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道映物,神采焕然

来源 :创意设计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tity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漆器是我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起源于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介绍了扬州漆器的工艺制作特点,着重探索了螺钿漆器的镶嵌工艺制作步骤。
  [关键词]扬州漆器;螺钿镶嵌;工艺特点
  [Abstract] Yangzhou lacquerware is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special arts and crafts, it originated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evelope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flourish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dating back more than 2400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Yangzhou lacquer ware have been forming a unique decorative art graduall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Yangzhou lacquer ware and put emphasis o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other of pearl inlay.
  [Key words] Yangzhou lacquerware; Mother of pearl inlay;Process characteristics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号:2013NXY14)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素描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阶段性成果。
  漆器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是我国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漆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并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漆器,是以漆为髹饰媒介的器物,“髹”是用漆涂器,“饰”为“纹饰”之意,中国古代用漆涂物并施以纹饰称之为“髹饰”。漆器自诞生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岁月发展,至明清时期已是“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矣”。其中,扬州漆器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扬州漆器充分展现出品种丰富、色彩绚丽、技艺精湛等特点,同时将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在一起,在全国漆器行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扬州漆器于2006年被选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福州脱胎漆器、平遥推光漆器以及重庆漆器并称为“中国四大漆器”。


  一、扬州漆器的发展历史
  扬州漆器发源于战国时期,距今近两千四百年的历史。从出土实物可以看出,当时漆器的造型和髹饰技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到了汉代,漆器被广泛用于生活中,其造型和装饰手法也更为精美多样。隋唐时期,扬州的漆器制作工艺已十分发达,螺钿镶嵌的工艺技法也相当成熟,螺钿镶嵌产品也随之日益增多。宋元时期,扬州漆器又有了新的发展,雕漆的工艺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继出现了剔黄、剔绿、剔彩等多种装饰技法。至元代又出现了新的工艺技法——软螺钿镶嵌。此种技法选用的螺钿片也逐步向薄而透明的方向发展,如黄成《髹饰录》中就有“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的描述。扬州软螺钿工艺技术的出现,标志着螺钿镶嵌工艺的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也为明清时代出现的点螺漆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明清时期,扬州漆器工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作坊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另外,用漆器命名的街巷亦有很多,如“漆货巷”“罗甸巷”等。
  扬州成为全国的漆器工艺中心,盛极一时。扬州人李斗在其著作《扬州画舫录》中就描述过一位夏漆工,他善于制作仿古漆器。“漆工善古漆器,有剔红、填漆两种。以金、银、铁、木为胎,朱漆三十六次,镂以细锦。盒有蔗段、蒸饼、河西、三撞、两撞诸式,盘有方、圆、八角、绦环、四角、牡丹花瓣诸式,匣有长方、两三撞诸式”,夏漆工制作的漆器造型品种多样,制作精良,故其生意兴隆并以此致富。


  二、扬州螺钿漆器的工艺制作特点
  扬州漆器是我国传统的特种工艺品,它历史悠久,隽秀精致,技艺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采用勾、涂、刻、绘、填、雕、镂、镶、嵌、磨等多种手法,具有平、亮、细、雅的艺术视觉效果。工艺装饰种类有雕漆工艺、点螺工艺、平磨螺钿工艺、骨石镶嵌工艺、刻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彩绘(雕填)工艺、彩漆平嵌工艺、磨漆画制作工艺、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等十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是多宝嵌漆器和螺钿漆器,其中点螺漆器的工艺制作要求很高,其结构之严密、制作之精细是其它镶嵌工艺所不能及的,是被国家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品。
  螺钿镶嵌又称螺填、钿嵌。螺钿的“钿”字,据《辞海》,是镶嵌装饰的意思,如用金镶嵌,称为“金钿”,用翡翠珠宝等制作成花形的首饰,称之为“花钿”。螺钿镶嵌工艺是用贝壳的薄片磨制成人物、花鸟、文字或几何图形等形象,再根据画面的需要镶嵌在髹漆器物之上的一种装饰工艺技法。因为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色彩华丽多变,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所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装饰艺术品,被广泛的运用于漆器、家具、盒匣以及相关的工艺品上。


