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意识与济世情怀的深度表达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guo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18日,由《文艺报》、创作与评论杂志社、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瑶族作家陈茂智长篇小说《归隐者》研讨会”在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隆重举行。《归隐者》描写了一个身患绝症、逃离官场的官员的隐居生活,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展示了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生态之美、景色之新和人文之奇,犹如湘南大瑶山徐徐展开的一幅民俗风情画卷,被誉为“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王山,《民族文学》资深编辑、评论家哈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阎真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专家学者们对陈茂智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
  一、香草溪:家园的坚守与失落
  王山认为,江华是少数民族地区,相对偏远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自然生态、民族风俗得以比较完好的保存。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故土情结,作为一个瑶族作家,陈茂智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这部小说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优美、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很多场景、很多细节让我感动。比如,他所描绘的香草溪:“香草溪是一条兰草镶边,四季流淌着花香、飞舞着蜂蝶,也让游客流连的迷人的涧流……”这条溪的源头,幽深、神秘,保留着近乎原始的良好生态。有这样一个细节让人难忘,小说中的主人公程似锦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涧流深潭,那些鱼浮上来,深潭里顿时黑压压一片;鱼们翻出雪白的肚皮,深潭转眼变得像白雪覆盖一般;当鱼们沉入水底,深潭又是一片湛蓝。这些让人心动的描写,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作者描写香草溪的美好,展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目的就是营建一片现代社会已经失落、难以找寻到的梦幻家园和人间仙境,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如此美好的家园,是“程似锦”医治身心创伤的净土,也是人类苦苦追寻的乐土,而这仅存的美好在遭遇外界来的种种侵袭之后几近破灭,现实与理想的剧烈碰撞无可避免,这种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思,揭示和提升了作品精神隐忧和叩问心灵的主旨和内涵。
  阎真认为,《归隐者》写了现实和功利之外我们所向往的另一种生活,告诉我们生活中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作品有意淡化官场故事,用漫不经心的笔墨,带我们走进南方山林一个叫香草溪的古老瑶寨,让我们在他精心营造的平和、宁静的氛围里,去领略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去感受瑶族民间那些奇异的风俗,去亲近偏远瑶寨里那些善良、朴素的人们……在这些淡淡的笔墨背后,作者用他的真诚和善良,给这个社会奉献了一个疗伤治病的良方:人人向善,每一个都做好自己的事让群体得益,而不是让个体借助群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私欲。
  香草溪作为另类生活的一个独特场景,寄托了人类生存的理想。作者把潇湘人文风俗与瑶族风情渗透其中,使地域文化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态度融合起来,努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更多是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状态,是人类对自己家园的坚守。
  李阳春、聂茂、谷显明等谈道,作者笔下的南方山林香草溪,犹如废名笔下的竹林、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张炜笔下的野地,大地上的万物,亦即大地整体本身,汇聚于一种交响集奏之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每一个荒野地区都是一处独特的大自然,每一处自然之地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作为与现实世界对照而存在的香草溪,与喧嚣、烦乱和污浊的现实世界相比,是一片宁静自然、没有纷争的人间乐土。这不仅体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寄托了对自然和谐生存状态的无限向往。
  小说不仅描写了香草溪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还表达了对破坏自然行为的揭露与批判。面对现代社会的物质化和商业化,作者深感精神家园的残破,痛感人类灵魂的飘零。作者融入了海德格尔自然的家园理念,试图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态视角出发,执著地追寻一种自然、和谐的新型人际境界,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家园情怀。同时,小说还塑造了一批“自然人”形象,这些人物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远离城市栖居于偏远的荒野山林,过着简朴的、原始的田园牧歌生活,这些人正如劳伦斯作品中的“自然人”。例如,吴盖草是香草溪的第一才子,身无一文,只要有一瓶墨水就衣食无忧;奉丁乙是方圆数十里有名的道士,佛道双修,惯常吃素;邓百顺是香草溪少有的“文化人”,喜欢在竹林练字、溪边摸鱼;“神医”卢阿婆会接生,懂草药,百病都会医,还能奔阴曹地府问神问鬼,被人们奉为修行最好的“圣人”;还有根普老人,是瑶山有名的长鼓王,能用最原始的灯草医治传说中的斑茅痧。而在小说中,最能体现作者生态思想的人物是大嘴仙,可以说他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深居山林的实实在在的自然人。作品通过塑造这样一批乡野人物形象,表达了对恬淡宁静、简朴自然诗意栖居生活的向往和找寻。
