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海洋科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海洋事业进入了包括渔业、航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在内的多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新阶段,但不可否认,大规模的掠夺性的海洋开发活动也使得我国海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其中,海洋石油污染因其巨大的环境引入量和破坏力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产生、危害、防治、损害补偿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冀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措施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能)源的宝库,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就已初步认识并开发利用海洋了,如18000年前山顶洞人使用海蚶壳作装饰品,夏、商、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沿海地区已发展了较为发达的渔盐业。及至汉代,东南沿海已建立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工程——海塘。而宋代沿海渔民养殖扇贝和使用罗盘导航更是开创了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海洋科技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海洋事业进入了包括渔业、航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在内的多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新阶段。但不可否认,大规模的掠夺性的海洋开发活动也使得我国海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其中,海洋石油污染因其巨大的环境引入量和破坏力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产生、危害、防治、损害补偿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冀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
2.海洋石油污染的产生
我国每年消费石油约为3.5亿吨,按照废油产生率为0.5‰保守估算,我国年废油产生量约为18万吨,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了海洋环境。
2.1陆源性石油排海。我国沿岸分布几个大油田,十几家石油加工企业,200多处向海洋排放石油的各类污染源,每年向海洋排放的石油在10万吨以上,超过入海石油总量的50%以上,给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近岸海域生物资源造成重大影响。
2.2海损溢油。我国是海上石油运输大国,包括石油进出口和国内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在内,年运输量在4亿吨以上。仅以石油进口为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超过50%。而石油进口除欧洲、西亚的陆上通道外,90%以上的原油进口经由海上进行。频繁的海上石油运输活动增加了海上溢油风险,仅2005~2006年的两年间,全国沿海和内河水域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53起,溢油总量达2956吨。虽然海损溢油总量所占比例不大,但因排放集中且数量巨大,往往对海洋(或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影响。
2.3船舶航行排油。作为海上运输大国,我国目前拥有商船22万艘,渔船约60多万艘。如此巨大的船舶存有量,其本身产生的压舱、洗舱等废水含油量不可小视。仅商船中的石油运输船舶,每年排放到海洋环境中的废油总量可达1.08万吨(注:1.08万吨=40000万吨*90%*1/30000,40000万吨--各种途径石油运输总量,90%——经由海上运输的石油量占石油运输总量的比例,1/30000--150总吨以上新油轮的压舱水、洗舱水的最高排放标准),加之频繁航行在近岸海域的渔业捕捞船舶的排油活动,其对海洋环境的损害影响不容忽视。
2.4海上石油生产运输泄漏。目前,我国已经在南海东部、西部海域和渤海海域合资开发了13个油气田,年产原油逾2000×104吨。海上油田在开采原油,缓解进口原油压力的同时,又因其采油平台溢漏油、采油平台操作排油污和输油管道漏油而成为一个海上石油污染源。
2.5大气石油烃沉降。大气石油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和石油烃的蒸发。这些从工厂、船坞、车辆排出的石油烃进入大气后,一部分被光氧化,另一部分则沉降到地球表面,污染水体和土壤。
3.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3.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1.1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影响海洋光合作用,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360亿吨氧,是大气中70%氧气的来源。分散和乳化油极易侵入海洋植物体内,破坏光合作用的主体-藻类,同时,飘浮的油膜降低了透光率,使藻类缺乏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条件,使藻类光合作用急剧降低,海洋产氧量减少。二是改变了海洋生境,对海洋动植物产生毒理效应,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1.海面浮油具有萃聚性,它将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烃,如DDT、狄氏剂、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从海水中浓集到表层,对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晚上浮上海面的鱼苗产生有害影响,或直接触杀,或影响其生理、繁殖与行为。2.石油中有些烃类与一些海洋动物的化学信息(外激素)相同,或是化学结构类似,对许多鱼、虾、蟹、龟的觅食、归巢、交配、迁徙等行为产生干扰影响,不利于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3.食物链对石油烃具有摄取、传递和浓缩作用直达毒效程度,其中某些大分子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毒理作用。据调查统计,近50年来,石油污染已导致1000多种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物已减少了40%。