  螺钿镶嵌的历史相当久远,相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漆器,至唐代,螺钿镶嵌工艺已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特别是铜镜漆背螺钿(图1),堪称这一时期的工艺瑰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了西周时期的螺钿镶嵌漆器,其中的彩绘兽面凤鸟纹漆器就采用了螺钿镶嵌工艺(图2),这件器物也是迄今我国所见的最早的螺钿漆器之一。   扬州螺钿漆器的镶嵌工艺技法非常丰富,通常可以分为挖嵌螺钿、平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所谓挖嵌螺钿又称镌钿,明清时期开创,是将贝壳、螺片磨制成各种形状的物体,高出于漆面而镶嵌,最突出的特点是有明显的立体感。挖嵌螺钿所用的螺片质地厚实,色彩较为单一,一般取材于色彩不太绚丽的老蚌、王珧等贝壳,其厚度通常在0.5-2毫米之间,画面多以花鸟为主,富有立体感。平磨螺钿又称硬钿,起源较早。平磨螺钿采用的螺片是珍珠贝、云母、海螺等材料加工制成的薄厚一致的平片(其厚度在1毫米以下),再将其打磨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根据画稿设计的要求,平嵌在乌黑的漆底之上。看上去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用手摸上去则光滑平整,所以称之为“平磨螺钿”。“点螺”又称“软钿”,区别于螺片较厚的硬钿而名,点螺所用螺片薄如蝉翼,柔软而又富有弹性。 扬州的“点螺”漆器艺术可以说是在“平磨螺钿”漆器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工艺是将优质的珍珠贝、云母、石决明等材料除掉角质层,选取它质地坚硬、色彩绚丽的部分,手工打磨成薄如蝉翼、大小不等的螺片(约人发直径的1/2)。然后用特制的工具,按照图案花纹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文字把它们一丝一点地镶嵌于乌黑的漆底之上,有时侯还用金丝银线等材料来进行装饰,最后精心髹饰,推光、揩清而成。整个作品具有漆面光亮如镜,色彩绮丽、随光变幻、灿若虹霞的艺术特点。


  (一)平磨螺钿工艺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在全国是有很大影响的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装饰工艺将色彩绚丽的海螺、蚌壳等材料手工打磨成薄厚一致的平片,再根据画面的需要制作成人物、花鸟、文字或几何图形等图案,拼贴、镶嵌于各类器物的漆坯之上,再通过精心的髹漆工艺,而后抛光形成漆器工艺品。《髹饰录·填嵌》中说:“螺钿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沙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平磨之说,与其工艺特色和制作方法密切相关,即将镶嵌的螺钿片通过手工精心打磨而与漆面齐平,使产品具有漆地光滑如镜,色彩分明,图案精美,风格清雅的艺术效果。


  制作平磨螺钿漆器第一步是做螺片。做螺片就是指把精挑细选的深海螺贝、云母等优质螺片,去除角质层和石灰层后,耐心打磨成厚度小于1毫米的薄片。然后根据画面的要求, 用钢丝手弓把螺片一片一片地锯出各种形状。
  以作品《扬州风光》为例(图3),要制作一幅《扬州风光》漆台屏,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元素,把螺片切割成亭台楼阁、船只桥梁、花草树木等形状(图4),而不同的纹样和不同的角度需要的工具造型也是不一样的,如作品《扬州风光》中花卉的体量小但是造型弧度较大,因此要用相对应的短小而弧度大的工具造型,而亭台楼阁体量大且挺直,要用相对应的长且直的工具造型,这都需要精巧的工具和艺人精湛的技艺。这些工具都是工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使用习惯自己制作的,如切割螺片用的手弓,都是工人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制作的。制作手弓,首先要选取专用钢丝,用特制的铁錾把钢丝的三面都打击出锯齿,然后再安装到手弓上。一根长30厘米左右的钢丝锯还用不到十分钟,所以工人一天要用几十根甚至上百根钢丝锯。螺片锯好以后为了表现螺片色彩的丰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工艺制作,即对螺片进行垫色。所谓垫色就是用特殊颜料把所用螺钿片的反面对照图案色彩设计的要求涂上相应的颜色。如《扬州风光》中的花是红色,就在其背面涂上红色,而叶子是绿色的,就在其背面图涂上绿色(图5)。由于螺片有一定的透光性,经过精心打磨后,色彩就会从螺片的背面透过来,打破了螺片单一色彩的缺点。