  哈闻、奉荣梅、方雪梅、陈仲庚、周生来等认为,作者描写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美,更多体现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观照:在如此浮躁、忙乱的时代,香草溪的宁静、美好,既是一种对人类家园的守望,也是对人类心灵回归的热切呼唤。在时代奔涌的大潮裹挟之下,香草溪的宁静、美好仍是难以避免地被打破,这里要开矿、要修电站、要修公路,贪欲与守望,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凸显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和隐忧意识,在看似平静、浪漫的基调之下,使作品更具有现实主义的悲剧色彩。
  二、归隐:精神的安抚与拯救
  王山认为,《归隐者》犹如魔镜的两面,一面是现实的生活,一面是虚幻的理想。如果仅从一个贪官的救赎来理解,肯定窄了,作品深层次表现的更多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忧思。茂智是一个瑶族作家,写的也是一个偏远的瑶寨,但他和他的作品所展示、所揭示的,完全跳出了瑶族、跳出了瑶山,而是直击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叩问人的内心,剖析人的精神。阿来是藏族作家,他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藏族的人文历史和藏区的生活,但他作品所具有的沉雄大美的品格,使这一史诗性巨著具有了世界性意义。我一直认为,文学不存在中心与偏远的问题,每一个作家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去关注应该关注的东西,去写自己适合写的东西。
  《归隐者》看似写“归隐之地”和“隐者”生活,其实还是写当下的现实,是对现实与理想的诗意表达,是对浮躁内心的安抚,是对精神回归的痛苦追寻。   哈闻指出,从表面上看,《归隐者》淡化了矛盾和情节的冲突,但这部作品从较深的层面写出了人的灵魂的那种撕裂的疼痛感,颇具感染力。聂茂认为,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个瑶族作家的文化自觉与精神回归。小说中程似锦的遭遇,折射出官本位思想对人性的摧残,他的灵魂觉醒和精神嬗变,昭示传统道德文化对人心灵的滋养和安抚;祁剧表演艺术家明蝉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她的命运让人唏嘘之余,也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能否最后坚守而深深担忧。
  陈善君说,《归隐者》所写的“归隐”,看似宁静的背后,很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残酷,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隐忧。书中程似锦等一系列人物都在“归”与“隐”中苦苦追寻,程似锦官场失意、病魔缠身,在绝望中希图“找到一种理想的死法”;吴盖草、邓百顺、灵芝等为了生存外出打工,在现实的种种遭遇面前,内心感到还是离不开香草溪这块土地;药儿、豆豆为了事业与爱情,仍在“出走”与“回归”问题上两难取舍……这种欲归而不得、欲隐而不得的矛盾纠葛和残酷现实,正是一种对现实的揭示和对灵魂的拷问,体现了作者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
  李祥红说,如果把《归隐者》这本书简单归于官场小说,或者说是一本描写瑶族风情的乡土小说,我都觉得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误读。小说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疲惫、精神迷茫、精神焦灼、精神狂躁,以一种“无法确诊又真实存在”的病症,通过程似锦这个独特个体揭示出来,并以一种普世的情怀,呼唤医治这种人类社会顽疾的良方。这种良方到底找到没有呢?如程似锦一样逃避尘世,归隐山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收效甚微,无法从根本上解脱病痛。更何况,在现代社会,要真的寻找到如“香草溪”这样的净土、乐土,更是难上加难。但作者通过他作品中的人和事,还是提出了一个最简单、最浅显的药方:人人向善,每一个都做好自己让群体得益,而不是借助群体的力量满足自己的私欲。我想,这种救赎才是人类对自己真正的拯救。
  管群华、杨金砖等认为,《归隐者》是一部充分体现作家担当的好小说,书中的香草溪是当今社会难得的一块净土、乐土,程似锦看尽繁花归于宁静之后的生活态度,是多数人身心的向往,足以引起大家的共鸣,与当今社会那种自私、贪婪、心浮气躁,甚至种种暴戾之气相对比,这种亲近自然、回归本真的倾向值得推崇,也应该成为人类拯救自我的良方。
  杨增和、周甲辰认为,作品从瑶族文明中发现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形式,描写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生命萎缩和纯真人性的丧失,着力表现原始与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表现出对古朴民风的迷恋、对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的瑶寨生活的依恋和对梦幻世界的追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确,人类文明对自然的破坏表现在外来人的征服统治欲望,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使瑶族人逐步失去可以栖居的古朴原始的家园,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明的魅力正在逐步丧失,人对自然的背离和生命本性在逐渐失落。从这一点出发,《归隐者》这部书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现实的归隐和逃避,而是一种精神的安抚与拯救。