3.1.2对海洋-大气生态系统的影响。石油的比重较海水轻,一旦流入海洋便会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油膜覆盖于海面(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00~1000m2),从而影响海-气间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首先,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通过向大气提供热量尤其是蒸发潜热,来影响大气运动。油膜阻碍了影响海-气间水分和能量的传递和输送。一方面,石油对阳光的反射能力比海水大2~4倍,这使上层海水吸收太阳光能减少了10%,直接降低了海洋的蒸发效率,使海洋向大气传递的水汽及热量减少,引起大气中水汽含量和动力特征的变化。另一方面,漂浮于海面的石油使海面风传递给海洋的动力通量大为减少,改变洋流并重新分配海洋的热含量,同时也大大降低盐颗粒向大气的飞溅速度。其次,海洋溢油引起大气中O2和CO2气体含量的变化。海洋总体表现为大气的源区(海-气O2互补或随时间而变)和大气CO2的汇区(尽管有的海域表现为汇区)。一方面,海面浮油使大气不能获得来自海洋的新鲜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到海洋中,降低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和溶解氧。另一方面,根据海洋循环模型和大洋表面CO2溶解模型,海洋每年大约吸收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40%约2.0×109T CO2气体,而海面浮油直接阻止了海洋对CO2的吸收,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第三,海洋溢油同样可增加水体中CO2的含量。海水中的溢油经过光化学氧化、溶解和生物作用,增加了海水中无机碳的总量,破坏了海水中CO2的平衡,引起海水酸度增加。
3.1.3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海损溢油、井喷等突发性的海洋溢油事件往往对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带来致命性破坏。海洋溢油事故通常发生在近岸海域,除部分蒸发进入大气外,剩下的重质油或漂浮于海面或沉入海底,但最终会在海面风或是海浪的作用下漂移至近岸海域,严重破坏海岸带生态环境,杀死介壳类和海鱼,甚至浸入海滩以下3米深处,杀死生活在那里的所有生物。而更为严重的是溢油会在风力和海流的作用下漂流至拥有珍稀生物资源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岛等敏感区,给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致命性影响。
3.2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海洋溢油除自身的经济价值损失外,也会给渔业、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近海渔业生产的影响。漂浮的石油减少了进入水体表面的阳光辐射,对水体生物的危害很大,使海带、紫菜等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腐烂,使鱼、虾、贝类等因缺氧窒息而死。据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因海洋溢油引起的特大渔业污染事故(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污染面积约为1万公顷,占渔业污染总面积的42.6%,造成的天然渔业资源和人工养殖经济损失达3600万元,成为影响海洋渔业环境和渔民增收的重要瓶颈。(2)石油污染对盐化工业和捕捞业的影响。对于以海水为原料的海滩晒盐厂、海水淡化厂等企业,受污海水无疑难以使用,或大幅增加生产成本。石油的黏附性,增加了渔船网具的清洗难度,降低网具效率,增加捕捞成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石油污染对滨海旅游业的影响。海洋石油极易在风力和海浪的作用下扩散至近岸海域,甚至冲向海滩,影响滨海城市形象。溢油污染海水浴场,引发入浴者的过敏和皮炎病等等。(4)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经研究表明,石油具有“三致”(突变、变异、致癌)作用,并经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能进一步加剧危害,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经实验分析,在受海洋溢油污染的水域,在一个星期内海产品体内石油含量可达到110mg/kg,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值的6.33倍。
4.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21世纪海洋科技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多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形势和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深入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事业最终是全民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而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了,能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通过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海域使用监管人员、海洋环境监察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其次,由于90%以上的溢油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通过必要的防油污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涉海工作人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第三,要结合世界环境日,海洋环境保护日等重大日期,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海洋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
4.2通过提高资(能)源使用效率和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两个抓手,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能源资源的贮备量和使用量极不均衡,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和石油化石燃料为主。这不但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海洋和大气环境,也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难以为继。因此,优化升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原因有二:一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人们主观上要求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二是,进入21世纪,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出现日益短缺的局面,单位产值所需要的能源成本增加,将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发展高效、可再生的新型替代能源。而我国拥有18000公里大陆岸线和900公里的海岛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源,假以时日,开发海洋能源必将成为能源安全新保障。