  螺片形状做好后就是粘坯了,所谓粘坯是指使用粘和剂按照画稿设计的要求把螺片粘在漆坯上(图6)。粘接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各个物体的位置要和图纸一致,不能有差错,不然粘贴出来的画面就会比例失调,缺乏美感。熟练的工人无需图纸,仅凭经验也可以一丝不差的把螺片粘贴好。所有螺片粘好后,还需要再髤涂漆层,漆层的厚度要适宜,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漆层太厚磨得时候会费工费力,漆层太薄会使螺片凸起画面不平,所涂漆层以刚好把螺片覆盖住为宜。
  等髹涂的漆层干燥后就可以进行磨钿了,磨钿时注意力度要均匀,由于螺片较薄,力度重了,螺钿可能磨破或直接磨没了,力度轻了,图案画面又透不出来。整个过程全部是依靠工人师傅丰富的经验。其后是画纹,因为粘贴在漆底上面的螺钿片只有物体的外轮廓,不能完美展示画面的视觉效果,特别是结构复杂和线条精密的部位,所以还需要参照图案设计稿用特制的勾线笔蘸取墨水在螺钿片上进行勾线,以加强作品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扬州风光》中的山石树木,粘好的螺片仅有外轮廓,具体山石的层次,树木的枝叶都是空的,要经过工人画纹来完善。画面中桥梁楼阁都是较直的线条,画纹时还要要借助尺子等工具,以保证画面的视觉效果。画纹工人一般都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有较好的美术功底,熟练的画工无需看图纸就可以一气呵成、丝毫不差地完成作品,新手画工由于对画面不熟悉,一般需要看着图纸作画。


  画纹完成后进行罩漆,由于螺片时间长了容易风化,罩漆可以有效的保护螺片,延长漆器的使用时间。待所罩漆层干燥后再对漆面进行磨平,磨平是漆面是否平整的关键一步,磨平时先用较粗型号的砂纸打磨,打磨到漆面基本平整后再用型号极细的砂纸细心打磨,直至漆面平滑如镜(图7)。作品背面也要打磨平整,待正反面都打磨平滑后放在晾台上晾干。   最后一道程序为推光或称抛光,传统扬州漆器是人工推光,现在为节省时间多用机器抛光。抛光时要先在漆面上刷上抛光专用的腻子。然后在抛光机器上进行抛光,直至漆面呈现出光滑如镜的效果,这样一件平磨螺钿漆器就算完成了(图8)。
  扬州平磨螺钿的代表作品如《春满人间》,其画面当中鲜花烂漫,锦鸡身体的翅膀部位色彩绚丽、随光变幻,表达了福满人间、万象更新的一片美好景象。平磨螺钿漆器工艺品因其选材的限制,颜色大都以黑色底为主,题材也以花鸟树木为多。现在扬州平磨螺钿漆器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蓝、绿、白等色彩作为底色的作品(图9)。
  扬州平磨螺钿漆器作为传统特色工艺,近些年来一直不断地改进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作工艺方面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画纹工艺代替了开纹工艺;画纹不仅仅减少了工艺流程,更重要的是弥补了很多开纹所不能完成的技法,大大缩短了漆器的制作周期,也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其次,突破了单一黑底的色彩限制;作品底色打破了单一黑底的色彩限制,出现了红色、绿色、蓝色等多种色彩的底色。再次,改善了人工抛光的传统技法;传统的抛光技法是手工抛光,现在改用了抛光机,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抛光所用的时间。这些改进不仅仅是缩短了螺钿漆器工艺的生产时间,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它的艺术效果。
  (二)点螺工艺
  扬州漆器螺钿镶嵌的工艺技法非常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软钿中的“点螺”,又称“点螺漆”。《髹饰录》载:“(螺钿)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壳色有青、黄、赤、白也。”大意是将螺钿薄片根据其不同色彩分割成不同形状的小块,根据需要,镶嵌成纹。王桂平在《论点螺漆器艺术》中说:“扬州点螺漆器工艺难度较大, 它以天然的‘螺’为材料。先选择贝壳或夜光螺等原料,精制成薄如蝉衣的螺片, 将细微极薄的螺片, 用特制的工具一片片地点植在乌黑的漆坯,构成图案, 再用精细工艺制作为结构谨严, 画面优美独树一帜的‘点螺’艺术作品。”由于钿片薄如蝉翼,又称“薄螺钿”。又因这种钿片细小如点,制作时又需一片片地点在漆胎上,故又称其为“点螺”。
  扬州的“点螺”漆器可以说是在“平磨螺钿”漆器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是螺片越来越薄、技艺越来越精湛的过程。所谓“点螺”,“点”指技法,“螺”指材料。把挑选好的优质螺贝细心磨制成均匀的薄片(相当于人发直径的1/2),然后精心选择螺片表面匀净而又色彩缤纷的螺片,用专业的手弓锼锯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其制作步骤与平磨螺钿工艺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扬州“点螺”的代表性作品有《锦绣万年春》台屏(图10),作品画面以孔雀为主体,以紫藤和松树作为背景,画面中作为主体的孔雀亭亭玉立,青色的紫藤花儿朵朵盛开,与青松交相辉映,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数百个松球由近万根松针组成,八千多根翠绿的羽丝组成孔雀蓬松的尾羽,每根翎眼不仅套用了黄、橙、绿三色螺片,还巧妙地镶嵌了闪闪发光的金片”, 作品边框还用竹叶形状的二方连续图案进行装饰,台屏的背面用金色的梅花绘制而成,传统的松竹梅题材,表达了中朝人民友谊长久的主题。台屏精巧细致,画面随着光线不同角度的照耀,随光变幻,异彩纷呈。扬州“点螺” 漆器艺术,因为它制作技艺要求很高,材料又很珍贵,所以与扬州其他漆工艺相比较很少出现大尺寸的作品,多以中小件礼品的形式为主(图11)。


