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育渗透途径的探析与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道德的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贯穿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是高校的基本责任,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教职员工以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为己任,全方位、多渠道、创新性开展有效的德育渗透工作,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示范区,并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
  高校 德育教育 渗透途径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大学的使命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大学的第一要义是培养学生光明的德行。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要教学生怎样做人的道理,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要务,既要培养求知问真,追求卓越的技术型人才,也应成为培养修身悟道、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人才高地。换言之,高校的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对于大众的文化自觉、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美丽中国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人的思想是受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渐次形成的。高等学校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高等学校德育的渗透性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线,发挥教学、管理、服务等多种载体的辅助功能,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渗透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的育人功能。
  一、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专职队伍,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让学生从社会、历史和伦理学的角度去学习,激发学生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积极性,他们是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直接教育者、引导者。他们除了会对大学生实施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要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去感染、影响和教化学生,同时授课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授课内容最大限度地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更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例如,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方式,讨论的主题能够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让更多的同学课下思考,课上发言,大大提升了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们的成长。
  二、授课教师的德育渗透影响广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进一步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教师最关键。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言传身数,为人师表,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早已告诉我们,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宝贵品质。教师要努力挖掘所教学科中蕴含的道德因素,并将此寓于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去,加强自身的“传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
  无数实践证明,教师的精神面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无数优秀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负责精神、缜密的逻辑思维、广博的知识结构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人格形成和行为方式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例如,我校学生在人人网上发表了“我最喜爱的老师——某某老师的一课记”的日志,两天间便有500人次的阅读和近百次分享,说明该篇日志中所提及的老师得到了上课学生们的共同认可。结课后,学生们感到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充分说明了学生对老师的敬仰和喜爱。是这样一批批严谨、敬业、爱业的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不懈进取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人生态度。
  三、高校管理、服务的德育渗透功能不可小觑
  全国教育工会曾明确提出,在继承、发扬“三育人”活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树师德形象,创文明校风”活动。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高等学校的所有的管理岗位包括后勤部门都与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直接相关的部门和后勤管理部门的教职员工,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岗敬业的态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耐心细致的咨询,会向学生们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爱校如家的情怀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相反,倦怠的工作作风和焦躁的工作情绪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为此,要强化学校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各部门的德育渗透功能,强化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德育工作者,牢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宗旨,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敬业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四、春雨谈心活动是高校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的不适应、授课方式的改变、人际交往不适、独立生活能力不强、新目标的缺失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迷茫,都会给同学们带来或多或少的思想变化。尤其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般性心理问题和因为竞争压力所产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多。但所有问题的产生,一定会有其主客观原因。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春雨谈心”活动。春雨谈心运用了心理学的谈话技巧,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落脚点,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方案。通过开展耐心细致的春雨谈心,针对个性问题具体分析、细心疏导,将积极健康的认知方法传授给他们,挖掘其自身的潜能,帮助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德育教育功能。实践表明,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春雨谈心活动是解决学生学业、人际交往、就业择业、情绪情感等多方困惑和问题的最基本而有效的手段。
  五、有效的载体建设,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
  德育的渗透性教育方式,注定要通过依附一定的载体方可实现。高校的德育渗透工作要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创新性地根据德育教育目标设计、策划相关主题活动或教育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得到熏陶和感染,并内化到自身的行为之中。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艰巨且永无止境的工程,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们创新思维、精心设计、共同努力。   (一)大学文化的德育渗透功能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指校园中主导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作风等。
  “入则增长知识和才干,出则服务祖国和社会”“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哈佛大学看重的是培养的学生是否有为国家服务的品德。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既体现了所有大学都应该具有的一般精神,同时体现了自身理工科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既体现了大学的一般精神,又很好地体现了重点培养教师的特殊性。这些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认可并形成共识,便会对他们的行为和理想起到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体现出一定的规范作用,从而成为学校师生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同时它又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只是在学校期间,甚至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校园文化活动对德育渗透的潜移默化影响
  高校校园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之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术类型的报告或讲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潜能和求知欲望;各类学科竞赛、发明创造等科技类创新活动,会培养学生们缜密的思维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各类参与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体能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征文、影评、作品欣赏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文学修养并陶冶了情操;演讲、辩论等活动,培养了大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拓展知识体系;社会调查、各类参观等实践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还能够促使他们走出校园,亲身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和道德风尚;志愿服务类活动,是学生们的自主行动,没有任何报酬且具有一定的利他性,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提供了很好的体验平台,对于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近几年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各类文体赛事、三进社区、敬老院、儿童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在奉献中收获快乐,促进良好的道德形成。
  (三)重视环境的隐性德育渗透功能
  隐性道德教育是相对显性道德教育而言的,指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教育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道德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潜移默化中获得某种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方式。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培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而,要着力建设高校育人环境,从校园的建筑布局到满足广大学生活动的场馆设施;从校园的花草树木到景观设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例如,“上善若水”“求实创新”等校园内各种文化石;某些高校的院士墙;美国耶鲁大学校园那座独立战争时牺牲英雄的雕塑,这些蕴涵道德追求的校园景观,对人们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激发人们产生某种道德追求,并内化于心,去约束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一旦转化为个人的情感需要,就能成为每一位大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既是一个道德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主体实践内化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未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增强渗透性,将德育渗透寓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赋予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强化道德认知,然后经过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并在推进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伟强,夏冬晴.论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3).
  [2]刘虹.浅谈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文献
本文将不带滞后的定常线性控制系统的最优负反溃向量函数作为控制函数及输出方程的状态向量也带滞后的超中立型定常线性控制系统的次优负反馈向量函数,应用Lyapunov分解等价
无论在何种阶段的学习,语文知识都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前提,高职教育中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开展的。可以说,语文知识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包括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会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日后就业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探讨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质量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至今已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它
似乎有必要重提那个古老的神话故事:阿佛洛狄特嫉恨比她更美的人间少女普绪刻,就通过神谕让她嫁给死神。于是在亦喜亦丧的仪式中,普绪刻被送到高高的山顶,在那里等待着死神的
关于课堂,有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此有过生动的文学描述:课堂不是一潭死水,它像大海,永远变幻,就是在宁谧的时候,也孕育着丰富多姿的波澜。教育者在数学课堂中经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迷惘,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寻,而最终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这一切,都需要自己用大智慧去感悟。课堂需要用心体验,需要用心经营,那如何用智慧滋润
STS教育思想要求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科技教育,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应用方法,主张在能力形成过程中强化技术训练,让学生参与解决和
针对“评课”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评课”的现象,从“评授课教师的基本功,评教学目标的确定,评教学程序,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评教学效果和目标达成度”等五方面入
高校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高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本校属于发展中的省属高校,底子薄,创收能力小,经费较紧张.我校现有正式教职工448人,家属333户,现有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拓宽城乡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了解城镇化建设和金融
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已上升到了整体研究阶段,但现有的研究方案的实施均面临两大困难;即全方位信息的收集和巨大信息量的处理。我们认为:用遥感技术作为获取数据的手段,用动态大系统理论作为数据分析的工具,借助于专家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城市生态数据库)处理和管理数据,可以较满意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城市生态遥感和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总体设计方案,用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和理论对各个环节的可行性作了论证,并提出
本文讨论了满足的零级代数体亚纯函数的最大型Borel方向、Borel方向及Julia方向,得到与亚纯函数相类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