4.3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理论、体制和技术创新,着重在加强管理和改进工艺、设备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减少陆源石油的入海量。目前,从各类污染源的统计数据来看,陆源性废水的排放是近岸海域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口、混排口和排污河等。由于排污口的排污行为主要发生在海岸带地区,属生态和资源较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其治理工作是紧迫而必要的。一是实行陆海一体化管理,理顺和明确陆海环保部门的权责关系,摒弃各部门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的弊病,同时也应加强陆源性排污口的联合监管力度,全面深入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二是贯彻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和更新设备,减少石油污染物向陆地入海河流和大气的排放,以此削减石油烃的入海量。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及相关企业加强科研创新和处置工艺技术改进,提高石油预防和处置效率。
4.4建立“防、治、赔”于一体的,涵盖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安全在内的海上石油安全生产体系,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首先,“预防”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具体包括: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涉海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率;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工艺、淘汰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老、旧船舶和单壳油轮,改进生产部门的生产方式,减少海上石油勘探、开采,船舶装卸、运输过程中的废油排海量;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加强政策引导力度,并担负起对海上石油生产、运输的监督管理职能,从根源上防止石油安全事故的发生等。其次,深入贯彻应急法,加强海上应急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对突发性的海洋溢油事件争取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从而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涵盖生产运输领域的海上石油生产安全体系,实现海洋环境安全。第三,贯彻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这不但能有效减轻责任方的经济压力,使受害方得到全面和充分的赔偿,有效弥补我国尚未加入基金公约之不足。而从作为国家处置后续溢油事件的资金来源,确保油污处置工作顺利开展角度来讲,也关系到以后可能发生的溢油事件的处置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又是近切而不可或缺的 。
4.5以“数字海洋”建设为契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数字海洋建设为契机,综合运用船舶(飞机)巡航、卫星遥感、重点海域监控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海上环境质量状况,形成整合海洋环境管理在内的海域监视监测系统,提高应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能力。其次,应培养和建立作风优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海洋环境监测队伍,为新形势下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6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海域有界,但海洋环境污染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我国的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协作治理,这对于妥善处置境域外的可能影响或扩展至我国海域的海洋污染问题,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是必要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高瞻远瞩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不但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海洋环境保护这一保障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参考文献:
[1].方曦、杨文海洋石油污染现状与防治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
[2].曲维政,邓声贵灾难性的海洋石油污染哈尔滨市:自然灾害学报2001,1O(1).
[3].景伟文,杨桂朋,康志强海洋溢油污染对生物群落和种群的影响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山东青岛市:海洋湖沼通报2008(1).
[4].曲维政,邓声贵,岳淑红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气正常交换过程的破坏性影响哈尔滨市: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
[5].孙云朋,宋金明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山东青岛:海洋科学进展1998-2002,2O(3).
[6].冯士筰,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山东青岛市:
[7].徐永福,赵 亮,李阳春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北京:海洋环境科学2007,26(5).
[8].YANGYong-liang,LIYue,PanJingCharacteristics of an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Carbon Cycling System ifi the Oceanbeijing: journal of system samulation、2003,15(1).
[9].張国平,郭志新,陈厚忠生物处理法在船舶溢油事故中的应用探讨北京:交通科技(总228).