  三、扬州螺钿漆器的创新与发展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扬州螺钿漆器的功用方面看,它契合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首先其作为器物的实用性能存在,符合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和使用习惯。其次,它作为一种室内装饰品的形式存在,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扬州现代螺钿漆器艺术在与传统漆器艺术的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创新,在汲取传统漆器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现在的时代特征、挖掘自身价值,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作品。


  扬州螺钿漆器同全国其他地区的漆器作品相比较而言,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工艺品种方面,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传统的扬州螺钿漆器工艺精巧、造型雅致、色彩变幻,体现的是与扬州人文风格相融合的特质。扬州漆器艺术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逐步成熟,无论在形态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产生了许多新的观念,逐步向高雅艺术与实用器物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扬州漆器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产了种类繁多的台屏摆件以及首饰盒、钥匙扣、名片夹等各类实用器物。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现在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扬州螺钿漆器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明了其蕴含的丰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信经过历史的孕育与时代的滋养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将愈发凸显。参考文献:
  [1][明]黄成.髹饰录图说
  [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王世襄.王世襄集:髹饰录解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长北.中国手工艺漆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2010.
  [4]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一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5]乔十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6]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张燕.扬州漆器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张燕.扬州漆器的制漆、制胎和髹涂[J].中国生漆,1992(4).
  [9]倪建林.漆器艺术:髹漆成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于明.中国美术全集·工美卷(上)[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陈丽华.螺钿漆器与衬色螺钿漆器浅议[J].文物.1997(02).
  [13]李玫,徐邠,孙卫华.扬州现代漆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14]翁纪军.千文万华漆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15]王桂平.论点螺漆器艺术[J].中国生漆, 1992, 11(3):38.
  张志雁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注重其审美功能。首饰作为与人类身体最为亲近的艺术品,也正在改变着自己的功能定位与表现形式。材料语言一向是首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伴随着现代首饰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发展,首饰的制作材料已经冲破金银与宝石的藩篱,综合材料表现对现代首饰设计的介入已逐渐显现出其必要性与趋向性。  [关键词]综合材料;首饰设计;理念;工艺;视觉  [Ab
