认识,成为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2.2 科技革命引起的劳动形式和价值创造方式的变化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所依据的生产方式是工业机器大生产,活劳动在运用生产资料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中创造新的价值,生产资料则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价值转移,活劳动与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流程很清晰。但是,现代科技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出现了无人车间以至无人工厂,活劳动的耗费降低到最小程度,而物质财富及其体现的价值量却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其中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9 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向前滚动了一百多年,具体的历史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围绕着劳动价值论而进行的,并没有超出这一范畴,那么,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在我国的建设中,劳动价值论依然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人道主义的坚持。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单一按劳分配的正义性和合理性,他认为要充分保证劳动者的权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劳动主体得到解放。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助于保证劳动者的权益。目前,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休息权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等现象比较普遍,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助于减少这种情况,至少用人单位能够意识到不能侵害劳动者的基本权益,这样,反过来也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对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也大有裨益。第二方面,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将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的指导思想。依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收入分配的制度,而劳动价值论不能成为分配制度的依据。依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根源,物化劳动在劳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但是并不能直接形成新的价值。所以,在建立一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的是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4 总结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更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注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员工的需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员工的权益,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继续延续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精神,对于今天“以人为本”的坚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科技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困境与出路》.刘冠军.[J].学术界. 2008(03)
  【2】《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新探》.何炼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3】《科学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李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3(02)
  【4】《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现代拓展》.孙峰.[J]. 南方论刊. 2011(04)
  【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再认识》蔡云辉.[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05)
  【6】《商品价值新论》.冯春安.[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
  【7】《深化認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刍议》.何桂美. [J].鄂州大学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王佳玲,女,汉族,内蒙古人,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flash动画制作》是很多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实践类专业课程,但是在动手操作实践环节,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合作学习模式。经教学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sub>3</sub>)病情凶险,且易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虽然近十年来此型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一定进展,改善了病人的预后,但由于目前仍主要依赖细胞毒性
通过分析220kV某变电站值班员将110kV母联100开关由热备用转运行时110kV母联100开关远方合闸失败的案例,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推理出各种可能的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用驱虫谷按生公斤体重2克一次喂服,驱除鸭消化蠕虫效果好,方便安全。
摘 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是智慧灵感的源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研究的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在学校
摘 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可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协调分析、单位根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经济学加以实例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但是科技投入并未有效提升农业经济,两者间没有搭建合理协调的回馈体制。我国往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农业科技投入以促进稳定的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经济增长;动态关联性  一、前言  
<正>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在梗塞部位心电图呈ST段抬高的同时常伴有对应导联ST段的压低,过去认为这种ST段的压低系下壁导联ST段抬高在前壁导联的镜面投影.然而,晚近的研究发现
本文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调查我省5个县猪血清720份、经统计分析表明全省猪布氏杆菌病感染呈上升趋势,长泰 县阳性率最高(22.74%),其中种猪和菜猪及母猪和公猪的SAT阳性率差异显著。
古代中国曾存在过一种以法及其善,Yi,美(三字均以“羊”为内核)为特质的“羊文化”。古人将“羊”视作“神判”和“吉祥”物。法的古文写作“法”,其中的“廉”就是神判“解廉”(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