  三、诗意栖息:审美价值的凸显
  王山说,如果仅仅从精神、道德层面来理解《归隐者》这部小说,很容易陷入说教的窠臼,也会使这本书的品位和价值大打折扣。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他更多将笔触指向山水自然,指向人性,通过自然山水的渲染,通过人性的展示,提升作品的内在品质,也使这部小说具有洗涤身心、触动灵魂的功效。而这种效果,正是作品所呈现的审美追求与审美价值。曾经看过一部前苏联的谍战电视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剧中男女主人公在春天的原野上漫步的场景反复出现,这种抒情和浪漫的场景与残酷的战争环境、险象环生的间谍暗战背景相融合,产生了动人心魄的审美效果。陈茂智这部小说,将恬静、幽美的自然生态与现实有机融合,通过很多微妙的细节,将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展示出来,描绘出香草溪这样一个诗意的栖居之地,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养心养眼的审美愉悦,使作品具有感化人性、润泽心灵的审美效果,凸显了作者脱俗的审美追求。
  阎真认为,《归隐者》描绘的生存空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地,这里的山林、溪流、草木都是圣洁的,这里的空气和水都是纯净的,这里有别具特色的、淳美的瑶族风情,生活在这里的乡民是那样质朴、善良……这些诗性甚至唯美的表达,正是历代隐者所追求的理想栖居之所。这种生存境地或者精神领地的营造,与难以阻隔的严酷现实和渲染其中的隐忧情绪相碰撞,构成了银瓶乍破的美学效果。
  周生来、杨金砖、奉荣梅、田人等认为,原始、古朴的香草溪不仅风景优美、民俗奇特,而且人们善良、淳真、质朴。这里不仅有堪称完美的生态环境,而且有着珍贵奇特的瑶族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们没有深处都市社会普遍存在的那种“病”。人与人之间没有距离,没有做作,心与心之间是透明的。就像一个家,弥漫着温馨和亲情,这就是香草溪的魅力之所在。在小说中,香草溪美丽的生态自然环境既是主人公程似锦的生活环境,又是作家所寄寓和讴歌的理想家园和致力表现出的审美意象,它象征着一种感悟人生的境界,一处超越城市污浊、回收人性的美好净土。因此,美丽的香草溪是人们理想家园的回归之所在。回归香草溪不仅是无数走出瑶族山寨的香草溪人的愿望和梦想,如大嘴仙、丁乙、盖草、药儿等。更是像程似锦之类身居都市社会的人们,寻找心灵安宁和慰藉的梦想与追求之所在。正如作家所述:“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正是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向往的。”
  杨增和在发言中表示,隐逸体现出超尘出世、回归自然的行为与心态。人类社会有了政治结构和权力斗争,就有了归隐者对于回归于人性本身的追求,古代隐士与主流社会疏离,独善其身、高蹈出世、淡薄名利的豁达情怀深受推崇,他们对禁锢的主流价值系统的叛逆,张扬主体性及凸显隐逸人格精神成为后世隐者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力,他们的人生由官场转向山野,由官员转向放逐,这种转变表现为独特的精神追求及人格重构,他们在真正回归自然、身心融入自然后,感受到了归隐生活带来的浓浓的自然情趣。作品描写程似锦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深沉思索,对人生深沉的忧伤和悲悯体验,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领悟,对世事无常和无奈的命运感的悲哀,对人生富有哲理意味的思考和追寻,都在恬静的自然和淡淡的忧伤中表达出来。
  陈仲庚、陈善君、谷显明等认为,在《归隐者》这本书里,古老瑶寨的山民崇尚自然,信仰天地,保持着一种淳朴原始的生存状态,一种天、地、神、人浑然和谐的诗意境界。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被作家誉为诗意的栖居地,成为人类最后可以退守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商业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乡土社会的每个角落,不断冲击和解构着乡村传统文化。像小说中的明蝉是一位很有风骨的祁剧艺术家,但因剧团的解散只能靠自己那几百块钱养老金艰难度日。尽管她可以凭自己的嗓音和专业的演技在红白喜事上唱唱流行歌曲赚很多的钱,但明蝉觉得这个世道与自己格格不入,最终只能选择平静地离开。 因为在她看来,祁剧这场戏唱了这么久,已经没了观众了。明蝉的离去象征着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消亡。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祁剧正如贾平凹《秦腔》中清风街雄壮苍劲的秦腔一样,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逐渐沦为替村民送葬的挽歌。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对作品的结构、语言以及思想的深度挖掘、文本的完善等等与作者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陈茂智最后陈述说,文学是他心灵的圣地。多年来,因为心中始终有文学梦想,有文字的温润,他得到了文学之外的众多眷顾,得到了文学之外的很多收获,是文学丰富了他贫乏的人生,是文学成就了他今天的荣耀。他说,这本《归隐者》仅是宏大的文学城堡中的一颗小小沙砾或者尘埃。作为一个朝圣者,他清楚自己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心中的圣殿,但他愿意像这本书里的丁乙、盖草,心中总有一个“修庙”的信念,“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希望这本《归隐者》所传递出的向善、向好的愿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能让更多的人心灵和精神得以回归。