期刊
[摘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法国为中心兴起的装饰艺术运动席卷全球,影响广泛。在这场具有折衷主义色彩的设计运动当中,来自对过去的怀念、未来的畅想成为风行一时的设计灵感,并且混合了其时西方对原始艺术、东方情调的追捧。漆艺作为深具东方魅力的独特装饰,被奇妙地融合到西方设计之中,主要应用于高级的家具、日用器皿及首饰设计订制上。这种订制的奢侈设计作品大多继承了18、19世纪以来为上流顾客服务的倾向,与日渐
期刊
主持人的话  上海设计一直被赋予“工具”和“价值”的使命。前者是指其不断被作为提升产业能级的手段,具体地表现为在整合全球先进技术、造就合理设计的过程中持续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后者是指通过设计,进一步增加了设计成果的附加值,从而产生了明显提升大众生活品质、摧生上海品牌的效应。  认识上海设计的特性首先必须关注影响上海设计发展的各种要素,从宏观层面梳理其逻辑结构,探究其意义,因此我们特别选择邹其昌
期刊
[摘要] 中国夹缬工艺有着古老的传统与悠久的历史,其在漫长历史过程中作为床品、服饰等植物纤维材料的装饰性技艺而存在。位于浙江中雁荡的乐清市的黄檀硐村曾因制靛及蓝夹缬技艺而闻名,乐清市白石镇陈氏家族作为乐清蓝夹缬工艺的传承者至今仍维系着蓝夹缬的加工与生产。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浙江乐清;蓝夹缬技艺;传承  [Abstract] The Chinese board painting handicr
期刊
此处所言“物语”,不是日文里《源氏物语》之类的故事或杂谈之谓,而是根据事物的特性、人群的习俗等,将人的表达物化,或将事与物拟人化,赋予情感的寄寓。  别具风情的民俗民艺就是这样的“物语”,却有许多湮没于时光尘埃或“养在深闺人未识”。扎染、漆艺的古老神奇,纹饰、用色的象征寓意,匠作之间数不胜数的约定俗成,我们对这些有多少了解和想象?  时尚生活的光怪陆离,每每造成对民俗民艺的稀释甚至伤害——以为“土
期刊
[摘要]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新疆克孜尔等地石窟寺留下了丰富的、以菱格画为主的佛教壁画艺术。随着佛教的东传,这种菱格形式的故事画发生了演变,敦煌莫高窟的连环形式故事画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反映。本文则重在探讨克孜尔菱格画到敦煌连环形式故事画的演变过程,立足于两者在形式结构上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从风格形式分析入手,结合佛教和艺术的发展规律,试论这种“继承”和“发展”的演变结构。  [关键词]佛教;克孜
期刊
修身于交,修己于宏。  我国根雕历史源远流长,根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具备了鉴赏和提升自然美的能力。一个好的根艺让人陶醉,让人遐想。“美是自由的象征!”这是二十世纪中国五大美学家之一、“主观派美学”代表高尔泰先生的言述,它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美是自由的象征命题,成为人们向往艺术、崇尚美的格言。  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源静则流清,本正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陈
期刊
[摘要]盖瑞不是一个自觉的解构主义者,但他的创作实践和建筑理念与解构主义有诸多相合之处。盖瑞的“创造性否定”设计策略颠覆了传统建筑图式,却避免了玄奥的概念操弄和肤浅的形式游戏。他通过更加复杂的整体性和秩序的重建获得建筑实体的均衡,并以此真正有效地拓展了建筑空间的疆域。  [关键词]解构主义;创造性否定;游戏;均衡设计  弗兰克·盖瑞(Frank Gehry)是当代少数几个具有广泛影Ⅱ向力的美国建筑
期刊
对于经常穿梭于上海市中心主要CBD的时尚人士来说,一定会对刘毅老师用集装箱以及汽车漆、贴纸创造的色彩斑斓的公共艺术作品《社区幻想Community Fantasy 201501300214》(图1)印象深刻。该作品以POPPER的集装箱作为创作对象在城市中心登陆,呼应作品中城市化抽象的图案元素,并以“箱体”的语言形式介入到三维空间的视觉绘画中,创造了城市中某一个乌托邦社区的美好幻象。该作品构成一种
期刊
[摘要] 南通二甲镇是蓝印花布的故乡,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其经营模式由私营走向公私合营,并于20世纪90年代重建家庭式染坊模式;裕兴染坊框架染色法与复色工艺的成功尝试,振兴染坊靛蓝染色工艺的复兴与蓝印花布装饰性形式与风格转变,成为该地区现代转型期蓝印花布工艺发展状况的历史缩影。  [关键词] 蓝印花布;南通二甲;裕兴染坊;  [Abstract] Er-jia town in Nantong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