[10].郭志平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浙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23(3).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措施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能)源的宝库,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场所,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先民就已初步认识并开发利用海洋了,如18000年前山顶洞人使用海蚶壳作装饰品,夏、商、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沿海地区已发展了较为发达的渔盐业。及至汉代,东南沿海已建立了举世闻名的海洋工程——海塘。而宋代沿海渔民养殖扇贝和使用罗盘导航更是开创了我国开发利用海洋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海洋科技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海洋事业进入了包括渔业、航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在内的多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新阶段。但不可否认,大规模的掠夺性的海洋开发活动也使得我国海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其中,海洋石油污染因其巨大的环境引入量和破坏力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针对我国海洋石油污染产生、危害、防治、损害补偿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冀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有所帮助。
2.海洋石油污染的产生
我国每年消费石油约为3.5亿吨,按照废油产生率为0.5‰保守估算,我国年废油产生量约为18万吨,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了海洋环境。
2.1陆源性石油排海。我国沿岸分布几个大油田,十几家石油加工企业,200多处向海洋排放石油的各类污染源,每年向海洋排放的石油在10万吨以上,超过入海石油总量的50%以上,给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近岸海域生物资源造成重大影响。
2.2海损溢油。我国是海上石油运输大国,包括石油进出口和国内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在内,年运输量在4亿吨以上。仅以石油进口为例,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超过50%。而石油进口除欧洲、西亚的陆上通道外,90%以上的原油进口经由海上进行。频繁的海上石油运输活动增加了海上溢油风险,仅2005~2006年的两年间,全国沿海和内河水域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53起,溢油总量达2956吨。虽然海损溢油总量所占比例不大,但因排放集中且数量巨大,往往对海洋(或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影响。
2.3船舶航行排油。作为海上运输大国,我国目前拥有商船22万艘,渔船约60多万艘。如此巨大的船舶存有量,其本身产生的压舱、洗舱等废水含油量不可小视。仅商船中的石油运输船舶,每年排放到海洋环境中的废油总量可达1.08万吨(注:1.08万吨=40000万吨*90%*1/30000,40000万吨--各种途径石油运输总量,90%——经由海上运输的石油量占石油运输总量的比例,1/30000--150总吨以上新油轮的压舱水、洗舱水的最高排放标准),加之频繁航行在近岸海域的渔业捕捞船舶的排油活动,其对海洋环境的损害影响不容忽视。
2.4海上石油生产运输泄漏。目前,我国已经在南海东部、西部海域和渤海海域合资开发了13个油气田,年产原油逾2000×104吨。海上油田在开采原油,缓解进口原油压力的同时,又因其采油平台溢漏油、采油平台操作排油污和输油管道漏油而成为一个海上石油污染源。
2.5大气石油烃沉降。大气石油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燃料的不充分燃烧和石油烃的蒸发。这些从工厂、船坞、车辆排出的石油烃进入大气后,一部分被光氧化,另一部分则沉降到地球表面,污染水体和土壤。
3.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3.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1.1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影响海洋光合作用,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360亿吨氧,是大气中70%氧气的来源。分散和乳化油极易侵入海洋植物体内,破坏光合作用的主体-藻类,同时,飘浮的油膜降低了透光率,使藻类缺乏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条件,使藻类光合作用急剧降低,海洋产氧量减少。二是改变了海洋生境,对海洋动植物产生毒理效应,减少海洋生物多样性,从根本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1.海面浮油具有萃聚性,它将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烃,如DDT、狄氏剂、毒杀芬等农药和聚氯联苯等,从海水中浓集到表层,对浮游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晚上浮上海面的鱼苗产生有害影响,或直接触杀,或影响其生理、繁殖与行为。2.石油中有些烃类与一些海洋动物的化学信息(外激素)相同,或是化学结构类似,对许多鱼、虾、蟹、龟的觅食、归巢、交配、迁徙等行为产生干扰影响,不利于这些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3.食物链对石油烃具有摄取、传递和浓缩作用直达毒效程度,其中某些大分子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具有强烈的毒理作用。据调查统计,近50年来,石油污染已导致1000多种海洋生物灭绝,海洋生物已减少了40%。