  (作者单位:湖南省文联)
  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汉代的杨雄指出,“书为心画,画为心印”,意谓书法绘画都是作者心灵隐秘的披露和精神世界的创造。这一关于艺术本质的道理,早已脍炙人口,导致了人物画着意于“传神”“写心”,花鸟画致力于“抒情”“写意”,山水画也精意于构筑“心境”与营造“心象”。但是,自从强调艺术本体和看重艺术语言的认识发生影响以来,一种以为中国画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变传统形态为现代形态的似是而非的主张渐进笼罩了画坛。于是,不少志在现代化而锐
期刊
长期以来,国内对电影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电影文本的审美体验观照上,或者热衷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注重对电影形式的解剖,很多学者对于电影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长期没有统一的认识,甚至混淆美与审美等基本问题,连美的本质都无法说清,缺少对于电影艺术本质和本体的深层思考。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形成,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及其对文化艺术的深度影响,后现代的反本质主义和无中心意识,使得对于艺术本质的探寻被日益消解,
期刊
面对现代化进程在二十世纪的尴尬遭遇,我们不得不承认,循环论并非就一定是过时的、落后的、反动的谬论。如果我们不简单化对待文化的遗产,循环论是应该有它的价值的,“其凸显出来的反映事物运动形式的循环思维观及其方法,绝非无根无据,而是以直观片面的形式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循环发展的现象及其规律,这是其合理内核,需要给予肯定。”①二十世纪的中国的现代性进程是无比艰难和复杂的,在不断往返的破坏(革命
期刊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当时国际政治两大阵容的对峙中,中国是苏联坚定的朋友,苏联小说、苏联电影、苏联歌曲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1950年代末,中苏关系逐渐冷却,俄苏文学在中国进入“疏离期”,1964年以后,所有公开出版的俄苏文学作品均从中国的一切公开出版物中消失,“文革”时更是成为了“禁书”。1950年代出生的王安忆亲历了这一过程,也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处于青春期的她阅读了大量的俄苏经典作品,其
期刊
韩少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之初,他的《西望茅草地》《飞过蓝天》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的《爸爸爸》《女女女》开创了“寻根文学”的先河;九十年代以后,他的《马桥词典》《暗示》在形式探索上带来的巨大冲击,形成了又一个创作高峰;2006年推出《山南水北》,在肉体与精神上对乡土实现了双重回归,是“中国版的瓦尔登湖”。他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
期刊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有关怀有生命力的文学始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然而文学应介入生活,却不意味着可以干预生活,并试图去掌控现实。文学显然不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奴仆,本质上,文学即是生活,文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其他的生活方式并无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只为其他的方式提供自己的观照与反思。优秀的文学作品必是真诚地直面社会生活的,而在文学创作实践中,成功的突破往往来源于那些不拘泥的探索与尝试,但任
期刊
中国山水画彻底从人物画中独立成科,是从青绿开始的,可以说,青绿艺术的完善,最终推动了山水画的艺术主体性,同时创造了山水画艺术的第一次高峰。从展子虔经李思训、李昭道到王希孟、赵伯驹,前后绵延四百余年,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极盛时期,应该说,青绿山水和浅绛山水是平分秋色,共享中国古典绘画黄金时代荣光的。  文人画家逐渐主导中国画家队伍,由于文人群体强大的集团力量,也就形成了文人群体特有的审美系统。在这个系
期刊
陈洪绶在《宝纶堂集》中曾说:“学宋者失之匠,何也?不带唐流也。学元者失之野,何也?不溯宋源也。如以唐之韵,运宋之板;以宋之理,行元之格,则大成矣。”这是陈洪绶去世前一年提出的艺术主张,完全可以看做是他对于自己一生艺术探索和追求的总结。从这段画论也可看出, 陈洪绶认为学习古人的绘画艺术, 需要呈现一种连续的方式,不光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朝代或是某一个具体的画家,而应纵观整个绘画史,取其各个朝代不同画家的
期刊
一、消费时代青春题材电影的崛起  中国内地的电影谱系中,青春题材电影一直存在,如“十七年”革命经典电影《青春之歌》(改编自女作家杨沫的同名小说)。这部电影道出了那个特定年代个体青春的终极旨归是以革命为命名的神圣、崇高的集体主义信念,从而奠定了电影刚性、悲壮、如交响乐般激情澎湃的美学风格。1983年,黄蜀芹导演的《青春万岁》,在作家王蒙原著的基础上,以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女中学生的生活为表现对象,塑
期刊
在艺术的类型学研究中,电影被称之为“第七艺术”。作为一种多方合作的叙事展演艺术,电影虽然与其他诸如美术、音乐、建筑等艺术门类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纵览百年电影发展史和理论史,谁也不能否认电影与摄影、戏剧之间的关联程度远超于其他艺术类型,其根本原因在于后两者是在发生学和本体意义上产生影响: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以及他们派出的摄影师在海外拍摄的纪录片就是延续继而巩固了摄影“暂留时间”和
期刊