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社会病理学——论批判理论的思想遗产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变迁,法兰克福学派第一和第二代理论家们所进行的批判理论工作似乎过时了。但实际上,对于当今的社会批判领域来说,这一工作中三个相互联系着的环节依然是值得继承的,它们分别是合理普遍者的规范性主旨、理性社会病理学的理念和解放兴趣的概念。合理普遍者观念最初来自于黑格尔,在批判理论中它被理解为完好的社会性形式的保证和人的不变的行为方式的潜能。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丧失了这种合理普遍者即社会合理性,社会病理学发生了,这一结论由以得出的解释框架,来自于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韦伯的结合。为了克服社会病理学,重新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批判理论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形成了指向理性的解放兴趣概念。
其他文献
文化自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国亟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自我文化变迁历史的整体认知,来源于对多维度文化内涵的理性审视。从历史路径和理论逻辑入手,阐述文化自信的内核实质上是科学性与人民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这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访谈从21世纪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入手,塔龙-于贡教授指出"美的艺术"研究的三大领域:艺术史、艺术哲学和艺术批评,由此出现了三种研究方法论:历史研究、知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如果将中西比较也纳入其内,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的比较研究业已成为一个极具生产性的知识领域。自60年代"法国理论"一直主导着西方哲学和美学,随着一代思想家的离去,取代"法国理论"的"意大利思潮"应运而生。而传统的欧陆理性主义和英美经验主义的对峙日渐模糊,相互吸纳和相互影响重塑了西方美学的版图。所以跨学科研究也是当
以选举为核心的西方传统代表理论,实际是将被代表群体拟制为单一人格进行论述。但在多元动态的现代社会中,基于"拟制"的形式主义代表观念因为使被代表群体过度抽象而成为压制和排斥的根源,多样化的代表方式由此兴起。近年来西方代表理论出现了从"拟制"到"系统"的视角转换,更加关注各类代表方式交织而成的"代表系统"对政治真实的多样呈现。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出了代表的"民主系统"概念,阐释"代表系统"对于保障被代表者主体地位、提升民主真实性的意义,试图为系统视角对传统民主代表理论的超越提供
汪荣祖先生提出,五四时期的胡适不是"基于理性",不是"启蒙",而是"出于激情",充溢着"浪漫情调",倾向于浪漫思潮,这打破了学界对胡适的已有论断。以卢梭为源点的浪漫主义是对崇拜理性的启蒙主义运动的纠偏,其要质在于重振以情感为主体的自然人性,来抗衡历史发展中"工具理性"的偏执。笃信科学,把科学理论化为思想观念,并运用于学术研究的胡适,既已热忱颂赞"工具理性文明",又怎能归于卢梭一类的浪漫主义思潮?根据史实,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卢梭式的浪漫主义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有点"过气
张江提出的"中国当代阐释学"构想是旨在建构中国自己的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可贵尝试,他通过一系列论文以及与中外学者的广泛对话初步勾勒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框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概念。张江在如下重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建构"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公共阐释"与"社会阐释"的异同与关联、阐释的"公共性"的确切意指、"理解"与"阐释"的关系问题、"中国当代阐释学"的中国话语资源与理性基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学界展
人类的发展,部要付出一定的发展代价,知识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史的一种发展,它有着内在片面性,由此给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它一方面使人的智力、创造力等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却导致人的体力和一些基本能力处于停滞发展乃至倒退状态,形成人的畸形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立足于新时代,为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价值与当代意义,加快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019年7月30日至8月2日,"空间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社会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学术运动,推动了历史学、社会科学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创新与学术繁荣。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社会科学真正意识到中国本土经验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自身独特而复杂的历史资源。历史社会学恰好为中国社会科学“转向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研究路径与方法。但是,在西方无论是作为主流学科的历史学与社会科学,还是长期自视为历史社会学研究者的学者群体,在历史社会学的“身份”问题上一直都存在争议。历史社会学是学科、是理论、是方法,抑或是一种思维方式,又或者仅仅就是
张东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曾提出过一个相对独特而有统系的文化运动方案,影响甚大。"五四"学生运动之后,他将文化运动视为解决中国问题即"总解决"的第一步,作为其言论、事业之核心。张东荪的文化运动方案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主张面向中下层平民,唤醒各界,"然后大家抟成一体,方才回头,对于军阀官僚施行总攻击";其二,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时的西方文化一并"解放",在"解放"基础上进行改造,以推陈出新、"走捷径"的方式创造新文化;其三,主张文化运动应以社会主义为方针,"专从第三种
《天津社会科学》创刊于1981年,是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三十多年来,《天津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密切关注现实,致力于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以其较高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涵量为理论界和社科期刊界所关注,相继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3、2015,2018年三次蝉联“中国百强报刊”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