3.1.2对海洋-大气生态系统的影响。石油的比重较海水轻,一旦流入海洋便会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油膜覆盖于海面(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00~1000m2),从而影响海-气间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首先,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通过向大气提供热量尤其是蒸发潜热,来影响大气运动。油膜阻碍了影响海-气间水分和能量的传递和输送。一方面,石油对阳光的反射能力比海水大2~4倍,这使上层海水吸收太阳光能减少了10%,直接降低了海洋的蒸发效率,使海洋向大气传递的水汽及热量减少,引起大气中水汽含量和动力特征的变化。另一方面,漂浮于海面的石油使海面风传递给海洋的动力通量大为减少,改变洋流并重新分配海洋的热含量,同时也大大降低盐颗粒向大气的飞溅速度。其次,海洋溢油引起大气中O2和CO2气体含量的变化。海洋总体表现为大气的源区(海-气O2互补或随时间而变)和大气CO2的汇区(尽管有的海域表现为汇区)。一方面,海面浮油使大气不能获得来自海洋的新鲜氧气,使大气中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到海洋中,降低了海水的自净能力和溶解氧。另一方面,根据海洋循环模型和大洋表面CO2溶解模型,海洋每年大约吸收了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40%约2.0×109T CO2气体,而海面浮油直接阻止了海洋对CO2的吸收,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第三,海洋溢油同样可增加水体中CO2的含量。海水中的溢油经过光化学氧化、溶解和生物作用,增加了海水中无机碳的总量,破坏了海水中CO2的平衡,引起海水酸度增加。
3.1.3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海损溢油、井喷等突发性的海洋溢油事件往往对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带来致命性破坏。海洋溢油事故通常发生在近岸海域,除部分蒸发进入大气外,剩下的重质油或漂浮于海面或沉入海底,但最终会在海面风或是海浪的作用下漂移至近岸海域,严重破坏海岸带生态环境,杀死介壳类和海鱼,甚至浸入海滩以下3米深处,杀死生活在那里的所有生物。而更为严重的是溢油会在风力和海流的作用下漂流至拥有珍稀生物资源的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岛等敏感区,给该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致命性影响。
3.2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海洋溢油除自身的经济价值损失外,也会给渔业、旅游业造成重大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近海渔业生产的影响。漂浮的石油减少了进入水体表面的阳光辐射,对水体生物的危害很大,使海带、紫菜等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腐烂,使鱼、虾、贝类等因缺氧窒息而死。据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因海洋溢油引起的特大渔业污染事故(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污染面积约为1万公顷,占渔业污染总面积的42.6%,造成的天然渔业资源和人工养殖经济损失达3600万元,成为影响海洋渔业环境和渔民增收的重要瓶颈。(2)石油污染对盐化工业和捕捞业的影响。对于以海水为原料的海滩晒盐厂、海水淡化厂等企业,受污海水无疑难以使用,或大幅增加生产成本。石油的黏附性,增加了渔船网具的清洗难度,降低网具效率,增加捕捞成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石油污染对滨海旅游业的影响。海洋石油极易在风力和海浪的作用下扩散至近岸海域,甚至冲向海滩,影响滨海城市形象。溢油污染海水浴场,引发入浴者的过敏和皮炎病等等。(4)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经研究表明,石油具有“三致”(突变、变异、致癌)作用,并经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能进一步加剧危害,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经实验分析,在受海洋溢油污染的水域,在一个星期内海产品体内石油含量可达到110mg/kg,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值的6.33倍。
4.防治海洋石油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21世纪海洋科技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多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形势和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深入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全民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事业最终是全民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而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增强了,能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通过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海域使用监管人员、海洋环境监察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法水平,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其次,由于90%以上的溢油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通过必要的防油污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涉海工作人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第三,要结合世界环境日,海洋环境保护日等重大日期,采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海洋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
4.2通过提高资(能)源使用效率和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两个抓手,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我国能源资源的贮备量和使用量极不均衡,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和石油化石燃料为主。这不但损害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海洋和大气环境,也使得社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难以为继。因此,优化升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低碳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原因有二:一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人们主观上要求采用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二是,进入21世纪,煤、石油等传统能源出现日益短缺的局面,单位产值所需要的能源成本增加,将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客观上要求发展高效、可再生的新型替代能源。而我国拥有18000公里大陆岸线和900公里的海岛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源,假以时日,开发海洋能源必将成为能源安全新保障。
4.3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理论、体制和技术创新,着重在加强管理和改进工艺、设备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减少陆源石油的入海量。目前,从各类污染源的统计数据来看,陆源性废水的排放是近岸海域环境中石油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工业排污口、混排口和排污河等。由于排污口的排污行为主要发生在海岸带地区,属生态和资源较为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其治理工作是紧迫而必要的。一是实行陆海一体化管理,理顺和明确陆海环保部门的权责关系,摒弃各部门职能交叉和管理盲区的弊病,同时也应加强陆源性排污口的联合监管力度,全面深入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二是贯彻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鼓励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和更新设备,减少石油污染物向陆地入海河流和大气的排放,以此削减石油烃的入海量。三是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及相关企业加强科研创新和处置工艺技术改进,提高石油预防和处置效率。
4.4建立“防、治、赔”于一体的,涵盖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安全在内的海上石油安全生产体系,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首先,“预防”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具体包括:通过岗位培训提高涉海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率;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工艺、淘汰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老、旧船舶和单壳油轮,改进生产部门的生产方式,减少海上石油勘探、开采,船舶装卸、运输过程中的废油排海量;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加强政策引导力度,并担负起对海上石油生产、运输的监督管理职能,从根源上防止石油安全事故的发生等。其次,深入贯彻应急法,加强海上应急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对突发性的海洋溢油事件争取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置,从而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涵盖生产运输领域的海上石油生产安全体系,实现海洋环境安全。第三,贯彻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这不但能有效减轻责任方的经济压力,使受害方得到全面和充分的赔偿,有效弥补我国尚未加入基金公约之不足。而从作为国家处置后续溢油事件的资金来源,确保油污处置工作顺利开展角度来讲,也关系到以后可能发生的溢油事件的处置工作能否得以顺利进行,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建立船舶油污保险、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制度又是近切而不可或缺的 。
4.5以“数字海洋”建设为契机,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以数字海洋建设为契机,综合运用船舶(飞机)巡航、卫星遥感、重点海域监控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海上环境质量状况,形成整合海洋环境管理在内的海域监视监测系统,提高应对海洋环境污染的能力。其次,应培养和建立作风优良,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海洋环境监测队伍,为新形势下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6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问题
海域有界,但海洋环境污染却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我国的海洋科学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协作治理,这对于妥善处置境域外的可能影响或扩展至我国海域的海洋污染问题,维护国家海洋环境安全是必要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高瞻远瞩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不但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海洋环境保护这一保障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参考文献:
[1].方曦、杨文海洋石油污染现状与防治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
[2].曲维政,邓声贵灾难性的海洋石油污染哈尔滨市:自然灾害学报2001,1O(1).
[3].景伟文,杨桂朋,康志强海洋溢油污染对生物群落和种群的影响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山东青岛市:海洋湖沼通报2008(1).
[4].曲维政,邓声贵,岳淑红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气正常交换过程的破坏性影响哈尔滨市: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
[5].孙云朋,宋金明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山东青岛:海洋科学进展1998-2002,2O(3).
[6].冯士筰,李风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山东青岛市:
[7].徐永福,赵 亮,李阳春海洋碳循环与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北京:海洋环境科学2007,26(5).
[8].YANGYong-liang,LIYue,PanJingCharacteristics of an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Carbon Cycling System ifi the Oceanbeijing: journal of system samulation、2003,15(1).
[9].張国平,郭志新,陈厚忠生物处理法在船舶溢油事故中的应用探讨北京:交通科技(总228).
[10].郭志平我国近海面临的石油污染及其防治浙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